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毒日,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 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以上一共十天。0 i- v8 ]% ^" U! z1 V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3 ], l v ^8 g3 R D! u; t9 [6 W: ]: N7 i" z
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 |8 H& B, n1 y1 J
禁忌0 w" Z+ n' N) d
该期间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注意:正淫也要克制,邪淫更不能有)
$ k# ~* h; ]0 k+ T. k; ]: b/ H5 B1 I; C- J4 J8 N: A
五月份有「九毒日」,为纵欲大忌!2011年农历五月,能全一个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九毒日包括五月的 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
- O2 y4 M* L8 H- n6 V
2 x+ g+ d, g- c6 p+ Z 九毒日如下:
- D! ?. v, y Z6 r4 I7 B. v8 O
0 M1 {3 ^, W* p! S! @ 初五:地腊,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v7 X* T, R v$ Y: q& [
0 W f0 V u( ] 初六: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
/ O2 m. x2 u6 ~+ R6 z8 |6 \4 S j$ o. h: W8 l# `
初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 K5 w5 x9 o2 s
3 ~! u$ N0 {! C$ f0 |
(以上三日为「初毒日」)
$ {# u q0 ]3 j" q0 M! O
0 B; u5 V6 H' L2 M h q 十五: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1 U7 B' L- G$ [0 w) ~; {- c- G6 Q8 y3 v
: \! W5 o/ v6 L& A: q. {6 }& l 十六: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3 S$ Z$ F9 j; ?" {5 [
% w' v7 r H3 E5 Y) j 十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u8 e/ N4 k. k8 ^7 @2 v
* _4 R/ d' {6 q8 O5 m (以上三日为「中毒日」)8 N) y3 |+ x) b
1 O: Q, |; \& q S0 a+ e
廿五: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月晦日。
/ g5 p" A" ?0 c C6 K
" Z) C b: b L, @3 K( A 廿六: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2 {, w- M% c- `( V& o/ z7 t* ^
4 l- D- A$ Z t4 W4 N# X' c 廿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斗降。8 f' j; ?) ]' P7 G J
+ K, i% ~( V4 K4 H) e+ P# q+ v2 n" L (以上三日为「末毒日」)' K3 U" x) W" N0 H
8 m) I7 y n1 r( S+ w8 d3 w
此时的节气,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芒种节(农历五月初一)禁起,戒过农历五月(6月2日--6月30日)。
9 ? d9 u7 O$ O8 j4 M, J% K" E' j3 [' y2 I8 F' D
果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无力,背心发热,咳嗽不止,时而头昏头痛,时而眼花眼痛,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春夏则喉疼目红,腹痛闭痧。正当年壮之时,乃见种种不足之症,推原其故,无不因未能节欲而来。其为病也由渐而深,由微而着,初虽所患尚小,久则酿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谨守于先也。5 r# D. W7 R7 s5 u6 p
/ Q( I# H* m, ~6 a) O 多欲伤生,断非药饵能补,好色者恃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草根树皮之品,万难益髓填精,其能滋补者,不过偏阴偏阳,藉以流通气血,及气血既亏,虽药石亦无从补救。/ K- Y- r3 X5 k6 ]7 V
& I P) g% W- [' a0 H0 b 此时的节气,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农历五月初一芒种节禁起,戒过一月。果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无力,背心发热,咳嗽不止,时而头昏头痛,时而眼花眼痛,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春夏则喉疼目红,腹痛闭痧。正当年壮之时,乃见种种不足之症,推原其故,无不因未能节欲而来。其为病也由渐而深,由微而着,初虽所患尚小,久则酿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谨守于先也。多欲伤生,断非药饵能补,好色者恃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草根树皮之品,万难益髓填精,其能滋补者,不过偏阴偏阳,藉以流通气血,及气血既亏,虽药石亦无从补救。古云「服药百颗,不如一宵独卧」,慎无恃药可补身。
9 x" ?: C2 R0 C: P# r 为什么现代社幷会猝死的人比往常多,同修们可以反思一下。希望大家多多转发,功德无量。% }6 o4 Y0 D' n& p. K
农历5月千万不要犯邪淫。否则后果太可怕了。
3 v# ?5 @8 j; ]$ e- ];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