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昆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李伟(化名)认为某保险公司的保险条款歧视了艾滋病人,他因此把该公司告上法庭,此案7月底将开庭。! k5 m' [% S6 a
' b% Q6 C5 ]( H( V: d4 V) n李伟在今年3月买了该保险公司的意外险卡。买后才发现,卡上写有“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的免责条款。免责条款规定,被保险人患艾滋病或感染艾滋病毒期间,保险公司对所投保内容不予理赔。艾滋病患者李伟认为“白买了这份保险”,他想退保,但业务员不同意。7 O1 I! ]: o- z* h5 N
# Y _+ y) p* A* G4 [: r+ X
李伟认为这是有歧视含义的不平等条款,遂找到了律师汤容。6 T* \+ ?8 ^0 @* D O/ {
( w* _' X& O' u K, M' C/ T
汤容认为,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艾滋病属乙类传染病。但意外伤害险条款中,并没有单列出比艾滋病传染性更强的任何一种甲类传染病,所以该条款涉嫌构成歧视。
+ M4 j$ R" ?/ x v( J5 l+ |1 T6 E; s' U+ q
在多次向该保险公司与保监会交涉未果后,李伟向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要求确认“被保险人患艾滋病或感染艾滋病毒期间”的条款无效等诉讼要求。
; x5 A8 \2 {" J) M2 y
2 H/ H$ r+ U2 Q但南方周末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并非只有该保险公司作了这样的规定,记者查询了24家保险公司,其意外伤害险均将患艾滋病和感染艾滋病毒者列入免责条款(即不予理赔)。* G3 N) K2 o+ I' v
% @5 W& H9 A6 E2 M
据《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保险行业的这一条款是否都构成了对70万艾滋病人的歧视?受访的法律学者、保险学者和保险公司,对此却各有看法。6 c& _/ a+ i3 R* e v6 T
9 m6 F. H0 l2 F+ R6 n: U. ]5 A2 x; l支持方% C4 _8 j5 {7 f; p
保险不能抛弃艾滋病人(爱知行动负责人、著名的艾滋病志愿人士万延海)
+ j/ Y1 ?# x8 L2 y. ]* s, E7 d7 s9 |; d9 e* ]0 m0 e
这个条款传递出不友好的信息:艾滋病患者可抛弃。按照美国的法律,即使已经知道投保人患艾滋病,保险公司也不能拒绝,包括医疗保险。3 W0 Y5 p6 M% `1 o2 i) e( B
# d- M f+ \6 y( l! c/ v* \
艾滋病患者除了艾滋病疾病本身,跟所有人会遇到一样的问题。若与艾滋病本身无关系,不应因投保人患艾滋病,保险公司免责。$ {- w9 E4 [1 j5 t8 a# S& p+ {" V
0 g; T7 c) w# x6 z, i B8 z5 S保险公司是经营机构,风险如何评估,虽然是它自己的事,但现在单方面由保险公司随意地订立条款,将艾滋病人推出去,对艾滋病患者不公平。
% u% P. @ Z6 b
# r0 |+ I) [7 V( T$ d) Z7 O# G这个条款完全可以去掉(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向运华)
" }$ A2 X3 A5 g0 A/ |- y9 Z) H: I: U0 ~; M2 R
对意外伤害风险的防范,还需要科学保险这种方式,可是把艾滋病排除在外,有歧视。
+ k7 n1 p! ^- r
! O' ?. C; z4 S$ D! v& ?/ T. b! Q2 h这个条款完全可以去掉。当初制定条例时,我国对艾滋病还谈虎色变。但这几年,大家的容忍度都在提高。医疗保险现在也慢慢放开,把医疗保险纳入到这个范围当中,艾滋病人看病,医疗费都可以给他解决。大家的看法是在慢慢改变,对平等、人权重视程度也在提高。
( `- X. v8 }6 G& G* K7 w- }+ n
2 n& t% W, `0 |3 w, j至于取消这条会不会导致放松警惕,增加染病机会,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这个条款只管你受到意外伤害的赔付。就算这条去掉了,也不可能说你有这个病,还能从保险公司得到另外的治疗费用。# g: C% [ Q2 ~! o% g1 G
5 @- H7 ?9 D* M中立方, l3 U4 c, Y7 m
免责条款要明确口头告知才有效(人大法学院教授史际春)
% O, T" Z* u3 j8 Q$ [; w3 p关键就是看保险公司在卖保险的时候有没有明确说明这个条款,如果没有明确说明,那就不能免责,保险法已经有明确规定。这个(李伟诉某保险公司案例)就属于没有告知,所以这一案例中,该公司的免责条款是无效的。
) d' J# l# [- u s* q& k但如果他明确告知了,解释了这一条,而投保人隐瞒艾滋病病情,这种情况下,免责条款就有效,保险公司可不予理赔。; b4 m2 L7 K& U# f7 m$ Z# _# p1 F2 f
在正常情况下,保险合同民事关系平等、自愿。他可以不卖给艾滋病人保险,而且条款都是经过保监会审批的,是报备制。报备后,如果监管部门不吭声,就意味着同意了,合法了。
% O( M; P& |( Q4 t' f人身保险对人的健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果你65岁还有心脏病,我甚至可以不给你保。艾滋病人可能随时倒下,正常人就不会,风险太高。所以按照现在的规定,保险公司人身保险一般不给艾滋病人。
7 b9 t1 j6 b! s" F给艾滋病人投保,风险是可控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保险公司高级经理人)
0 B, [5 h7 ?5 M) u. I( e4 S目前我国艾滋病毒感染者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比例比较低。在精算时,我们内部提议可否考虑分区域设计产品;身故理赔金不宜太高。由于艾滋病毒感染者不愿意让他人知悉,故投保率会很低,因此产品风险不高。( h; p8 |7 f- ~) ?# _# S* o" Z! V
故从经营角度考虑,若设计出涵盖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意外保险,可更多地体现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态度,在风险上也是可控的。0 n9 z7 A. e h9 G& J* D& j
反对方$ [+ N7 V: g e8 }& ^2 A" O
对艾滋病人的条款是行业惯例(一不愿具名的保险专家)
+ i# g) d/ j4 x, i在保险条款中把艾滋病作为责任免除是保险行业的普遍现象。
: X: p1 j( @; {商业保险公司必须将理赔风险控制在能承受的范围内。艾滋病是关系到患者隐私的不可治愈的疾病,是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统计艾滋病患者数据和死亡数据难度很大。而没有这些客观数据做基础,保险公司无法制订符合社会需求的保险费率。因此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各类保障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努力的事情。0 g! ]- y9 j. f8 c1 H9 `
要考虑艾滋病人的道德风险(南开大学一不愿具名的保险学者)! ]& \6 R" p6 }) G4 X
艾滋病人本身是有问题的,他会引发一些道德风险。你们不能光从弱势群体歧视上考虑,他可能是艾滋病晚期的,没啥希望了,他可能会投保意外伤害险,这对保险业风险不公平。所以保险公司要考虑到这种可怕的道德风险企图。, y) x& m5 L7 _
艾滋病投保的话,保险公司亏死了(一位不愿具名的保险经理人)
J3 Z6 A8 n$ J2 D4 {2 s我认为这个条款是合理、合法的。艾滋病可以投保的话,保险公司不是亏死了!?
0 n8 w; G) T+ l; J+ z* Y" f g我们公司曾经推出一个特殊产品,艾滋病造成病故,不管是人为的,还是输血导致,都可以赔。除了我们公司以外,其他任何公司都不愿这样做。但现在,我们公司也不接受了,因为风险太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