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梦蓝 发表于 2013-3-12 21:30:48

七律 念远

本帖最后由 蝶梦蓝 于 2013-3-30 15:44 编辑

                                                                                                                                                                  .

蝶梦蓝 发表于 2013-3-12 21:32:09

还请茗风兄指正。

茗风 发表于 2013-3-12 23:13:13

本帖最后由 茗风 于 2013-3-13 05:36 编辑

读来倒像一首赠别诗了,你是行人,羁旅困顿,他在故乡翘首企盼,离愁恰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首句对仗略显得欠工外,其他都好。再者,诗词的不同之处,在于起承转合词可以靠写景的过片,大段铺陈递进,而律诗七言八句,需更加凝炼有序。这首诗细读起来,你的第一联应当为本诗的重笔诗眼,然一般律诗重在转合两句,所以说细读来,显得本诗起调甚高,后继无力了,所以说读起来不像念远,倒像赠别,你把回忆当时离别时刻的情绪特别突出描写了,若把颈联,颔联次序倒过来,可能更好些。此为本人愚见,莫见笑啊。哈哈次韵一首,请笑纳
   
    七律.临屏次韵答友人
    携风细雨入湘城,
    遥夜芭蕉一两声。
    陌上春来花不语,
    襟边泪落自多情。
    犹听杜宇悲行色,
    莫摘荼蘼使梦惊。
    试问苍茫谁做主,
    筝鸢远去向天鸣。

蝶梦蓝 发表于 2013-3-15 20:00:39

本帖最后由 蝶梦蓝 于 2013-3-30 15:44 编辑

                                                                  .

蝶梦蓝 发表于 2013-3-15 20:28:19

茗风 发表于 2013-3-12 23: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读来倒像一首赠别诗了,你是行人,羁旅困顿,他在故乡翘首企盼,离愁恰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首句对仗略显 ...

忘了说说你这首七律,纯属个见。
首句有主语是“细雨”之嫌,若改“细”为“沐”等字便可排除这一嫌疑。
颈联对仗似有不工。
“试问苍茫谁做主”当是化用于毛之诗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与全诗基调略有不符,还望斟酌之。

茗风 发表于 2013-3-16 08:11:55

本帖最后由 茗风 于 2013-3-16 08:28 编辑

蝶梦蓝 发表于 2013-3-15 20: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忘了说说你这首七律,纯属个见。
首句有主语是“细雨”之嫌,若改“细”为“沐”等字便可排除这一嫌疑。 ...

    第一句的主语是细雨啊,好雨知时节……随风潜入夜的意境。呵呵,一些初春的感慨罢了,最后一句是一种悲凉的自问罢了,古代放风筝是一种放晦气或者病气,常常把一些带响的事物携带上去,放出嗡嗡筝筝的声音,做了一个拟人化的比喻,好像是在向天询问答案,祈求共鸣的意思。一切景语皆情语,把所见,所闻和所感随手写来罢了,拙作见笑了。我之拙见,词类似于今天带有韵脚的散文诗,而律诗类似自由诗了。散文诗以绵密、流丽见长擅长铺陈描摹,而自由诗的跳跃性、纵横性更大,更利于议论、感慨。所以有人评价我叫嚣般的,见你的诗有些温庭筠诗向词过渡时期的一种绵密、流畅和旎丽的风格在里面。心思细微,感触细腻,你说呢?

蝶梦蓝 发表于 2013-3-16 16:38:40

本帖最后由 蝶梦蓝 于 2013-3-30 15:45 编辑

                                                               .

茗风 发表于 2013-3-16 22:25:54

本帖最后由 茗风 于 2013-3-16 22:42 编辑

蝶梦蓝 发表于 2013-3-16 16: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若首句主语为“细雨”,则有些弄巧成拙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意境,你只用“随风细雨”四个字 ...

      也许我比较拟古一些,我比较喜欢读古典诗词,所以典故,成句信手拈来。自纳兰以后的词作我基本都没读过了。类似主席诗词,政治使然,并不是我爱好,六七十年代生人,不会背诵等于欺君之罪。我认为一切成句皆为我用,因为在诗词创作上,基本无人能超越古人了,就应当好好继承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至于有某些歌星把岳飞的《满江红》说成谁写的歌词,照此发展下去,咱们后辈中能背诵已经难能可贵,会写能通音律平仄韵脚的应当是凤毛麟角了。丢下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类似为建新城不断拆除古迹一样令人心疼,所以不才我辈肩负起这种挽救精粹的重担,为此所有的分歧,攻击和谩骂都应当搁置,一致担负起救亡危机吧。
   呵呵,毛主席问苍茫是大气,类似路漫漫其修远,我是对流光的无奈罢了,好像冥冥中有一个被安排,被操纵的手,被人做主了所以有一种挣脱感,像断线风筝一样自由飘去,向天问答案罢了。若改沧桑二字,他老人家又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话。第一句其实就是说明气候,下着小雨的刮风天,来到了我们这里。料峭春寒里的常景,没别的意思。携风沐雨成了我在行旅中了,我并没出远门,不过眼前景。个人境况不通,理解不同,自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不可向外人道也。铁板铜琶,长歌当哭,叫嚣就叫嚣吧,有温婉清新的小品,也该有山歌里调。不然文学如何发展呢?就连诗经中不也收录了类似如今流行歌曲一般的时尚小调吗?水平有高低,但闻道不分先后吧,今天搁置分歧,就此打住好了。你总不会像贾政一样就因为宝玉用了稻香村三个字,出自柴门临水稻花香的典故,就呵斥说无知孽障,知道几个古人,懂得几个典故,还不把他叉了出去吧。那我只好就此搁笔咯。

蝶梦蓝 发表于 2013-3-17 01:18:28

本帖最后由 蝶梦蓝 于 2013-3-30 15:45 编辑

                                              ,

茗风 发表于 2013-3-17 23:00:46

蝶梦蓝 发表于 2013-3-17 01: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临睡前突然看到你的回帖,便先回复再睡觉,呵呵
关于化用前人诗句,我自是不会反对的。我也没办法反对, ...

   管他几偷?不为名来不求利。若是学术上的剽窃,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过一文字游戏尔,类似李清照喜欢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句,写了不下十首以此开头的临江仙。欧阳修泉下有知,估计会问清照小姐要版权费了。还有苏轼为章质夫家弹琵琶写的歌词《水调歌头》,稍加隐括韩愈的听颖师琴的诗歌,却成就了一件横跨百载的诗词双璧的文坛佳话。估计这隐括也算是剽窃的鼻祖了。不过看词却似乎比诗更出色,这一偷也偷出美谈来。啥体都不重要,万流归海,万变其中。大家达到互相进步,快乐交流,若得一二可玩味的句子,也不枉咱们在此论坛辩论的初衷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七律 念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