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3-22 21: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分 治疗方法; C6 Z9 ]6 d3 o$ u) Q
4 K b- K9 r- x1 h: o1 L4 t
(一) 西医治疗痤疮主要是抗雄性素,雌性激素及抗雄性激素类药,黄体酮、口服避孕药、达因-35、复方炔若酮、安体舒通、乙烯雌酚等。
! G; L* y% {) y( E9 U 抑制皮脂腺功能及抗毛囊皮脂导管角化,维A酸类药,维胺脂、异维A酸等。# |# d/ M0 T" C' w* V- k/ J: _- R$ m
抑制毛囊皮脂单位微生物生长及抑制炎症。抗生素类药,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氯洁霉素、灭滴宁、过氧化苯甲酰、锌制剂等。某些重度炎症明显的患者。
/ \ K; X$ U, z; w: N8 S 特殊需要者,可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最好合用维甲酸及抗生素。
, r' ?9 i- {5 I3 R ⑴轻度(Ⅰ级)痤疮:治疗主要是针对消除粉刺。其次针对少数炎症丘疹以及去脂的目的。
$ A3 D0 M9 q/ L& B, ?8 V ①对男女皮肤白、薄而红的高发年龄段的患者:每日晨用温水肥皂洗面擦干后,针对少数炎症丘疹可外用1﹪克林霉素凝胶或4﹪烟酰胺霜。针对去除粉刺选用抗角化药,如维胺脂霜或凝胶或阿达帕林凝胶每晚1次,1周后减至每隔日1次,有条件时也可作药物面膜,并挤压出已有的粉刺。针对少数炎症丘疹和去脂的药可口服四环素250mg每日3次或多西环素0.1g每日2次,1周后减至每日1次。疗程一般6-8周。为预防复发在皮损完全消退后可经常涂用抗角化药物(如维胺脂霜或阿达帕林凝胶或0.025﹪维A酸霜)作维持治疗4个月。
6 n, P4 y" r( j; D6 P1 H7 N ②对男女皮肤较厚、皮脂较多的患者:针对粉刺可先作药物面膜并挤出粉刺,每日晨用温水肥皂洗面,或用复方乳酸溶液(令肤适)洗面,然后再用清水洗去,擦干后针对少数炎症丘疹,外用1﹪克林霉素凝胶。针对粉刺可选用0.1﹪阿达帕林凝胶或0.05﹪他扎罗丁凝胶或0.025﹪维A酸霜。口服抗炎药同前。预防复发在皮损消退之后经常涂用维A酸类药。如维胺脂霜、阿达帕林凝胶或0.025﹪维A酸霜,维持治疗4-6个月。
$ {) j9 A8 D+ E9 V% c ⑵中度Ⅱ-Ⅲ级痤疮:以消除粉刺并针对多数的炎症丘疹以及去除皮脂的治疗为主,疗程适当延长。
8 k i4 j2 h/ Q% p ①男女皮肤白、薄而红的患者:针对粉刺可先做药物面膜并挤出粉刺,每晨用温水肥皂洗面,外用1﹪克林霉素凝胶或2.5﹪过氧苯甲酰凝胶。为消除粉刺外用维胺脂霜或膏,也可用1﹪阿达帕林凝胶,2周后减至每隔日1次。针对炎症损害口服四环素或多西环素(用法如前)加甲氧苄啶(TMP)0.1g每日2次为消除皮脂过多可加服异维A酸10mg,每日2次,但必须停用四环素改用红霉素,疗程一般6-8周,达Ⅲ级者减药维持4个月。
$ f- _* F2 u- B: s w5 C m ②男女皮肤厚、粗、皮脂多者:针对粉刺可先做药物面膜并挤出粉刺,每晨用温热水肥皂洗面,亦可用复方乳酸溶液擦面,然后再用清水洗去擦干后外用1﹪克林霉素凝胶或5﹪过氧苯甲酰凝胶。去除粉刺可以选用阿达帕林凝胶或他扎罗丁凝胶或维A酸霜每晚1次。杀菌去脂可选用2.5-5﹪过氧苯甲酰凝胶或1﹪克林霉素凝胶或必麦森(为红霉素与过氧苯甲酰复方制剂),每日1次。口服同前。对异维A酸有禁忌者可选用抗雄激素药物,女性选用达英-35,月经来潮第1日或第5日服用每日1片共21D。服完停7D再用第2个疗程。男性可口服丹参酮4片,每日3次,连服4个月。皮脂分泌多、有个别结节出现者可服用异维A酸10mg每日2次(避用四环素),疗程一般6-12周,视病情减药维持治疗4个月。$ G4 C( |2 Z$ F
⑶重度Ⅳ级痤疮:除与中度Ⅲ级治疗相同之外,其不同点:
9 ?% D7 T7 h- z) |& L) ~ ①内服红霉素250-500mg日4次,加服异维A酸10mg日3次(肝功能正常者),疗程一般8-12周,然后减药维持6个月。5 [$ D: B& i' l# h
②炎症明显者应加服氨苯砜25mg日3次,1周后如血常规正常,可改用50mg日2次(每半个月复查血常规),加服甲氧苄啶0.1g日2次。
2 Q* y- b% P/ ~7 C3 y ③对异维A酸有禁忌时可加用抗雄激素药物。女性可服用螺内酯20mg每日2-3次或达英-35,用法同前。男性用抗雄激素药物要慎重,可短期选用西米替丁0.2g每日2次。也可应用地塞米松0.375mg每晚服用或口服丹参酮4片,日3次,连服4-6个月。
6 L% s! x, M4 j" \疗程 抗生素:6-12周;性激素:1-6年;维甲酸:4月/ n& h9 i6 ]& n* I$ c
8 Z" G! o' h4 Y (二)中医辩证治疗9 m% Q, N. M, R8 G$ u8 G/ I
(1)肺经血热型:颜面潮红,粉刺焮热,疼痛或有脓疮,苔薄舌红,脉细数。治宜清热凉血,首选枇杷清肺饮加减。常用药物:有枇杷叶,生地,赤芍,桑白皮,地骨皮,丹皮,黄芩,生山栀,生石膏,蛇舌草,生山查,生草。
0 [8 Y; x, j0 P% i (2)肠胃湿热型:皮疹红肿疼痛,伴有便秘、溲赤,纳呆腹胀,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通腑,首选茵陈蒿汤加减。常用药物有生地,赤芍,茵陈,生山栀,黄芩,黄柏,生大黄,蒲公英,生苡仁,东前草,生草。 h l0 Q: X) I
(3)痰瘀互结:皮疹经久不愈,炎性结节,囊肿,伴有凹凸不平疤痕,色素沉着,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大便干,舌红或暗红,苔薄黄,肪弦滑。治宜化痰清热,活血化瘀。首选化瘀散结丸。常用药:全瓜萎、胆南星、陈皮、半夏、昆布、三棱、莪术、桃仁、红花。9 m. z. s- L3 W8 R4 Z1 S9 f
(4)热毒夹瘀型:皮疹以脓疮、炎性丘疹为主,疼痛,伴有口干、口臭、心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燥、脉滑。治宜清热解毒,治血化瘀,首选五味清毒饮后合黄莲解毒汤加减。常用药:黄芩、黄柏,栀子、石膏、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当归尾、桃仁、红花。( K6 d! u) i; V) E$ K
(5)脾虚湿热型:皮疹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或伴有纳呆,便溏,苔白腻、脉滑。治宜健脾清热利湿。首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物有党参、茯苓、白术、淮山药、姜粳、陈皮、白疥、丹参、车前草、蛇舌草。5 g* Y* H, Y9 ] J M6 Z( w' l
(6)中成药
/ x( I7 Y+ u; c$ k g8 ]) a) w黄连上清丸 5g 2/日) ]0 Q; s: j. x; T* R+ r; b/ J/ i
防风通圣丸 5g 2/日6 X/ f& Y: m* ?& S) j' _' B
丹栀逍遥丸 5g 2/日/ L: O( \. Z6 n' i1 t* _( s
大黄蜇虫丸 5g 2/日" N" }0 ^" x' F! K s! B
知柏地黄丸 5g 2/日$ D8 R4 H3 [6 v: s) i7 z
(7)外治—中药外治
3 S7 m; b$ `' F0 A* ] A法:颠倒散:大黄、硫黄各等分研末,茶水调搽,晚上涂面,晨洗去。
; t6 w- [& O8 ^6 N" h. `9 u B法:鹅黄散:绿豆粉30克,滑石粉15克,黄柏10克,轻粉10克,共研细末,麻油调搽。, u) e5 W* F t' g0 u* J; M+ U
C法:轻粉,白附子,黄岑,白芷,防风各3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用以擦洗面部,1-2次/日。
+ o& W& {* a& H2 C D法:皂角30克,透骨草30克,加水500毫升煎汁300毫升,温洗或敷于患处,每日1-2次,7天为1疗程。8 f3 |# l ?- l( P: O5 n2 l
E法:人参,当归,黄柏各20克,乌梅10克,蜜陀僧5克,白蜂蜜、蛋清各5ml,丝瓜汁10ml,制成白玉膏外用。
( F$ j2 u6 A$ L- N% c F法:新鲜芦荟或九里明取汁外搽。
: B \6 M3 q+ y7 x0 {$ R% j5 B (8)外治—中药面膜倒膜3 H( p }0 A: y% B: ?* z
A法:中药薄荷,苦参,黄芩,葛根,白癣皮,杏仁,白芷,白芨各12克,珍珠粉、冰片各3克,上述药先研细末,过80-120筛,装袋备用。使用时,先进行皮肤清洁工作,然后将药末用温水调成糊状或搅拌于石膏粉中,均匀涂于面部,暴露口鼻及眼部,30分钟后去膜,洗面紧肤。3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0 A1 U: `& M% k4 p B法:中药黄柏100克,黄芩,生地黄,蒲公英各50克,加羊毛脂凡士林等制成霜剂1000克。治疗时患者平卧于床上,清洗皮肤,将霜剂涂于面部,然后将石膏糊倒于面部,待石膏冷却后取下面膜。每周1次,3周为1疗程。6 `6 a! }" ?! |3 z" H# M9 T) C/ t
(9)针灸疗法/ S8 y; Q0 J% _) [
A法:耳穴埋针:取穴内分泌,按常规埋入,小胶布粘贴固定,7-10天为1疗程。0 I. v& V, v; ~: p* x% o4 I( W
B法:穴位注射:取甲氰米胍3毫升加入2%的利多卡因1.5毫升,清毒后在肺俞双侧足三里和曲池穴各注入0.7毫升。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5日,共3个疗程。6 z! p+ Y7 N/ O5 g8 K- H
C法:挑刺方法:清毒后,用三棱针挑刺脊柱两侧旁开2寸处与脊突平行点上,由脊至腰部,每侧约10-12针,挑刺毕,用力挤出1-2滴血为度,用干棉球擦去血液。疗程:每隔日挑1次,8-10次为1疗程,有效可继续挑刺,直到痊愈,无效则停用该疗法。9 @$ q% ]; |' n* @4 O( ~
D法:双手拇指腹以推法:在患者脊柱正中线旁开3-5厘米处,从第12胸椎到第1胸椎作自下而上的运动,待皮肤出现红点后,作常规清毒,以左手拇指将红点夹起,右手执三棱针斜向迅速入皮约5毫米,然后针尖向前用力挑起,将部分纤维组织挑断即可。, M6 r' \+ R' V1 d, i9 O
* r% b7 z4 W r* h! Z& | (三)忌口
+ v( \: _) _! b: ^/ b- J; ?7 R A燥热食品
3 N" d/ |! }% }& V. ~, r1 B) R 煎炸食品、烧烤、瓜子等燥热,易上火的食品。, F9 Q% F: }; X+ K! C) |
B甜味食品/ D( Q* Z |& n' K2 \; _# w
要知道痤疮丙杆菌可是喜欢甜的哦,所以甜味的东西少吃,特别是巧克力、冰激凌、奶油等。 G7 p" _% y: f {
C发物, A# S& b1 V6 f
所谓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发物禁忌在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通常情况下,发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某些疾病才会诱使发病。0 l8 Y/ d7 Z8 k- L
发物的范围很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属于发物类的食物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几类:
: [" D/ v+ A: Q3 L 1、食用菌类 主要有蘑菇、香菇等,过食这类食物易致动风生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眩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 {- m, N* g; q) s4 E+ G
2、海腥类 主要有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这类食品大多咸寒而腥,对于体质过敏者,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发作如哮喘、荨麻疹症,同时,也易催发疮疡肿毒等皮肤疾病。0 g: h1 S% t6 S3 I$ x3 a& H" F
3、蔬菜类 主要有竹笋、芥菜、南瓜、菠菜等,这类食物易诱发皮肤疮疡肿毒。
1 j2 L0 z" x1 w5 H0 ^ \ r9 a 4、果品类 主要有桃子、杏等,前人曾指出,多食桃易生热,发痈、疮、疽、疖、虫疳诸患,多食杏生痈疖,伤筋骨。
: ~! A1 M/ `" W, U$ I) t 5、禽畜类 主要有公鸡、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这类食物主动而性升浮,食之易动风升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脑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鸡蛋虽不属发物,但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过2个,尤其是肝炎、过敏、高血脂、高热、肾脏病、腹泻病人,更不宜多吃。原因是鸡蛋内含大量蛋白,但它们属于异性蛋白,有相当一部分人吃了异性蛋白质后出现病态反应。8 ^: X p, N: _1 b6 C' X
此外,属于发物的还有獐肉、腐乳、酒酿及葱、蒜、韭菜等。现代临床研究还证实,忌食发物对于外科手术后减少创口感染和促进创口愈合也具有重要意义。
+ @) S C" i0 u/ p4 i2 P; I, u 发物能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但另易方面由于发物具有的催发或诱发作用,食疗上还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麻疹初期,疹透不畅,使用蘑菇、竹笋等发物,可起到助其透发、缩短病程的作用。又如多食海腥发物以催发牛痘等,都是利用了发物具有的透发作用。
b- V" O3 F3 Q! q% J) w 对于痤疮患者,以上食品慎重选用。' ]- }9 |6 I0 S1 a7 h: _
此外,多吃蔬菜水果也很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