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森 于 2015-8-25 13:57 编辑 ( c$ h2 a- I% W1 g2 k
2 E( R9 h/ ?% ?& `2 @
同志是个非常复杂的集合,包含男同性恋、女同性恋+ V5 E( l2 y q4 n+ S) J
笼统的说有三类:传统型、综合型、对立型
D- o! W( y' U& U2 g# u细分的话分别是:
7 I- o7 j3 `" R# d+ ~% I男同性恋又分为阳刚型、中性型、妖媚型/ L2 c$ K7 {! P7 A$ L& e
女同性恋又分为柔美型、中性型、阳刚型3 K" J4 V5 D- f8 O
] N. `1 u7 t" J5 l9 U& Y( o在男女同性恋中,( D0 s$ H$ v. T7 z- c
靠近常态的类型相对总是比较受欢迎的,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 n' f2 f8 {+ \: c
( W) }6 B9 d4 R1 D1 B: _7 j$ l
中性是一种过渡,既不算夸张也不算正统,总之有些尴尬,有些与众不同;
2 ]6 `" o% u+ \& i* t9 y' K ^
$ J/ w0 \( d" \9 q4 k对于男同妖媚和女同阳刚两个形态是在同性恋人群中备受关注的部分,也是被异性恋人群妖魔化,丑陋化,备受质疑和诽谤的一个群体。
9 q6 R9 ]6 r; X7 y, [: V6 _$ ^/ S
+ E& m5 N' b8 f4 ?8 y1 d以男同性恋为例,让我们一同来认识下这些不同特点的同性人群:
) a' N1 j3 |# l. s; S/ j$ J + P0 y( _6 x) y5 D. q& s
在同性人群中越是靠近常态的人群,行为和观念越接近异性恋男女的思维,相反的越偏离就表现的反差就越大,不论性格还是外貌都是如此。1 o! _+ a' {2 F2 }
! j# K3 _; ~( g' K X/ F
( s# W2 n. P, m M$ ?* C5 u5 {传统型
( N; e$ ]7 i$ ]- L+ M( z# j传统型同性恋人群常常有很多压力来源于“同性恋的是非压力”,因为同性恋总被异性恋人群标以妖怪化的污名,而他们(传统型)的身份虽然是同性恋,但是心里的观念和想法却是越偏向于正常人(异性恋)为标准的;通常表现的状态就是我除了喜欢同性之外,其他的观念希望和普通的异性恋保持一样,包含被人家认同的态度,不希望被赋予特别的称呼,原因是这群靠近常态的同性恋不管在外在行为,还是心里意识上都和普通的异性恋没多少区别,因此,这群人也是同性恋人群中最善于伪装的高手,常常深藏不露。这群人的交友观念和异性恋的观念接近,行为方式也没什么大的区别,所以称兄道弟之类的异性恋的交友观念很自然的在这群人的生活中能够表现的极其完美和自然。相对这群人的交友观念中对于性别的认同感也是表现出非常明确的常态化,比如男同性恋更希望自己的伴侣是一个和自己一样堂堂正正的男人,而非妖里妖气的伪娘形象,总之他们的标准更靠近常态为参照,不求标新立异但求中规中矩,因此结婚是这群人伪装后复出的最大的代价,原因是,继续伪装下去。心理承受的压力来自于内心藏在柜子里的担惊受怕,常常婚外有恋人,找个婚外的男友做精神的寄托是这群人最为常见的解脱方式。人前总表现(伪装)的很潇洒,其实一肚子苦水是这群人情感起伏最大的表现,平时顺心还好,一旦身处险境,四面楚歌,就会变得十分焦躁不安,更希望在此时有个可以倾诉的同性爱人;很多这一类的同志都是在这样的时刻脱去了伪装,露出了真我,但所带来的伤害也是最大的,由于内心极其恐惧被发现,但伪装不下去,或露出马脚后,被发现的窘况,是这群人最不想面对也最无法面对的时刻,所以这一群人是最坚强最多变但也最脆弱的一类人。" Q8 {" Z9 s* r9 B" e! M
% g: Z* |8 f% I: r) }* ]0 b中性型, u6 J6 ~8 s) V0 g
6 r& `! V' r4 \. t; D) R4 y% d对于同性恋人群中的第二大群体那就是中性人群,这群人的尴尬之处是外表不符合传统观念意义上的标准,内心虽然更接近两性的特点,但是思想中却更多的保留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寻找自己的定位,成了这群人常常去思考和检讨的地方。这群人是所有人群中最容易过度到常态,也是最纠结的一群人。就好比一个人面前的选择越多,其实表现出的状态就越游离不定,自身外貌既接近传统又有些偏离,时常错位又不断调整的状态,常常让这个群体的人深感困惑;他们在寻找伴侣的时候标准更接近常态,但不同的是常态是一个不错的参考,但是有些标新立异的特点也是不错的选择。婚姻对这个群体的人来说不是必须实现的问题,但是游离于自我建立与自我摧毁的边缘,所以是一群不太同于世俗但又不太脱离世俗的一群人,他们混迹于人群中,往往总有蛛丝马迹可以感受出他的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但并不会像传统型人群那样害怕被人察觉,反而当感受到他的不同时会让人们有一种被认同和被存在的感觉,至少算是种特别之处,虽乐在其中,但同时也常常被此困扰,活得很自我,但也很矛盾便是这群人的乐事哲学。& p! X( v; [8 f; y8 m
$ C. l6 m' S: I/ e7 L
对立型
, r; I% C4 B+ x
& B t/ b f7 b最后一类人群(对立型)在同性恋中,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表现出了极其相反的行为举止,无论在外形还是内心的认同度上,这群人都与常态的人群截然相反。他们的生理性别和心理需求完全是相反的;常常表现在他们追求的事物身上的属性,比如一个妖媚型的男同性恋,深感内心实际上是个女人,可以打动他的往往是那些浑身散发出雄性特质的男性,而具有男性的色彩程度越多,且越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女同也是如此;这群人在思想上往往具有更深切更直接的对自我的认同感,即坚定不移的认为这是老天和自己开了一个玩笑,身体和灵魂的倒错是这群人深信不疑的,所以表现在他们对于传统意义的性别认知有强烈的渴望和致命的吸引力。越是传统意义上的男人或者女人的标准是他们在寻找伴侣的标准,所谓的中性型还有和自己同样属性的妖媚男,阳刚女,都只可以被称之为姐妹或者兄弟,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兴趣,这些,其实都来源于这群体人群对自我认同感的明确和深信不疑的观念。婚姻对于这群人来说是基本不是个问题,即便结婚,他们也会相对大胆的向配偶明确表明,至于,说了以后是什么结果,?不结才好,!反而是他们期待已久的目标,即便结婚后,他们对自我的认同感依然不会改变,即便生儿育女依然其性不改。所以这是一群目标非常明确,活得非常大胆而洒脱的一群人。; a7 n3 R9 U: w- n
& A# N# U) D- l& ]* l% u7 i
这三类人群都非常的有意思,但是不难看出,同志对于性别的认同感总与传统的观念有关联,那就是这三类人群都对传统意义上男人和女人的标准或多或少的产生兴趣,所以欢迎度上不管男同性恋还是女同性恋都会更加喜欢更像男人的男人或者像女人的女人;
4 O$ V3 _( }& H2 z- c ! _/ v& z5 o; `: i9 |6 \. _
/ r8 B/ Z z1 ^8 Y在交友的问题上也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1 a& U h0 _3 I+ ]
5 v9 f! Q$ {6 a- o
首先是传统型:6 Q, t3 w7 ^: v
传统型其实更希望结交的是同属性的异性恋朋友,因为他们在行为和思想上更像异性恋,思维和话题更容易产生共鸣,因为他们在内心除了喜欢同性这点与异性恋不同之外,剩下的所有观点几乎和异性恋是相同的,所以本能的用异性恋的社交方式生存是传统型人群采用的直接方式;但产生的另一个矛盾问题就是,面对异性恋男人时,传统型同志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朋友、兄弟的情感和爱人伴侣的情感深深地压抑在心灵的深处,不敢逾越雷池半步。拒绝向自己示好的异性恋女性,是家常便饭,控制自己对同性的渴望是时时敲响的警钟。
" E4 i3 h1 Q3 J9 i. y 2 Z) c! s% |) T( [
其次是混合型/ L2 L6 c8 S8 I" m# _
混合型的人群在交往朋友的过程中更容易与异性恋的女人成为朋友,因为他们在思想的认识上兼具了男性和女性的特质,外表中性但不过分偏离传统这样让异性恋的女人更加感到亲切。同时,这一类型的男人其实也是女人理想中的情人,兼具了男人的特质又表现出亲切体贴的善良。懂女人的男人,哪个女人不喜欢呢?但即便女人向混合型男人表明爱意,被拒绝,女人的包容和妥协也会让彼此成为闺蜜变成一种可能。混合型的男同性恋可以给异性恋女人一种安全感和亲近感;异性恋的两个女人之间的话题同性恋混合型的人群也可以交流,但是异性恋女人毕竟是女人需要安全感和神秘感,这是异性恋女性朋友所不能给予的,因此,具有女性特质的男性同性恋人群(混合型)无论在话题上还是气质感觉上都更容易被异性恋女人接受和欢迎;混合型同志很难和异性恋男人做朋友,原因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关心的问题都更偏向女性,尤其是对于异性恋男人的爱慕不仅自己会常常迷失方向,也会让对方因为自己中性的外表而陷入混乱而尴尬的局面。所以本来就混乱的混合型,为了让自己舒服且简单,通常会选择异性恋女性作为知心的好朋友 v _2 ~0 J0 C: F, }" V
% ~# `2 n! x/ ?$ ^最后是对立型: P7 q* [" g6 f" O3 Y8 ^
对立型人群在交友的过程中,很难明确主要针对的人群,这群人的自我认同感非常明确,但是由于反差过大,喜欢他们的人群往往他们内心不需要,而他们喜欢的人往往很难接受他们的言行和思维方式,所以这群人朋友的建立,更多的是和他们自己一样的这个群体,只有这群人在一起的时候,对自我建立的意识才能更好的达成共识,产生共鸣,所以这群人是活的很纯粹的,为了自己的存在而生存下去的一群人。
/ h+ |6 S' {# e8 g, T- g+ N4 g 6 {0 P% t* T; u6 U' S
同性恋和异性恋人群的关系是这样的,那么同性恋人群内部之间的联系又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7 w+ w3 @( e9 H5 ^' G [+ u$ }& \! ]6 j
: ` M0 f2 _ r5 j6 b
是的,同性恋人群内部也是存在着美妙的关系& ^6 Q4 o4 _1 q# O6 F
首先是传统型同志圈内的交友关系
5 n5 Z* O @& ~! e: z! b' M由于传统型比较保守且认同感相对比较局限,再加上很会伪装自己的身份,所以在人群中不容易被察觉,甚至于同志间的雷达有时候都无法侦察到对方的真实身份,因此更好的隐蔽和保护自己,成为了这群人更为关心的问题。试问一个小偷敢不敢在警察面前很自然的走过呢?做贼心虚啦!所以这群人不是很喜欢和圈子里的另外两种人群接触,尤其是第三类人群,就好比打个招牌招摇过市的嫌疑,因此这群人如果说和圈子里的人做朋友可能性是很小的,即便有也会先择隐藏性好的同类作为候选目标,他们在圈子里的交友观念是——低调!1 y6 ~1 w v# ~$ _" g9 F0 X/ D
9 n8 q3 ]6 ?* n$ u. Z, u
其次是混合型同志圈内的交友关系
]/ m5 m* `8 q1 K这群人由于其自身的跨度非常大,因此,交友的范围和态度也是最广泛,最不确定的,但是由于类型比较广泛,所以相互比较,看谁更像哪一类人之间的对比,则成为这一群可爱的人群中常常被用来调侃和交流的话题。有时候说女人之间相互比美,但是对于这群男同性恋来说,比的不仅仅是美丽,还要比较和权衡谁到底更像男人些,还是更像女人些;经常在对比中产生歧义的矛盾,因为这种特性,所以会很自然的分为偏向男性点的一群人和偏向女性点的一群人会各自站在各自的战线上,姐姐妹妹,哥哥弟弟的各自成为阵营,其喜好本身是来源于他们各自的矛盾本身而引发出来的,所以这群人在圈子里的朋友分布广泛同时也很混杂。他们在圈子里的交友观念是——多样性!
8 ^; J0 N: \ X' c
# [; M" J) g5 t1 B9 d* `9 d+ u0 m- s最后是对立型同志圈内的交友关系5 i/ a: R* k2 T
这群人在圈子里的好友相对也比较少,往往比较挑人,他们比一般的女人更加女性化,嘴巴的凶狠程度也是最厉害的,抓住对方的弱点狠咬下去,所以经常因为口角争端引起是非,但是这群人是很纯粹的一群人,所以真的可以留在他们身边的人数量虽然少,但都姐妹情深,爱的往往深刻而彻底,但同时痛的也撕心裂肺。他们会为了选定的人付出更多,因为在这群人看来值得自己去付出的人不多,但一旦有这样的人就一定会拼尽全力的去维护;这群人的决心也是最大的,爱的最疯狂,恨得就越彻骨,所以同时也是一群黑白分明有仇必报的人。他们在圈子里的交友态度是——宁缺毋滥!
7 [0 [ |9 }) d" x6 F8 b6 _
6 e8 k$ ]# m& `有人可能会好奇的问,同性恋的男人会不会和同性恋的女人成为很好要的朋友呢?这个话题说起来就很有趣了!
$ n8 S2 y% U" Y! P, I! A! [ + {* J% j& s* E" ^; k
同性恋的世界也不是异乎寻常的平静的,在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征战中两个群体是存在矛盾的,但其实就单独从同性恋这个群体本身,也存在极大的矛盾和分歧。
, Q3 a- J/ r4 n5 H0 P / x) u! c- k0 W$ W) Q$ }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3 o8 Y7 F- G) A) t0 p0 n异性恋世界里,男人与女人的问题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因为吸引走到一起,因为不理解彼此而打闹、分离,但不管怎么说异性恋的男女情事,其实是一个导体发生的事情,而非绝缘体。, {6 S; D; v8 P' v) y
但是在同性恋的世界里就比较复杂
/ t, a+ Q" q+ Q) y( J: A9 W首先同性恋世界里的男人和女人之间没有半点吸引,说白了几乎等同于绝缘体。因此走到一起是没有多少理由的,不像异性恋的男人和女人,虽然女人和男人完全不理解彼此,但由于有需要所以还是会冒死的走到一起,哪怕最后打个头破血流。而同性恋中的男人和女人由于没有必要走到一起,所以相互了解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你发现男同志和女同志各自为营,这就是为什么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活动的场所是很明确的分开的,即便偶尔有些是在一起的,相互间也仅仅是称兄道弟,姐妹相称。, y" O3 A [4 N: A1 q
其次对于男人和女人的差异化我们从异性恋男人和女人的身上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一个火星一个水星完全的不可调和。所以,当同性恋中的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更没有办法理解。准确的说,是两个不想去干涉,彼此忽略的群体。
3 B5 @. u5 ~4 e" z- d: E; N9 E% B & M3 A1 \, N) N! O) K0 F6 C# y: f* A
同性恋男人和女人之间繁衍后代的话,好比大熊猫一样,连繁衍后代这件事情,都变得极其困难,公熊猫看见母熊猫连点想法都没有。
3 b/ o" M3 o# w7 N: v) m 1 I8 ]1 n# J! E4 @
说到这引起我的思考9 c& c, v# v' Y9 ` S* c
同性恋到底是什么我很难确定
* }0 D; L, Z" [3 E! _$ i# R有些人支持同性婚姻有些人仍然反对; s1 m5 ?$ q8 @) }8 f. _
有些人认为同性恋是高级的有些人说是病态的
$ q& j) E) m7 S$ z% W, [3 r5 m ' Q5 O* }3 v. m* Q- k+ q
我其实对这些说法都表示保留态度. w$ k; a' l" G2 m( ~0 I& X
我承认自己的同志身份
1 R5 P# A# _& `7 h8 a也不感到同志身份有任何不好' r/ d9 Y; O# i& L5 o }
但是我依然觉得如何正确的看待这件事情,有待时间的证明: L" D1 A( d0 V2 i! z
2 O* E+ Q3 j( s; e: J+ T% d
很多说法对于同性恋的预言,我都想继续的观望+ Q& D1 x6 k) s( ~: g
1 t. u3 @2 N3 i0 f- Q" t! Z8 m
从世界上第一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国家丹麦开始,陆陆续续的很多国家开放了对同性恋的政策,是件不错的事情,我心中希望有一天中国也可以这样。& |# K4 ?: y$ o- N6 [% u
9 U" W, y/ \8 `4 d$ S4 F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正在见证同性婚姻对社会的影响
& l; a' ?8 W$ F$ t. {我想时间还不够,也许更成熟的契机还没有到来
+ Q9 J! Q3 n$ m) Z5 {继续的观望,也许有一天事实公布于众,所有对于同性恋的谣言和诽谤就会不攻自破了
' t2 }" G$ K3 m4 \# g; V5 o这至少会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一个可以思考的依据$ z: J- b" b, D% M/ v$ k5 s
, R7 w. x, l6 N希望好的状况进行下去,期待的结果会是一个良好的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