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实验( B1 }" V+ K& c' x
8 d8 X1 i y( z这个实验出镜率很高,经常出现在抗老化、抗氧化和美白产品中,把一个苹果切开,一边涂上护肤,一边不涂,然后看苹果放置在空气中的颜色变化,变色越少,就把该护肤品认为是效果最好的产品。, n. X# w F% G9 T0 v1 b$ \
5 u$ z2 [7 p- ]" _
但苹果实验真的很假,因为只要隔绝了空气,苹果都会发黄变少,你涂个胶水也能起到好的效果,总不能说胶水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吧?而且把苹果实验放在美白产品中更加的说明不了问题,因为测试美白效果的方法太少,所以媒体经常会用苹果氧化来说明美白效果。但抗氧化效果好,是代表不了美白能力。
4 e0 W: O1 Z& t, n6 h9 S! J' p
3 l+ G5 o8 V: u; ~3 i蘑菇实验
- P, D$ c* [3 S5 u5 [. R" t( A- Z* A0 g& K, Z3 Q7 c2 [4 J' B
苹果不靠谱,近年来就出来了蘑菇实验,它其实是一个抑制酪胺酸酶的测试,常出现在对比美白产品的效果上,理论上是蘑菇里含大量酪氨酸酶,变黑就是酪氨酸酶作用下产生的黑色素,这与人的皮肤变黑的原理相似。因此,用蘑菇的变黑过程来模拟人皮肤的黑色素产生过程。如果把美白产品涂在蘑菇上,放置48小时,就可以看到蘑菇变黑的程度不同,这样就可以对比到美白精华对于抑制酪胺酸酶活性的强弱。9 {- `- @6 A F3 p2 H
3 U" T! W+ f/ ~" O9 |+ @
听着是不是很有道理的样子?但实际上蘑菇不同于皮肤的,它对水质的东西吸收好,对胶基、硅基和油质厚重的吸收不好。我分析蘑菇实验对产品质地很有要求,越是水状吸收越好,其次是露状的,然后是乳液状,然后是霜状,对稠密的胶体很难吸收。而现在各美白精华的质地太不相同了,所以做来了的结果,有的美白精华甚至还不如泡在纯水中的效果好,可见这个实验结果不可相信。% d0 y# L) z+ T. T0 P9 n g M
: g( {. j* c) j9 P & V- \: I5 O6 l
4 a* V" r O& @吸油纸证明吸收实验
8 e- P7 T& |& _8 h- I1 M4 H7 e" T( _
吸油纸其实倒是一个实验的好道具,比如说,它可以用来鉴定一个控油产品的控油效果。但说把面霜先在皮肤上涂抹均匀后,等30秒,再以吸油纸轻印,印出油迹越少,代表吸收越快。我对此实验非常迷惑,要知道吸收的好化,是取决于护肤品是否用了小分子囊的技术,是否有好的助渗剂,乳化的技术等等。而吸油纸吸出来油,只能说明这款霜油脂含量较高,相对来说适合干性缺乏油脂的皮肤去使用,这和吸收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 t, j) }5 E, e; O' Z7 J
+ e J5 Y/ b# D; h+ ^8 a
! e3 a" B0 \! |0 D# P8 i0 }+ V# S) m, T0 a
玻璃实验/ l* T5 P9 H3 w9 v/ X* \9 H
5 a: {! d* R2 D V" F2 ~- _; X
这个实验据说是用来测试护肤品的质地,把护肤品滴在垂直的玻璃板上观察它的流动速度以测试质地是否轻盈。但护肤品的质地是取决于护肤品在生产时使用油水比例、乳化形式、以及挥发剂等等。- q) j* `2 B5 _5 k: f, d& O5 x
. M v( U- ]# R) B) s- h而这所谓质地的轻盈,也绝不代表所谓实验结果护肤品的吸收速度和有效成分浓度。我其实不理解这实验的存在价值,因为它真的说明不了什么。再说,护肤品又不是薄越好,也要看皮肤的。. ?) I8 Y" X/ m' r- A& Z
' |5 g; T2 e1 \1 O2 C + Z. e: F% d2 F
( X2 m, X' P. Z# t8 w4 QPH值测试& U2 q# f( G" a
# P) [, x* P2 a \: M6 H9 ^! Q这款实验算是最常见的试验了,将护肤品均匀涂抹在PH试纸上,静待5分钟,观察PH试纸颜色变化,PH值介于5-7的,就认定为它是刺激性小的护肤品,认为用了它皮肤就是安全的,其实这点是有失偏颇的。' ?' }6 h" v: c! t5 y" R L
! n# c3 C/ z! M8 s* r
pH值分为0~14范围,一般从0~7属酸性,从7~14属碱性,7为中性。而健康皮肤的pH值为5.0~5.6之间,属弱酸性。pH值对皮肤的重要性皮肤只有在正常的pH值范围内,也就是处于弱酸性,才能使皮肤处于一个最佳状态。
, o+ m$ L0 l( J+ @- m' k7 i, g7 d0 u0 E2 A' F- ]% u
但护肤品因为有些功能上的需要,有时PH值会在3-4之间,有时也可能超过7,这种刺激与否是要针对相应的皮肤而言。另外,一款护肤品的刺激也不止体现在PH值上,而更多的体现在它用了哪些成分,这些成分是否会引起皮肤敏感。所以说,光靠一个PH值就去鉴定一个护肤品是否刺激,过于的武断了。
+ @' y' l5 |6 y% k2 ?9 s$ F8 K/ w- n) f9 o/ n' ]; r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