jetily 发表于 2010-5-31 22:49:50

来贵阳旅游必吃的小吃--肠旺面

本帖最后由 jetily 于 2010-5-31 22:50 编辑

肠旺面又称肠益面。是贵州极负盛名的一种风味小吃,“肠”即猪大肠,“旺”则是猪血,加上面条,三者相加便相得益彰。这名字一听起来,就正谐了“长旺/常旺”的音,很符合人们讨吉利的心理。肠旺面的主要原料是猪大肠、新鲜的猪血旺和擀制的鸡蛋面条。配料和调料有20多种。主料和配料的制作都非常考究。猪大肠越肥越好,里外洗净,用盐、醋反复揉搓,将肠壁的粘状物揉净,再用清水反复浸漂,除去腥味。然后放在木盆或瓷瓦盆中(忌放金属器皿内),把肠子花椒、山奈、八角放入锅内煮熟,捞出切成片。然后又用姜、葱、山奈、八角放入砂锅小火慢炖。血旺要嫩,也切成片吃时在汤锅里放一下。配料如脆哨即用猪糟头肉或五花肉,用以鸡蛋面、猪肠、血旺、脆哨四大原料为本,再调放鸡汤、红油辣椒等佐料,经12道工序,才出成品一份。其汤色鲜红、面条蛋黄、肥肠粉白,葱花嫩绿,豆芽金黄,一碗捧出,使人顿感赏心悦目,待举箸下咽,更是满口生香。面条脆细爽口、食不粘牙;肉哨香脆、肠旺鲜嫩;辣而不猛、油而不腻;汤鲜味美、回味悠长。肠旺面的产生,源于吃刨汤。所谓刨汤:就是将新鲜的猪杂,主要是用大肠、小肠、血旺以及猪肉加上豆腐、粉条等炖成一大锅来招待客人。吃刨汤不注重菜的花哨,很是实在。肠旺面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几经推敲和研磨,逐步演变成了这种老少咸益的名吃。它的发展状况大致是:到民国年间,肠旺面店已遍布贵阳的九门四阁,达数十家之多。解放前夕(40年代),肠旺面馆逐渐遍布贵阳大街小巷。著名者为王家巷罗铁刚夫妇,人称“王家巷肠旺面”。50年代,肠旺面继续发展。1959年经济困难时期,商业部门还印制专票以作特殊照顾供应。1980年后,肠旺面经营兴旺,发展迅速。“程肠旺”等一批个体户声誉鹊起,很快成为贵阳早餐中的名吃,各名店中以龙井巷的“程肠旺”最具代表。改革开放已有20多年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已显著提高,吃的口味与要求自然也提高了,可供选择的食品日益丰富,但在肠旺面馆门前,仍旧是人头传动,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其中道理,不言自明。现如今,肠旺面已从贵阳市辐射到全省各地。大到名家名店,小到枝摊野铺,都各有经营。据传肠旺面是由一苏姓的生意人首创,被世人称为“苏肠旺”。而另一种传说是在清末民初,由贵阳人苏德胜改进,其以面、猪大肠、血益、肉臊作主要原料,配以20多种辅料,精细操作,遂由一民吃发展成为名吃。仿效者多有“学忠面馆”、“庆和园”、“逸贤村”等饮食店。有趣的是第三种说法即在一百多年前,贵阳北门桥一带肉案林立。桥头有傅、颜两家面馆,他们用猪肥肠和猪血旺做成肠旺面,以此招徕前来买肉和买菜的顾客。两家面馆互相竞争,结果是:使肠旺面的制作水平和质量得以不断提高,最后竟在贵阳卖出了名。

b52 发表于 2010-6-1 18:31:19

西南几省为何把猪血鸭血叫“旺”,不知道是为了忌讳什么

wyp 发表于 2010-6-2 06:57:38

没图,你也发!!!

jetily 发表于 2010-6-2 17:11:26

有图的呀!只是图片小了点

雷神之怒 发表于 2010-6-2 22:27:02

多介绍点啊,贵阳的小吃可不只有肠旺面哦!!

淡、生活 发表于 2010-6-3 16:36:24

就是啊,什么花溪牛肉粉啊,丝娃娃啊。。。好多都没介绍

jet198002 发表于 2010-6-3 21:50:38

bryanchen 发表于 2010-6-7 00:24:58

在贵州的时候吃过啊好吃的

paopaoyu1069 发表于 2010-6-22 23:42:19

不吃下水不吃下水不吃下水

paopaoyu1069 发表于 2010-6-22 23:42:37

不吃下水不吃下水不吃下水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来贵阳旅游必吃的小吃--肠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