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美的人格可从教育、艺术、宗教等的薰陶之中养成,但那并不完全可靠。有些人迫于名利及权势等欲望的诱惑,接受了教育、艺术、宗教的熏陶,在人前也能表现出高尚的人品和圣洁的行为,他们的内心却包藏着不可告人的野心和阴谋诡计,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双重人格。
- w0 G0 I1 I* s3 X, f
) {/ f% k: ^" {因此,世间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伪君子,也有藏形于教会之内、列身于教士群中的魔鬼。因为,不论是宗教的教条、教育的伦理、艺术的欣赏,均系由外来的灌输,甚至是权威的高压,这些与各人内在的欲求未必都能够吻合。
5 s9 ^2 v; Y3 g1 ]$ k
6 M- f P2 U0 ]# N j, ^+ j坐禅是培养完美人格的最好方法,它是由于内发的自觉,而达到人格升华的目的。不需教条来施予任何压力。伦理、道德对于坐禅的人是没有用处的东西。而且,宗教的教条、伦理的标准、道理的尺度均会由于时代、环境及对象的不同而失却其可通性。所以,近世以来的新兴宗教之出现,几乎如雨后春笋,乃至佛教也不例外。 ! z4 j. N- A: f1 @ o7 j" R
& M: S0 Q) U( k, ]
禅虽脱胎于佛教,因其不假外缘,不立文字,故系万古长青的修行法门。坐禅的实习是将“自我”这样东西,像剥芭蕉树一样地,一层妄念又一层妄念剥光之后,不但见不到一个装模作样的我,连一个赤裸裸的我也见不到的,起初是将自我暴露出来,最后则根本无物可让你暴露。
. f" I: l' T+ U9 `( T% N }0 e9 [( ^1 N0 {
所以,坐禅的人不必向别人掩饰什么,也不必为了改造自己而感受到来自外在的压力,更不需像忍受着痛苦割 除毒瘤那样地挣扎的必要。
5 B( {( u( Y' \7 b6 N- ]& I& P
0 @: ?* T6 E. T) s1 ^坐禅只是循着修习的方法,渐渐地将妄念减少,乃至到了无念的程度,你自然会发觉你的过去的存在,只不过是存在于一连串的烦恼妄念的累积之上,那不是真正的你。
8 g. L. {- M- H- u
3 }; W& j* L: y真正的你,是与一切客观的事物不可分割的,客观事物的存在,是你主观存在的各部分而已。所以你不必追求什么,也不必厌弃什么,你的责任是如何将你的全体,建立得更有秩序、更完美。
, _) g( f y- @4 K
4 J$ h5 Q% `% Y2 x0 W, j坐禅的人,到了这样的程度时,他将是一个热爱人类的人,也将是热爱一切众生的人。他的性格将会开朗得如春天的阳光;纵然为了接引及教化方法的运用,在表情上也有喜怒哀乐,他的内心则必是经常平静而清澈得如秋天的明潭。这种人,我们称他为开了悟的人,或称之为贤者、圣者。
: M; Q' Z0 d) f* A+ E0 ~
8 X6 P1 k" t4 u- b: R8 }6 u3 |4 Q释迦牟尼佛曾说:“一切众生无不具备佛的智慧和功德。”如果你向往坐禅者可能得到的利益,你的愿望必将成为事实。不论男、女、老、少,不别智能的优劣、体能的强弱,也不问职业、地位和宗教信仰,禅的大门是为一切人开放的。 " g0 s4 H7 A5 f; r
: n# G/ s3 Z& A, ^ `+ H8 b
只是有一句极要紧的话,必须告诉你,你看了这篇讨论禅的文章,这篇文章本身决不等于“禅”那个东西。坐禅的事实,尚等着你下定决心,并以恒心来实际地跟着你所信赖的老师去学习。否则,这篇文章仅仅为你增加了一些知识的葛藤,无助于你希望学禅的一片好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