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 i/ p3 h: l* t8 p8 S
/ _. x0 \7 r% z$ U) x, e 释迦牟尼佛早在《楞严经》中有所点破,凡宣扬世界末日者,宣扬人类劫难者,皆为魔说! 灾难散布者,唯恐天下不乱。世间自有不明事理者,跟着散布邪说令更多世人迷惑、惊恐。* K# m( ^- C0 f8 O* @
* m0 J. x" T* O& @0 ]0 {
楞严经未灭,正法未亡,何来世界末日之说?但现今不少人还期盼,或者到处宣扬着将遭大劫,其险恶用心可见一斑。四处宣扬世界末日者,释迦佛早在《楞严经》中有所点破——此为魔说。5 u) |6 f8 U0 \5 h
- y W9 G9 N! L5 k, x
《楞严经》中有云:“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圆明,锐其精思,贪求善巧,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不觉是其魔著,自言谓得无上涅盘,来彼求巧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斯须或作比丘,令彼人见,或为帝释,或为妇女,或比丘尼,或寝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信其教化,摇荡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 p& w. j& e7 c2 |6 Y4 v) j
- c- ]! }7 p) p R A, D% g
又云:“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游荡,飞其精思,贪求经历,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盘,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花,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淫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渴倾,邪见密兴,种智消灭。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3 |1 M+ [* _) A/ X
7 c1 D" l z7 ]" m$ w, M: Z 其中: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意思是,那些宣说灾难或吉祥的变迁、或宣说佛于某处出世,或宣说有劫难、有战乱,恐怖人心的,令人家产无故耗散。这些都是魔说,扰乱人心。% Y; n: a- |4 P, b; r; }9 y
4 ~6 M7 s) K' D0 |% z; k4 h 这段话正是对目前那些宣布灾难的所谓预言者的真实写照。更有甚者,很多打着通灵者的名义,四处散布各种言论,经文也说得非常清楚: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渴倾,邪见密兴,种智消灭。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3 g8 I( [" B! M% y) c
5 f3 z. R& _. i6 N5 e- z 《大般涅槃经》中也有写到:若言诸业有定不定。定者现报生报后报。不定者缘合则受 不合不受。以是义故。应有梵行解脱涅槃。当知是人真我弟子非魔眷属。( Y: h; U+ h9 g% i. u8 Q) ~
. Q' {8 x2 a; ?7 z+ o
《受十善戒经》中也写到:佛告舍利弗。恶口妄语两舌绮语赞邪见者。此人不为一人作贼。普为一切诸天世人作大劫贼。譬如群贼威力自在烧破一城。杀害一切及四天下一切人民。此人所得罪报。为多少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人所得罪。如须弥山不可称量。佛告舍利弗。此人虽复获大罪报。不如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赞叹邪见。须臾所造获大重报。身坏命终堕大地狱。经无量劫受苦无穷。百千诸佛不能得救。( S8 a* l$ ~. u7 F F
5 e+ D( B# r' g& c' M5 S3 I 不明理者,当下即应清醒,不要惊慌,更不要悲观。楞严未灭,正法未亡,再加上天象已变,《王凤仪言行录》等广泛宣传做人之道的书已经流传开来,很多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格,学习做人,信受佛法。所以当前世界末日也不存在,也没有什么玛雅预言2012等,一切都是邪说,请务必清醒。记住:人心定,则天下安!% X5 I; K+ U/ T
3 F: }. Q; S7 y
《楞严经》犹如照妖镜,所有一切邪说无处藏身。世人若能一心向善,令社会风气不再堕落,灾难也可避免。否则,感召一些灾难也是会有的,但是绝不至于世界末日。( V4 s: s- r; m# u! d3 c# I t; Z+ b
0 o! L5 X" c6 b" W% w, i
, B8 s' ~ g8 E) D; t
E7 P8 e) W" [" ]; a4 S一切业障海 皆由妄想生
" B5 h- S2 ~$ j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实相
7 D7 W/ S% O; w K! K
/ W& a0 r2 ]3 z& J3 _1 W6 q1 w众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 @0 Y# t2 Q8 a
2 ]5 Z7 q5 H% v p是故至诚心 忏悔六情根 " M) a) @# L7 s; I7 I
5 }7 ?% S1 _8 L+ e
4 [- J/ B4 N0 T( u! z8 H5 [: \7 _
0 W7 @0 i, f! p$ P: Q5 a★劫是甚么意思?(摘自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X$ X- q, p& q9 P
. o) z! H. V) ?4 G
“劫”是梵文劫簸(kalpa)的音译,它在印度,并不是佛教创造的名词,乃是古印度用来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可以算作长时间,也可以算作短时间,长可长到无尽长,短也可以短到一刹那。(注七)
. S& j: |; D$ K6 e o 不过,通常所称的劫,是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长时代而言。
$ s8 {3 I( x8 c0 U% H 佛经中所说的劫,分为三等:
; q$ h$ a- a. N: G. F% w 第一、小劫:依我们地球的人寿计算,从人类八万四千岁的长寿,每一百年减短一岁,减至人类的寿命仅有十岁时,称为减劫;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增加一岁,又增加到人寿八万四千岁,称为增劫。如此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总称为一小劫。 Z$ t: v+ i" ~, S: _
第二、中劫:经过二十个小劫,称为一个中劫。因为,据佛典中说,我们所处的地球,共分“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每一阶段的时间过程,均为二十个小劫,在这四大阶段中,唯有“住”的阶段,可以供人类生存。初“成”的阶段是由气体而液体。再由液体而凝固,所以不堪人类的生活。到了“坏”的阶段,正在剧烈的破坏之中,也不适合人类的生存;据说是经过四十九次大火灾,七次大水灾,一次大风灾之后,地球便归消失。坏劫终了,“空”劫开始,在空无一物中再经过二十小劫,另一新的地球便又逐渐形成,进入另一期的“成”的阶段。佛教把这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称为四个中劫,分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 X; F# E5 [" D6 G; L4 Z! J1 w 第三、大劫:经过成、住、坏、空的四个中劫,便是一个大劫;换句话说,地球世界的一生一灭,便是一个大劫。然而,坏劫中的每一次大火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烧到色界的初禅天;每一次大水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淹到色界的二禅天;最后一次大风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吹到色界的三禅天。也就是说,每一次大劫的范围,除了色界的第四禅天及无色界的四空天,三界之内的动植飞潜,一切万物都是在劫难逃。不过,不用悲哀,当坏劫来临,此界的众生,或者已转生他界,或者已直升第四禅天,不会有一个众生没有安身之处。
" ?) v" b8 i! l5 q- x0 z- j% E 佛经上所称的劫,如不标明中劫或小劫,通常是指大劫而言。在三界的众生,未了生死之前,最短的寿命短到即生即死,最长的寿命是修四空定的无色界众生,最长的有想无想天寿命长到八万四千大劫,他们的生命,相当于地球的八万四千次生灭的过程,所以在他们自以为已经是不生不死,其实,八万四千大劫终了,仍然要接受生死,在佛眼看来,八万四千大劫,也仅刹那之间的时光而已,唯有修持解脱道,空去了“我”,才入涅槃——不生不死的境界。唯有再进一步空去了“法”,才能称为菩萨,自己解脱生死仍不住于涅槃,随类应化众生,走向成佛之道。* ~' M6 C F; H3 u9 {1 W
大家也许要问:我们的地球还有多少长的寿命呢?这个嘛!可有一个比喻,如果地球的“住”劫寿命是一百岁的话,那末,如今的地球,尚在四十五岁的阶段,住劫共有二十小劫,目前是在第九小劫的减劫时期,所以,请大家安心地生活下去,不用担心耶教所说的“地球的末日到了”。不过,在每小劫的减劫减到十岁的寿命之前,也有疫疠、饥荒、刀兵的三灾降临人间,由于减劫人心的日益堕落,自作自受,可是,这三种小灾是局部性与暂时性的,人类虽将死亡惨重,但不会消灭。相反的,倒有一个好消息报告大家:在此以后的十个半小劫之中,尚有九百九十六位佛陀,将在我们的地球世界成佛,今后第一位来此成佛的,就是弥勒佛,所以佛教称弥勒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弥勒下生地球成佛,是在第十小劫的增劫人寿八万岁时,大约距离现在是五十六亿年(以千万为亿计算)。
. V, F3 i) O; R+ V 至于人寿的增减,乃至增长到八万四千岁,我们不妨信为事实,因为大小乘经中,都有如此的记载,并说“其寿减至十岁时人,女生五月便行嫁;是时世间酥油、石蜜、黑蜜诸甘味,不复闻名”。又说:“八万岁时人,女五百岁始行出嫁;时此大地坦然平整,无有沟坑丘墟荆棘,亦无蚊虻蛇?毒虫,瓦石沙砾变成琉璃;人民炽盛,五谷平贱,丰乐无极。”(长阿含经卷六)
' y) t7 V5 e+ d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