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w) c, l- C4 {! a+ R9 Z5 G 西山居士来访。进了屋,便目不转睛地被那枝绿叶吸引了过去。她看了半天,问:“这是菩提树叶吧?”没等我开口回答,便又急急地问:“这菩提树叶,是从哪里请来的?”我看得出她心中的惊喜、疑惑和向往。我知道只要我回答一个“是”字,或是点一下头,她便会顶礼膜拜下去的。我向她笑了笑,用手指了指窗外。$ z! X* _9 z" t" k/ p' R
* p: @ c( E7 k8 g. V 窗外是一大块刚被雨水洗过的天空,蓝蓝的有几片浮云。在浮云之下,是几棵中国白杨树,这是北方极为普通的一种树木。在城市、在乡村、在山丘、在池塘河流边,到处都生长着。也许正因为它的无处不在,所以人们对它就熟视无睹,以至于忘记了它的形貌和存在。西山居士顺着我的手指,看到了它们。她不相信地把瓶中的绿叶和窗外树上的绿叶进行反复的比较后,终于长长地“唉”了一声,而后沮丧不解地看了我好一会。我当然明白她眼中的疑问,但我却不想多说,只把挂在壁上的六祖慧能的那首名偈指给她看: H2 H; f) [* E. _* C
) h& T" A# _ ?3 d8 y! G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K- c' R8 H d$ f( t1 c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T$ ^; A: y' f c; ^ O/ ^. h$ O4 e; d @6 [1 p8 w0 W
菩提树,在古代的印度,叫毕婆罗树,是印度一种极普通的树,普通得犹如我们的杨、柳、桐、槐。当年,年轻的悉达多王子在结束了六年的苦行之后,就坐在一棵普通的毕婆罗树下悟道成佛,终于成为一代伟大的教主,成为释迦族的圣人,被后世尊为释迦牟尼。人们为了感念佛祖证悟人生真理的不朽功德,把他悟道时给予他遮护的毕婆罗树,称为菩提树,也就是觉悟之树。 ) B+ v( i v! Z% V* ^" Q2 U/ [% Z% ~* N) R2 m6 e% k
其实,山川草木,皆有佛性,真理就隐含在普通的自然事物中。“菩提”不“菩提”,不在于树,更不在于什么树,而在于你自己有没有一颗菩提之心。若菩提心在,岂不树树皆菩提之树!反之,若只迷信于外在的物相,纵然是坐于菩提树下,也是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