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1053|回复: 0

━═☆南无我佛--悟之道(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7 19: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0 }& G( n0 r  W. n3 h" J修行不一定要读很多经典,学会一句话就行,那就是“观所有相皆是虚妄”。以此来修行就可以,一心念佛,老实念佛。­8 O& I8 e/ x; o7 ]# V) p
2. ­2 g7 A0 L) c7 i6 }
何谓诸法自性?诸法自性不可得,是名诸法自性。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 C% o1 Z, [2 I! j) J9 E
3.
5 i6 u* \9 y2 _* z8 n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8 {  e- @5 Z8 V7 Y4.­
5 @( X) _5 h* B: l9 A佛性者: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无来无去, 非大非小,此乃自性本体。性体本寂,智用独照, 寂照无二。 ­. f) V- D. T* Q" Q0 v% J, o
5.­: ^* D, U; H" Q/ ^$ k
依体起用, 当用时体在用中, 当体时用归体, 体用非二。­" j( }# B. Y# N* x6 E; `* @
6.­" W  f. v2 J% ^3 Z
何名坐禅? 此法门中,无障无碍, 外於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 名为坐; 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1 t% \* h* M" |7 `
( {3 h) d$ L$ n% s1 Y/ |6 _
7.­; i; Q  _) ?5 r9 r6 T: ?
何名禅定?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心若着相,内心即乱; 外若离相,心即不乱。 本性自净自定, 只为见境思境即乱。 若见诸境心不乱者, 是真定也。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 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於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 自修、自行、自成佛道。但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 v6 Z( D; j& b  |/ |3 y: U% ~# W8.­# [* T1 n5 K0 f1 w2 L
禅是无执着的世界。禅是不垢不净的世界。禅是万法归一的世界。禅是清净一心, 不二之心是禅。心能生万法, 万法由心所生。 ­; U& W& ?! y- f6 d) ~4 ^
9.­
+ \  x- v. [, z6 Y4 e0 i所说法,不离自性; 离体说法,名为相说, 自性常迷。 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 是真戒定慧法。­
& M7 t# t/ N& t* \10.­
0 z8 O; R) e# w: D$ q迷心外见,修行觅佛, 未悟自性,即是小根。 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 但於自心常起正见, 烦恼尘劳常不能染, 即是见性。 ­
4 C* }5 R' _: x. G0 i* p# R- o11.­+ T; x5 i# @. s& l# g' {
诸圣所修,唯只推心, 即心是众善之源, 即心为万德之主, 涅盘由息心生, 三界轮回亦从心起, 心是三世之门户, 心是解脱之关津, 魔由心生,佛由心成。 ­
  j6 ~& Q4 V( t! J12.­
5 O  w2 R: g9 S出三界家,出烦恼家, 出六道家,出轮回家, 出生死家,是名真出家。 ­6 w9 j2 |9 Z/ ]! M' p7 a
13.­
. M8 q: i* I0 _/ {; s众生不异佛,佛不异众生; 迷自心故作众生; 悟自心故作佛。 ­: [2 _3 N2 d2 B" H' A! q& S
14.­- w% ]; Y% Y3 Q3 n* J8 O. y
唯此一心即是佛, 佛与众生更无别异, 但是众生着相外求, 求之转失, 使佛觅佛,将心捉心, 穷极尽形,终无所得, 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 M$ X& t. u! ?- L8 U
15.­5 [) y  S; t- Z) A2 l: o: q
身口意清净佛出世, 身口意不净佛灭度。佛与众生,唯止一心, 更无差别, 此心无始以来,无形无相, 不曾生不曾灭, 当下便是,动念即乖, 犹如虚空,无有边际。 ­
, Z+ R! H+ c, w; Y( G- ^% o5 w' h16.­' F/ u, B" j3 ^; w8 ?4 ~, Y
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 何谓平常心? 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 无断常、无凡圣。 ­" v+ u. E7 t' P8 T* y$ z7 K
17.­
/ _. }) p$ k5 t5 w8 l0 D妄想无性,念念相续, 利根众生一念回光返照, 当下即见本体, 既见本体,圣凡情尽, 灵光独耀,八风不动, 诤论都息, 一切功德,法尔具足。­2 X6 T5 {# [4 i1 {9 A# C' s9 a$ x
18.­0 o7 Z6 |6 b( O, H
佛即心兮心即佛, 心佛从来皆妄物; 若知无佛复无心, 始是真如法身佛。­
! V: w5 X$ p1 _/ P. X19.­
% `, P; A9 ^" C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 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 + n6 e% }& w$ ^0 A, A% L9 R9 g
20.­
: p1 r' P3 D1 z. u- z若证悟法身之境界, 法身是无相、无念、无住、 无大无小、无来无去、 无净无垢, 当下即是无佛无世界。 ­$ v8 s1 l& u3 i' j( w; g  T
21.­
! W& B2 F& c3 @0 ^心在何处? 汝问我的即是汝心, 我答汝即是我心。 我若无心,因何解答汝! 汝若无心,因何解问我! 问我即汝心。 从无始劫来, 乃至施为动作,一切时处, 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 ­
$ g* d! r* W# p9 I/ Y22.­
5 ~* [0 w) T0 x" J/ {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 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 菩萨与佛, 未曾生心,未曾灭心, 名为非有非无心, 非有非无心,名为中道。 ­# F, C9 P' x$ t4 l& V" j! L
23.­
  `. R. e) n- m" I+ Z动而永寂,众生即佛; 寂而反动,佛即众生。见佛先见心,得见佛而忘心, 不忘心为心所惑,终不得佛。 心佛本一体,只言迷悟有别, 悟者佛亦心,心亦佛, 佛心本不异。 ­2 Z$ i7 _7 U1 x8 u! a  m* ^0 [% t
24.­$ W; |/ f3 a+ w. ^7 }( P5 `2 t
佛是自心作得, 因何离此心外觅佛, 前佛後佛只言其心,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犹如离水无冰,离冰无水。 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 离此心外觅菩提涅盘, 无有是处。 ­
! ~1 q, v% z2 |* S25.­
; _/ F, ]! N2 w& R5 v4 M( I# B不觉不知自心是佛, 若知自心是佛, 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 将心觅佛不识佛, 亦不得将佛礼佛, 不得将心念佛,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 见性即是佛。 ­
0 v) f* X7 W, l: E  d0 ]7 Y% F26.­  G* b4 a- }- z" ~, G) g
佛性非色非心, 非有非无,非因果法, 纤尘不染,一法不立, 至性中人。 本性空寂, 莫取诸相,即合圣意; 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
- P- ^2 \2 }3 D4 x0 ]/ S27.­
0 R3 w- O7 [, M( E( f% {( \- w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 迦叶尊者只是悟得本性, 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 性即同诸佛心, 前佛後佛只传此心, 除此心外,无佛可得。 清净觉性,应机接物, 扬眉瞬目,运手动足, 皆是自己灵觉之性,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 佛即是道,道即是禅, 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 见本性为禅, 不见本性非禅也。 ­
9 \* ?1 x9 p( @) X/ h$ b28.­
  s1 G# }' W) g见本性者, 三藏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 千经万论只是明心, 言下契会。 至理绝言,教是语词, 实不是道,道本无言, 因言显道,道显遣言, 言若不遣,因言障道。­0 X0 O" T1 e6 w! I& t1 [$ e
29.­9 K, o; ]% a9 [# [4 W# Y
出离生死名出家, 不受後有名得道, 不处无明是大智慧, 无烦恼处是大涅盘。 迷时有此岸,悟时到彼岸, 彼岸是正觉处、诸佛处。­0 d0 x, d. P# Q1 Y
30.­
3 F9 L* u& ]5 i修道人不心外求道, 知心是道, 若得心时无心可得, 若得道时无道可得, 若言将心求道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 悟时无佛无法, 何以故? 悟即是佛法。 ­
0 V$ l6 P. q" x4 C0 O. c: @% O31.­* E, @! U" X0 e" h) q
一切诸观中,空观为第一, 一切诸法中,涅磐为第一。 ­
+ n! u* k6 X0 R/ ~# c$ [32.­$ T% p+ C" h- d( X6 Y8 u6 _4 E! \) {/ A
$ w: Y3 ^# v; {7 N+ ]
清净自性是空性, 污垢之相也是空性, 一切诸法皆空性, 见空便解脱, 见空便入大禅定, 由空起妙有, 是大乘佛法根本动机。 ­
, O7 J: I) j! ]9 \' ]( r+ O5 [33.­
! ]4 ?4 e& i7 _) {
( M: Z5 ?, q6 T& Z5 p: @' i) R佛本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从来没有动过,从来没有变化过,它本来如如不动的,它也不存在修。 佛是不生不灭的,我们就得用无为法来修。­
4 \! A5 R( C3 u1 R3 J1 H34.­, @8 p* r' o- k& b7 @
' v' b: B$ {6 R7 @, z  @
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 ,一心一切法 ,一切法一心 !­
, H1 G* \  Y* C3 Q35.­
5 F( ?8 u& A/ G# g( |
6 R: Q! S5 A$ U/ b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具足,南无阿弥陀佛 !­/ N9 D) C9 v( d/ t; q  L
36.­" [- G8 p. M+ d

* _# D$ ]6 G; }; U$ B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即闻佛法,自当修持,普贤行愿,导归极乐,再入娑婆,度众有情。南无阿弥陀佛 !­
6 W4 |9 P6 M/ f8 v5 \8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11-18 15:50 , Processed in 0.05251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