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2-14 15: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阿难你就如这样的众生;若你心灵能明了一切法相,明了心实在身内,那明了心应该先于自身合,先见身中众生,后见外物。若明了心先于身合,为什么不能内见知五腑六脏等;于内不能见知,怎么能见知外物呢?根据这一法理,你说的觉了能知之心住于身内,是不合法义佛法非常有深度,若以色相见佛,见佛肉身,佛的肉身是暂时的,是要灭度的。真佛既在又没在这肉身上,化身只是心观一片光而已,色目能见佛吗?深度就在于此。真正的佛无来无去;而肉身佛不论住世多长时间,都得示现生灭。如有人要执著修肉身成佛,是人行邪道。修行是心识去往生,自性去成佛呀!现在有的人说,我活八十岁时也得死,我成佛也得死,那我成佛干嘛呀?这就是平常人不信佛法,不信佛教的众生见。人不是体内有个真心吗?那应当先观察体内的事物,然后再观察体外的事物。现在能观察自己体内的事物吗?观察不了。什么人能观察?入定的人能观察。内里一片光明,而不是漆黑一片,往内里越观察越感觉身体无常,暂时住所,破烂不堪,一个大虫窟,一点不值得留恋。能观察内才能观察外,观察不同人的根基和心性,才是正见。用心在定中去观去照,而不是用色目去见。人见不到细菌的存在,见不到电波的存在;但见与否都存在,不见却能从其它方面感知存在。人的真心,既在体内又不在体内。% t& r( E. a. j v3 M
; U5 ^/ L& X9 J6 A T; ~
' t0 d" S, U# Y( y; }! i: ]" Q' Z: ~
' c7 i4 g8 H2 M5 |. a
4 O+ p( Q" F# m! h1 G ?9 I9 t9 U: C6 p5 b! [2 t' V; [. n) D
0 z% V' `& A, e' S4 a
阿难说,听闻佛说法音声,悟知我确实有个心;如没在体内,一定是在体外呢。是什么缘故呢?就如灯光,室里点燃一盏灯,灯光就能照亮室内;灯光再透过门窗照亮庭院。一切众生心不自见身中诸脏器,只能见身外诸事物;就如室外灯光不能照亮室内一样。这个义理一定正确,不能有什么疑惑,如同佛法了义一样,不会是虚妄吧?2 Z* F$ P( Q5 A* e$ A) L! Q( T
% ^3 u3 d* M/ A8 P9 |+ E0 ]& z3 `7 d( B. H( N, t3 p: B
; }+ w( ]" O/ P6 R
真心在体内不能见知,就上体外去找真心。1 E3 X& X( B/ t8 w
; ~$ O, }" D# `8 f& c) k. @( f
( n* L0 e# E0 `! O2 I3 G5 P& [5 c6 x+ g, `# r9 S, |0 I* o8 i
6 Z) x) o( r& s' Q% _2 X5 b( L8 C8 N5 @+ V. ?
: F- N B4 A6 {4 H
佛说,阿难你见一人乞食过斋,大众能饱不?) w% U$ E( ]8 Z6 Y$ Z4 h
& y; K; X3 U: z
, c8 o* s+ P4 A- w, u5 q
3 P4 Y, U% O1 \- X+ k: W! P( ^阿难说,诸比丘虽证阿罗汉果,但由于各自身躯不同,一人过斋大众不可能都饱。: i+ l0 m! K2 c' E' T' o
' D6 p# E0 i. u% A( O
0 v$ J5 [, N5 o4 @) w) G6 Q' S ]. q
一人食饭一人饱,个人的业个人了,持戒修行是以个体生命为单位的。: n( H5 l9 d4 X6 @9 g: t# _) `
" J; Q1 r3 G* P3 y; j# B" m I/ w% ?# e
7 j1 g: T0 M8 }
2 K9 b2 O9 i: X7 z) T/ M2 N; W8 y& }8 x' e2 l" U9 V
, n' ^+ C& }' ]" X! C$ m3 A
佛说,阿难若你的觉了能知之心,却实存在于身外,身心就会自然内外分离,各不相干;而心所知事物身就不能感知,身所感知事物心就不能所知。佛把兜罗绵手举了起来,又问阿难说,你眼见手时,心里有分别吗?7 v( q# @& e4 S% T4 P+ n
$ g6 P8 Z8 p" x9 y4 |1 ^
; K0 t7 ]2 v0 y% a# J, }7 T/ }) n. \* ^8 y! n$ ~' }
% k! y! R- T! g
) q: Y0 c" j$ x' T5 f4 [
- M \5 ~2 S/ Y
兜罗绵手肤白柔软,细如香绵。心地善良的人,特别是修行人,身手皮肤都特别细软,回到了童贞。说童贞入道的人,回转童身,回转童心。回转到什么程度,五、六岁小孩囟门没长死,小孩的心识经常出离肉体,最容易被吓着;皮肤又细软,这是童贞。人要想修行成道,必须把身体转化到小孩那样。只有达到这个程度,才能达到灵肉分离。净土法门难就难在即身不能恢复童身,不能即身成道。佛教有即身成佛的法门,但不是肉身成佛;而是人的自心性识证道,或人活着自心性识就往生极乐世界去成就佛道。活着往生的人修行上可以超越,人世间修行的一日一夜,等于极乐世界五百年。所以,修行不同的法门,有难有易。难信难解难行的法门,遇有障难一旦克服过去,成就的速度就快;越简单的法门,成就的速度越慢;如念一句佛号,一坐就腿疼的,即身难有大成就;修行这点疼痛算什么呀!对大乘根基的人讲上上法,对小乘根基的人讲通俗易懂法,对平常人讲容易接受的就可以了。对什么人讲什么法,根据众生的根基不同,要达到的目标不同,讲的法也不同。佛住世时根据个人的根基说不同的法,同样听法,个人所得感悟都不同。
7 P2 p! q' E$ _/ V8 M$ P" u( \& u& _$ j
( j; D; D) B. {' ~
) [4 f6 j) I2 W8 L, ^. _0 F4 }, x5 L) }9 i
2 b, i% T4 B% w
/ M2 F& D @5 F阿难说,眼见手时,心里有分别。7 X, P& R6 j. O" `7 M
B/ [$ U8 b( N! T
- Y6 ]1 a2 N3 A4 Y2 f5 S* K
8 X# ]+ f$ v0 r9 e8 u8 R6 I; I+ S+ m$ J1 t
- G: I9 c) w/ S! d. J$ |9 K* F; S) t3 v$ j
佛说,若以色目见相而心才能知,你怎么说心在身外呢?根据这样的法义,你说的觉了能知之心在身外,是不可能的。( i1 N" b4 o( J. L" B" t- e/ x2 ?
4 Z! {& `: \1 I5 R" J& B, ~
$ b& g& T& [* Y5 [; i, F
}3 L( w9 C+ U% o6 w6 m3 l阿难说,根据身心相连相知而不能相分相离的法理,心既不在内,又不在外,我想可能在一个地方。6 w# Q- a2 C2 U( R3 b. i2 ~
: S I* j) _' y, p6 h) r
$ N$ g1 z; `6 f% w7 e7 `- E
# k9 e( p2 k$ a- d( Z
8 x7 n1 ?( w C( p4 K: h
% F, I- Q) E! h& K
! Q# M+ J& Y- ^- L9 V佛说,阿难你说的地方在哪里?
& d) Q, w( N7 A8 G1 r4 u G5 h. v
7 r7 q( G; M0 |% }, D* j
+ N6 ~7 d5 \( P* c# |阿难说,心既于内而不能知,又不在外,而又能见外,我想可能在体内眼耳鼻舌意某一个根里藏着呢!如有人取两个琉璃碗,比作人戴眼镜。虽然从眼镜中见一只鸟从空中飞过,未必留下痕迹,只知道鸟飞过来的大约方向,是人思维当中的分别心,即思维记忆在推理;眼即见心即分别,同于眼无碍镜,镜无碍眼。不见内是心被眼根功用所代替;能见外无障碍是心藏在眼根里,心与眼同时发挥功用。
4 d2 ]' b% _5 N3 W4 B5 W) {4 O: F$ B( C( s
* S; f( [# E" i/ y; ?0 x7 i( h
8 F& q' x4 K5 Q1 W" i这是想象,因为根与心不是一回事;所以,这一问一答,表示真心用思维想象不了。
! i/ o, r* s/ N6 A7 h$ \( Q7 Q* c4 h) I6 S8 y. q( C M( P* K2 A
5 b% V! v9 N U h3 f% D8 \# j$ j) ~9 p N& r
4 {* i7 k5 [; C
7 M, w4 O2 K8 J9 X+ }
5 A K) M: Q9 Y3 J4 S, F
佛说,阿难按你这么说心藏在眼根里,等于一个人戴眼镜,眼透过镜可见山河大地与万物,能见所戴眼镜吗?
6 B; D0 ?. S5 k. N; p1 P. e0 r o7 V9 w- i" @
# t* V6 ?& @/ Y! A. j! e
5 q1 H$ v$ C5 x% ] O/ `
阿难说,确实能见眼镜。
- E8 o9 l& u1 V6 g' E. y2 D( @/ G: n( K `+ a+ z# L! H
# a# n; {. F6 l# K) {: P% n. m" ]' Y3 h: ^1 N, _3 z
, K# x0 i, }1 U# B
$ c* D! M$ J# d" W- x
- h/ g' W. f3 ], W9 v1 Q) v8 D
佛说,阿难你心若能与所戴眼镜相合,远可见山河,近可见眼镜,怎么不能见自己的眼呢?眼镜只是个物,而不是人的心,与眼与心不是一体。觉了能知之心潜伏在眼根里不是那么回事,也是不可能的。
1 V2 E0 d% O! |$ s& V) f& Y$ T7 a6 O5 w1 ~, {/ z
1 z! P R- Z h' R+ `; q$ @0 i" @+ h7 [" y) _' T1 r3 o7 H% v
( I. S; k/ Z1 i3 K3 y5 R
, M, Y' y! \1 L! H+ i- D8 A
5 Q, H; S) V: U: ]" u正常人的心和根尘是分不开的,在体内是一体的。只有心在身体内,体内的眼和思维等是一体相随的;既身在哪里,心在哪里。它们若不相随,体内无心,心内无体,这人修行就有成就了。有没有这种境界的人啊?有!化身菩萨示现世间人就是这样。他的心不在身内,他的心在宇宙中分身无量无边。有人说,没心怎么活?所以,众生就是众生,在五行中,七魄住于体内,替心识做管家,心识是仓库,六根是贪吏。心识不住体内的人,七魄都回归本位,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心不在体内,不受七魄束缚;所以,佛打的手印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七魄是受五行相生相克的,只有修行证道时,才不在五行中,不受它的生克。七魄离体没有心识住体,是什么住体?是佛的“不死之胶”(宇宙能量)住于体内。所以,只见光而见不到佛。众生迷惘各处找心,用众生和外道的心去观察佛和菩萨,累劫观察连边都观察不到。
v0 A* o' o: I5 h, }; Y4 s7 x' W9 ?9 g$ ?7 ?4 {" V% W
0 ~4 B) _7 |1 M+ X
) M& f1 u4 r* r* j. U
0 _5 c) I# ^- I# d$ s6 b4 v K
6 i; \" s9 E! c
1 J0 w. k% S& l/ h* W, `9 c阿难说,我现在又想,心是不是藏在五脏六腑呢?是不是内有脏腑,外有开窍?如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等;有窍则明,明则能见,明则见外;有脏则暗,闭眼则暗,暗则见内;是不是这样呢?
) J! R; k* j7 p+ Y4 G+ ?6 S- O8 R; a$ y$ E3 k+ v
$ p# X" u& t/ K, {/ t# J9 u
( ?' }* L# q6 |& s6 l
: }( L1 o* l" s, q+ r+ E4 B& K1 ]
' {" C( o5 w6 U$ D: ~
有修为的人听人三言两语,就知修到哪。为什么?人说的话超不出思维范畴,超不出想象空间。如阿难的眼睁为明,就能见到外面的事物;眼闭什么也不见,暗为见内。
& U. |! B4 v+ L$ c& f1 h, f# y
2 s4 y: a. W0 `
* ]) V6 S; G$ Z' O& Y8 M d
7 y7 l: q, I; s% e. l8 c/ ]
X! m5 ~; V* J R! P
# S9 u9 h) V7 Y4 J& G' W
8 v4 c7 W" R( t( i! J1 \4 F佛说,阿难你一闭眼就见暗,眼前一片漆黑,是暗境界与眼相对应还是不相对应;若是相对应,暗在眼前为外,怎么是见内呢?若见暗境界为见内,在暗室中无日、月、灯等光亮的状态下,此暗室是不是都成为你身体上、中、下三焦脏腑呢?若暗境界不与眼相对应,又怎么是见内呢?若眼离开见外,只相对应见内,合眼可见身中之暗;而开眼见身外光明时,怎么不能见自己的脸面呢?若眼见明不能反观自脸面,眼见暗也不能反观身中脏腑,还怎么是见内呢?若眼内外皆能反观,觉了能知的心与眼根都在虚空中,还怎么是在身内呢?若觉了能知的心在虚空中,虚空自然不是你阿难身体;佛现在能见你面,佛也是你阿难的身体吗?你眼与身本然一体,不须觉知;若你执著身与眼有两种感知,那你可一身成二佛吗?根据种种法义,你所说见暗就是见内是不可能的。
" D- O/ Y$ n& E; N7 Y+ o) T/ c" w; N1 K" r7 E8 X/ ?
/ \ W4 A/ O3 d' D% N
/ H) d4 q0 R! n" a9 x: j
" T& q0 r* S' W. s: l5 \% B8 F6 o! d: d9 ^" t
8 J3 P) m, v: g0 R' N% A9 c修行人修到四加行的世间第一法时,眼前不是见暗,而是内里一片光明,内外透澈。自心性识见,是既能见内又能见外。肉眼永远是见外不能见内,见前不能见后;用自己眼永远见不到自己的后脑勺。所以,人易犯一个过失,能见到他人的过失而见不到自己的过失。人的身体就如同一个小宇宙,佛的法性身本来就是宇宙一真如而具足万能,各有各的神力住持。在毗卢遮那佛的法性身之中,才有卢舍那佛的清净国土,才有释迦文佛的无量化身。化身不可能超越自己的国土现佛身示现世间度众生,超越自己的国土到其它佛国土现菩萨身,现护法身;如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等到此佛国土现菩萨身;再如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到东方药师佛国土也现护法身。人现在的身是业报身修行,往生到极乐国土是清净报身成就,将来成佛也是清净报身佛。化身成就不是这个肉身,报身成就也不是这个肉身,法性身成就更不是这个肉身。一人修行只能成就一尊报身佛,不可能成就两尊报身佛。4 @1 n h! X+ a& W% K* `. s1 R
) m" ?1 w; B. D4 {; L
/ u: R) {: M) L6 [3 |1 G: N
( x. a7 K( h% C9 e
% Y* f8 x. x; ~% m s6 x3 J0 q
% v5 O1 m8 r% F. Q! N9 a6 p
) [+ ?2 L7 M# C* _
阿难说,我经常听佛为开示四众说法,由于心生诸有的缘故,从而种种法生;又由于法生诸相的缘故,从而种种心生;即因缘和合诸想,心法相生。修证心法皆空时,心本不生,法无自性;心中无法,法中无心。我现在想思维意根就是心性,心随意根功用而相随实有,也不在内、外、中间三处。
) P6 L5 K7 I7 R l8 r8 B! T7 t. [, V. t1 _/ `- ?0 h
! O. r* s4 v4 Q& I
" G- J* \5 D8 F6 c/ i) f
思维执著妄心,即骑马找马。
/ Z( g8 f- v2 h9 L# D9 W, _1 w2 K9 Q& _5 }/ ?
_( L3 J; q3 m. u$ t* S
9 Y, g; v3 H4 B0 R
# J, c2 g6 h. l1 e& _! x2 f( [+ D- ?8 M
/ t: H( b; i, ~) V, w! J佛说,阿难如按你所说,由法生则种种心生,心随诸法有而和合;若是心离诸法有无体相时,就不能与诸法有和合;若心无体相,而又能与诸法有和合时,是不是天地有十九界,人有第七尘;即六尘加无体空尘,等于七尘;十八界中人内有六根,外有六尘,中有六入,加无体空尘,等于十九界。这种心随法有的说法,是不可能成立的。若心有体相,用手自捏身体时,心是从内出还是从外入呢?若从内出则心能见脏腑,若从外入则心能见脸面;是不是这样的法义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