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4-4 00: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lnino 于 2009-4-4 00:34 编辑
1 ~2 D1 i) z3 v" ^! }9 k1 N
! W" e7 d' J6 p/ K, |8 Q' s4 O清 明 心 景 说 古 今 " K h9 N* i0 j. ~
0 M1 k- b) a7 ^# T4 C# l
; l/ G: [9 M( C4 z$ c% X, `4 r) c梦 思! Q8 n! ^4 i0 U6 N! m4 S2 G+ g
: e! @ T' C4 j9 z" C1 Y
+ d3 j: u/ A, a; E/ O# `4 s) D
清明,其本意是指天气清彻澄净,透明度高。0 F/ L7 g# E9 G& ^
后来,它又引伸到政治和思维领域。
- W+ L9 L U4 E% J# a0 V, C1 }# r' V& v( Y. X2 g
清明又指政治有法度,社会有条理,社会公正,赏罚分明,
, O8 @6 B; z5 j: O用人唯才唯德,不唯亲,官员不腐败,不受贿,5 k* @/ |* N- @
不买官卖官,不收受红包,等等,这种政治状况称之为清明。
( u; }5 l( M8 ^; H: a. ~) V
7 }2 w: V5 ?2 c$ Y《诗经》上说,“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f, q& F! `8 x
意思是说,商朝腐败,周朝伐纣,使社会清明。
9 J, Y/ |/ l6 O! V" x1 {1 z, M清明的另一个含义是指思维清晰,推理严密。2 b9 Q1 ~2 J% L! i- `9 ~; P
古人认为,静则生慧,虚壹而静,则思路清楚,
4 x1 [/ M- p2 f6 Y D这种思维状态谓之清明。2 r8 n+ \9 f. c; w# P" q
. o2 `# X7 j. c清明,也是指春天的一个节气。 D# F# L2 q8 o' O: e
一般在4月5日左右。此时正巧黄经15度。5 g* p; R7 N, b# A6 p5 b
2 U9 F: L$ H. R$ \7 I1 x i
清明得名,是因为此时草木萌动,大地泛青,. s- l3 j" g7 U. @) V+ S! O5 l
大气洁净,因此称为清明。
0 s6 \! O' X# N* ^' `
4 s, C; G3 x$ G' z: g古人说,清明“三月节,物至此时,
) z w3 \. ^- i! o# y% L4 R( i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时节,地温升高,草木萌动,1 }# s# o' P2 E2 `3 o( @9 v
在北方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Z, p9 [4 Y, a, M2 ?" q
在江南则杨柳绽开,桃李芬芳。: C* M8 P/ ^# ]0 t& R
8 ]& G# J( P0 y3 v/ r
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 d. y' {3 G& W( B; S
江南有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0 n- e1 c. V- S! S清明前后种的树成活率很高。
. ?, u! G" R, n* s3 ~, H$ }清明在江南也是开始播种的季节。- n# z- S1 k& J3 M; {
农谚又云“谷雨清明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 H- V* j# ~! ^; z: d" h总之,清明是大地复苏、万物萌生的季节,1 ?0 C) E; \2 M- v, Q
也是农业上播种耕耘的季节。
) u; A( T7 z6 k& a; H' K' u
9 A) Y6 `+ r3 S" b& {5 F" v1 ?5 t% M( H! K4 ]. l/ }: V. ^4 C s
赏 花 时 节 在 清 明
2 X- [7 H4 O* J' q4 [) t6 s a" E& z3 H2 G2 A/ j3 [3 v" }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桃花李花,竞相开放。5 G( `) d7 s0 N) l$ e* C9 F
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 f1 Q p* f- d9 ?+ U
人们从萧瑟的冬天过来,% K p1 l4 y) [$ a9 O S$ C
春天的景象给人以生命的感悟,以美的享受。' ~6 l# g5 {8 ~& o" H6 Y n
# m/ S0 b* v* m: f1 }因此,清明历来是郊游、踏青的季节。/ S" n7 ]+ O$ ?3 l: I
古往今来,有许多清明诗描写了人们郊游赏花的情景。- C3 A/ Y, c- c5 b) e
宋朝有一位诗人陈与义所写的《清明》诗,就洋溢着春的气息。
# A) P g! p3 y* j( i% [4 U- p2 [) }( |' s" V/ f% u
清 明 诗 之 一
' |$ e. q1 ^" P. S0 Z) a# L. P, a& ^# a8 O. j+ J4 g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 }! @9 i& X5 U6 _6 c& ~3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 P3 t% M8 @: a' I* ]9 o) O; j
" S$ f( Q1 o; ]+ G5 L6 u8 c. P ~0 G, K& r, n, ?/ m! p8 f
诗里说的,春风吹来一阵阵游春人的喧闹声。: t% `( f2 p/ e' F
诗人也许是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
. g6 A' O: S- g% q% c是坐在家里度过清明这一天的。
& \/ {+ T0 J0 b2 r' I
$ \4 }+ V( _2 W/ Z他看着春天明媚的阳光,
8 D6 `: O, b' G1 n: W9 G9 ? ]直到落日收尽了它最后的一沫晚霞,
) z, m- O* V5 p/ L他感到春天太美了,微风中杨柳袅娜多姿,
8 R3 R5 {3 x( i2 m1 q- |( L百花盛开,一切都是那么地美丽姣好。- y6 C! ], ?. q( s: @/ A" D) _
3 e! c7 L5 m6 B1 R# u
0 ~" f0 D" q8 L6 r1 I清 明 二 绝 之 二
2 X: T7 C' c; e. h
2 V# F4 h" u' V+ Q街头女儿双髻鸦,随风趁蝶学妖邪。
/ B' V8 s8 ~$ K% y东风也作清明节,天遍来禽一树花。
2 ^, g# I* j: N; O' O8 O
' B4 L: `8 l+ b! b7 _这首诗写的也是清明节人们户外游乐的情景。
8 k" m4 \4 q; [8 E少女们头上的髻,就像黑黑的乌鸦。
7 i6 D6 a6 `7 Z7 {+ u8 f7 U/ F, u她们赶蝴蝶,在田野里自由自在地玩得真痛快。
0 _( f% O3 w, x w东风像是春天的使者,把一株株树都装点得花团锦簇。
|- A$ ~6 G" J0 a) Q% e* e% a' @ m; P& [6 m& j; ~4 F. [
清明是人们赏春、游春的大好时节。: n! {+ O9 L2 Y9 E% `5 B
宋朝诗人文彦博的《清明后同秦帅明会饮李氏园池》一诗
! d5 L5 X: F& x! z/ O: C" I写尽了人们在清明赏花的愉快心情:# b2 C# X" S# a4 z- X
) B7 d2 ?/ [" Y5 j* f& |6 i$ g& H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3 n+ E1 I, Z5 Q% E! }5 J. c& _
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3 |! E5 ~/ H7 @. E0 i
! J9 L4 N( m7 ~5 K) N
李氏园林位于洛水之滨。9 t4 q. k" z$ T; d0 `$ p
全诗意思是说,清明后就要暮春了,
3 W# @/ `% @, s. s% L快快游赏,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 B7 Q, `$ u& W; k
/ U8 i. R( @" B% }3 A& J如此美好的风光,我们可以尽情地观赏,5 r1 d* T8 _) Z8 Q" H. q V
这是不需要大自然批准的,不必传话给它。
; }( `$ m6 V. N0 Z3 M: k& }) Y) r8 S' p/ ~' q* T) A* _
自然万物,如天上明月,山间清风,耳得之为声,目遇之为色,
; `; r4 R! \+ i( j5 {) V无论穷人富人得意人失意人,大自然一样畅开胸怀,9 d8 ?3 F& `& \2 }+ Q2 u, ^
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无尽贡献。每个人都有欣赏的权利。1 I8 ~, y# L- d& W$ ~0 J [" }
让我们在花前尽情地喝酒,尽情地赏花,让我们尽醉而归吧。! M( l- n; U# \
清明是良辰美景,游春是赏心乐事。
+ A* ~% y% G+ D+ B8 B: @' e( E% G+ m" r0 O: x. K _4 ?
- w _6 B# |$ U3 M$ i清 明 时 节 思 人 生
* D |; D/ r% V2 ~0 z5 x" S$ o# c' {* N+ x/ k0 ^. x! O
黄庭坚的《清明》诗则别有一格,1 Q- D( T& z7 z# [# r' F
它从清明想到人们的各种活法,
7 m/ }* q) t- U& S# c7 b% H想到了人生的不同价值。: H% V( q5 l: b6 ^, ]5 l3 N) e
它写的不仅是景,是情,更是理,是人生之理。. q; j* G: o7 V: z3 f E- I
全诗是这样的:+ @0 u; c/ Q' j, h, s
# o+ R# a+ J/ E9 x' q1 x$ @
' r2 M$ i t- R9 u清 明( G( V! b9 V4 G# B) B5 Z4 k
3 ~) W3 [4 i: M* a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 m' H2 n4 }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 N: B7 z' A% ~# e. S, @: S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3 e: z! P, }' Y7 g+ p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K# r5 R# A; m9 w
" G8 S9 v4 U! ^7 X
, N' |, N! |# o! }1 d O7 z& P
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春雷万钧,
& D& v7 i0 q: Z! }; ^& a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3 V$ e3 Y _2 J* k: Y7 A0 a7 J6 g# f6 m" H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d' E+ J6 |% ?7 x( v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 v* f; R, d( E* r ^0 K3 M
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1 O% C2 v. g K7 M, X2 M5 r9 f# z( p0 y" M) n- B4 |$ k
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
% C% r) f$ a( k! X. }. y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 C: G$ W- S/ t: B
" Z5 q! l z$ w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R# \" J- h/ l/ `4 E( \4 w% H6 E
8 z" m7 R6 D0 Y
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 V6 d9 c" @) A1 Q
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 Z2 y8 q5 k% E) n4 A8 w; v
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2 W* R6 u8 R' D6 ^9 Q8 L9 H9 Y9 W
- Q& K- I- V8 n. }% ?! ^
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y" K% F5 k' W5 x4 N- ^
9 h, y0 f" C; V Z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
; _/ f" U' Q% f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碌,宁可隐居山中。3 _" O& W+ X3 g- X: K
K( L$ s9 M8 ]4 n9 r% v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 V% m# t' Z) i* i
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
6 _9 L3 B9 ]( {1 k) O/ y7 g5 C1 t( |# l' h! u c* w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
( |: }% D f5 {) w5 ^& l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6 u) v3 F* _# w+ H& c! Z" h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 I: Z1 ?! l, \?
" Y4 j9 y* }5 C4 T3 T2 C
* z9 e z! |9 L& @! |! l% {顺便说一下,同样的清明节,诗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9 a! o' o3 v4 G( C$ E! c有个叫高菊卿的诗人得到的结论是及时行乐。他写道:$ p1 e8 E! X" s! G6 r
F# h& Q% E! Y3 x. P+ P
……
" i. W9 h3 J- f2 i! U; X4 _: L0 v/ L) g$ ?# }, i
日落狐狸眠家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3 q) Z3 _. @$ \9 C( v0 l0 L5 k4 D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2 L* _( ]2 k% T7 l& W3 I1 \$ c5 |1 n
. F& C8 y$ F- H: W9 G1 M他由人的死想到应该及时行乐,活着时吃到的才是真实的,4 M7 Y! U7 ^# M- \. h7 h7 ^5 K; ^
死以后的祭奠,“一滴何曾到九泉”,
# j( N' C; p9 {7 o' l九泉下的人是怎么也喝不到酒的。
5 W$ r' N7 C* S7 F这话固然不错,但是,这种想法,比起黄庭坚来,境界毕竟不高。( J c! a! p& I2 v6 ?
4 w; @) |+ T* x: F; \% s$ Z
- N5 d1 @- W: ?6 Y2 M/ L; d, Z
繁 华 尽 处 是 萧 瑟
1 b0 ]0 Y- V- I
0 |1 o) r) N$ O" o$ w* k1 N
' ^/ d5 e( O [5 Z- n* `与清明相关的节日是寒食。" n. d# ]1 I) \
从冬至经105天,就是寒食节。
' }! T5 _1 ^* F9 k寒节时不烧火,不举火而食,. R6 g" Y, C+ l2 u
这一天,人们要到水边祓除不祥,' g- r0 o1 i- O' i# M1 Q3 L7 ^
扫祭祖先坟茔。陈与义的寒食诗:3 ~# M/ I& X% Y: O. G
" J9 J# O/ j( ?( h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 q. k7 T2 ~9 T H8 A( E# T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_; h" L7 D! V2 h( A/ `( X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
* l% v) A7 C, c: j/ g, @) A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 b G7 Q7 i+ K( g
7 H1 M" z0 v' A
这首诗中充满着萧瑟、落寞之感。春天的景色倒是很美。! P8 i1 S, }! o6 U
鲜花纷纷开放,装扮着田野,村边柳树绽芽了。8 L& ?' G% W0 C7 E( r/ Y( b5 K
3 t# ]1 j6 H% Z8 X& y( j; A
但是,由于作者客居在外,心景肃瑟,正是这个原因,
+ B- j4 ]. q4 K' a7 c" W它写诗说,说“客居空佳节,莺宛转啼唱”,* y* b. y8 F# X" |. j9 H% |
过节是草草了事,(草草随时事)诗人自己仿佛回到了洛阳的故园。/ h% x5 e+ a- L9 u
但是,远处传来凄凉的笛声,诗人的心头充满了人生无奈的怅恨。- g* c2 N3 _) T2 K$ A1 P/ e9 E
& k4 r0 E) |" g) m' @' I0 o2 c. d* y$ _* R. m w w
另一个和尚诗人仲殊写的一首寒食词
8 P" x( }; \7 V3 ?5 I# k则透露出一种看透人生的顿悟之心:5 m3 t1 z4 v6 c5 \2 ]+ s' {* j
诉 衷 情·寒 食/ X6 b0 |8 l9 i; M7 V2 s
' l) d2 U6 i2 B1 Y6 y! V* X涌金门外小瀛洲,寒食更风流。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
" d1 T# C4 V; |0 F* X1 o晴日暖,淡烟浮,恣嬉游。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
6 P1 t, p' I* c4 w/ a; M; O
3 `" W- Q# U7 X6 D/ D- r3 A这首词的前半阙,极写杭州西湖寒食节的热烈场面:$ @7 u1 ~: B5 N i- E6 P( S; d
红花酒地,红船满湖,红男绿女,游人如炽,一派歌舞景象。 ]; ? t" l8 q6 U7 {7 U9 {
6 n1 `3 h1 d/ m; X+ D- u- c/ K但是,下半阙在浓艳的背后,却透露出
/ T7 N& l( ], O+ v“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冷峻的道理。
) j7 G! i9 s$ N E# A* K
6 F: T( S4 }, w世界上乐极易生悲,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8 A) n+ I$ @% {- V- c; T好就是了,了就是好。
, o d) e9 }7 q/ H3 r, K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
4 d0 f4 {# N* h Q" I" r8 q4 K0 d繁华尽头处,悲哀暗暗来。2 K# l1 V' B( m# L$ o7 G
舞榭歌台,最后都变成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k& H9 ~( U2 y: h3 m" [全诗读来触目惊心。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