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中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 ~6 t. p0 \2 N% v) s' ]& W 大意是说:三十岁学会了作人的规矩礼仪,明白了世事道理,在社会上就能够自立了;四十岁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阅历,有了独立的见解,因而遇事就能有个判断、见解,不会困惑不解了;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任何意见;七十岁就言行随心所欲而自然符合规矩。
8 h; ~; w0 K# a, p 那么“中年”到底指的是那一年龄段呢?
4 k) G, K1 D6 ]( R! z- N 三十岁以前总还算是青年吧?也许这时年纪轻轻,许多方面还不能算成熟,没有多少历练,不少人还在家长的照顾下生活,没有自立。也许刚刚结束学子生涯,步入社会不久,涉世不深,因而,处事待人难免流露出一些孩子气。
! w% s! y5 y! P) g 五十已经到了“知天命”的程度,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过许多风雨,有了许多阅历,有了许多感悟,明白了许多道理,已经完全成熟,能够洞察世事的因果、来去轨迹,看清人的内外表里、真假虚实,人过半百,算得上“天已过午”,也不再是中年了吧?- \$ k o9 o! S$ v0 p
那么中年就只能是在三十至五十之间了?1 J8 N1 w% b$ D0 v" O# C6 e6 z: S, {
一般人过“而立”,就当自立了,可能有了自己的事业、家庭,人生的道路已经选定,并已起步,向着未来的目标起进发;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方式,并在不断地完善改进。人生的阅历不断增加,社会经验积累增多,人的辨析判断能力更趋敏锐精确,因而,走向了更加成熟,以至达到人生的“不惑”,进而竟能“知天命”,成为见多识广的人才。这样的人应当如何考虑、处理好个人的交际,不是个很容易的事情么?5 T. W: R0 b8 Z* k7 d
不管你是否曾经认真地考虑过,都应当意识到在这样的中年时期,人是不可轻易地去任性交游,再像少年、青年时期那样处事了。就算你是个同性爱者,难道你竟会不顾事业、忘记家庭、抛弃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子的责任,去满足个人的私欲,结交同性情人么?你真的不惜抛弃一切,去真心实意地与同性的情人相爱相守么?你能够给他的欢乐能有多少、又会给他带来多少烦恼与困惑,你可曾想过么?) V% d! `) {4 \# x% t5 ]
如果你是个年轻的朋友,在你想结交一个中年伙伴时,你是否也应当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中年人该有多少难题没办法解决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