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2315|回复: 7

各个净土之间的分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 11: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曾经向他的弟子,描述了很多不同的净土。今天在座的都是汉人弟子,我们西藏和汉人都常常会提到弥陀的西方极乐和观音的普陀净土,但在佛经里,提及的净土有很多很多,譬如在有关阿弥陀佛的经典内,本师释迦牟尼佛就说过:“由这个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之间,有十万亿个净土!”那到底哪一个净土是最好的呢?其实,任何一个净土都是好的、理想的往生及修行地点,否则佛陀才不会花唇舌去教我们发愿往生在那里面了!不过,因应个别众生之根器及因缘,我们与各净土之缘份是有深浅之分别的。我们个别会较易往生于某些净土,较难冀望能成就另一些净土。这并非净土或诸佛之分别,只是我们个别与各净土及各佛之因缘不同而已。我们不能说只有某净土是最好的,或者说某法门是唯一殊胜的法门。如果有某个净土是最好的,佛陀当年却开示了这么多的其它净土法门,岂不是说佛陀在说废话吗?佛陀既开示了多个不同净土之法门,其意思当然是说它们都是好的及能成就往生的了,所以我们并不能说某净土绝对就最殊胜。
9 w( T  t( R# b! l- H+ E# e
9 L2 f) P3 }0 }  K( a. Y5 d  以下衲将简略地介绍一下几个不同之净土,说说其各别之殊胜。
8 A+ u* |6 b$ j) x% I" ], k$ s" ]- I9 T  t' P

" O4 p; [" o& z6 B1 }+ m2 H8 v
2 \( e# U2 v. Q% _兜率净土
( F5 h; H0 \- O" m
9 Q) ]) X# `7 X8 f$ Y# Q) q, G5 T$ I' T. B  兜率净土亦称为“兜率内院”(梵文Tushita,藏文Gadan,意为“欢喜”),是补处菩萨驻锡的地方。弥勒菩萨虽然早已成就佛境,但为着众生的利益,他示现为菩萨之相,驻锡在此净土之中,待未来因缘成熟时便化生于人间,示现修行及成道的事行。+ O8 h+ S, {1 o0 e) a
6 X$ N/ v9 }# O: c2 A  u% x
  兜率净土位于宇宙中央须弥山顶的兜率天上方。兜率天是六道中的天界,居住其中的天界众生仍然未脱出生死六道。但兜率净土却是佛陀的净土,并不属六道之内。我们格律派的初祖阿底峡大师,便住于此净土之内。为着这个缘故,我们格律派中有不少人发愿往生于此净土之中。事实上,也由于同样的因缘,格律派传承的修行人特别易于往生于这个净土之中。此外,佛经中曾经授记说弥勒乃至宗喀巴大师将于未来在人间世界示现成佛及说法的事业。除了显乘佛法外,到时他们有很大机会也会开示殊胜难求的密法。故此,发愿学习密法的人,也适宜发愿往生于此净土之中,以与弥勒等结上善因缘(注:有关往生兜率净土的方法之开示,见于法师著作《心生欢喜》中)。" i/ Z5 |. W% `$ u1 R2 U0 |
% A0 x5 K- r) {, _& C5 a' C

$ |% a' e* P' N" X$ s' d' G) l7 G$ H& x# T5 `& V' {1 L  S
弥勒菩萨
+ T2 p5 w4 W# ]- r  ~; b0 N8 B, G+ ?# x% }

+ i( T: S  t, V! w1 M  T" n/ z$ o4 Y' p. E
琉璃净土
0 D* o( z$ q8 E  F8 [# Z* f% Q* b4 ?; Q
  琉璃净土是药师佛所化现出来的净土,位于东方。我们提及药师佛时,其实是指以药师佛为主的七位佛。他们虽然各各有其所化现的净土,但同时也都是琉璃净土中的佛陀,所以他们被称为“七药师佛”,也有人把开示这以药师佛为首的七佛法门的佛教本师释迦牟尼加上,称为“八药师佛”。
4 A+ e; V5 u1 q% z( i& w/ {  F! E
  在本师释迦牟尼住世时,曾经在印度广严城(梵文Vaisali)向其弟子文殊师利大士开示七药师佛及其琉璃净土法门之殊胜(注:见《琉璃光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并说于末法年代五浊恶世,修行很难有成,但七药师佛之法门反而特别容易相应,这是因为七药师佛曾发下大愿,要特别垂佑加持五浊恶世年代的众生之故。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正是佛经中所描述的末法年代及五浊恶世。所以,由所生年代的角度而言,药师佛及其净土是最容易往生及相应的。假如我们各依个人因缘而并未发心往生于琉璃净土,譬如说我们心欲往生于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为例,我们仍然适合多诵这七位药师佛的名号或咒语,礼拜药师七佛作忏及多向他们祈请,去祈求对五浊年代特别有悲心的药师七佛,加持我们这些正处五浊恶世的人,能顺利得生于极乐净土之中。(注:有关药师七佛及往生琉璃净土之法门开示,见于法师著作《本尊海会①》中)* L: `. ^$ i4 E* {7 c

" Z& p6 j" k4 l9 `& g/ b* w) ^   o5 y5 @; n8 f1 J. ]' d# E- c! d
/ d1 L  i# q' s( k
药师佛9 J2 [7 J# Z4 r

6 W4 g% P2 l; y5 l. N极乐净土& t3 Q. y( x0 Y: k! F
# x( ~  T$ |6 w5 k* o. j
  极乐净土(梵文Sukhavati,藏文Dewachen)是阿弥陀佛所化现出来之净土,位于西方。这正是衲这几晚要教授的主题,所以现在就只略提一下,较详细的内容后来会讲述。
/ T; {5 P; z1 m* p9 T" x3 j
- `) s3 u. X8 G2 j- m: j) }+ T; Q. W7 @
2 o: L. T# r' V% C4 Z2 H- f% s$ l8 z  c( W/ q$ w$ o" I$ e0 R- m
阿弥陀佛
4 \* f0 ]/ A! ]' Y8 f! ?# n  V- [: O! x2 p" G/ Z4 b7 L7 y
  我们各人因为过往之业力及个别的因缘,可能会与不同的本尊及其净土特别有缘,所以便会与某一本尊及其净土容易相应,这是依众生各别不同因缘之角度来说的情况。衲换一种方法来解释:譬如说某甲于过往世中曾修金刚手大士的法门,某乙曾修往生时轮金刚净土的法门,甲就可能在此生中修持金刚手发愿往生于其北方净土最为有缘,而乙则易相应而往生于与时轮金刚有密切因缘的香巴拉净土,但如果甲去修向香巴拉净土或乙去修金刚手大士的北方净土的话,就不见得特别轻易相应了,这就是“各别因缘”的意思了。由于阿弥陀佛曾发下四十八个大愿,要令称其名号者生于其净土之中,修持弥陀法门是极容易有成的。我们在说这弥陀法门及极乐净土极易相应时,是指广泛的普遍情况,也就是说弥陀的净土普遍来说最易往生。只要你有愿要去,再积集少许往生其中的资粮,便肯定会生于极乐净土,毫无疑问可言!其它净土,则不是每一个都这么容易往生了!这种分别,就好像我们想移民去某些国家很容易,而其它国家对移民则有很严苛的要求一样的道理。我们又再作一个譬喻:日本是不太容易移民去的,但如果我们在此国家中有个直系亲人,要移民去日本就比较容易申请,这便是“各别因缘”的譬喻。但极乐净土则像我们地球上的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等国家,只要你符合一些不太苛刻的条件,任何人它都欢迎接受,“移民”的要求不高。
6 N7 o2 s* J5 d6 l0 m% z4 a4 o4 V* T1 x# l- d! I. Q
  不少人热衷于跑去喇嘛那里,求问自己与何本尊、何净土有宿缘,这其实也是非必要的。我们所说的宿缘,是指在过往世中曾励力修持的情况,这并不一定人人具有,而是特别指某些真的特别的修行人而言。至于一般凡夫,求生极乐净土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而因为普陀净土与极乐净土有密切关联,求生于该土也一样容易。又者,因为我们所生的年代是五浊恶世,往生琉璃净土又有特殊因缘,所以这也是一个易达的净土。还有兜率净土也是我们特别有缘往生的一个净土。其它净土,除个人有特殊因缘外,可以说较为难指望了。
# v8 \: K+ U) w* u* E, q5 F& `, u/ D7 p' V) C5 }: T( U2 j
由“各别因缘”的角度而言,刚才衲已说过,修持宗喀巴大师教法的格律派弟子,可说是又更加“特别地”与兜率净土有缘。至于极乐净土,我们也是特别有缘的,这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普遍地来说,极乐净土本身就易往生有成,这是刚才解释了的。第二个原因是极乐净土与普陀净土与汉族、蒙族及藏族人有极为殊胜的因缘,所以我们可见弥陀信仰在汉地及藏土尤其盛行。第三个原因是师承的关系:衲的根本上师是赤江仁宝哲大师,但衲却是在年青时依另一位大恩上师——萨巴仁宝哲第二世——学习弥陀法门的,尤其是迁识法门要诀等重要开示。萨巴仁宝哲是拉萨色拉寺昧院嘉绒堂的高僧,其学问深不可测。大师是为衲传授比丘戒的长老,衲在第一次见到大师时便心生敬仰,所以常常私下向大师求法。大师的上一世(第一世萨巴仁宝哲)在年青时是一位农夫,但常常示现殊胜的宿世因缘,譬如说他在山洞午睡时,会有神秘的天女为他奏乐。第一世萨巴大师在出家后成为了一位权威长老,当年寻找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的重任便是由大师担当的。此外,一代宗师帕绷喀大师(亦即衲的师祖)也是由第一世萨巴仁宝哲所认定的。帕绷喀大师后来对汉地有极大的影响,这些是你们都知道的了(注:法师是指帕绷喀大师之再传弟子能海法师、法尊法师等在汉地大弘正法之史事)。这位第二世萨巴仁宝哲专修弥陀法门,最后在一九五七年佛诞前夕圆寂。在圆寂前两周,大师便预知时至,对他的外甥(即衲的亲教师)说:“有些人欲往生兜率净土,但我则将到极乐净土中住,四百五十年后才会再在人间转生!”及“你不久将死……到时不必惊慌,我自然会前来接引你往生净土!”大师以吉祥狮子卧姿势入定五天,然后便示寂了。大师的外甥在不久的后来果然也圆寂了。衲虽然只是个内无德行、外无威仪的凡夫,现在还在装着是个老师的模样,坐在法座上为你们作教授,但是衲的这位恩师却是个修持弥陀法门有证、众高僧长老一致认定为是极乐净土乘愿再来的圣人!衲这几晚所教授的弥陀净土法门,尤其是迁识法门,便是依大师之言教而讲述的。在座的弟子如果能依法修持,在这弥陀法门的角度来说,便是萨巴仁宝哲的传承后人。由于大师与极乐净土之殊胜因缘,各位可说是与极乐净土结上了极为特别的法缘!8 e3 k5 w- I0 h6 c

( c0 U% F, S- @3 ?; S% S' J1 F& c. M 
+ Q& U  Z& k' v5 S; O% z9 `2 r% X0 Y* w+ X! @( A* F% J; r' A
普陀净土
+ R) W, M$ v3 N! F9 {- x% \- u  f5 V
2 U/ Q* V/ ]% W) P+ D: ?+ X; L  普陀净土(梵文Potaloka)是观音大士的净土。刚才已说过,普陀与汉族、藏族与蒙古族也是有密切因缘的,所以我们很容易往生其中。刚才另外也提到,弥陀的净土是所有众生皆易成就的,而普陀净土也一样,,因为普陀净土与极乐净土基本上是一样的。为什么说极乐与普陀净土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呢?这是因为弥陀是观音大士的上师。观音虽然是普陀的主尊,但他同时也化现在弥陀极乐净土中,作为弥陀的八大弟子之一。我们在寺院中有时会见到千手千眼观音像或十一面观音像,其顶上有一尊小小的佛面,便正是弥陀的面;衲注意到汉地佛教的观音像,头上也会刻有一尊小佛,这便是阿弥陀佛。观音像上有弥陀的面或小像,正是表义观音大士奉弥陀为师之意。在佛经中讲述千手观音的由来之部分,也有述及弥陀及观音大士之师徒关系。所以,普陀净土虽以观音大士为主尊,但它在本质上与极乐净土无异,就像是极乐净土的一个“分支机构”或“属地”。我们不论是修持弥陀或观音,也不论是发愿往生极乐或是普陀,都是无分别的,二者可说是完全同一系、同一法门。观音大士又化现为度母、马头明王、白财尊及玛哈卡那等多种忿怒与寂静化身,又有各种如千手千眼相、四臂相、十一面八臂相等等不同化相,各又有其分支传承法门。修持这些中的任何一个法门,亦即修持观音法门,也等同于修持弥陀法门。弥陀的极乐净土与观音和度母的普陀净土,除名称与主尊各异,实际上可视作为同一个净土!由于观音是三世十方所有佛陀的悲心凝聚化现的形相,他的本质便是悲心,所以修持他的法门很易有成。此外,观音大士曾于本师释迦牟尼佛前发誓:“假若有人诵持我的名咒,临终时诸佛将来接引,不论他想去哪个净土,都能如愿往生!”,所以我们就算不发愿往生极乐或普陀而想往生其它净土,仍然可以依仗观音之悲心及协助!(注:有关观音法门,见于法师著作《本尊海会①》中)4 W% w! N- l& |5 _; z  I

7 a, W; h& S( ^- d1 Q1 n
& X! K' Z8 s  q5 s4 ^
7 D7 b% f. l& Y8 ^铜色山净土
( u# a! a3 P3 h! d' ]2 E" v6 ~  ]- F
. ^- p8 O+ {8 N0 x  铜色山有一点别于上述的净土,因为它就在这地球上的某个地点,但它却并非凡土,而是一个净土。铜色山虽然处于地球上,但由于我们的业障所蒙蔽,我们即使去到了也看不见它。这个净土,必须是修密法的行者才可以神通的方式到达。但是有些有特别善因缘的人,虽然仍然是凡夫,却会在梦中到达这个净土。
7 G/ T" l* `. Y5 W) b9 M9 l+ \
% E! U( @- j: f. D% e  铜色山在本质上与极乐净土很类似,但它与西藏宁玛派的后人较有因缘。很多修持莲华生大师传承的弟子,发愿往生于铜色山之中,正如格律派宗喀巴大师传承的弟子多发愿生于兜率净土一样的原因。# `# d1 D! q) o; m4 }/ |- g

6 z6 @$ H: ~* h0 \& s . `" l" |3 A' P7 ]* G
7 k" e5 \) ~" m2 x
香巴拉净土0 \  u9 E4 I8 c) E9 `5 R6 @
2 P$ m: p) p& c, n5 h
  与铜色山一样,香巴拉(藏文Shambala)国也是位于凡俗地球上而却是净土的一个奇妙地方。香巴拉实际上是一个有君主、有臣民的国土,而且它拥有极为先进的科技。居住于其中的居民乃至畜牲,其实都是有缘往生的修行者。香巴拉虽然是与我们同时处于同一地球上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但由于它拥有比我们更先进得多的科技,它的国民有办法用科技隐藏整个国度,令我们去不到、见不到和不知其存在。这一点并非单只说我们凡夫业障所蔽的意思而已,而是指他们利用了与我们世界类似、但更先进的超然科技长期掩饰所在,连我们最先进的雷达及卫星系统亦无法察觉香巴拉的存在。香巴拉国与时轮密法有密切关联,当年佛陀便曾传授时轮金刚无上瑜伽密法予香巴拉国王。现任的国王,依经典推算的说,是香巴拉的第二十一任君王。依经典的预言,班禅喇嘛将来会转生于香巴拉国,任其第二十四任国王。依经典预言,在由今推算的大约四百多年后,由于因缘成熟,到时我们的世界已无佛法可言,尽是外道的天下,但科技却终于发展到能发现香巴拉存在的水平。届时,我们世界的人会大举进攻香巴拉,而香巴拉国则应此因缘反攻,最终统治地球,令正法(尤其是时轮金刚体系的密法)重新弘扬起来。& ?8 ~! F7 T+ ~6 L, |3 I+ ?
: U1 D# I* ~  X9 P$ t, q
  菩萨的利生行为,是我们凡夫难以完全理解的,譬如说有一个人对很多很多生命构成威胁,菩萨便可能应缘而示现把他杀害的行为,但我们却不知道菩萨把他的神识超度去了净土。由我们凡夫的凡眼来看,这在表面上就看似菩萨把他杀了,我们甚至会非议菩萨的行为,但其实这正是菩萨出于悲心,对其他众生救助或利益的大善事业!我们当知道,菩萨利益众生是自有其方法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他们会化现为将领等,示现如杀生及打仗的事业,实际上却是出于悲心而应特殊因缘作的、对当时及当地的众生有最终益处的行为!而且他们有能力令被杀的生命往生净土!香巴拉国是一个净土,居住其中的都是有因缘的修行者。在未来香巴拉与我们世界各国交战时,香巴拉国民虽然是在示现着战争及杀戮的行为,但其实被杀的众生,都被超拔于净土中转生!2 q9 `; f6 I: S6 h
# [. M( R1 P5 T3 W" W( t9 c
  在古代的西藏,有一位格萨尔王(藏文Ling Gesar),当年曾统领大军大战各方。这位大王及其将领和军人。全都是菩萨的人间化现。他们看似是在战争杀生,但却并非以嗔心为动机,而却是以悲心为动机的利生事业。在格萨尔王的年代后,这些将领军人等便乘愿继续转生人间,历代不少藏地高僧便是他们的再来。在这些后来的年代乃至现在,他们知道应时与地的因缘,最能利益众生的方式是开示佛法及以身言作教,所以他们便示现高僧大师之相,以这种方式来利益我们。在四百多年后,因缘又会再次变得很特殊,他们到时便再以军人将领等身份化现,以不同的方式来利益这个世界。在西藏,出于佛经的授记等线索,人们基本上能追溯好一些高僧的前世为格萨尔王部队中的哪一位大将,也知道这位转世高僧(注:即某位仁宝哲之历代转世化身)于四百五十年后,将会任香巴拉国部队的哪一岗位职衔。譬如刚才衲提过,班禅喇嘛现在以一位佛法大师的身份示现,且已以班禅大师之名转世至今十一次(注:指班禅大师第一世至今之第十一世),但将来四百多年后,他便会以香巴拉国王的身份,而非佛法大师的身份,来利益世界。刚才提到衲的恩师萨巴仁宝哲,于五七年圆寂时自知时至,并自言将于极乐净土住四百五十年,然后将再度乘愿转生人间,这便正是指他特应因缘转生为香巴拉国部队中的一员。9 k1 ^- R3 H2 p& G

9 {  }, w, z8 Q; b2 H
" L0 I% s0 v* A( t* V# s: b
8 L. G) w) T0 j" |) o格萨尔王
4 s$ C4 J# L- x4 }$ k# b
- m4 ?& D  G4 }$ d. v5 B: D" `" A- S; g清净空行净土" O% y$ v$ {" v& Q, \0 w0 r* _# z
5 J& [* p  L3 `" p6 i
  清净空行净土(藏文Dhagpa Khadro)是金刚瑜伽母的殊胜净土。由于金刚瑜伽母同时亦是上乐金刚坛城净土的一员,所以清净空行净土在本质上与上乐金刚的净土是一而非二。' {" D& J5 {) L* W0 _
" v- t5 j% r: ?5 t
  密法是只适合对显乘教法有所根基的行者修的。它的殊胜在于其迅速成佛之道,这是显乘法门中所没有的。金刚瑜伽母的法门,属于摩诃无上瑜伽密续中的母密体系,出自《上乐金刚根本续》。在末法年代中,修持上乐金刚密法较诸其它的摩诃无上瑜伽密法来得易。越是踏入末法年代越久,上乐金刚之加持不减反增。其它各种摩诃瑜伽密法固然也殊胜,但越进入末法年代越久,由于众生福薄业重及根基薄弱不足,它们便越来越难以成就,但上乐金刚法门却因特定因缘而反会越来越容易相应成就。修持金刚瑜伽母法门,与修持上乐金刚法门是一样的,因为二者是同源、同体系的法门。这个净土之特别之处是什么呢?在这里,是专门修持摩诃无上瑜伽密法之母密部体系的清净道场。我们如果在此生中是修持这种密法的话,如果死后又能往生于清净空行净土中,便不用重新再从头学起,而是接续此生中之境界直接修学下去的。唯一的分别是,在今生中如果你未有幸得遇明师,便只好向像衲这般的凡夫学法了,但在清净空行净土,却是由佛亲自当师父的,不愁没明师。此外,这个净土不单只可以像极乐净土等在死后神识往生其中,还有一种不共的法门,令行者可以直接连肉身也不留下便往生其中!在印度及西藏,不论是古代或现代,都有不少这个法门的行者修成这不共法门,死时连尸体也不留,连肉身直接往生于清净空行净土。这个净土还有一种极为罕有的“人间代表”。某些修金刚瑜伽母法门的人,待在人间修至有一定成就时,便能遇到这些人间化现的净土接引者,由他们带着行者直接往生!此外,如果你修证此法门至证悟了“内净土”的境界,即使还尚在人间,便等同处于清净空行净土之中。这种“内净土”境界我们凡夫难以幻想,但清朝之乾隆皇帝的国师章嘉大师(藏文Changkya Rolpai Dorje)便在汉地五台山佛母洞中(注:五台山佛母洞为金刚瑜伽母圣地之一)证悟了这种境界。在他出洞后,所见到的世界已俨然是庄严的清净空行净土!他虽然当时仍然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身处我们同样身处的世界中,但其所体验到的这个世界与我们所见到的是完全两码事(注:有关金刚瑜伽母法门,具根基及曾受灌顶之弟子,可参考法师之英文著作《金刚瑜伽母生起次第教授开示》)。
7 d( w( i1 Q" [! O" G% B- p4 t. i

2 v; e' f! a0 B0 ^: ?$ J+ j; w" Z" N
章嘉大师(1717-1786)
  v* S4 Y, E2 G: n. F, `# y! [  X9 @( w
  刚才衲已说过,我们并不能说某个净土绝对就是最易往生或最理想的去处。一般来说,我们都与极乐、普陀、琉璃及兜率净土有缘,但个别人亦可能与其它佛的净土有不共的宿缘。大家必须视乎个人因缘、信心及喜好,自己决定发愿去哪一个净土。
* r7 o$ Z+ A) V5 ^0 j( h
$ [1 Z6 |) R* K5 `4 J- z2 e, d0 {8 a  有人会问:“我又想修这净土,又想修另一个净土,怎么办呢?”这是不必要的顾虑。佛是不会妒忌你不专一而把你拒于门外的。诸佛也不会争着要“抢”你去他的净土里。你喜欢修哪个或者哪几个净土都可以,这是没矛盾的。但你自己要想一想,是否专心修好一个法门,会更有把握一点呢?如果你今天修这个法门,明天改修另一个法门,这样是很难有所成就的!这不是佛无能力,而是行者自己的错失!不过,如果你同时修弥陀净土、观音净土或度母法门,则不算是在修两个或三个净土或法门,这是因为度母乃观音之其中一个化身,而观音与弥陀是分不开的;普陀可说是极乐的一个分区,并非截然不同的另一个国度。如果你想往生弥陀净土,但又想兼修药师佛法门,这也很简单,你修药师法时,就祈求药师佛加持令你易往生于极乐净土便行了。很多人都会这么做,因为药师佛答应过会特别照顾五浊时期的众生,所以在此五浊年代,求他加持是特别灵验的!" J1 F' K1 C! o; K, A# r

% V/ ?5 C) G8 G9 B% p" L! _! {+ ~, X. h: |( p7 K; B+ t
以上是摘至((生死自在))--弥陀极乐净土日修、迁识及睡修法门导修
* A+ f; H' p+ ]$ s% z上卷·生死轮回与净土概念; w" }- u! o. ^8 q

8 F. c- A" k+ d- {7 M% A- U我觉得有必要让大家都了解一下各个净土的殊胜之处,然后起信发愿求生净土
发表于 2005-9-2 17: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
% k/ E( Q1 V: H8 L; _% I
. a8 h8 p8 m- n- T5 U1 t9 s南无十方三世 一切佛 一切菩萨 摩诃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3 00: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文章的作者还是比较严谨的~~居然没犯大家通常的错误~~~
" S4 h' d+ M/ t" P2 C
. r1 o/ Y* r3 |' C9 \, g: j$ b弥勒在灭世前才能替代释迦而成佛~~所以我们常说的弥勒佛是不大正确的,而应该是~弥勒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5 18: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弥勒佛"的称呼没错~~但是要加上"当来"~~表示他是未来的佛~~:4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0 23: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5 M$ q4 M! s! L/ O7 }南无阿弥陀佛
* Z$ b: U. M5 X" q3 J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1 00: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十方三世 一切佛 一切菩萨 摩诃萨:4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4 19: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非树无一物,
* Q( d) z. o6 ~. T# r* g; q佛魔人鬼平等畜。
% E5 \6 P1 U4 M) p; u  H乾坤原本皆虚无,3 _2 F4 ]) C4 F1 X  q
谁人多事分净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6 20: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aa 于 2008-12-16 21:31 编辑
* E: P2 Q3 {) R/ Q0 m! ^4 z) h; k! [) z; E4 R5 b- U3 d- K
大藏寺祈竹仁寶哲著作及下載
6 p2 R0 t8 z7 w2 I: ehttp://www.b-i-a.net/iblphk/books_b5.htm6 p* L" s, V1 M

' ^; h0 e' k6 N/ T$ |1 o' p: _# C顶礼祈竹仁波切!
6 u0 m3 l( N. f. A9 I楼主发的是仁波切的开示
' S8 I, q2 }# v6 ?9 g$ S3 _* W7 R% U9 Z  L0 ]0 S
心生歡喜——兜率淨土上師相應法門導修1 J  K" L0 {% N7 v# @# {' l
……
, j9 ^6 h: [; a' n佛經中有說:我們所處的時間叫做‘賢劫’,劫中會有一千佛應化出現,他們於人間化現之前,都是先在兜率淨土中住持的。二千五百多年前之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未入其人間母胎前,也住於兜率淨土。在釋迦佛之教法衰落息滅後,彌勒佛將會化現人間成佛而弘揚正法。彌勒佛現在就是兜率淨土中的主尊,佛經中對這些早有授記預言了。釋迦牟尼是賢劫千佛中第四位化現的,在他之前還有迦葉等三佛應化,在他以後將會是彌勒佛,還有宗喀巴大師在未來會以第十一佛之身份,在人間示現出生及成道等事業。這一千佛並非在應化時方成佛,他們早已成就無上佛境了,在應化之因緣到時,他們在人間示現成佛之相。譬如說本師釋迦牟尼也是早已成佛的了,但他在二千多年前,在人間印度地區爲衆生之利益而示現出生、修持、成佛、開示及入滅等十二事業,在這以前他住於兜率淨土爲其中之大菩薩衆說法。所以,我們世界中的衆生是與兜率淨土特別有因緣的!
. }) e; C8 C0 q8 N8 @/ ^# L……
& |# g6 {& G0 N. b! G
" ~, Z0 F( G$ ]+ M. C) a* W- h1、藏文并不经常标清楚“职称”如:“杰尊香巴(至尊弥勒)”,观世音、文殊师利都是以“圣”或者“至尊”或者“怙主”前置多一些
. v9 R8 L8 y; F2、文殊师利、弥勒、观世音、金刚手、地藏、除盖障、虚空藏、普贤等八大菩萨,本质是佛,但外相是示现的十地菩萨,既然化现为十地菩萨,所以称为“菩萨”- n& k, g/ [4 P1 H: N3 v
3、藏传佛教四臂观音、五文殊师利、金刚手等本尊,本身就是佛,不能叫他们菩萨
3 q) l; {' p8 y$ @1 J$ A# H2 d2 l) u+ G" ?8 O
呵呵,这个文章的作者还是比较严谨的~~居然没犯大家通常的错误~~~" u( d" Y6 Q! o) A- A6 f

1 Q* I, j6 K( n# e弥勒在灭世前才能替代释迦而成佛~~所以我们常说的弥勒佛是不大正确的,而应该是~弥勒菩萨~~
) Z$ s. q5 e7 c) `0 @echofire 发表于 2005-9-3 00: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11-3 07:24 , Processed in 0.06139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