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 N: j6 [+ O+ Y- [) W
* H# X$ B# }- a6 K; r& x% t
陈水扁爆马英九与黑人巧克力被拍下同性亲密光盘(详情) G) p/ Y8 x# X+ k% j; {
; E" K- ^" L/ p% l$ p( n
信用几乎破产的陈水扁,在法庭上胡乱扯出与其官司毫不相干的光碟传闻,居然也能让民进党人物一再跟着起舞,打蛇随棍上地暗示马英九性向“异于常人”,甚至大言不惭地演绎出“隐瞒性向就是说谎”的结论。1 E/ [& B9 G$ c1 h4 T6 Z( U
, ]* Z: Y3 E1 B4 M( N4 B8 W
政治人物每每一谈到同志议题,就不免出槌,不仅常识欠佳,还充满歧视(例如以前的“天谴”说)。这次亲密光碟事件,更显示政坛“恐同症”症头着实不轻。1 e. l1 t7 t4 ]. X0 c2 i
5 B# I/ M+ k" G. `; N, s. L+ X1 s 传说中的光碟,“剧情”是马英九与黑人DJ“巧克力”的亲密关系。至今没有人拿出光碟,更没人确认剧中人的身分,但传言却比光碟影像更具体几分;言者藉着影射、轻佻讪笑,暗讽马英九果然有“断袖之癖”,挑上黑人,并且还是因疑似“感染梅毒”而被遣返出境的“巧克力”。& }, A( W& R2 j7 Q/ I
5 j) ~, f+ l h9 V
于是,“同志/黑人/梅毒——性倾向、种族与疾病”的三重污名集于一身,成为近年政坛最为“低路”的攻击路数。即使谢长廷故做“宽厚”状地教育大众:“我们不要歧视同性爱啦”,“是零号又怎么样”,“国外也有总统出柜的”。这种含假带真的暗示语气,真叫人吓出一身冷汗。
6 i* e. Q8 j0 H1 Z O3 d& R* K# r( w1 W, A- x0 g E- L2 @
“强迫对手出柜”的斗争把戏,多年前早在台大学生会长选举中上演过,当时影射对手是女同志并要求其公开出柜的参选学生,最后惨遭落败,还惹来骂名。可见,如今大学生尊重性倾向的素养,可比政治人物高明多了。
\! t5 l T6 g% C# v- F: u$ C
$ k( f- r" o3 }* C, o 再说,个人的性倾向、情感选择,与从政能力又有何干?如果不能理解“尊重他人的出柜权利”,反而高唱“诚信”,以此要求政治对手坦白性倾向、交代私生活,这可真是“性向恐怖主义”。8 z3 y3 K( F# q0 l) L( a: F
8 W) E4 B; o5 I# }/ Q6 \, R6 x 电影《自由大道》(《米尔克》台湾译名)描绘美国首位出柜的同志议员哈维米克,为自由平等而战,为美国人权写下传奇。在台湾,当性倾向、性别气质一再成为政客互相攻击的武器时,历次打着彩虹旗号参选的同志候选人也还没有当选过。直到何时,我们才能有成熟的选民与政治人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