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4 P: B& K4 z/ i; d( j
解救苦难地藏菩萨 L b6 a! I& L1 G8 u
$ |% }8 ]/ R5 m+ _ o
­
7 [$ g/ t$ ?6 c4 I; } 地藏菩萨,“地”是大地,“藏”是宝藏。大地能承载万物,含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是现代人所共知的事实,用来形容我们的心地也含藏无量的宝藏,要以孝道来挖掘。
7 J3 J2 m& x/ {$ {& ]2 N, l8 a­
: k* e2 z$ e! h- }5 `! V& G4 L5 O) M U. S1 i! Z4 v/ y8 F5 H, V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为我们介绍地藏菩萨在忉利天宫接受释迦牟尼佛的嘱咐,在世尊圆寂之后、弥勒菩萨成道之前,在这一段没有佛法教化的时代,用孝道代替佛陀教化众生。并介绍地藏菩萨在无量劫前为婆罗门女、光目女时,为了救渡生前造诸恶业而堕入恶道的母亲,而发大誓愿,所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V% a" R& _2 ~* j1 L A1 g
5 c! _2 G' C* ~" Z1 c­
+ B2 K+ P# X/ ?. _' ` 地狱当然是实有其处,但是在这个地方,它也是一种表法,表世间最苦之处,所以凡是至极苦难的时间与处所,都是地藏菩萨救渡众生的场所。所以,地狱是地藏菩萨救渡众生的场所,因为这里是六道轮回中最苦之处。
5 F" H/ h4 X `9 J- y+ H+ a8 r% b# o! @: V% c* q3 ~
­( i. m1 P( V! P6 m0 A
其实,地藏菩萨教化之处并不仅限于地狱,在这世间中,凡有苦难的地方都有地藏菩萨的身影。比如世间的种种天灾人祸,常常被形容为人间炼狱,当此之时,所有来帮助这些受难者人们,不都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吗? 6 n+ l9 w9 X5 R" u
1 t# U0 Z3 t# ]' g- t' G) w
­( u1 u7 b5 A$ C0 M
关于地藏菩萨的故事,相传唐朝新罗国王族出身的僧人金乔觉,在玄宗时泛舟渡海来到中国。当他经过安徽池阳时,见九华山峰峦起伏,林木蓊郁,是修道的好处所,于是在山中择地而居,潜心修行,并得到当时山主闵公的护持。闵公之子又跟随他出家,法名道明,后来闵公又礼其子道明和尚为师出家。数十年后,金乔觉以九十九高龄示寂,肉身不坏,全身入塔。因为他生前笃行地藏菩萨的行愿,所以后人便把他当做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来尊敬。
! c% J8 V- }4 {, Z& u! W9 y& Y8 w5 v t5 N
­" }5 t. P5 I0 R5 h2 q1 a
现在九华山地藏菩萨的肉身宝殿,就是当年金乔觉的修道处。后人为纪念闵公护法之功与道明和尚传法之德,于是就把他们塑成一僧一俗的形象作为地藏菩萨的胁侍。 - ^1 c4 K. v; d- @$ H$ e* T+ n3 d
+ u" T* ^7 g2 G2 } T: i. u­& L0 s- I7 T% _% \
我们常见的地藏菩萨形像有许多种,一般广为流传的是佛经中所形容“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形”的出家人形像,左手持如意宝珠,右手执锡杖,或坐或立于莲花之上,有些形像头戴五方帽,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地藏菩萨法相。, i; B3 @- G0 h. R"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