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离乡游子独有的对故乡心灵亲和力的外在显现,是思乡之情的诗意表达。身在他乡,心在故乡,在思乡人的心目中,故乡的花最美,故乡的草最绿,故乡的水最甜,故乡的泥土最温暖,故乡的人情最醇厚,故乡的呼唤最亲切……当然,故乡的月亮也是最圆满最明亮啦!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给在外的游子提供一些可以陪家人出游赏月的好去处,在你百忙之中,在你闲暇之余,因为家乡的亲人是你永远最值得牵挂的人。1 k# `- ?! c% H! Z0 {
0 }" y. T2 `+ M! l一、“夜空泛雅银山媚,牯岭辉呈冷画屏。有意寻幽何最妙?弯弯月照寂松林。”
0 b. Q2 I, l* j3 `4 | 江西庐山有一座牯牛岭,岭上有一条石径松路。月夜漫步石径上,隐约可见月光透过松影,点点洒落小径,如雪似霜,若银赛玉,微风拂过,松林轻吟,宛如悦耳音乐,令人幽情顿生。 6 f. X7 y) W) J+ t
二、三江映双月
3 ~1 t. P" J& ^; K) G/ U3 t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的四川省宜宾市“三江口”,每到中秋之夜,登上“双月楼”眺望,三江吻合处平静无波,流沙雪白,明月当空,江中双月辉映,一明一暗,实乃天下奇观。 / t: N- g( u6 A5 [) r4 m
三、象山夜月
4 I6 y6 U) ~4 i! ~) D( M在广西桂林市境内的象鼻山,象鼻和象身中间有一水月洞,江水从洞中横贯而过。中秋之夜,乘小舟驶入水月洞,便见“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绝妙景观。
- T! W! e" w! c3 \5 i' c& ~四、平湖秋月
+ ^0 y$ r( b# C! E+ @# s4 f位于杭州西湖白堤西端。中秋之夜,坐在深入湖面的平台上,但见湖平如镜,清风拂面,桂子飘香,正是“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日好最宜秋”。宋王洧《平湖秋月》诗云:“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 + W( \# ?/ z) i* A( {
五、太清水月
n" V9 b# n7 H* h# R, X' @4 b6 x/ Z登上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太清宫东边的山顶,烟波浩渺的大海立刻展现在眼前。中秋之夜,月上东山,竹林里莹光浮动,回首太清宫,参差的楼阁飘渺;纵目眺望,天上月与海中月交相辉映。水生光,月更明,恍若置身仙境。7 T! E; j; Y7 p% _' P& i1 B; h
六、二十四桥月夜1 V1 _" R% Y# _; C: y' Y2 G
在驰名中外的江苏扬州二十四桥赏月更是别有意境。月明之夜,驻足桥头,抬头望月,俯身看水,会使人油然想起唐朝诗人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名句。耳边仿佛传来似有似无的玉人箫声。- o4 ?4 I5 S" _5 {6 k4 q* l. @
七、二泉映月
( D$ T# K& m- w E在江苏省无锡市西郊的惠山山麓。二泉池畔古木参天,并有“二泉亭”、“猗澜堂”、“景徽堂”等古建筑物,都是处在品泉赏月的极佳位置。每逢中秋之夜,观赏那汩汩清泉之中映出一轮皎皎明月,宛如身临广寒宫中。 / r+ ]& N+ D% Z5 o4 k6 ~4 r3 R
八、三月共赏
6 p3 G0 D( W8 U9 m+ R: M/ ~ e/ [: C& Y/ Z3 h
江苏苏州市网狮园的“月到风来亭”地势较高,三面环水,亭内正中悬一大镜,每到明月初上,可以看见水中、镜中、天上三个明亮的圆月,独成奇景。3 y3 y& c- R4 e$ u' M8 ?7 l
5 _; {- }7 P/ v( ?6 d
“月到风来亭”位于网师园内彩霞池西,踞西岸水涯而建,三面环水,取意宋人邵雍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亭东二柱上,挂有清代何绍基竹对“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这是园林之亭的文人雅意所在。
: e! N8 d ]2 E. P* m1 n
" Z& d6 F$ q; G$ m 月到风来亭最有情趣之处在于临风赏月。从水面吹来的风,有水的温柔;从云岗山坡上吹来的风,有山的宁静;从竹林吹来的风,有竹的清逸;从松间吹来的风,有松的宽厚。临风赏月的最佳时节自是金秋,中秋之日,天高气爽,金鸡初坠,一轮皓月便已移上东南面的墙头。此时风爽于别日,月明于往昔;天上明月高挂,池中皓月相映,金桂盛放,甜香满园,兼夜鱼得水,碎银一池。或与数友共享良辰,或一人独赏美景,皆为雅事。此时,虽是身在繁华闹市之中,而魂魄已仿佛游于世外桃源! : [, V0 i6 K8 W+ c7 X* M$ w9 S
九、三潭映月
; M5 F" @( l6 S: w: U4 ]% \) O8 v0 H) k' z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0 u/ S" ?) E# O' _6 b7 [" f" u
& g7 N% u' M0 m# |" s ^ 小瀛洲北宋时已成为湖上赏月佳处。明万历年间,取疏浚西湖的葑泥在岛的四周绕滩筑堤,形成湖中之湖。清雍正年间,在堤岛之间,南北贯以曲桥,东西连以土堤,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园林特色。总面积约7公顷,水面占60%。俯瞰整个小瀛洲犹如一个硕大的“田”字# w, a( S/ Z& f9 n
- {8 ]7 G# k3 @7 P e5 h+ S 小瀛洲上有开网亭、亭亭亭、九狮石、闲放台、迎翠轩、我心相印亭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绿树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是我国水上景园的典范,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品。
8 j; C9 O8 ]! y$ x9 D0 C) |/ ^; X( E, P2 y9 G# [' y& j0 T. r
岛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在杭为官,疏浚西湖时所创设(现有石塔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 s& F+ C* x* r2 d3 G
4 Y5 ~* e+ v7 v 明人张宁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 W. e4 s* h" F; q) Y, x
十、石湖串月
! H# N% U+ M) { f L! x: D2 O7 F0 s5 T) R
石湖,是太湖的支流,居上方山东麓,离苏州城西南十八里。相传春秋时,范蠡带了西施就是从这里泛舟入太湖的。石湖东面有越来溪,溪上有座越城桥,是当年越王勾践率兵攻吴从太湖挖通水道,屯兵士城而得名。就在越城桥的右首,有座九环洞桥,叫行春桥。这里是石湖看串月的最佳处。& R f# o9 H7 | O' l
j( y/ ]% ^* F4 r+ b 每当农历八月十七半夜子时,月亮偏西时,清澈的光辉,透过了九个环洞,直照北面的水面上。这时,微波粼粼,在石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串月亮的影子,在波心荡漾,这就是“石湖串月”奇景。游人为了看这一胜景,一过中秋,不仅苏州城里城外,大小船只一租而空,甚至还有人远从无锡、常熟、吴江等地、赶来看串月的相沿成习。这二三天中,石湖里灯船、游船往来如梭,丝竹诗人蔡云曾有诗说:1 H B3 |# l& N3 F# ^
6 P0 i- B8 s9 z( U. R2 a. f 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河亭。+ A. P6 U( \- A
5 H6 S! }8 n. M" u- ?5 e1 ?; H 诗人把行春桥畔秀丽的秋色同串月紧密联结,融为一体,烘托出石湖串月的盛景。1 T$ H! ` W7 `5 A/ C" m% N( }
7 J, Y9 W% V' Y0 F' c7 {
清代沈朝初也有《忆江南》词说:苏州好,串月有长桥。桥面重重湖面阔,月亮片片桂轮高,此夜爱吹箫。
- Q* H- Q _, _4 C- Y% S9 a( c R. G- W- b2 v/ w
抒发了作者身临其境的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在不言之中。难怪田园诗人范成大辞官回乡要隐居这里,以“石湖居士”自称。
+ k0 S9 ~* R% A/ [. d5 a除此之外,神州赏月胜地还有北京的卢沟晓月、浙江天台山的琼台夜月、天童山的平台铺月、温州瓯江月色、雁荡山的灵峰月夜;四川的峨眉山象池夜月、西昌的邛海夜月;山东益都的洞中窥月、泰山古松筛月、济南的明湖秋月、青岛的余崎松月、广西桂平的飞阁明月;云南安宁的月映佛肚、大理风花雪月;山西五台的五台滚月;贵州织金的三湖滚月;湖南岳阳的洞庭秋月;福建泉州的笋江月色、厦门的虎溪夜月、漳浦的月照禅心;广东白鹅潭鹅潭夜月、惠州西湖的苏堤玩月;台湾日月潭的双潭秋月;河北承德的月色江声;山西临猗的双塔交月及陕西黄陵的桥山月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