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春天男人常吃草莓的四大养生奇效+ F0 _% W6 r$ X7 q$ p 
草莓营养丰富 
0 ]5 G3 g8 }" h% j: ?( D- D4 p' s: K+ Y( W- R 
草莓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由花托发育而成为肉质聚合果,这与一般水果由子房发育而来不同。那么草莓有哪些妙用呢。: w0 K+ ]/ ^0 D: v 
 
# H* J! s2 R$ y6 A' N: P: K# _1 w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不仅有色彩,而且还有一般水果所没有的宜人的芳香,是水果中难得的色、香、味俱佳者,因此常被人们誉为果中皇后。) C) }, o9 E+ g% p$ G9 t- F' p 
 
( e- V: t( Y1 o. F0 Y: r草莓营养丰富,含有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水杨酸、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此外,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每100克草莓中就含有维生素C60毫克。草莓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重要物质,具有明目养肝作用。草莓还含有果胶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通畅大便。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 L+ D2 V7 D* X( p4 N/ g 
. I0 y# ^/ `7 L  d草莓的吃法很多。若将草莓拌以奶油或鲜奶共食,其味极佳;将洗净的草莓加糖和奶油捣烂成草莓泥,冷冻后是冷甜、香软、可口的夏令食品;草莓酱如做元宵馒头、面饼馅心,更是绝妙的食品。草莓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和罐头等。 
. e( D0 j0 {& J$ l- D: x 
3 b. i/ K# P  G8 @" q男人吃草莓可解酒 
" |) N4 G* t  y" ^* I' \ 
. q" W% z! x8 u' B& _) ~: ?/ ?9 [. W相信很多男性朋友在应酬聚会时由于过于高兴而导致喝醉酒。醉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人们不仅会感到头昏脑胀,还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因此,人们都希望能够尽早地从醉酒中摆脱。有专家指出,鲜草莓能够有助于醒酒。/ r% A  ~* W) `$ A 
& G. o# F4 t2 O# o* r 
酒后头昏不适时,可一次食用鲜草莓100克,洗净后一次服完,有助于醒酒;营养不良或病后体弱消瘦者,可将洗净的草莓榨汁,再加入等量米酒拌匀即成草莓酒,早晚各饮1杯。' A2 |1 M) _$ V; B/ x: x5 _3 T 
 
+ [3 `2 t' Y% v( p* D鲜草莓不仅鲜美红嫩、果肉多汁、能够醒酒,还具有其他功效,如能缓解胃口不佳、治疗咳嗽等。% q: I. p0 k% m0 L  U 
 
8 R9 r8 ^1 ^/ @: C* h饭前吃草毒缓解胃口不佳 
6 f' U% S7 L) P. P' d6 R- J/ u7 o' `& l: N( _" o, k9 a+ K( g# [ 
遇积食腹胀、胃口不佳时,可在饭前吃草毒60克,每日3次;齿龈出血、口舌生疮、小便少、色黄时,可将鲜草莓60克捣烂,冷开水冲服,每日3次。' S! N0 m5 d: H, ^) Q! H 
$ G+ l3 w: x9 l% P 
鲜草莓冰糖隔水炖服可治疗咳嗽' B. O2 A/ p1 W9 O, H4 V 
- U& k4 X4 ]" l) {5 F1 i 
干咳无痰,日久不愈时,可用鲜草莓6克与冰糖30克一起隔水炖服,每日3次;遇烦热干咳、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时,可用草莓鲜果洗净榨汁,每天早晚各一杯。1 _- Q7 v$ v4 X5 c 
! f! v! T1 L% _4 N2 {1 ^ 
草莓对胃肠道和贫血有调理作用 
( U) h- U8 I3 d+ W) X" E6 q' _" K+ i& ]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草莓对胃肠道和贫血均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草莓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外,对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也有较好的功效。草莓中的维生素及果胶对改善便秘和治疗痔疮、高血压、高脂血症均有一定效果。草莓中含有一种胺类物质,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草莓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在体内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具有防癌作用。$ H, ]+ \1 M3 Y2 N" W 
 
4 m5 \/ A( H! R2 z经常吃草莓可预防心脏病和糖尿病- \& _+ f7 y3 N* L1 Z; [( Y( v* x 
# W6 p; h+ D5 q: i" r 
英国华威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吃草莓可以预防心脏病和糖尿病。华威大学医学院教授保罗·索纳利及其同事就草莓对心血管健康问题(特别是草莓预防心脏病和糖尿病进程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新研究发现,草莓提取物可以激活人体中的Nrf2蛋白质,增强人体内抗氧化及其它保护作用。该蛋白质可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