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妈妈,最早都是不信佛的。
* I. ]4 X9 `5 r3 P; C* K. M6 K0 x/ \ y* G; r' G. C1 W
但有一点,他们都非常善良。(相信大家的爸爸妈妈也都是这样的)
' ?' _' Q( m1 U4 A1 n2 Z
9 E' _7 P9 G( @2 w8 R; a {8 W: G* @: u) s- ]( s j4 O! B4 H
母亲从小身体不好,数度死里逃生。父亲16岁便举世无亲,成了孤儿。他们两个人,都曾经深味苦难的个中滋味。
; B3 Q8 C+ [, Z! y+ }
/ V( {8 K3 G+ }. x' W6 W! D n% ]: e! L+ Y. Z# N$ ?
善与苦劫,是父母学佛的资粮。也是我能够和二老真心、倾心交流的基础。4 \% x, C& V' |3 x% S1 J& d$ O
" o; W8 \0 L, P9 H
, _% q4 q! d6 V7 Y我学佛以后,改变很大。原来的愤世嫉俗和爱走极端都得以逐渐修正,心肠变得更加坚忍。并且,能够经常反省,改正自己的诟病。父母看到我的变化,时常慨叹,觉得他们做不到的,我竟然可以做。我告诉他们,如果我变好了,那是我学佛的所得。如果我还有劣根,那是我学佛还不够究竟。
/ W$ R4 C, [4 m% u- L, D
& _8 g# f4 X& u% J1 V7 j5 d& w# [. d* a% \0 }+ ]' ?
母亲体弱,对某些自称修行者的人出现的邪见、外道作为以至炫耀神通,都心怀恐怖。我告诉她,师父说,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随便评判别人。并告诉她,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总有一样适合您:)我给妈妈介绍了净空法师的书籍和磁带,并告诉她,可以亲近净土法门,安全稳妥,殊胜方便。一句“老实念佛”发心纯良,回向众生,不贪功德,不为己求。老老实实,有空就念。妈妈觉得受用,开始接触。5 Z$ x1 K3 l; @ Q1 l8 n3 t
3 U6 \- m; X- m' _5 r0 X# O$ L0 n+ {# {
父亲大学毕业后,数十年要求入党,屡遭挫折痴心不改,终于在退休前成了党员。他是孤儿出身,是党把他养大,所以对马列非常遵奉。我理解他,跟他说,如果真的象党章那样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那就是菩萨了。那是我们百姓的福祉。
- E( H7 W5 i! m) b- _9 j/ }8 l
$ i/ z9 N5 Q. U% \5 Q
: i' Q! U* i, D( G! t5 w& L母亲随我学佛后,他常不解,很多时候忍不住出言不逊,甚至诽谤。3 t' ?" C9 {( B
# m) p X* e* K6 v- s. |: S
. k* t& L8 A0 v- `: C8 m# y) g9 s我也曾为此苦恼。常常念佛,观想本尊,回向给父亲。
0 X/ U4 ]# ^$ C/ _" k3 h0 S- S1 k9 E" i
3 u" Z! U3 ^3 g# Z' W
后来,我发现,如果我跟父亲谈马列,他就很有兴趣。于是我从此入手,努力学佛的同时努力学马列,我告诉爸爸大道相通,人类在自身的发展史上,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真理和本来的追求。我们不应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戴着拒绝了解的眼镜去看待智慧的存在。纪伯伦的话:如果你不把自己的杯中水倒出来一些的话,你怎能容忍新的一滴水呢?- o! E7 h& W: y
+ B9 b0 d2 }% x0 z$ H
; K1 P7 ?; C! D我问父亲,你说佛教这个那个,那你看过佛经吗?哪怕一本?你理解为什么几千年来,佛教传到今天?并且,有那么多您也认为是智慧的人,杰出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纯粹的人(父亲比较赞赏弘一大师和赵朴初先生),他们阐扬佛教,身体力行,难道他们也是一时的迷信吗。。。如此云云。) D' {. Q" a- z, s g
% A$ ^- d% ~! g9 t! t. K! J1 O$ S! u% v! }" i
我给父亲找来了一些小册子,跟他讲,知识分子和老农最大的区别,就是知识带来的贡高我慢,不能够真正的虚心。但愿他能在实在无聊的时候,翻翻这些小册子。
) m" c: w+ R; [' I r9 L9 h$ t; ]- O
诚如你们所料想,父亲刚开始是不看的。5 V% H2 d5 M" i, e/ N$ Y
0 ~- F0 O$ b9 e- x- `; i# G( b
$ A4 ^8 @/ N9 `/ [( m3 @/ i我所知见也很有局限,但有佛菩萨加持,我常常做了功德,回向给父亲母亲。渐渐地,父亲由最初的完全排斥,开始有沉默倾听的时候。有一次,我问他,爸爸不容易,一辈子吃了很多苦,少有亲人,多有磨难,这些经历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同一个问题——生老病死?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知昨天和未来地活着?为什么大家要排着队生、学习、恋爱结婚、老、乃至撒手无归?父亲很慈悲,他真的能虚心下来,沉思,反观,回顾。; J2 I |; W0 x! c \3 M* f4 F
, @; X2 ^6 i1 x6 H
0 m; ^' m) K v8 S6 A5 P
实际上,我并不常常跟父母说佛的事情,我看过《大话西游》,那个“话痨唐僧”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多说无益。就象我很少跟我生活中的朋友谈佛论道一样。我的原则是,不强求任何一个人,因为你的说教,颠覆他们原来的世界观。世界观是需要自己去建立的,是需要自己不断地闻思修,一步步地来做的。+ x: }# j- E3 D. O6 R
我从大学时代至今,经历了很多考验,我努力地把自己的事情理顺做好,这里面有我不断学佛,不断规避自己的所得。这些,父亲怎能不看在眼里呢?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直到一天,我看见我的父亲,伫立在我的书架前,戴着副老花镜,认真地读经。。。3 F* W- b. B3 i* O0 T# C
X4 v- l U1 M7 L" ]2 I. j8 j
) w! L2 [) O$ E* O3 w- R% e2 f那个时候,你可以想见,我是多么地欢喜。
; T4 u! t4 a+ y5 E7 y7 O# `) a, _; x9 U
后来,父母主动在家里设了佛堂。供奉了释迦本尊。母亲养了花,供了清水。过年回去时,看见我的老父跟在妈妈身后,也认认真真地上香,行大礼叩拜。
" X& ?- G# l6 j" P* A
2 d+ b9 S3 [& Z$ x内心的安宁可以驱赶所有此生的阴霾。 % |2 t. e2 z! w1 Y/ k
: D, \" k( R- }. c9 f' v. T; F
很多时候,我对母亲不是很担心。虽然她的身体一直以来就比较孱弱,命运也多坎坷。但是,她与生俱来的亲佛之心和柔软的耳根,都让我知道,她在关键的时候,能够照顾自己的心念。唯独父亲。我不太确定,他是否能有自己的机缘,打开心灵之门。 ) F' p; f0 j# W* p. k& w A% H
( A" ]9 O" W S7 j
我在北京念书的时候,生活非常拮据。曾经有过那么一次,还有3天才到月底,我却没饭吃了。对于我来说,艺术院校昂贵的收费,每个月看电影买书的花销,都让我这300元钱显得捉襟见肘。我避开午饭和晚饭时间,想像着自己可以尽早地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有朝一日可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如是,竟然饿了3天。后来父亲出差来看我,我跟他提出来,能不能每个月再给我添200元钱?他为难地告诉我说,父母的工资加起来只有1000元,院里现在排队买房,已经很紧了。我于是抱怨,为什么不能等我长大,来北京和我一起住大房子,为什么非要在太原的那些小房子之间挑来挑去!我似乎说了很多,直到我发现父亲已经离开。! e- o# o" o/ U$ C. J& B
7 B& b: u5 @. x/ W; K6 _
& y: _/ C+ [. b+ o( ?0 q" ~我去找父亲的时候,和父亲同屋的叔叔,好心地告诉我,你是不是气你爸爸啦,他回来连饭都没吃。叔叔走后,我向父亲道歉,父亲只有一句,爸爸无能,让我的孩子受苦。然后就流了眼泪。我看着养育我的老父,被我逼得说出这样的话,心疼非常!% Z" \. U; B3 C6 x
]% x- R) ?$ k& R# D
: L: K, T& f' W) J6 M& f$ M0 R
我长这么大,目睹坚强的父亲三次落泪,第一次,是把夭折的妹妹穿过的小衣服扔进青衣江时的黯然;第二次,是看见我考学四年后终于叩开大学之门的感慨;第三次,竟然是因为我的锐利的抱怨和伤害!这是我完全不能宽恕自己的一个记忆。 ~1 r- A) V' {: \; {. J
u* f, p6 c4 A
7 s( d5 R2 s3 I3 |那次之后,我改变了20年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开始勤工俭学,开始头破血流地在社会和学校之间寻找生存的缝隙。很艰难,很劳累,但是无愧无悔。在大学期间曾经看过的《基督最后的诱惑》一片,有句台词说,折磨肉体以解放心灵,这句话,在我那困顿的生长期,再三深味。我曾郑重地对父母说,我一生中,没有更重要的事,就是为了安顿这一颗狂心。我若行走天涯,那么裤腰带上也要别着爸爸妈妈,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不管你们多衰老,都不离不弃。( k6 B$ _0 O+ Q* d; \6 t
0 b, N0 o; X% {& A& i4 Y: O) {# G0 x
工作以后六年,我结束了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觉的历史,告别了三个月一搬家的漂泊生活,终于有了自己的窝。这个时候,我听到了父母相继病倒的消息。妈妈是一贯的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慌气短;爸爸照顾她,自己却昏倒,查出来是颈椎病。他们乏人照料,而我水远山长。等到我知道他们生病的情况时,母亲已经出院,他们嘱咐我们家的亲戚,说不要告诉我的女儿,她是个苦孩子,没有那么多的心可以操。. H+ `- }1 D6 G4 y7 I! O
9 j( Y# M1 [* T- Q
$ T" M: E3 m" O' F% [" T# W0 p) l我大恸不止。
* ]" U+ E3 B, A$ g; {8 {0 c/ }( N5 f: c# f- f* R: |
6 D9 X s! ?1 a) ~' d/ Y8 I. u) W是的。我的能力有限。万事刚刚开头。但是,回望所来径,那歪歪斜斜的脚印,哪一步不是父母的悉心呵护,才引领至今呢?我没有别的事,所有一切全部都可以扔掉,只要能报恩父母,就不遗憾。我去诸佛菩萨面前发愿,希望能够给予我力量,希望能接来他们,希望能安顿他们。我如此笃定,如此痛切,如此挚诚。在我发愿后的一年,善愿所形成的漩涡将我的生活包裹起来,每一天我都被这种力量所提醒,所眷顾,然后,我竟然就实现了这个愿望。我的朋友曾经说,和父母最好的距离,就是一碗汤的距离。不在一个屋檐下居住,各有各的空间,但却又不远,能够照应。你在家里做好一碗汤,送到父母那里,不烫,未凉,正好喝。而于今,我竟然实现!
0 Q l* p1 Z& V3 p* V, V% A4 T: s. p5 \* M4 `
- i" ?: M1 ~- U" h; r W
也就是因为这个善愿,让我的父母终日感恩莫名。他们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想帮我做点什么。我失笑而忐忑,跟他们说,我做儿女的,孝敬父母是应该的呀。不要说感谢。父亲说,可是,我和你妈妈住在这个宽敞明亮的新房子里,就是想感谢啊。怎么办?我含着眼泪告诉爸爸说,如果有赞美的话语,请赞美三宝,如果有感恩的心,请奉献于佛前。我若不是因为发了大愿,感动诸佛,怎能有接踵而至的满愿之事。而我们的相聚并非为了这短暂的欢愉,是为了彼此的真正解脱。我这么说着,那两位老者都肃然。
# l/ L U: j8 O3 C& c3 c: S7 ^- D, a4 F V6 [9 N7 `
! Q% L( {- E0 u* G/ _3 c" f# M
记得我曾经给微云师兄的文章回帖说:父母,我们要给他们最好的安顿。这安顿不仅仅是眼前能见到的物质的保障,身体的尽量健康。这些都是无常啊!物质再极大丰富,终有衰败一天;身体再健康,终不免一死啊!让他们流浪的心得到安顿,是我们最好的孝道。我父亲是孤儿,几十年来没人敢问、敢安慰他的伤痛。他曾经和我开玩笑说,你是个有福气的孩子。父母双全,在有能力孝养双亲的时候,父母还很争气都健在。就是不知道我的爹娘他们去到了哪里。现在连坟都找不到。我听后,伤心得很多年都睡不稳觉。直到我遇到师父,告诉他我想让我的爸爸知道答案。知道他的父母去到了哪里。师父说,去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吧。6 k* v9 P* X- f" O$ [$ V& q$ f
* b2 F# ]6 K& [/ T& u) W
- v2 N# ~ T. E" j1 @8 m: V
那里面有答案。由是,我们全家开始持诵。由是,我们看到了婆罗门女,光目女,这两个地藏菩萨的化身,她们皆因为至爱她们的母亲,以女身发愿,由救度自己的父母而生发出救度一切父母的大愿。看到女性的力量,看到孝的力量,而这些力量,使小我的苦痛已经变得微不足道,心量的扩大和广博使得天下人的苦痛可以尽担!
: }1 h) X- A9 s6 Y1 e9 o) H) o V2 M/ E+ G# e7 e( |4 b
* Q8 {, V T$ _7 F8 T% x
父亲,5月1日开始诵经,从此不放,日日一遍,6月,他和母亲都正式受戒皈依。7月,二人发愿,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亲见净空老和尚,当面请益,10天之后,竟如愿以偿。。。* ~( m8 B5 P7 |' N6 S
+ `& v& l/ U7 m5 i t* X3 K: L8 c0 l7 [( _+ F
现在我唯有无尽的感恩。感谢三宝的加持。感谢一路上的荆棘丛林,感谢不曾改变的真心。
5 e$ n) w0 _) J5 V) n! y$ Q$ B# ?6 M5 A$ o1 _. O
* m" ^: r& V: ]/ b/ W: n$ {
我们三人,虽有长幼之分,父子之辈,却日益如同知己朋友,能够平心倾谈,能够共同担当。
% A4 r: T0 B5 r) y4 h
N. N6 F* Z: @# V3 O) _
+ ]1 ?) ]2 p/ G8 W学佛之后,再有病,不觉苦。
q1 E5 X2 t) Z6 a) B* B! j; I8 a! n5 {, Q$ a: ~* Z
7 C& W9 j; k! V) }- g
学佛之后,纵分离,不伤悲。; {. A8 @ k! d
# S7 ^9 S# B% [; W7 ]
5 f: M5 N! n7 Y) _& k6 W! Z学,而后行,且笃实行之,则此生无憾事耳!
. v& {" L3 f2 G0 e9 Y; ?' ~" l* a+ }4 t
/ y( z- }9 T/ m/ c; p
与诸同修共勉。 J4 |/ \5 ]. D. ~; l$ `
z1 X% k( y N. E( g1 s
5 E* B! D. X: ?' F+ T
愿普天下的父母亲能够安心,能够因为我们学佛,得到清凉和喜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