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shift( 第一次飘移 ); }' [2 n0 u1 m8 m
# W! ]8 ^& x2 q( n i" G以最佳的角度入弯,为接下来的连喷打好基础。这是连喷最重要的一步。6 s* v& k. [8 g) I& H D) X
$ Q& u& G/ g; G6 R
2.←↑ ( 回方向)1.过渡到2.的过程↑是一直按住不放的。
% r1 ^/ }! s8 M4 f% a; E3 Q
4 S7 Z# x/ K. [ I快速的回方向是实现最佳化飘移的前提,也是使连喷更快速的根本,
# q% J( X, m' \9 z7 Z g( f+ w
" Z# N; l B$ C! j. I , ]- g: x2 B. U- v
3 a. r I3 r: L0 z; j
0 X3 ?/ R; _. k* f所有的连喷打滑的原因都是因为还没等车头回过来就开始第2飘。+ b. B! j6 b; c7 M$ J3 y8 n( r A
1 M( ?$ q" H. a: A( m; d( {- u
3.→shift ( 第二次漂移 ) 这里↑是松开的
( S5 D: X& e) D/ N( o8 O' W5 u8 S. G3 m* d4 D7 w! w. s2 s* C. i
起飘的时机是这一步的关键,要在第一飘结束之前的一瞬间起飘(注7 D+ W9 j- j; ^7 a& @' u
) L2 u4 [4 q8 K3 ?1 D* @意:是结束之前而不是结束的时候)第一飘结束时才飘会使车速明显放
6 _2 I3 R5 c( z$ Y2 s) E% [- M5 I
1 X- z( {& `9 W8 z( O w5 p* P慢,会导致连喷节奏不快甚至连不上。' a: f; R! K- j0 A8 Q% }
) z& O7 G3 Y3 \; }& g& A m% C& o
4.←↑( 第一次喷火,同时按←↑)
# K- z/ U, X5 ^0 j9 j" D: A" V K% S1 Z( h0 k* }1 c
这一步的重点是要和上一步衔接的很快,同时飘移未结束的时候就喷火!% P( F; r9 s/ x: H x2 R* o
, t& @7 w, T6 T5.→shift ( 第三次漂移 ) 这里↑是松开的
+ r8 Q: D8 Y; h) u
8 J) J: u! |/ h7 L& B8 S和第3步同样。
. E) f9 g/ z1 n: o- t" d. L5 b3 p1 d" j; B
6.←↑( 第二次喷火,同时按←↑)0 D5 N) B% J9 T% W/ \8 q' b
3 {! X, G1 u/ d- K同第4步同样。然后连续重复3456步的操作既形成D式连喷。
2 F5 ?! D+ j1 l# y8 Y8 s0 U& G/ k0 W: g- L7 \/ e
---------------------------------0 ] l9 _- U) P7 b* R* ~# x
! J9 n; L, p5 S- ~: KC式连喷:第4步6步先按↑再按←,其他不变。' T8 Q: L$ y$ S# T
4 U" F0 n! F" U" @% j7 N# x& }# u
优点:节奏要比D式要略快一点
) S! E! M( Q, k2 i+ v1 C i" P1 P
缺点:飘移半径小,操作不熟练时容易扣在墙上。" U. D$ e* G% [9 U6 J
4 K3 A; n7 n# t6 I
普通双喷:因为只喷2次所以不需要进行3次飘移+ T l0 p+ y f0 e8 |# i5 q# l
) Y( y8 S h2 M6 \+ q% B
第4步结束后再按一次↑,形成双喷。也可以叫D式双喷。2 ?& L% q' l) m" [) [8 p
: H; I2 }: P$ Q! q优点: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 [" F; D: b* L7 |, m7 M4 R, Z$ p- N
缺点:第一喷不是正对前进的方向,喷火节奏不如LINK双喷紧凑。# | q/ t' j `1 _8 V1 q# `+ _. K/ P
$ b- e& j' w3 z9 r, S
LINK双喷:第3步结束后先按←,之后连续按2次↑,形成双喷。0 e$ A5 F4 n6 O2 ~- O& T. n5 x
: H2 x$ b9 a# z
优点:克服了普通双喷的缺点。& a/ b' X, z% A, q& j0 L
& s2 c( i* _: A6 f! Q* c缺点:较难掌握。
. s j3 q0 e* y& ?! {
9 d2 B- U( b7 M. m: kLINK连喷:第4步第6步先按←再按↑,其他不变。( w C9 {" f* l2 e; ?
% z- q& k0 y9 v7 v1 L' @, ~优点:飘移半径大,不容易扣在墙上。
- i9 ?, }: z: r! d! k& Y5 P) ?. W o
缺点:车速慢。(现在几乎没人使用)) e4 d; M5 l( z$ k- I+ B
+ j7 Q& A8 E7 ?5 k0 }6 s
连飘: (又被人称为普通连喷)第1步和第2步循环按。
. d- z5 n! {+ b' L+ }! t1 E' L0 I {9 Z
优点:无
3 {- J& g: d7 }+ t% w
; x* d; v% O2 N4 R) Y9 |双喷式连喷: 因为翻译的原因以及指法与普通双喷完全一样,2 q2 Z: F8 W1 b, }: U/ \( o
a" Y2 ^. q- d- t8 U; r
有人把D式连喷称为双喷式连喷。- A5 v$ ~8 V+ a- s/ V# y6 J5 |
# ?/ |* Y2 |; L特殊指法: 2次飘移都不松↑的双喷(虽然可以喷出来但实用性
" `; ^; p1 ~. |4 Y, ]
8 O4 G- @- N: ]9 W还在论证中)' p; d2 Z( A) y
3 v9 ~. |/ `, |" m9 K0 Q1 E
三:断位:在第2步的同时或稍后一点再按一次SHIFE(视具体情况而 |0 u! y9 g- s+ n. t
' K& a9 ~$ V$ }/ f- h" [
定)以便于快速退出飘移,使车头对准前进向。! |' v: x% Z) P5 I
5 A6 u: o8 d' z, I+ N
然后按一次↑,实现一次喷火。使飘移半径达到最大。
7 l5 w7 {" e3 [+ q8 s# i( `/ I4 n4 v* b( ^1 B; u$ s
优点:可实现在使用N2o时快速通过半径较大,道路狭窄的地方
+ C/ W ~9 b5 }0 n" U0 M6 l, k7 N( B" G
可多积攒N2o。也可在直路与准直路用来积攒N2o。8 a3 H8 v7 \) C5 u3 J! L
! Q. u$ _1 E! R! W7 L
缺点:入门容易提高难。断位时保持车速是需要练习的。
4 T) V& M: A. e% ^1 e2 M) ~2 l) o
! j0 a( {/ w+ d% a) x* ^$ p- B四:组合漂移:综合所有技术的2种或几种组合使用的技术。例如:连喷
! Z6 O, v* F. e" I8 }) ~: C& L
& a- d/ s3 e/ x" `过程中C和D的交替使用。断位后连接连喷双喷。等等,9 i# a9 K" r7 F9 ?% A9 U1 ]
5 J+ @4 k. q8 E( e+ c0 |0 m
本文开头所说的:最佳化漂移入弯先双喷再接连喷。就是0 Z. E& T* W. c6 n
$ z9 ~, K2 a3 a# ^2 x& F说连喷的时候第1喷用的是D式之后用的全是C式。由于! k; N7 K( x5 r" w4 Q
0 d3 q9 {2 H9 b6 T# M; |翻译等等原因,被说成了最佳化漂移入弯“先双喷再接连
$ R# |7 K# R- I7 m8 Z- D( T: r$ J( G) z
喷”。这是一个谬误。
, h6 p( f9 x' X( ]' { |# w3 s i z7 `5 E
经验心得问答:
' f j. ?; q3 l) p
, T. J& C, x4 I# ]& w问:到底什么是最佳化飘移?指法是什么?0 n8 D& i7 k8 K( r- G
' H) a% y9 }$ P! c" Z5 K
答:最佳化飘移不是一种技术,也不存在什么指法,它是存在
9 R9 g" ]2 u7 ~
( J" Q6 }. c. m" ~于所有的技术中的。直观的说就是要注意入弯的角度要合
, ^; D2 P' V4 a6 T% B! j& n
, k& O2 k+ z$ i* ^1 i理,尽量使飘移的轨迹达到最短,飘移的轨迹越短就意味& {% ~1 |- s! [$ J) C
7 X2 b7 o9 v f8 s' S+ q; o1 v着减速越少,车速就越快。此外飘移后回方向要快,在操 x3 \5 T# M! m$ u' m
' t* N) B2 i$ z8 l
作中要做到按完飘移直接就按回方向,中间没有任何的停 M- ^. Y: U5 d# Q7 o& y' j6 s5 r
b& j7 s8 ]" g7 S* q顿。此外飘移的时候车身倾斜的角度要小,不能使左右24 {* q, h7 y* ?- y# g
# w( f0 g$ f1 c. W# g' \
个车轮的印重叠交叉。(180度的弯道除外)在出弯的一6 _6 |6 |7 x6 n2 Z' l- n! F
. o/ D1 @& j& j0 t5 ?1 r瞬间就是喷火的时候不能等到出弯后再喷火。喷火的时机
& q N0 F) E1 F5 c) r9 y
, Q+ T) b% [# F ?9 @0 G4 J也很重要,要在飘移没有结束的时候喷火,这对车速的提高
& ~% H9 K9 X) ~0 `# t5 _
# a- k6 U3 Y: y1 Q6 o有很大的帮助。5 W$ W a! m+ }7 \% [
|( H% W# r& `7 M1 _+ M
问:我照你说的做了,但在刚一飘移就直接按回方向会使我没
" o$ x% l6 Y' ~0 h7 g/ U5 p% W" E
/ t3 y. H; m. d- _5 j* D出弯就直接撞在墙上,即使没撞,N2o也积攒的少了,为什3 a- c' _9 R0 {" w( t& P
- V+ n) {6 I* a么?! ? o+ F1 t4 H2 q- t; S+ V: D5 ~
7 W3 _, ]# y0 C B7 j+ Y, M3 l$ F/ R1 I
答:这就要改变你以往的入弯角度和方向以及起飘点,这是一' F, C, o0 Q/ F0 u; @ a5 m
- x+ i- u; F! ~; M, l0 I
个艰难的阶段。熟练后由于车速的提高,虽然飘移轨迹短4 N4 |) r0 `$ S0 r4 M! @
% V/ a$ |0 b$ y' Z
了但N2o不会少。N2o积攒的多少与车速是成正比的!
9 S. i: X" x b9 e
2 u% F @/ ?" i问:最佳化飘移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一定要学吗?
: \$ s6 {$ W: q& Z" \- x7 b
3 Q( x" q7 `2 ]5 i/ r& w答:在掌握了连喷,断位等基本技术后,飘移能否做到最佳9 M, g6 _4 R- O _3 \" Y! r
" n2 h6 c3 N0 g* R k n' M
化,是成绩的分水岭。
' B, d9 x0 v1 }: D6 z' I4 L/ t2 M# [( Y5 L) n+ E- S6 M
问:为什么我在直道上的断位车速很慢呢?. @. J1 d0 N) |; {& a' k; s
" @0 N( ^+ Z# ~
答:直道断位要点:在加速将要结束,车速达到最高时候起
% |+ c/ r! F9 G: m1 {* A
4 V- X$ J: T1 |/ I飘,飘移的半径要大,起飘时要计算好角度,要使出弯方. h& V6 @/ A. N- q2 J( p' H
. d$ m$ y: ]# p6 m5 j$ S. q8 d Z
向与将要行驶的方向保持一致。要在飘移结束之前喷火
5 I2 j' R! G. m/ B! u" ~
$ a1 N3 {; t4 R& i9 U1 V: X3 S( Y回车头要快。要做到顺势飘移,不能在飘移时改变起飘之: g+ Z" S9 @4 O8 [: P/ s2 `
6 X5 T& h- C/ R5 o# f1 p前车子前进的方向,而要顺着前进的方向飘,这对提高速$ b; d2 v+ ? Y* p* z6 S' r
3 P( s6 A/ u" J; k/ M3 q- e
度和攒N2o很有帮助。$ W( u' F( u3 x6 Z5 P/ K- J
1 h' E( h/ r5 [) C
问:如何提高连喷的速度,怎样练习连喷?: } K7 B) }% W7 a
5 Y, j" q5 W8 A( M9 `
答:首先做到第一飘的最佳化,其次在每一飘的时候到要做到
1 o4 |. B1 X! U) q' }$ B' b. S! q: u' x5 d: W# d
飘移没结束的时候就喷火,这也是最佳飘移的原理,这样
) W, F. z4 j5 ~- A/ L2 V J" B0 L- `. f. |* I
会使连喷更紧凑车速更快。在练习的时候不要刻意贴墙而
% I, q& a8 f9 v3 h
" @0 z; g1 L3 X要注意连喷的节奏,以及整个飘移过程是否流畅。在城镇
. K- n+ J" T& \3 i0 X. L' L8 U. T$ v
高速的圆盘中可以连喷3圈以上的时候,则证明你已经掌
/ f8 x7 \9 ?- u' {. ~( x E6 y* g5 z3 v0 j
握了连喷的操作,这个时候不需要追求连喷的累计次数,/ [& {# R2 S6 ^8 C: G8 t3 s4 C
- v! k) K3 C/ T/ s2 u# k1 p这是毫无意义的。这时候要反复练习第一飘的最佳化,因
2 s+ c7 a% Z# C$ q
0 |6 @, j4 d* U$ Y; M- W j0 c为它直接决定了你在实战中连喷的成功率。在圆盘中反复5 |. y8 x# u( X( y' T. O: J; I( r
' i$ s% w2 B/ H2 y' s& ^的加速连接连喷,可使你的控车能力大幅提高。注意一
3 J" m6 R6 q$ m1 ]4 s+ V4 ]4 r' u9 O' z4 @1 F& |
点:连喷第一飘成功后,剩下的飘移几乎都是机械动作,
# L, H5 U3 O9 G
/ ~/ |5 V, E: c6 J. `& `1 c反复的追求累计次数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对于实战无任何1 ]; g% e; @8 Y3 g- X
+ O( x/ c7 D% Z# l, y: B
作用。D式和C式连喷其实是一样的不用刻意练习。习惯
% N% r4 w* o: h
) k2 A+ g) b- f成自然,连喷的第1喷是D式以后的都是C式的操作。是
2 |+ X4 W' d* {% ~) ~; |8 f! z
0 R$ e' R3 i; A- j+ a一个下意识的动作,这样做可以使连喷更贴墙。好多人这
9 N9 o* x# \3 U/ r' x# ~2 c
- n0 r: [3 L* C么做了,但自己也没意识到自己是这么做的,所以说这是
' b. S: G; |, E4 G, z7 o. a) z% K) ?4 b& m& A% r
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没那么神秘。
+ N2 F4 c5 d% O# N6 w3 D' _$ r! o/ W, ~- b1 G/ D
问: 实站中连喷要注意什么?连喷失误的原因是什么?0 g ~7 [ C& [. k
) Z' F0 O% l" @6 t% Y' N答:连喷是2次以上的飘移(断位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因此要把
/ Z. r+ l7 @% t
6 c; K# k6 B* ~整个的飘移总的轨迹做一个综合的考虑,不能孤立的只注意
! i' y1 K- i& Z/ ?5 T8 r' x% G
1 \7 B& k3 v1 z7 F第一飘。比如连喷3次要注意第2喷才在弯道的最凸的位
5 }6 n7 w0 U4 ]8 ?& i& u. A; E: Q/ S* Z& V6 m5 U- ~
置。第3喷正好出弯,段位也是一样一定要考虑到出弯时候8 A7 R6 q0 Y- @' F+ w
" t/ m" S. F" F# T
因为多按了一次SHIFE,所以车头会比正常的一次飘移时的车
! c. \+ z3 n- w w6 G4 [
8 S. G) j _2 c头的角度向外一点,所以不能和做一次漂移的时候一样只考1 u3 C+ w* v; w, u2 J* M& | F
% J9 A) Y0 g' ^6 J: H
虑第一飘的角度。
4 h3 q' S& K* L0 [* l
4 J( L1 Q S) V+ y2 u. e# t打滑:没等回方向就进行第2飘,或方向回的不够,例如有% r# t9 P& j, q1 A
# m9 X H; t g
些新玩家在进行第2飘的时候车子都横过来甚至掉头
. k; i6 K' T8 [2 h. D0 L0 ^. t$ }1 {9 N
了,这样当然就会打滑了* B7 d% O }+ o" j) X% C6 _
/ G( k" H# q/ c! _3 i2 R
连不上:起飘时车速太慢,飘移半径太大,连喷过程中操作
9 z6 f+ ~! u- K9 M) ?8 t9 k# M' t9 S
4 E& T& E. w5 V7 F! c6 k! G$ f不熟练,后几飘跟的太慢。
' U8 B8 y- p! p' z- `1 ^, y4 q& D+ b# g
越飘越远:入弯起飘太晚,角度不对。第一飘不够最佳化。 k* T1 }' d6 U
4 m1 x" f% T! k1 A+ r3 |# g! j- ~扣在内墙:起飘角度不对,车身倾斜太大,回方向太慢,连: x0 k+ d& Q5 F: T* c+ |
Z# q2 h; i( R7 ~, n; p j1 W4 z
喷时节奏太慢。第一飘不够最佳化。
/ T7 U2 u! l M. z4 {6 o3 w/ C8 ~; G& D2 g! a# F' O; N2 k. M y4 a
总而言之指法是孤立的,技术是融合的,基本功很重要。就好比最佳化飘移是所有技术的支撑,贯穿于所有的技术中。系统的科学的掌握所有的操作,同时做好弯道之间的衔接,技术与技术之间的衔接组合,把每个技术的细节掌握好,熟悉每个赛道的难点,再加以练习。任何人都可以玩的流畅又痛快。至于说全国顶级的成绩则另当别论,毕竟人家是职业,我们是游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