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6867|回复: 10

(法国)法国历史\全面国家概况\普罗旺斯风情\法国红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5 17: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兰克王国
! W2 e7 ]' L5 ~4 Z8 z+ L
$ M* R- ]% Q$ _7 s0 F墨洛温王朝(481-751) 0 `/ a8 V  K. t+ \
1克洛维一世(466-511.11.27)(法兰克王国国王481-511)
9 l1 l( M3 l; b2 G/ D2克洛塔尔一世(500-561)(法兰克王国国王511-561) . ~1 p- O* S6 e4 `+ N& _
3希尔佩里克一世(539-584.10)(法兰克王国国王561-584)
% R) r! g/ p3 D! B( s5 A- m! V4克洛塔尔二世(584.5-629.10.18)(法兰克王国国王613-629) ! b# z( Z! Y) f7 B
5达格贝尔特一世(605-639.1.19)(法兰克王国国王623-639) 8 h3 ?% }; y! m
6克洛维二世(634-657.10)(法兰克王国国王639-657)
- M/ P) T8 L1 l6 Z7懒王时代 宫相掌权 丕平家族 0 w9 m/ ^$ q  ~! c* d$ _* `% d
1丕平一世(?-640) 1 a( I0 \8 W9 v8 I, b! O
2丕平二世(635-714.12.16)
. K! ^1 X3 u& O% s( O3查理·马特(688-741.10.22)(注:私生子) ) P. t+ E' L* M/ H" Z' \
; ?( c/ M6 P; w8 l. U
加洛林王朝(751-987) 4 d7 U3 i) ^, |0 a+ e/ w
1丕平三世(714-768.9.24)(法兰克王国国王751-768)
# A2 Q+ ~( K: c/ y# X# V. G2 @) {2查理一世(742.4.2-814.1.28)(法兰克王国国王,皇帝768-814) 5 L9 ?" j3 D4 j- r1 i4 C
3路易一世(778-840.6.20)(法兰克王国国王,皇帝814-840)(注:三个儿子签订《凡尔登条约》,法兰克王国分裂,下面是法兰西的西法兰克王国)
: t7 X* y5 k  H$ a! P; r4查理二世(823.6.13-877.10.6)(西法兰克王国843-877) 8 f6 z  c7 t- ?' r
5路易二世(846-879.4.10)(西法兰克国王877-879)
) m; P" z9 T' s" a( [6路易三世(863-882.8.5)(西法兰克国王879-882)
+ l9 P! U6 v. y7卡洛曼(?-884.12.12)(西法兰克国王882-884)
8 u% S5 Y, s% f- ?% W8查理三世(839-888.1.13)(西法兰克国王882-887,东法兰克国王,皇帝881-887)(此查理三世为德意志系谱,不算入西法兰克世系)
+ V; R3 k- V- h% f% }9厄德(?-898.1.1)(西法兰克国王888-898)(注:巴黎伯爵,"强者"罗贝尔之子,卡佩王朝始祖。此后近一百年,王位由卡佩王朝与加洛林王朝争夺) 6 ^8 B% a6 R6 P0 W. @' o, }4 F
10查理三世(879.9.17-929.10.7)(西法兰克国王898-922)
' W: o0 b  j: c11罗贝尔一世(865-923.6.15)(西法兰克国王922-923) . {4 ^/ {% R! e9 B$ S6 n, `
12鲁道夫(?-936.1.14)(西法兰克国王923-936)
& i/ @* w- W) W8 D& M$ ?13路易四世(921-954.9.10)(西法兰克国王936-954)
2 V" x. w# U' e' H, p14洛泰尔(941-986.3.2)(西法兰克国王954-986) 0 u  Q/ d% Z# b8 F: `5 u
15路易五世(967-987.5.21)(西法兰克国王986-987) ! ]! t7 ]9 f/ Y; \/ l7 K
* u- E7 t7 s7 f  ^3 L
法兰西王国 5 D  N; R$ U6 W1 m$ O  \; `
6 X7 m3 }2 g  H# p  r2 N
卡佩王朝(987-1328)
2 N# ]0 L7 U( X1于格·卡佩(938-996.10.14)(法兰西国王987-996) 7 V- Z, @$ a0 O+ a0 T6 n
2罗贝尔二世(970-1031.7.20)(法兰西国王996-1031) 6 o/ D& ^8 D+ z1 e
3亨利一世(1008-1060.8.2)(法兰西国王1031-1059) , J8 G/ n; i3 T$ z6 r, C' g5 L' n0 y
4腓力一世(1052-1108.7.29)(法兰西国王1059-1108)   M/ K" ?! o) U
5路易六世(1081-1131.3.1)(法兰西国王1108-1131) 8 s) O' Y, i4 V# h: R7 r' W3 B
6路易七世(1120-1180.9.18)(法兰西国王1131-1180)
9 \% {# M6 ]8 K+ P9 Y+ b+ u7腓力二世(1165.8.21-1223.7.14)(法兰西国王1179-1223)(注:封"奥古斯都")
' K: w: b  |5 O- @( _# h8路易八世(1187.9.5-1226.11.8)(法兰西国王1223-1226) # j8 w* j# x3 P. B/ X3 k' S' }
9路易九世(1214.4.25-1250.8.25)(法兰西国王1226-1270) ) Y! a- s# T& q4 N6 ^: }  n
10腓力三世(1245.4.3-1285.10.5)(法兰西国王1270-1285) / c( v1 G" y- G: x" a& k
11腓力四世(1268-1314.11.29)(拉瓦纳国王1284-1305,法兰西国王1285-1314)(注:与拉瓦纳女王胡安娜(珍妮)联姻得到西班牙拉瓦纳王国) 1 D8 W% p. L. y" Q% y- ?7 D
12路易十世(1289.10.4-1316.6.5)(拉瓦纳国王1305-1316,法兰西国王1314-1316)
2 c; ~! i. h: t13约翰一世(1316.11.15-1316.11.19)(拉瓦纳国王,法兰西国王1316)(注:遗腹子,夭折)
# L4 O1 v% X0 I* I5 h, ]14腓力五世(1293-1322.1.3)(拉瓦纳国王,法兰西国王1316-1322) . w: `: `! s" i
15查理四世(1294-1328.2.1)(拉瓦纳国王,法兰西国王1322-1328) 2 I' F! G" _; \0 \7 T
7 a4 s( @! l6 ?( d" M
瓦卢瓦王朝(1328-1589)
% ~8 D! s' i, v2 @6 ^3 T1腓力六世(1293-1350.8.22)(法兰西国王1328-1350)(注:百年战争中,英格兰国王自称的法兰西国王略)
  r* g. `7 ~+ ~' T2约翰二世(1319.4.16-1364.4.8)(法兰西国王1350-1364) + T$ Q; `7 \: j1 K( c
3查理五世(1338.1.21-1380.9.16)(法兰西国王1364-1380)
- {) Q6 p/ j2 h0 _' L$ Z- B' g4查理六世(1368.12.3-1422.10.21)(法兰西国王1380-1422) 4 v/ |& C9 d4 A, Y( g
5查理七世(1403.2.22-1461.7.22)(法兰西国王1422-1461) , S9 n+ R) {2 i% W7 S
6路易十一世(1423.7.3-1483.8.30)(法兰西国王1461-1483)
  n0 u- D5 x, E4 n7查理八世(1470.6.30-1498.4.7)(法兰西国王1481-1498,那不勒斯国王1485-1498) ; i1 d3 w! C- H

4 k4 n% ?: M* u, d' @瓦卢瓦王朝(奥尔良支)
8 ?- C0 a( @# F7 m8路易十二世(1462.6.27-1515.1.1)(法兰西国王1498-1515) 8 e$ \5 c! a9 M$ K6 h

- i+ C' h# `' X/ V瓦卢瓦王朝(昂古莱姆支) ! S+ F6 o0 p; k. A9 j9 E' q: L0 L
9弗朗索瓦一世(1494.9.12-1547.3.31)(法兰西国王1515-1547) " h3 m+ n: ?9 _6 o* C# Z- T2 [9 e. b
10亨利二世(1519.3.31-1559.7.10)(法兰西国王1547-1559) 5 R" l% M* |# k$ H
11弗朗索瓦二世(1544.1.19-1560.12.5)(法兰西国王1559-1560)
5 {- K5 P; C! W1 R* g* Y* k12查理九世(1550.6.27-1574.5.30)(法兰西国王1560-1574) ) p5 F8 e; n+ n! ?: T
13亨利三世(1551.9.19-1589.8.2)(法兰西国王1574-1589)
6 N  y+ _: H# [6 z. Y. z5 V  {  _( T  s) i: }$ [4 i$ I/ m
波旁王朝(1589-1792) + i% l! l! ]. J6 P; F- }
1亨利四世(1553.12.13-1610.5.14)(拉瓦纳国王1562-1610,法兰西国王1589-1610)(注:拉瓦纳王国在亨利遇刺后,比利牛斯以北并入法国)
7 Z! h% R! ^" ]; O2路易十三世(1601.9.27-1643.5.14)(法兰西国王1610-1643)
: g* k) c& Q1 ^+ v' U+ U8 ^) P* H3路易十四世(1638.9.5-1715.9.1)(法兰西国王1643-1715)
2 N  [4 f7 Q; g+ n, I4路易十五世(1710.2.5-1774.5.10)(法兰西国王1715-1774)
6 A( @% E7 a( E5路易十六世(1754.8.23-1793.1.21)(法兰西国王1774-1792)
( D, Y8 l$ x" x0 f6路易十七世(1785.3.27-1795.6.8?)(注:挂名国王,由革命政权看管,后夭折) 2 g+ K/ q0 M- O
4 F! @- N4 }& `5 n* d: a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略
, l3 n2 g6 P" }. n
- _; f3 q' r4 z# s; H. }& ~; V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
& q% [) e8 I$ o$ _1拿破仑一世(1769.8.15-1821.5.5)(皇帝1804-1814) ) r" m1 p, l& O
2拿破仑二世(1811.3.20-1832.7.22)(注:挂名"罗马人国王")
2 }9 z) k5 d+ x, G7 |4 Y
4 c8 w; X/ @- M3 H) e) _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 " e6 ~# ^) N* I$ p5 \& T) y. f2 {
1路易十八世(1755.11.17-1824.9.16)(法兰西国王1814-1824) / h$ C! `. D5 s# B2 y4 R- x: {
2查理十世(1757.10.9-1836.11.6)(法兰西国王1824-1830)
0 Q+ I( K5 U, q, e* H/ g* @3 v' ~5 }
奥尔良王朝(七月王朝)(1830-1848) % N' V3 D" h$ J( K; d% G) l
路易·腓力(1773.10.6-1850.8.26)(法兰西国王1830-1848) 6 k  b0 y1 B  j7 C! {; n' N
4 J: A4 n* j! J& c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略
' u  o9 ^0 N  o- C" }' c* h* [
- n' \* Y, A0 x2 V$ b4 H' T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 , N* z3 y5 S: G
拿破仑三世(1808.4.20-1873.1.9)(皇帝1852-1870)
  s" y& T) i. {2 |* A
3 Q, ~# y1 X, I4 d2 g
5 A% X, r: q9 y" s4 G5 d5 Y  【国  名】 法兰西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rance, 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
; n! `1 A9 B& t* k3 \
# _: t8 d& t. O: H# J4 H; H& E0 d! b% L# I  【面  积】 551 602平方公里。(资料来源:法国国家统计局)
2 ?& a/ [  ]0 P8 M- k
7 D7 ?3 b2 `$ _4 D. k5 v2 _  【人  口】 6140万(2003年1月1日),包括400万外国侨民,其中150万来自欧盟各国。通用法语。居民中90%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约400万穆斯林及少数新教、犹太教、佛教、东正教徒。- n0 W% M0 |) q2 X3 L1 j# i
 0 t0 q. k- Z7 ^9 @
  【首  都】 巴黎(Paris),市区人口217万。最高气温31.6℃,最低气温-6.9℃。
' b2 K+ f7 L! J4 q& p
6 B8 P4 u  a; ]* k8 X  【国家元首】 总统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1995年5月7日当选,5月17日就任。2002年5月5日蝉联,5月16日就职。
& |0 A( h2 l# i( F# l. ?% N
# K3 P) T# B& z( s  【重要节日】 国庆节:7月14日。1880年议会立法确认,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攻克巴士底狱日为国庆节。
/ d3 y) {6 |$ H0 s8 _% W2 m
4 l$ F8 h: q4 z9 h/ {/ M  【简    况】 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濒临四大海域: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北部1-7°C,南部6-8°C;7月北部16-18°C,南部20-23°C。
4 i2 O; E; A& j8 `  
. n, T$ R4 l/ }. X2 s9 a1 s) V  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移居到这里,843年成为独立国家。17-18世纪路易十四统治时期达到封建社会鼎盛时代。1789年7月14日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起义者攻占巴士底狱。此后曾先后建立过五次共和国和两次帝国。1871年3月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当年5月被镇压。1958年戴高乐领导建立第五共和国。戴高乐、蓬皮杜、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克先后出任总统。
! D5 g/ Z) i' o' L  ' |+ Z  Z. Z" r/ z
  法国国旗为蓝白红三色旗,是法兰西共和国的正式标志。# l) {$ b2 t; H0 p% K! |

. e( ]( ?5 K* t; ?
) q' H/ Z7 ]8 m  R2 e1 F【政 治】 2002年,法国政局发生重大变化。5月5日,右翼候选人希拉克在总统选举第二轮中,以82%的高票击败极右翼候选人勒庞,成功连任。6月,希拉克所属的总统多数派在立法选举中再获全胜,赢得国民议会557个议席中的362席。11月,为大选而组成的总统多数派联盟整合成立“人民运动联盟”,成为法政坛举足轻重的大党,原戴党在其中起核心作用。左翼力量遭到严重削弱。社会党候选人若斯潘在总统选举第一轮败北后退出政坛。左翼各党在随后举行的立法选举中又惨遭败绩,社会党仅得175席,比上届骤减139席;法共只获21席,全国书记罗贝尔•于引咎辞职。长达五年的第三次“左右共治”(总统、总理分属不同党派)局面宣告结束。希拉克总统处于强势地位。右翼新政府根据希拉克的要求,上台后大力推行各项改革,包括推进以“权力下放”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着手退休制度改革,放宽35小时工作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同时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积极应对移民和穆斯林问题。! y1 v8 L; q1 X( s! P

& j0 m, o6 i, F# @9 T6 m【宪  法】 现行第五共和国宪法系1958年9月28日公民投票通过,10月4日生效。这是法国第16部宪法。曾于1960、1962、1963、1974、1976、1992、1993、1995和2000年多次修改。最新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并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总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在总统不能履行职务或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暂行总统职权。按西方政治体制的划分,法属于半总统制。但在总统、总理属同一党派的情况下,法实际上是总统制。  ; D8 j' P5 n: _

5 g2 _) @3 r6 P2 T. t 【议 会】 实行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制,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国民议会共有577个议席,任期5年,采用两轮多数直接投票制、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本届议会于2002年6月产生。议长让-路易·德勃雷(总统多数派联盟),属人民运动联盟。根据2003年7月7日法国民议会通过的参议院改革法案,自2004年起参议员任期由9年缩短至6年,2010年总席位由321人增至340人,每三年改选一半。由国民议会和地方各级议会议员组成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本届参议院于2001年9月23日进行参院部分选举,选出102名议员。现任议长克里斯蒂昂.蓬斯莱(Christian PONCELET),属保卫共和联盟。各党派在两院中所占席位如下: 7 M0 d7 w9 g% U
) I! r9 F" p  \
  国民议会   人民运动联盟党团          362   社会党党团             147   法兰西民主联盟党团         30   法国XXX和共和人士党团      22   无党派人士             13   空缺                 3   参议院   人民运动联盟党团          166   社会党党团             82   中间人士联盟团           27   XXX、共和与公民党团       23   欧洲民主、社会联盟党团       17   无党派人士             5   空缺                1# U' L: c& j6 @% u' F! J; s

1 S2 Z( P+ x' u" |
9 a1 y) I% j) p0 u9 y【政    府】 本届政府为右翼政府,系法总统大选获胜后于2002年6月17日正式组成,共有39名成员,除让-皮埃尔·拉法兰总理外,包括15名部长、11名部长级代表和12名国务秘书,重要成员有: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内政、国内治安和地方自治部长尼古拉·萨科齐,社会事务、劳工和社会团结部长弗朗索瓦•菲永,掌玺和司法部长多米尼克•佩尔邦,外交、合作与法语国家事务部长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国防和老战士部长米歇尔·阿利奥-玛丽(女)。
; Z0 `# f$ [$ r3 Z
7 T5 ~% W' m% N7 F/ N  【行政区划】 分为大区、省和市镇。法本土划为22个大区、96个省、4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2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全国共有36565个市镇,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万个,人口超过3万人市有231个,人口超过10万的市有37个。; _" K: U0 a9 F- I9 R
  
5 o  M9 b2 M. I$ w5 @  _6 k, ?  22个大区是:阿尔萨斯、阿基坦、奥维尔涅、布尔高涅、布列塔尼、中部地区、香槟-阿登、科西嘉、弗朗什-贡岱、巴黎大区、朗克多克-鲁西翁、利姆赞、洛林、南比利牛斯、北加莱海峡、下诺曼底、上诺曼底、卢瓦尔地区、皮卡尔迪、布瓦图-夏朗德、普洛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罗讷-阿尔贝斯。
# l8 n! X* y& r" ^  
( V, o8 V9 A, H; R& t7 b  96个省是:安、埃纳、阿列、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上阿尔卑斯、海滨阿尔卑斯、阿尔代什、阿登、阿列日、奥布、奥德、阿韦龙、罗讷河口、卡尔瓦多斯、康塔勒、夏朗德、海滨夏朗德、谢尔、科雷兹、上科西嘉、南科西嘉、科多尔、北海滨、克勒兹、多尔多涅、杜、德罗姆、厄尔、厄尔-卢瓦尔、菲尼斯泰尔、加尔、上加隆、热尔、纪龙德、埃罗、伊勒-维莱纳、安德尔、安德尔-卢瓦尔、伊泽尔、汝拉、朗德、卢瓦尔-谢尔、卢瓦尔、上卢瓦尔、卢瓦尔-大西洋、卢瓦德、洛特、洛特-加隆、洛泽尔、曼恩-卢瓦尔、芒什、马恩、上马恩、马耶纳、默尔特-摩泽尔、默兹、莫尔比昂、摩泽尔、涅夫勒、北部、瓦兹、奥恩、加来海峡、多姆山、大西洋-比利牛斯、上比利牛斯、东比利牛斯、下莱茵、上莱茵、罗讷、上索恩、索恩-卢瓦尔、萨尔特、萨瓦、上萨瓦、巴黎、海滨塞纳、塞纳-马恩、伊夫林、德塞夫勒、索姆、塔恩、塔恩-加隆、瓦尔、沃克吕兹、旺代、维埃纳、上维埃纳、孚日、约讷、贝尔福、埃索纳、上塞纳、塞纳-圣但尼、瓦勒德马恩、瓦勒德瓦兹。
2 E+ I9 C: v# k' }) I2 ^0 P% C! d  & K. S$ _/ Q0 r+ A2 X' q
  4个海外省是:瓜德鲁普、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留尼旺。# L1 j3 E% q( q% T
  
8 b9 k2 `! E& I7 @& d  4个海外领地是: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法属南半球和南极领地。1 r% s: S/ U) C5 X8 B$ Z' O8 m9 R; k. M
    q. I, I- U1 T" V
  2个地方行政区是:马约特岛、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 U* W. x$ Z; ^+ b  T) }$ X

! x" T) I# v$ @+ u* n  
# N0 c1 W6 T! }4 {2 x8 n7 Q$ d# ^! G- F3 W7 f! M3 a1 q
【司法机构】 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司法管辖体系,即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普通法院和负责公民与政府机关之间争议案件的行政法院。; b& U$ j6 T1 M4 V2 L0 v
  
& G. |/ N! B- F5 r# ?! W  普通法院有三类:1、专门法庭(包括儿童法庭,负责处理雇主和职工之间纠纷的劳资调解委员会,审理商人之间或商业公司之间争端事件的商务法庭,社会保险法庭)。2、民事法院。3、刑事法院(包括判决轻微犯罪案件的警察法庭;判决轻罪案件的轻罪法庭;判决重大刑事案件的重罪法庭)。/ w* B, d$ U0 i6 u
  
) n, ], E* }- Q& |3 c: E  最高法院是最高一级的司法机关,负责受理对35个上诉法院所作的判决的上诉。目前院长职位空缺,副院长米歇尔•德雷菲斯-施米特(Michel DREYFUS-SCHMIDT),1998年3月1日就任。8 ^. W0 i- z6 L2 I6 }
6 ], G+ |5 t( ~+ U, g
  行政法院是最高行政诉讼机关,下设行政法庭。行政法院对所制定的行政法令的合法性作最后裁决。行政法院充当政府在制定法律草案方面的顾问。
1 p0 H  \8 l& I2 h  
2 u: p) l, T9 N- U! D6 b# v& _  法国的检察机关没有独立的组织系统,其职能由配置于各级法院中的检察官行使。检察官虽派驻在法院内,但行使职能是独立于法院的。检察官的管理权属于司法部。最高法院设总检察长1人,检察官若干人;上诉法院设检察长1人,检察官若干人;大审法院设检察官1人,代理检察官和助理检察官若干人。+ K( m9 `$ M) x- L
: d5 [+ @% b6 u2 H5 k) M4 C
  【政    党】 法实行多党制,目前共有30多个政党。除传统左右翼党外,近年来生态组织党派力量有所加强。
0 v0 u0 V, V$ I( v+ g9 w! t  
8 }% m: m4 A9 f& m" B0 ?  右翼政党; G3 r: i4 |6 {

; ]0 v, Q" b9 J+ Y( T6 T  人民运动联盟:主要执政党和议会第一大党。前身系2002年总统大选中为支持希拉克而组成的竞选联盟-总统多数派联盟。2002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成立。其核心是希拉克所属的保卫共和联盟(戴党),并吸收了自由民主党和法兰西民主联盟的主要力量。原戴党领导人阿兰•朱佩、原自民党副主席戈丹、原法兰西民主联盟副主席杜斯特-布拉齐分别当选为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
' `' ^2 Z9 _3 K! C: T/ k6 V' F
1 A& a# i: j1 l+ g) Z1 s7 w  保卫共和联盟(戴党):属传统右翼,主席米歇尔·阿利奥-玛丽(女)。将于11月并入总统多数派联盟。
2 r) i# d" ~/ n/ n  A! b
4 q# L1 o9 Y2 q3 e$ ~  法国民主联盟:由民主力量、激进党、社会民主党和法兰西民主人民党四党派组成。主席弗朗索瓦·贝鲁。
$ ]0 b( M: n+ U5 f
" Y1 `0 b0 W) p4 G4 k  保卫法兰西联盟:系由从保卫共和联盟与法国民主联盟中脱离出来的部分成员于1999年合并组成。主席夏尔·帕斯卡。
6 m! U. R1 C4 q' v2 D9 a2 ?
$ t. q4 p7 k& o' X  R/ |9 H& f  自由民主党:原为法国民主联盟成员。1998年6月脱离联盟独立,主席阿兰·马德兰。2 `& g* l( j) O* U) j4 e* }" D
3 S+ @0 T" a( G; i. @0 A5 l
  左翼政党
8 W6 T, J: n. C: k# [
  _  J4 i  n/ ~( @9 T. y# c9 ^  社会党:议会第二大党和主要反对党。前身是1905年组成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曾多次执政。第一书记弗朗索瓦·奥朗德。
/ Q6 c  ?  p. h! l2 x
$ K- `- X- ~) P' g3 M& ^4 x3 _  XXX:1920年成立。全国书记玛丽-乔治•比费。
& u' M6 g, L* f  h* n5 ?$ F5 y% @: J1 g* L9 l; j
  绿党:1984年初创立。全国总书记吉尔•勒梅尔。
" W# a- G3 W( k' ~. S: G4 r0 O3 r+ F# h2 A- D& k% W# |
  极右翼政党
) h+ J2 i' J6 w4 a  @" v* b# E1 l9 G) p3 C
  国民阵线:1972年成立,代表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煽动排外情绪。主席让-玛丽·勒庞,2002年总统大选第一轮胜出,第二轮败于希拉克。4 f" l# @: c0 F2 w. o

; Q$ Q7 v9 |* z- F! [# X1 p【重要人物】 雅克·希拉克:总统。1932年11月29日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国立行政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暑期班)。1967年当选国民议会议员。同年出任蓬皮杜政府的社会福利部长。1967-1974年先后担任就业国务秘书、财经国务秘书、总理府负责与议会联系的部长级代表、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长、内政部长等。1974-1976年担任德斯坦总统的第一任总理。1976年成立保卫共和联盟并担任主席。1977-1995年3次连任巴黎市长。1986-1988年再次担任总理。1995年5月7日当选总统。曾于1978年、1991年、1997年、2000年访华。喜爱文学,著有《希望之光》、《一个新法兰西》、《所有人的法兰西》。夫人贝娜黛特·肖德隆-德古塞尔,有2个女儿。' z" F3 L, i; b. f6 z7 V
  2 c5 h) C- ~: o, C4 r
  让-皮埃尔·拉法兰:总理。1948年8月生于普瓦提埃市,现年54岁。毕业于巴黎大学和巴黎高等商业学院。1977年起当选普瓦提埃市议员,1986年当选普瓦图-夏朗特大区议员,1988年-2002年任该大区议会主席。1989-1995年期间任欧洲议员。1995年当选参议员。1993-1995年,任法国民主联盟发言人、副总书记、总书记。1995-1997年任中小企业、贸易与手工业部长。1997年任自法国民主联盟独立出来的自由民主党副主席。2002年5月6日被希拉克总统任命为过渡政府总理,法议会选举后于6月17日正式就任总理。曾于1998年9月率普-夏大区议会及工商界代表团访问广西,并积极推动两区在经济、文化、教育与旅游等各领域的合作。2003年4月访华。已婚,有一女。     
8 X, Z! c- G# ?+ q4 D
! d: c  G$ D1 D6 P1 Z/ c  【经    济】  法国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五位。2001年,法内需保持较旺势头,家庭消费表现强劲,通膨率继续维持2%的较低水平,全年外贸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受全球经济、特别是欧元区经济放缓的影响,法经济增速趋缓,只达1.9%。失业率由8.6%升至9%,财政赤字有所增长,企业投资开始放慢。2002年,法国经济增长乏力,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破产企业数增加,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大幅增长,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家庭消费增长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通膨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受全球经济、特别是欧元区经济放缓的影响,2003年,法预测经济增长率为1.2%。 $ p  R$ K4 Y; w' P& V9 S! [
3 p- O' e, e- v' ^/ m5 I
  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15208亿欧元。4 |& P. E) q. x. y: M

3 ^$ k0 d9 h5 P, c" ~1 B& `7 N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25776欧元。- `  M6 v5 _% `+ }; M

3 g9 b7 n& r-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2年): 1.2%。
1 }4 k7 |6 ^6 D2 \$ k- X
  a4 X. C( ?8 R. R" i2 Q  货币名称:欧元(EURO)。
. G3 j8 H" q' R
4 f" Z  |: A) Y) j: o' B* M  汇率(2003年6月):1欧元=1. 17美元。
3 b" |; W; l! ~
# m0 d8 k* M% P) D- V) @  通货膨胀率(2001年):1.9%。        w# E' Q( J! J3 i) t; J  G
: l7 E; d7 I, h. O1 l% h
  失业率(2003年3月): 9.2%。$ ?2 y6 a2 H0 f4 |6 u  k

! R2 z; W3 Z) }6 i! N& C  
* Q  D( P7 I3 _0 R8 f【资    源】 铁矿蕴藏量约1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97年关闭最后一矿场,所需铁矿石完全依赖进口。煤储量已近枯竭,预计将于2005年关闭所有煤矿。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能源主要依靠核能,水力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森林面积约1530万公顷,覆盖率28.2%,占欧盟森林总面积的21.1%,人均拥有绿化面积0.3公顷。
% H# o, T9 E8 N- ^% u7 {( m9 F1 L5 C
/ `4 Q$ B. B/ M4 i  【工    业】 2000年法工业增加值为2643亿欧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8%,用工人数约占总劳力的26%。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制造、造船、机械、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 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近10年来,法工业产品出口额在经合组织前9大工业产品出口国的出口总额中一直保持约9%的比例。法工业企业总数约20万个,其中四分之三是股份公司,五分之一是有限责任公司。法工业的主力军是以大型企业,如埃尔夫-阿基坦、法国电力公司等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企业集团,占工业产品销售总量的56%,工业投资的60%,以及产品出口的70%。近几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8 F6 `% w+ n  M
1 d# _0 N4 o* V( Y; W& D% g7 O
            1999      2000       20010 G! F) y6 L7 Y8 |6 `% @8 p
+ t5 s: H6 a0 `3 L& @# z0 i
  粗钢        2020      2096       1940
! @1 g' A2 C) I/ R1 x% g$ l* G3 t. w
  原煤(含褐煤)   509       347       229! \2 h' ^2 n  ?

  U: ^0 L4 F  z' x0 c  水泥        1950      1970% p8 i5 i" q$ V

& q; K6 n% q$ G5 c  纸浆        260       250       3914 @; i$ m, P. }
' Q5 W  q  k( r; E2 _. I7 I
  小汽车(万辆)   480.3      533.3      556.8. y/ V1 J1 ?3 I
, F  ]8 S: n- v) q7 L3 \2 P1 a4 V2 @
  发电量(亿度)   5000      5170       5267/ N  {% u; ]( h+ k( }- F
2 D$ Q$ t! {& |+ ?; J
  其中核电(亿度)  3750      3950       4013
4 H( D5 b/ K, S0 d+ ^9 V# y% ~
: \& Q% D2 B3 f/ i9 n9 b  (资料来源:法国国家统计局)% T5 x: U) @+ y% o
【农 牧 业】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2001年农业产值约585亿欧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用工人数约占总劳力的3.4%。法共有耕地面积5491.9万公顷,其中61%为农业用地,27%为林业用地,12%为非农业用地。农业用地的96%为家庭所有。农业的传统地区结构为:中北部地区是谷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产区,西部和山区为饲料作物主产区,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区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产区。法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这是法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农业食品加工业是法获取外贸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出口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占世界市场的11%。近几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e. y/ ~( j8 Q7 {6 x
2 D) I0 `  L# ]
           1999       2000       2001' E% \* @: @1 U  @& @4 M
& w2 L4 R+ N: X5 n; P) _' b
  小麦      3700.93      3752.88     3169.52
. U) t3 Y3 u" i: r, H
- L) I; Z$ z& L( ~  玉米      1562.78      1646.93     1647.164 j1 n; {2 _/ A8 M* p9 E- O- {

* j8 G! |+ T# i2 E' a  葡萄酒(亿升) 62.6        59.5       56
& p7 w# p/ D. q# L5 h4 g# m6 N' Q% _4 \" }; T9 C! N
  主要畜牧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6 F, P; h0 m$ {, p+ T
/ x' k) @8 s) Z1 B/ t. B0 l          1999        2000       2001
7 @; y! A1 D6 b7 I1 \- r4 a& e0 d; L# L- @7 k0 L/ y" j
  牛肉      157                  1807 G- I  y4 E$ ^  `9 `* M

1 w3 e. Q0 H# i  羊肉                11.3       14.2 
+ F( f  j& g1 ~) Y( N& `1 H4 ?' Y# A! M! E& H# |" i
  猪肉      230                  230# U  q$ h# p$ w# K* P# q

. _  M$ a$ I  |: L" ]! u0 [  牛奶(亿升)  247.65       248.5       240.45
6 |6 A9 u- l( v# J7 I7 v4 D
9 c, X9 c3 C5 N1 L8 n  (资料来源:法国国家统计局)
* C% ?( k# P; \" q4 i8 t! a4 a: Z. s5 R0 y, e" `

: f4 n% b2 R, H7 A6 @' C  【服 务 业】 服务业在法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0年服务业产值约8706亿欧元,约占法国内生产总值的62%,用工人数约占总劳力的70%。服务业分为非商品性服务和商品性服务,非商品性服务业包括行政管理、教育、医疗保健、国防、社会事务等。商品性服务业包括商业、运输、电讯、旅馆、金融、保险、娱乐业等。法服务业自7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从1970~1995年年平均增长率为3.5%,高于同期经济2.5%的增长速度。连锁式经营相当发达,已扩展至房地产、旅馆等多种行业。
# A7 d2 J: K* C; c% y2 u8 W# t- E8 V& t( L1 t; s  l
  
* M( E# M; b" B4 D/ Y/ J9 a& q【交通运输】 法交通运输发达,水、陆、空运输均极为便利。
- Z! t8 g8 g- o  n& y  ' d9 i8 u5 I2 ]! O( f# {, m
  铁路:总长31385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4464公里,每天平均运行火车达1.35万辆。法在发展高速火车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1981年第一条高速铁路巴黎至里昂线正式投入使用,时速为270公里。1989年12月,法研制成功新一代高速火车,时速为482.4公里。1990年5月18日,法高速火车创造了515.3公里的最高时速。2001年铁路客运量为715.2亿人公里,货运量为504亿吨公里。   ' {( J, M3 a2 x/ L/ Q
  
6 y# v: t/ y4 r% m9 G) g$ v% H  公路:法国的公路网在欧盟国家中是最密集和最长的,总长度为95232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821公里,国家级公路27500公里。2001年共有车辆2980.8万辆。2000年公路客运量为39.7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为1842亿吨公里。, c3 B0 n. ?6 Y- b+ b- y% v% f
  + d+ c; Y! ?% |0 z
  水运:内河航道总长8501公里,其中通航5789公里。巴黎是主要内河港口。2000年货运量为71亿吨公里。内河运输船总计1894艘,总吨位127.97万吨。有远洋商船207艘,总吨位450万吨,年货运量为1.357亿吨。法54%的进口物资和37.3%的出口物资通过海运。主要港口有马赛港(欧洲第三)和勒阿弗尔港。2 B. U' l5 ]. F; K! H+ ^
  
* h5 J1 K; T# }; ~( g  空运:2000年拥有各种飞行器11913架(其中民用飞机8136架,直升机799架,滑翔机2195架及783个热汽球)。2001年运送旅客量约1.21亿人次。货运量166万吨公里。设有494个机场(其中153个供民用运输 ,通达134个国家和地区的529个城市)。主要航空公司为法航,主要机场有巴黎的戴高乐机场和奥利机场等。) T0 R( Z# t0 R; \  A+ _( N
, h# f+ j) a5 W# v9 B
  【财政金融】 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法国税收高于美、日等国,其中主要来自增值税,其它还有所得税、公司税、社会福利税等。2001年法国公共财政预算收支状况为:收入19532.5亿法郎,支出21605.677亿法郎,赤字2073亿法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6%。. T6 y5 l# ]3 _( N# y9 i, k; s# m8 g# [

" S' j2 H5 @4 B, [, y+ z* K+ F9 x  2002年6月,法国黄金、外汇储备总额为624.96亿欧元,其中黄金311.04亿、外币250.2亿、FMI债权58.07亿。2001年国债为6173亿欧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7.3%。2002年,法国政府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1%。
' x. K% j* ~6 U. @4 e0 h
1 C5 g- [* q: J, i0 U% V   1999年,法共有金融机构1087家,其中商业银行286家,互助或合作银行121家,储蓄银行34家,城市信贷银行21家,另有各类财务公司601家及金融专业机构24家。全国银行网点22124个,从业人员达41.2万。法农业信贷银行、巴黎国民-巴黎巴银行、兴业银行、里昂信贷等8大银行资产占全国银行总资产的一半以上。& Q; s$ H+ {. w0 M, O1 o

5 T& N* t* n" I5 J3 _: _  
& B% L  b) F% ^* a% c7 f; x8 P/ o

+ o* w, ?+ _  v4 K# z【对外贸易】 2000年法国进口和出口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均为4.8%。与世界各大地区和一百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近年来,法政府把促进出口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保持和扩大原有国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拉美、亚太等地区的新市场。近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亿欧元):
5 b6 i7 m1 x2 X% D& U% D# D( _& ^+ N+ f+ |
           2000       2001       2002* [6 O  A& W' Y* r

5 O0 H- P: c2 O8 q  出口额      3238       3314.2      3261.80 
) E" M4 \' R4 ~" @) i * s4 ?1 U. `. B
  进口额      3227.3      3270.6      3161.94
+ x' ?& v. f) Q( Z7 w0 a1 p" P; _+ f. U2 l0 {0 |% t1 y
  差 额      10.7       43.6       99.86 
8 r5 \. a* U& z& u  ~$ S3 _3 R# R8 a  }' X6 u
  (资料来源:法国国家统计局)
, C9 `: ^, T" e. S9 B
! {# n8 w+ J& i" P) g
4 T+ P- T$ H( C/ U6 B( ]  法进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汽车、化工产品、钢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和军火等。法对外贸易的70%在欧盟内部及欧洲国家内进行,美国是法在欧盟之外的最大贸易伙伴。2001年法对外贸易分布情况如下(单位:亿欧元):
9 l3 G4 G9 K, C+ x/ }1 P         
3 I  U$ ^  ]/ g; J1 w         出口额   进口额   差额
% S: Y9 C  c0 W/ d; J0 @' {1 e: ]1 t6 ]# g0 y9 e
  欧洲      2277   2244    33
5 i2 Q6 N% y3 }& |) Q2 z4 n' t$ V1 |% {. Y, {
  其中:& `" [, g* @8 l. _& l

7 N- n" c6 G. _# U9 K$ `0 M  德国      463.7   546.5   -82
2 L/ i2 |$ \' h' f( I- B7 J( K# L5 J" K9 |  h, a( b
  意大利     283.7   293.4   -9.6% R+ A( _! {- G+ V; X/ C4 Z! g. b
; A& K; S, y3 y" K  a- w( H7 K
  英国      318    246.1   71.93 |4 c$ w# t: G1 K5 z* T% B# j
7 |& v1 ^) t" R- n) d% ~& J
  西班牙     311.7   223.2   88.4
% |! O- U' {& x% `' y6 q( d. w" J2 J" L! Q9 m
  瑞士      109.1   74.8    34.3
- s( a! ]& s  E; q  C; j  p
# f/ W& n0 }* r  非洲      183.6   151.5   323 U7 I' Z3 @& ], H3 [
/ f5 i2 `0 a  @/ a, h1 d# P
  美国      399.5   377.8   21.8     
8 j& x8 g. k. B3 p, d$ o; y( @2 d9 K2 m) L
  亚洲      256    394    -138
  d$ F/ A0 I2 Y/ A' u. m, ], O
7 T1 s4 _+ T+ h* E+ s  中东      95     68     27            
4 j  R# D) v6 J; h5 T& v" o4 _: q% s% Z4 l' Q
  (资料来源:法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材料等)( c. J8 o4 z# s2 w# n; o& T
7 Z8 F+ J& C) h5 D
  【对外投资】 近年来法对外投资增加很快。2000年法在国外投资达1872亿欧元,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法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欧盟成员国,对美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非洲、拉美的投资也较高,并以工业、能源、服务部门为多。大多数投资采用企业兼并或购买公司股份的形式。: b! P( Y# \4 v: Z6 e

: O7 M7 U' [  \) n. P$ r7 m  【对外援助】 法对第三世界提供发展援助的主要对象是法语非洲国家。近几年由于经济不太景气,援助额有所下降,但总额仍在7个最发达国家中居第二,按人口平均列第一。2002年对外援助达48.09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3%,其中双边援助为36.05亿欧元,主要方式为取消债务、提供贷款等。2001年主要受援国依次为:科特迪瓦,2.725亿欧元;埃及,2.667亿欧元;摩洛哥,2.319亿欧元;塞内加尔,2.203亿欧元。9 V. \% m" C% N% i% h

7 F# ]( N: Q$ ^8 c# Z) M1 x8 }/ w  【外国资本】 80年代外国对法投资主要集中于购买不动产,十年中共购买土地4.5万公顷。近年来外国对法工业部门的投资加快,主要是欧盟成员国,占外国在法投资总额的71.5%,其中英国28.8%、德国14.9%、荷兰9.1%;其次是美国,约占11.5%左右。1998年外国在 法投资总额为1 653亿法郎。2002年,法国吸引外资498亿欧元,其中220亿来自欧盟,居世界第五位。目前,法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外国在法投资,如放宽条例、为投资提供帮助等。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17: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公司】 埃尔夫阿奎坦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石油、化工、医药等,2001年营业额871亿欧元。通讯地址:2,PLACE DE  LA COUPOLE ,92400 COURBEVOIE-LA DEFENSE-FRANCE.
; \9 t" p: v$ A; D* p" Q# ~" l! ?  _
  雷诺汽车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轿车、货车、大型商业用车等,2001年净资产100.51亿欧元,营业额363亿欧元。通讯地址:34, QUAI LE GALLO,92512 BOULOGNE CEDEX, FRANCE.% {- H9 L; ]9 _5 {, b! x0 i& p+ g
; J( _/ Z) \1 ]- F1 {
  法国电力公司:经营范围为法电、输电、配电等,2001年净资产137亿欧元,营业额407亿欧元。通讯地址:30,RUE JACQUES IBERT,  75858 PARIS CEDEX 17.
$ q: O" h+ v+ O  e" k8 X9 R( i, k% I: S9 P( Y, Y1 S
  家乐福集团:经营范围是超级市场,2001年营业额为694亿欧元。通讯地址:21, RUE LOUIS CALMEL, 92230 GENNEVILLERES, FRANCE.5 X- g0 v1 M, D$ {" C% `) C

* T9 s  x; w+ C& D' P+ L  【人民生活】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完善,社会保险建于1945年,它以分摊原则为基础(各项社会保险津贴从就业人口缴纳的社会分摊额中开支)。法社会保障支出金额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中的30%,其中77%来源于雇员和雇主交纳的社会分摊额和对工资外收入征收的普通社会税金。这是法社会保险总体系的几乎唯一资金来源,政府提供的资金仅为总资金的1/5。法社会保险包括退休金(49.2%)、医疗保险费(27.2%)、家庭津贴(12.8%)、待业金(失业补助和职业培训费)(8.4%),2000年法社会保险费收入为2894亿欧元,支出为2841亿欧元。但目前尚有40万人不在社会保险之列,有37万人仍需自费医疗,有40万人无住所。据1995年统计,占全国人口1%的富有家庭拥有全国20%的财富,而20%的贫困家庭仅拥有1%的财富。2001年最低标准工资为每月1126.2欧元,每小时6.66欧元。法各类医院共拥有病床约54万张,每千人8.5张,医生约22万人。法国家庭54.3%拥有自己的住房,78.8%拥有汽车,95%装有电话,92%有 彩电,97.5%有1台冰箱,85%有洗衣机,35%有洗碗机等,家用电器已很普及。
% ?7 H4 [, d% I7 W( \6 c% H  S- m( c
  , p# R7 l( ]; Y5 L- J% S& w

# A& c& O/ `6 l, R1 i! Q6 U1 _8 T  E2 q/ f7 x
【军    事】 法目前的国防体制是在戴高乐政府1959年“国防组织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总统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在其领导下的国防决策机构包括内阁会议、国防委员会、小范围国防委员会和高级国防委员会,其中内阁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国防政策、任免将级军官,有权宣布总动员、发布戒严令和紧急状态令等。奉行独立自主的防务政策,实行义务和志愿两种形式的兵役制度。法1997-2002年军事纲领法确定用六年时间完成军队职业化改革,逐步以职业兵役制化替代义务兵役制;由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构成海空二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国防工业进一步实施以合并、推动高科技及真正走上市场为内容的改组。2001年7月内阁会议通过2003-2008年军事纲领草案,其中军事装备支出总额为800亿欧元。/ w1 h2 K" x; _8 U$ {
  4 i. Z# ]: v/ B6 P$ e
  武装力量由陆、海、空军和宪兵组成。2002年总兵力44.02万人,其中陆军17.26万人,空军7.1万人,海军5.64万人,宪兵9.79万人,其余总部机关等4.23万人。
# U5 E# C/ p3 _9 C" ?2 f3 B1 S1 v# J  
( C* w1 m  [" {$ [! v  陆军主要编成1个地面作战司令部、1个后勤司令部,9个作战旅、2个后勤旅。主要装备有各型坦克834辆、装甲车4950辆、各型火炮802门、各型直升机498辆。. W# ^0 x1 V$ R$ n. B* t
  ) }3 a9 x  R  w3 H0 y
  海军主要编有战略海军司令部和水面、反潜、扫雷、潜艇等各专业作战司令部。主要装备有: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4艘、核动力航母1艘、直升机航母1艘、导弹驱逐舰4艘、护卫舰29艘、两栖舰9艘、支援舰30艘。7 \6 T; i1 v; f0 K! _
  : i9 g" M& I9 H( [% l- |
  空军编成6个攻击战斗机中队、7个战斗机中队、2个侦察机中队、14个运输机中队、5个直升机中队、2个电子战中队。主要装备有:作战飞机433架,预警机4架、侦察机45架、空中加油机42架、运输机131架、教练机291架、直升机89架、空地和空空导弹若干。
0 H# i- y& E! y- {( N$ V  ! y- k& Y# ?- e
  原属国防部管辖的9.81万名宪兵划归内政部指挥,同警察、海关人员等联合组成28个地区干预治安部队,主要负责缉私、缉毒等任务。 / l! p/ I4 Q3 I, b% k
  % u) |3 W. C" C/ y! Q
  三军参谋长亨利•邦特加(Henri BENTEGEAT) 上将,陆军参谋长贝尔纳•多雷特(Bernard THORETTE)上将,海军参谋长让-路易•巴泰(Jean-Louis BATTET)上将,空军参谋长里夏尔•沃尔西坦斯基(Richard WOLSZTYNSKI)上将,宪兵总局局长皮埃尔•米茨(Pierre MUTZ)。
7 W- ]( a+ l9 I5 g% |  
$ X( s+ I3 G# p1 V  法战略核力量包括:4艘战略核导弹潜艇、45架幻影2000N型核攻击机、36架超军旗型舰载战斗机,共有145件运载工具和465个枚核弹头,总当量为8190万吨。
. v* P; m* h  N% {  
9 ?) S% ?+ Z) Z" Z# D9 z  国外驻军:2001年法在海外驻军约3万人,其中驻太平洋等地区约2万,非洲地区约6500人,受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指挥的约9000人。驻外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法海外省和海外领地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保证该地区的安全利益;执行与法签有双边军事合作协定国家的驻军任务;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 ; W. s4 M( k% p# e) V
  
1 o9 M. F) r# l+ y: `" T& T  2002年国防预算为289亿欧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 H$ I$ y. v, C4 d

) ]0 m* r. D( Z9 B2 W5 n3 f, V! y4 K【文化教育】 法国教育在50、60年代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逐渐形成了现今具有自己特点的、比较复杂多样的教育体制。6-16岁为义务教育。公立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小学和初中使用的教材也免费提供。高等学校除私立学校外,一般只缴纳少量注册费。小学入学率100%。学前教育在公立和私立的幼儿学校、幼儿班中进行。初等教育学制5年,每星期授课时为26小时。中等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两类。普通中等教育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制7年,其中初中4年、高中3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近年来发展较快,主要包括技术高中、职业高中、艺徒培训中心、就业前教育适应班4种类型和层次。高等教育分为综合性大学、高等专业学院、高等技术学校和承担教学任务的科研教育机构4类。现有71200所小学和中学,教师和学生比例1比16;有90所大学、3600所高等专业培训学校,教师和学生比例1比30。2001年教育预算为3881亿法郎,约占国家总预算的26%。1999-2000年在校人数:学前、小学、初等和中等教育1250.8万人,高等教育209.5万人。
' a3 I( P0 z- q8 ?" {: T" J
6 T8 \; r1 t2 q( F, G  法著名高等学校有:巴黎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里尔第一大学、里昂第一大学等。巴黎大学是法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0 L; f. M+ F" A
- U, w7 L% K; z0 H# _2 e5 a  法国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发展工作,专业研究人员达30多万人,2001年科研预算经费达558.7亿法郎,主要领域包括生命科学、空间、数学、物理等。
6 u; Z6 i: A; x8 m
. p: z% K) E7 t* d1 X  I6 e  【新闻出版】 2000年全国共有各种报刊杂志3936种,其中日报122种。发行量超过10万份的全国性报纸有7种,地方性报纸有20份,全年总发行量约90亿份。2001年主要报纸及其发行量如下:《费加罗报》,36.95万份;《世界报》,40万份;《法兰西晚报》,12万份;《解放报》,17.16万份;《人道报》(法共机关报),5.1万份;《巴黎日报》,10万份。地方报纸主要有:《西部法兰西报》,79.5万份,是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北方之声》,33万份。
6 q) }& j, R+ N' k: M+ z3 b* _* {5 C
& l& Z) v: \/ P; T; {# F  x( a4 d  杂志发行量居前100位中超过100万份的有6种,超过50万份的有8种,主要周刊:《快报》、《观点》、《新观察家》、《巴黎竞赛画报》、《费加罗杂志》等。+ c0 k) z" x8 l1 j6 O

8 f# e& W; o4 A  法约有6000家出版社,其中较大的有331家。2000年法出版了51877种图书,其中新书为25832种,重印26045种。: T1 M4 l$ L  h) c4 T9 n' B
2 |4 g; I/ c% ]) Q# k" c: W( p
  通讯社:法新社,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1835年创立,原名哈瓦斯通讯社,1944年9月重建并改用现名。1956年政府确定法新社的独立地位,但其财政管理仍由国家控制。在国外有112个分社,向各国7 000家报纸、2 500家电台和400家电视台供稿。1 Q. t. ^. {0 s

: r, |( M  P" @9 r  广播电台:法国国家广播公司成立于1975年,下设6个广播电台:国内综合台、新闻台、文化台、音乐台、蓝色台、7号台。此外,还有国家广播公司和地方共同投资的17个独立的地方台。为加强对外宣传,国家广播公司专设独立的法国国际台,对外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1982年政府通过法令,取消国家对电台的垄断,允许私人和团体设立电台。目前,全国私营电台近1 300家,主要有卢森堡电台、蒙特卡洛电台、欧洲一台等。
0 ?: J4 V' M, }' \7 G; W  & t. x: L8 A! r2 c  J9 W- l3 A
  电视台:现有4家全国性国营电视台:法2台、法3台、ARTE台(与德合办的文化台)、法5台(教育台)。3家为全国性私营台:法1台、法6台、法4台(收费台)。20来家中央或地方的有线电视台,另有许多可通过卫星接收的电视频道。
1 n1 x7 _# G5 A+ w
+ r; w) y) g; E' T【对外关系】 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欧盟创始国及重要成员、北约成员(但不参加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法国同18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22个国际组织派驻代表团。法基本外交政策是:积极主张世界多极化,反对美单边主义;重视发展同俄、中、印度等大国的关系,以争取更多回旋余地;致力于欧盟独立一极的建设,并力争法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保持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关系,推动发达国家增加对非援助;积极参与中东和平进程及有关热点事务;加强同亚洲、拉美的政治、经济关系。
$ @" p6 z' I( Z6 h: Q( G  
5 [+ |7 x; [! R% N0 E* L  【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 关于总的国际形势:认为地区冲突、武器扩散、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有组织犯罪等是威胁国际和平的主要不稳定因素;“9•11”事件虽然对美国形成巨大冲击,但其单边主义立场没有改变;美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是为了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其实质是一极与多极之争;各极应该互补,共同对付威胁,从而形成一个由多极构成的新秩序;应当协商一致并在国际法框架内合法使用武力,否则使用武力会成为动荡的因素,武力应为法制服务并受法制的约束;主张维护文化、语言的多样性并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7 u3 G# g. p% L8 ^/ M) y" `
1 p4 x1 ?* u' u0 Z# J# J
  关于伊拉克问题:对美绕过联合国单方面对伊动武深表遗憾,认为这开创了危险的先例,脱离了国际合法框架,对国际秩序造成严重损害,反对联合国以任何形式使战争合法化。认为伊战后政治安排和经济重建及人道主义援助应由联合国主导,反对美对伊实行军事管制和独家掌管伊石油资源,认为美国和英国应在人道主义援助、维护伊社会治安方面负主要责任。当务之急是解决治安问题,建立包括伊各派代表的临时政府,其次是搞好战后重建。支持逐步取消“石油换食品”计划。对萨达姆政权的倒台表示高兴,表示将积极务实地参与伊战后重建。3 s8 j4 X; b7 E1 Q9 S$ L5 _* I) J

% @- u+ e. A0 k8 S0 x+ p0 W  关于朝核问题:对朝鲜声称秘密研制核武器和重启核设施表示忧虑,对朝向日本海发射导弹表示遗憾,认为朝严重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的国际承诺,其后果将破坏地区稳定和国际平衡。希朝立即采取措施履行国际义务,放弃开发核武器的计划。国际原子能机构应对此进行核查,支持在联合国框架内和平解决问题,同时强调应满足朝在安全方面的一些考虑。法至今仍以时机不成熟为由未同朝鲜建交。
. x7 X" r! B5 h* p# G* L
6 c) a8 H; e5 L1 w2 @# A. Y% M' h  关于中东和平进程:高度关注中东局势,认为应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和“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中东问题。认为美处理巴以冲突不应采取双重标准,应加大解决中东问题的力度,支持美、欧盟、俄、联合国四方制定的“路线图”,强调欧盟、特别是法国也应在其中发挥作用。强调阿拉法特的地位不可替代,只有巴人民才有权选择其代表。要求巴继续改革领导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恐怖暴力行为,对阿拉法特任命总理表示欢迎。呼吁以做出妥协,无条件从巴被占领土上撤军和同意巴勒斯坦建国。
. a" p: C& A2 z% k- U8 |% E( [. m% C; F2 f/ b7 ]3 {8 l& c  k! W
  关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政治上支持美打击恐怖主义,军事上呼应美军事行动。认为“9•11”事件引发的危机尚未结束,恐怖分子在全球的网络并未消失。强调反恐不能光靠军事手段,呼吁各国从司法、情报、经济等方面加强合作,从政治、经济方面彻底消除恐怖主义根源,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主张联合国在反恐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反对美将伊朗、朝鲜称为“邪恶轴心”及其制定的“先发制人”战略,强调不能将恐怖主义简单化。! q$ o+ o: }3 O8 V( X

) j) K; F! J, r  \6 T5 W9 N4 j" [  关于欧洲建设:一贯积极推动欧盟政治、经济和防务联合,在欧盟机构改革及东扩问题上态度积极,注意维护法德轴心作用,同时加强同英等主要欧盟国家的合作。在关于欧洲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中,主张欧盟向“主权国家联合体”发展,加强政府间合作。与德国共同倡议在欧盟内设立“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双主席制和“欧盟外长”,以取代现有的轮值主席国机制和“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及“对外关系委员”的职位。认为欧盟应是未来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与美国的关系不是相互竞争,而是互补。伊拉克危机进一步暴露出欧盟缺乏共同外交与防务政策的弱点。欧盟应通过一个共同行为准则,制定一个能使各国外交互补的共同外交政策,并确定一种新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各国应增加军费开支,增强防务力量,以维护欧盟内部稳定,有效应对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等威胁。
0 Q6 [4 f+ }9 U2 M; \) t4 s
" }( A! A! ~+ r" E: e2 F' M7 ^4 Z: T) C' D& P: Z
【同我国的关系】 中法于1964年1月27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目前两国关系发展情况良好,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果。
7 {$ N# `4 j1 w3 `8 C  T' T  
: J( \* r5 A* J' t  近几年两国高层互访主要有:1994年4月巴拉迪尔总理访华,9月***主席对法进行国事访问;1996年4月,李鹏总理访法;1997年3月乔石委员长访法;5月希拉克总统访华,两国元首签署联合声明,决定中法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4月、5月朱镕基总理和李瑞环主席先后访法,9月若斯潘总理访华。 1999年9月,法参议院议长蓬斯莱访华。10月***主席再次对法进行国事访问。2000年10月,希拉克总统访华。2001年4月,李岚清副总理访法。6月,吴邦国副总理访法。11月,胡锦涛副主席访法。2002年以来两国的重要互访主要有:6月,唐家璇外长出席国际展览局会议并顺访法国; 9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问法国;10月,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叶选平访法; 11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代表大会前顺访法国。. }9 L7 O1 f/ r4 A% A$ e  T5 q

9 ^& h8 k. H1 I2 h- r  2003年,1月法国外长德维尔潘访华;4月法国总理拉法兰访华。
6 u9 q& j% r: W% @$ M+ ]& W% b  g/ g
  截止2002年底,中法共签订了23个财政议定书和2个赠款协议,法方承诺贷款总额约25.7亿欧元,涉及133个项目,其中125项已生效,生效金额约25.3亿欧元。法在华直接投资项目2032个,协议金额71.4亿美元,实际投入56.1亿美元,在欧盟国家中列第三位,主要集中在能源、汽车等行业。1978年以来,中国赴法留学生共计14198人。2002年,中国在法留学人员为3398人,法在华留学1341人。
) v$ I; d+ y* w3 d+ j" A, k  
, S$ y& y0 L1 t$ I( Y- q# z. w  中国驻法国大使:赵进军。馆址:11,Avenue George V, 75008 Paris。电话:(331) 47233445,(331) 47233677。文传:(331) 47202422。电传:614436F。领事部地址:9,Avenue Victor Cresson, 92130 Issy-Les-Moulineaux。电话:(331) 47360258。经商处地址:21,Rue de l'Amiral d'Estaing, 75016 Paris。电话:(331) 47201747。文传:(331) 47234831。电传:649492F。网  址: HTTP://WWW.AMB-CHINE.FR- s. y/ c5 O% d( O3 g
  
2 m+ k) O" t7 E$ M( t2 ?' t! j1 m! O  法国驻华大使:蓝峰(Jean-Pierre LAFON)。馆址:北京三里屯东3街3号。电话:65321331。传真:65324841。商务处地址:北京工体北路甲2号盈科中心1015室。电话:65391300。
( b- B4 q! a. N, R0 l2 T
) V, G  Z4 q8 \, {$ t  
. G/ x$ h& P: Q' d【同西欧国家关系】 2000年下半年,法利用轮任欧盟主席国之机大力推动欧洲建设,成效显著:促使欧盟决策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欧盟防务联合迈出重要步伐,并使欧盟15国和13个入盟候选国共同通过欧盟基本权利宪章,从而确定欧盟社会一体化的基本标准。 : r6 i0 w0 g6 b6 v) E

. {) Z& U8 y7 Z  2000年1月26日,若斯潘总理在斯德哥尔摩与瑞典首相皮尔森讨论了俄罗斯、欧洲防务、欧盟东扩和机构改革等问题。2月3日,法国政府宣布因极右翼入阁而制裁奥地利政府,包括终止双方的政治往来等。3月1-3日,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访问法国。3月20-22日,欧洲议会议长芳丹访法,双方就欧盟东扩、机构改革、欧洲防务等问题交换意见。3月27-28日,卢森堡首相容克访法,除欧盟事务外,双方讨论了加强两国铁路联系、跨国界等问题。4月18日,马耳他外长鲍尔格访法,寻求法对其加入欧盟的支持。5月19日,德国总理、外长与法总统、总理、外长举行非正式会议讨论欧盟机构改革问题。23日,法与西班牙举行首脑会议,主要讨论欧盟及共同打击恐怖活动等问题。29日,瑞典外交大臣琳达访法,商讨欧盟建设问题。7月5日,挪威外交大臣贾格朗访法,主要讨论欧洲事务。8月18-20日,韦德里纳外长先后访问丹麦自治领格陵兰岛与冰岛,与冰方讨论了法冰关系及冰与欧盟关系问题。10月3日,希拉克总统赴德出席德统一10周年庆祝活动。11月22-12月2日,希拉克总统访问欧盟14国,就欧盟尼斯首脑会议议题与各国领导人交换意见。 5 x7 R/ T8 \0 [" f- a

; r$ i1 f; @7 d  2001年1月11日,德国外长菲舍尔访法,同韦德里纳外长就尼斯欧盟首脑会议进行总结。1月12日,丹麦新任外长里克托夫特访法。25-26日,韦德里纳外长出席在里斯本召开的“西地中海合作进程”部长级会议,讨论了西地中海政治与文化对话、西地中海安全与稳定以及马格里布区域合作等问题。29日,第二十届法意首脑会晤在意大利的都灵举行。31日-2月1日,法德两国首脑会晤,双方主要就欧洲建设的未来框架及法德轴心对欧洲建设作用等交换了看法,双方决定今后每6-8周进行一次对话,进一步加强双边磋商机制。2月2日,瑞典首相佩尔松访法。9日,法英在法举行首脑会晤。22日,挪威外长亚兰访法。23日,爱尔兰外长科恩访法。3月5日,瑞典首相佩尔松访法。8日,法德外长会晤。4月3-4日,马耳他总理阿达米访法。9日,冰岛总理奥德松访法。23日,法德外长会晤。5月9-10日,法德外长会晤。11日,法德两国在巴黎举行首脑会晤。15日,比利时外交大臣米歇尔访法。16日,法德外长会晤。17-18日,法外长访问瑞士。18-20日,法外长访问挪威。6月5日,瑞典首相佩尔松访法。12日,法德首脑举行第77届会晤。18日,荷兰外交大臣范阿尔森访法。21日,法德两国外长会晤。26日,意大利外长访法。7月9日,英国外交大臣访法。11-12日,第18届法国-西班牙部长级会晤在法举行。27日,法外长访问土耳其。8月23日,意大利外长访法。29-30日,法德外长会晤。9月5日,法德首脑非正式会晤。9-10日,若斯潘总理访问希腊。20日,英国首相布莱尔访法。10月15日,法德外长会晤。24日,法德首脑会晤。24日,奥地利外长访法。11月23日,法德首脑会晤。27日,法意首脑会晤。29日,法英首脑会晤。12月3日,比利时首相维尔霍夫斯达德访法。 # C7 E- k3 \1 E2 W$ [5 i8 b+ z
8 D. k- y+ x, S1 d) H) ^
  2002年1月24日,韦德里纳外长访问德国,与德外长菲舍尔举行定期会晤。2月4日,韦德里纳外长访问荷兰。2月5日,丹麦新任外交大臣穆勒访法。2月7日,韦德里纳外长出席在德国居姆尼希举行的欧盟非正式外长会议。2月12~13日,奥地利外长瓦尔德内尔夫人访法。2月20日,德国驻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代表、社民党总书记格劳兹访法,讨论欧盟制宪问题。欧盟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访法。3月21日,巴黎书展期间发生反对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的示威活动,意政府随即宣布退出书展,并召回正在参加展览的司法部长、文化部长和交通部长,意司法部长还指责法庇护意红色旅恐怖分子并拒绝将这些人引渡给意政府。5月27日,德国总理施罗德访法。6月21日,希拉克总统赴西班牙塞维利亚出席欧盟首脑会议。7月16日,拉法兰总理访问英国。7月30日,希拉克总统和施罗德总理在德国什未林举行第79次法德首脑会晤。8月1日,法国和西班牙宣布将在10月前组建联合巡逻队,以共同打击“埃塔”巴斯克分离主义分子。8月12日,拉法兰总理与正在法国度假的英国首相布莱尔举行非正式会晤。8月17日,希拉克总统致信德国总理施罗德,对近日遭受水灾的德国和其他中欧国家人民表示同情和支持。9月24日,希拉克总统电贺德国总理施罗德赢得议会选举胜利。10月24日,希拉克总统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就欧盟扩大后的农业补贴安排同德国总理施罗德达成妥协,英国首相布莱尔对此不满,双方发生激烈争吵。10月26日,法国、奥地利、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和瑞典在法南部瓦尔省联合举行“欧洲防毒2002”民防演习。 ( [2 h9 g" n3 b1 c& Z2 W% Q

  ^% g3 [5 d: S8 f【同美国的关系】 2000年5月11日韦德里纳外长访美,就法任欧盟轮值主席国问题与美交换意见。韦要求美充分考虑因执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而修改《反导条约》对所有其它裁军条约及世界战略形势的影响。24日,韦德里纳外长出席北约部长会议,希望美充分考虑部署NMD可能引起的后果。30日,希拉克总统在接见西欧联盟代表时表示对美导弹防御发展计划以及美准备修改《反导条约》严重不安,称美的计划将损害国际社会在防止核扩散和制止军备竞赛方面所作的努力。12月18日,希拉克总统以欧盟主席身份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欧盟-美国首脑会晤。2 Q: p) i) u3 i- d! E$ a) M
! A. C; D5 H2 ?  d  H2 I
  2001年1月11日韦德里纳外长在巴黎为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举行告别宴会,邀请了俄、英、德、意外长和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高级代表索拉纳出席。3月25-28日,法外长韦德里纳正式访美。4月11-12日,美国务卿鲍威尔访法。6月6-7日,法外长访美。9月18-19日,法总统希拉克访美,成为9.11事件后访美的首位外国元首。11月6日,希拉克总统访美。12月11日,美国务卿访法。
! J  q: f7 l& h$ I) _
% j9 |3 l/ x. P! k* Z( F  2002年1月31日~2月1日,韦德里纳外长访美,出席纽约世界经济论坛,并会晤美国务卿鲍威尔和参院外委会主席拜登。2月23日,希拉克总统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希美国在最高级别上进一步介入中东问题,使政治进程得以恢复。5月26~27日,美国总统布什访法。7月11日,德维尔潘外长访美。9月27日,希拉克总统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重申只有在伊拉克拒绝同联合国合作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使用武力;同时呼吁强化解决中东问题的国际努力,并要求巴以双方立即同时打击恐怖主义,重启和谈。11月7日,希拉克总统与布什总统通电话,就美即将向联合国提交的关于伊拉克问题的决议草案达成一致。12月11日,希拉克总统与布什总统就土耳其加入欧盟和中东问题进行电话交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17: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关系】 2000年1月31日,罗马尼亚外长罗曼访问法国。2月22日,韦德里纳会见过境的波兰外长杰尔麦克,表示将支持波兰加入欧盟。3月2-3日,马其顿总理乔吉夫斯基访法,就巴尔干局势交换意见。27日,法总统希拉克祝贺普京当选俄总统,敦促普京和平解决车臣问题。4月8-11日,爱沙尼亚总理拉尔访法,法表示愿帮助爱加入欧盟。14日,斯洛伐克总统舒特访法,寻求法对其加入欧盟的支持。5月3-4日,若斯潘总理访问匈牙利,表示支持匈加入欧盟。11-12日,克罗地亚总统梅西克访法。15-16日,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基访法。9月14-15日,乌克兰总统库奇马访法。27-29日,韦德里纳外长访俄,要求俄在推动南联盟政权实现和平过渡方面发挥作用。10月30-31日,俄总统普京访法,使因车臣问题陷入冷淡局面的法俄关系得到缓解。12月17-19日,俄总理卡西亚诺夫正式访问法国,双方就两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意见。12月18-19日,部长级代表若斯兰访问科索沃,关注如何帮助科恢复司法体系和文化生活等。21日,南斯拉夫总统科什图尼察访问法国,两国领导人讨论了地区形势,并就塞尔维亚选举、国际刑庭、黑山和科索沃局势等问题交换看法,法重申对南民主进程的支持。
  R8 W% z5 m! j& t8 A. I! B1 A: g# F! X5 x7 i8 L# r
  2001年1月8-9日,立陶宛总统阿尔姆庫斯对法进行工作访问。1月16-17日,法国防部长里夏尔访俄,双方讨论的重点为安全与战略稳定问题上的双边合作,两国决定联合参与有关贫铀弹问题的国际调查。23-27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访法,25日出席阿塞拜疆正式加入欧洲委员会仪式。2月1日,捷克总统哈维尔访法。6-7日,斯洛文尼亚外长鲁培尔访法。8日,罗马尼亚外长热阿纳访法。12-16日,亚美尼亚总统科恰良访法。27日,法-德-波兰三国首脑在德举行会晤,这是三国举行的第四次首脑会晤。27日-3月1日,塔吉克斯坦外长纳扎罗夫访法。3月1-2日,马其顿总统特拉科夫斯基访法。4月4日,格鲁吉亚外长梅纳加什维利访法。11-12日,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访法。24-25日,斯洛文尼亚总理德尔诺夫舍克访法。26日,捷克外长卡万访法。30日,塞尔维亚总理金吉奇访法。5月14日,克罗地亚总理拉昌访法。6月12-15日,匈牙利总统马德尔访法。7月1-3日,法总统希拉克访俄,两国签署了战略问题联合声明。4日,波兰外长巴尔托维斯基访法。23日,法外长访匈。9月13日,法外长访俄。10月12日,法外长访问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16日,捷克副总理兼外长杨卡万访法。22-23日,法若斯潘总理率外交、内政、司法、交通部长访俄。25日,阿塞拜疆外长古利耶夫访法。11月28日,罗马尼亚总理纳斯塔塞访法。12月7-8日,希拉克总统访问南斯拉夫和克罗地亚,希是访南的首位欧洲国家元首。
. @( z4 j8 ?( y  x, N2 X
$ P0 N& s5 Q& T  2002年1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法国进行闪电式访问,与希拉克总统就反恐和双边关系交换意见。2月12日,法国负责欧洲事务的部长级代表莫斯科维奇对波兰进行工作访问,讨论波兰加入问题。2月25日,捷克副总理兼社会事务部长、捷克社民党主席斯皮得拉访法。2月26日,波兰外长西蒙兹维茨访法。3月21日,新任联合国驻波黑代表、欧盟驻波黑特别代表阿什顿访法,法重申支持建立一个稳定、民主的波黑。3月28日,捷克文化部长多斯达尔访法。5月14日,德维尔潘外长在雷克雅未克举行的北约部长理事会会议上表示,俄罗斯与北约发展关系符合国际新形势。7月3日,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赴法参加国际展览局关于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会议并顺访法国。7月8日,法俄外长在莫斯科签署关于建立两国安全合作委员会的声明。7月19~20日,希拉克总统对俄罗斯进行非正式访问。8月9日,希拉克总统致函南斯拉夫联盟总统科什图尼察,对其为实现南联盟和地区稳定以及为落实解决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未来关系的协议所做的努力感到满意并表示坚决支持。9月10日,德维尔潘外长访问波斯尼亚-黑塞哥维亚和科索沃。11月18日,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访法并出席在图卢兹举行的法俄委员会第8次会议。
& C! C  {% a7 Q& j$ ^) b4 `7 k' X/ c& n* x+ z' U
  - Z5 A$ a) Q# M( L
【同中东海湾国家的关系】 2000年法国继续致力于发展与中东和海湾国家的关系,希望在这一地区发挥积极作用。1月17日,法韦德里纳外长访问埃及。18日,科威特外交国务秘书夏因访法,法表示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是法中东政策的首要目标。2月7日,韦德里纳外长访问沙特。23日,若斯潘总理访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因谴责黎巴嫩真主党民兵对以的行动为恐怖活动而在阿拉伯国家引起轩然大波,法希拉克总统随后发表声明表示法中东政策没有改变。3月19-22日,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五世访法,法同意对摩的改革予以更有力的支持。26-30日,法负责合作事务的部长级代表若斯兰访问黎巴嫩与约旦,探讨双边合作问题。4月17日,以色列外长列维访法。23-24日,韦德里纳外长访问约旦。26日,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访法。5月16-19日,伊拉克议长哈马迪访法,讨论双边关系、地区形势及安理会关系等问题。7月29日,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再次访法。8月9日,韦德里纳外长访问摩洛哥,双方决定建立两国合作评估委员会。9月1-2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法。10日,也门总统萨利赫访法。10月2-4日,希拉克总统在巴黎主持巴勒斯坦主席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对话。12月13-15日,韦德里纳外长以欧盟轮值主席的名义对埃及、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中东四国进行了访问。+ B' }! q5 J( I) E
; h7 ?; |+ C1 J" _
  2001年1月11日,以色列外长本-阿米访法。1月28-30日,埃及外长穆萨访法。2月15-16日,黎巴嫩总理哈里里正式访法。3月1-2日,约旦外长哈提卜访法。4月3-4日,以色列外长佩雷斯访法。10日,科威特外交大臣萨巴赫访法。5月2日,黎巴嫩总理哈里里访法。4日,巴林埃米尔哈马德访法。7-8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访法。10-11日,法外长出席在摩洛哥召开的第八届地中海论坛部长级会议。23日,巴基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访法。28-29日,黎巴嫩总统拉胡德访法。6月25-27日,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访法。28-30日,沙特王储阿齐兹访法。7月5-6日,以色列总理沙龙访法。24-26日,埃及外长马赫尔访法。9月23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法。23-25日,法外长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进行外交斡旋。10月27日,法外长访问沙特阿拉伯。11月7日,以色列外长佩雷斯访法。12-13日,希拉克总统访问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30日,也门总统萨利赫访法。
; b* W/ I5 d2 z, @5 {9 f* b( L; N1 R% o2 m' I6 `: @
  2002年1月21~25日,利比亚外交秘书夏胡米访法。1月23-24日,以色列议长伯格和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主席库赖访法,出席中东问题研讨会。2月5日,巴勒斯坦计划和合作部长纳毕尔访法。2月5日,约旦财政大臣马尔托访法,商谈向法贷款3800万欧元事。2月11日,卡塔尔外长大臣塔尼访法。2月21日,约旦新任外交大臣穆尔塞访法。2月22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之子伊斯拉姆访法。2月26日,以色列副总理兼外长佩雷斯访法,就以外长和巴勒斯坦宪法委员会主席阿拉提出的解决以巴冲突的计划进行深入讨论。3月14日,以色列副外长梅尔基奥尔访法。4月8日,希拉克总统召见以色列驻法大使,要求以从约旦河西岸撤军。5月11日,希拉克总统致电以色列总理沙龙,强烈反对以色列发动的反法宣传。6月25日,德维尔潘外长访问埃及。7月5~7日,德维尔潘外长访问黎巴嫩、叙利亚和约旦,旨在促成召开中东问题国际和会,重启中东和平进程。7月26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法。7月26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访法。8月21日,以色列当局在特拉维夫机场扣留52名法国和平主义者,法政府对此表示震惊。10月16~21日,希拉克总统访问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并出席在贝鲁特举行的法语国家首脑会议。10月18日,德维尔潘外长访问利比亚。10月21日,利比亚外长沙勒加姆访法,中断了20年的法-利混委会会议恢复举行。10月30日,德维尔潘外长访问摩洛哥,听取其对伊拉克和中东问题的意见。11月14日,德维尔潘外长访问突尼斯。12月17日,德维尔潘外长访问阿尔及利亚。
/ {) D* X0 K6 b- l
: K/ T/ I) z" T& m8 K* \  
; P3 ?$ S5 f: L- z9 ]+ d  Q' `0 M3 ]2 A
【同亚洲国家的关系】 2000年1月12日,日本外相河野访法,法表示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月2日,印尼总统瓦希德访法,法表示支持印尼的政治、经济改革以及和解与民主进程。17日,韦德里纳外长访问印度,表示愿与印共同努力寻求建立多极世界,同时敦促印尽快签署核禁试条约和核不扩散条约。3月6-8日,韩国总统金大中访法,法表示支持韩对朝的“阳光政策”及半岛四方会谈,认为这有利于半岛的稳定。4月9-10日,巴基斯坦首席执行官穆巴拉夫会见法外长韦德里纳,与之讨论巴国内形势及阿富汗问题。16-21日,印度总统纳拉亚南对法进行国事访问,法支持印竞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5月2日,日本首相森喜朗访法,双方就7月在日本举行的八国首脑会议的议题交换意见。8-10日,负责合作与法语国家事务的部长级代表若斯兰访问柬埔寨,主持两国文化科技合作混委会会议。10-12日,若斯兰访越,主持法越合作混委会会议。21-25日,越共总书记黎可漂访法,法表示支持越的革新开放政策,双方决定建立两国财经对话与交流论坛。6月25-28日,乌兹别克总理苏勒塔诺夫访法,主要讨论加强双方的经贸合作。27-29日,哈萨克斯坦总统那扎尔巴耶夫访法,讨论两国经贸合作。7月27-29日,部长级代表若斯兰出席第七届东盟论坛会议及与其对话伙伴国(10+10)会议,并会见了朝鲜外相。10月19-21日,希拉克总统访问韩国,表示法国对朝关系正常化的时机尚未到来。30-31日,法国与印度论坛年会在巴黎举行,会议决定2001年召开两国新科技、文化研讨会并举办其它一系列文化活动。12月11-12日,部长级代表若斯兰出访老挝,与老挝外长共同主持召开第13届欧盟-东盟部长级会议。
  S+ A9 }" [, a
" ~7 g# O/ B1 b8 [7 N  2001年1月31日-2月1日,第六届法国-印度战略对话在法举行。3月5-7日,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访法。27-30日,斯里兰卡总统庫马拉通加夫人访法,法重申支持庫启动的斯里兰卡和平进程。4月1-4日,朝鲜外务省副相访法。17日,泰国外长沙地拉猜访法。5月2-9日,柬埔寨副首相兼内政部联合大臣韶肯访法。7月3-4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法。9月28日,印度外交与国防部长辛格访法,双方举行第二次法印战略对话。11月1-2日,法外长访问印度和巴基斯坦。7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法。/ F; K; u& N- `8 q2 ~3 b( `7 {
/ s3 A' r- g, Q0 {
  2002年1月30~31日,法国和印度第8次战略对话在巴黎举行。2月14日,法国总统和总理特使勒维访问阿富汗,了解阿新政府急需何种援助。2月27日,掌玺和司法部长吉古访问越南,探讨两国司法合作及收养问题。2月28日至3月1日,阿富汗临时政府主席卡尔扎伊访法,讨论扩充驻阿多国部队及阿重建问题。3月25日,韦德里纳外长访问阿富汗,并在返回途中在塔吉克斯坦做短暂停留。5月8日,希拉克总统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通电话,讨论卡拉奇喜来登饭店爆炸事件。6月3日,国防部长阿利奥-玛丽访问吉尔吉斯斯坦和阿富汗,承诺将帮助阿培训士兵和警察,并在教育、卫生、文物保护等方面提供援助。6月12日,巴基斯坦总统特使访法,法希望巴继续加大打击恐怖主义力度,推动印巴减少对峙。7月9~10日,阿富汗外长阿卜杜拉访法。7月31日,法国政府宣布向越南提供3500万欧元低息贷款。8月2~3日,德维尔潘外长先后访问印度和巴基斯坦,呼吁双方恢复对话。11月4日,外交国务秘书雷诺•米瑟利耶访问哈萨克斯坦。
+ Z8 D- n8 x! a5 G8 c& ?# G* K7 i
# `5 A$ X8 A) m$ o; ~  2 Z+ ^+ T- x% A1 t8 ]& g( w8 V6 e
【同非洲国家的关系】 法提出按“诚信、开放和适应”的原则调整、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在继续巩固与传统法语非洲国家关系的基础上,致力于法非关系多元化。2000年1月12日,部长级代表若斯兰出访非洲大湖地区坦桑尼亚、乌干达和卢旺达三国,进一步敦促有关国家实施卢萨卡和平协议。25日,尼日尔总统坦吉亚访问法国,法宣布向尼日尔提供6000万法郎的财政援助。25日,部长级代表若斯兰出访中非、刚果和乍得。26日,阿尔及利亚外长尤素非访问法国。28日,韦德里纳外长与过境回国的刚果(金)总统卡比拉举行会谈,讨论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刚果(金)会议之后执行卢萨卡协议的事宜。2月6日,韦德里纳外长访问突尼斯,与突政府签署了5300万欧元的协议,用于帮助突发展地方经济和职业培训。6日,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访法。3月1-3日,阿尔及利亚财政部长贝纳森胡访法,法表示支持阿经济改革,并希望加强两国间的联系。5月23-25日,塞内加尔总统瓦德访法。6月14-17日,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访法,法认为这是法阿关系重新启动的重要一步,同意将阿欠法的4亿法郎转为对阿投资。8月24日-9月4日,加蓬总统邦戈访法。9月25-29日,马里总统科纳雷访法,法决定向马提供5000万法郎援助。11月13-14日,负责国际合作的部长级代表若斯兰出席在加蓬召开的中部非洲国家贸易部长关于世界贸易的会议,并访问科特迪瓦。29日-30日,若斯兰对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进行访问,主持召开欧盟-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第四届部长级会议。! F6 \+ F3 v- W  e

0 K. _. c; G; P" |# W  2001年1月18-19日,第二十一届法非首脑会议在喀麦隆举行,希拉克总统率韦德里纳外长、负责合作和法语国家事务的部长级代表若斯兰及负责欧洲事务的部长级代表莫斯科维奇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共有51个非洲国家与会,为历届之最。法在会上宣布免除19个贫穷国家5亿欧元的债务。2月4-5日,法内政部长瓦扬访问阿尔及利亚。7-8日,负责合作和法语国家事务的部长级代表若斯兰率团参加了在乍得举行的第十五届法语国家部长级会议。13日,法外长对阿尔及利亚进行了5小时闪电式访问。3月5-6日,阿尔巴尼亚总理梅塔访法,法表示支持阿发展与欧盟的关系。6日,希拉克总统会见途经法国的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4月20日,毛里塔尼亚外长与合作部长阿卜迪访法。26-28日,法外长先后访问塞浦路斯、黎巴嫩和叙利亚。5月2-3日,摩洛哥首相尤素福访法。31日-6月1日,若斯潘总理访问南非。6月3-4日,法外长访问毛里塔尼亚。17-22日,科特迪瓦总统马博访法。19-23日,塞内加尔总统瓦德访法。28-30日,法外长访问尼日利亚和马里。8月12-14日,法外长访问乌干达、卢旺达、刚果(布)和刚果(金)。10月1-2日,法外长访问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11-21日,布基纳法索总统孔布雷访法。12月1-2日,希拉克总统访问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 N: J4 K3 j. X. \- V4 |+ Z2 P+ p9 c/ q0 C
) ~7 `1 Q) s9 ^# j$ f8 N
  2002年1月21日,韦德里纳外长和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共同前往刚果(金)、卢旺达、布隆迪和乌干达访问,协调两国对非、特别是对大湖地区的合作政策。2月8日,希拉克总统主持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工作会议,非洲13国元首、政府首脑及非统组织主席出席。2月10日,负责合作与法语国家事务的部长级代表若斯兰访问马里。2月12日,苏丹外交部秘书长访法。2月13日,加蓬总统邦戈访法。2月21日,若斯兰访问东非和印度洋国家,出席代号为“坦桑尼特”的地面部队演习,并赴毛里求斯出席印度洋委员会部长级会议。3月4~5日,若斯兰访问佛得角和塞内加尔。3月14日,联合国中、东非特使冈巴里访法,讨论萨文比死后安哥拉局势和人道主义援助等问题。4月16日,法国与喀麦隆政府签订新“减债和发展”协定,规定2003~2013年法每年减免喀对法债务9000万欧元。7月19~21日,德维尔潘外长访问安哥拉、莫桑比克、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8月30日,希拉克总统访问乍得。9月1~3日,希拉克总统出席在南非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建议对全球贸易征收少量税款以援助欠发达国家。9月22日,法国政府决定增兵科特迪瓦,以保障科内乱期间法国侨民和国际机构的安全。9月21~23日,德维尔潘外长访问乌干达、坦桑尼亚、布隆迪、卢旺达和刚果(金)5国。11月4日,法国外交部代表出席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举行的法非首脑会议后续行动部长级会议,宣布法非合作新政策10项计划,主要包括增加援助、强化援助监督机制、发展多种形式合作等。11月27日,德维尔潘外长访问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马里、加蓬、塞内加尔,协调各国在科危机问题上的立场。12月11日,法再度向科特迪瓦增派部队。
1 }& {( j+ s# |  r( S+ z. V' R9 U$ D1 U+ ?- U( r' [. P
  
( ~; \# L  j2 `/ b8 w1 G【同美洲国家的关系】 2000年1月13日,多米尼加  总统费尔南德斯访法,双方签署了保护和鼓励投资以及司法合作两项协定。25日,古巴外长洛克访问法国,双方签署了引渡司法条约,法支持古巴以观察员身份参加洛美协定谈判。2月24日,法外交秘书长会见哥伦比亚政府及“哥革命武装力量”联合代表团,支持哥通过政治谈判寻求和平的努力。3月10日,希拉克总统参加在瓜德鲁普举行的法国-加勒比论坛,鼓励加强该地区一体化进程以促进该地区与欧盟的伙伴关系。4月5-6日,加拿大魁北克省长布夏尔访法,法表示不论魁省选择独立或留在联邦内,法都支持魁省。6-9日,韦德里纳外长访问阿根廷与乌拉圭,商讨发展双边关系及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关系。6月4-5日,巴西总统卡多佐访法。21-24日,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访法,宣布成立法加科技基金。12月19日,希拉克总统作为欧盟代表与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在渥太华举行欧盟-加拿大首脑会晤。5 M9 V: j$ W6 _& Z: x

' ^  Y4 Y" J( U  2001年1月20-24日,哥伦比亚总统阿法朗哥访法。29日-2月1日,阿根廷外长吉亚瓦里尼访法,与法外长共同主持召开第七届法阿双边混委会。30日-2月2日,法负责合作与法语国家事务部长级代表若斯兰访问秘鲁。3月1日,墨西哥外长古特曼访法。4月4-7日,若斯潘总理访问巴西,两国就双边合作签署了多项协议。17-19日,智利总统拉戈斯访法。6月29日-7月3日,秘鲁总统托莱多访法。10月8日,智利总统查维斯访法。29-31日,巴西总统卡罗佐访法。
" ^' ^# q3 p# g* r/ G! Q; z3 y" `; m
  2002年3月5~7日,加拿大参议院议长海斯访法。11月29日,德维尔潘外长访问哥伦比亚。 4 K/ U( g1 ]% F- z
. t% y$ K/ ~) W4 ~' A
  【同大洋洲国家的关系】 2000年1月30日,澳大利亚外长唐纳访法。4月26-29日,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访法,双方讨论了亚太安全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17: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普罗旺斯位于法国南部,从地中海沿岸延伸到内陆的丘陵地区,中间有大河“Rhone”流过,很多历史城镇,自古就以靓丽的阳光和蔚蓝的天空,令世人惊艳。
! u% p& ]* L9 ?5 v# N: U" R
# K" O& M% L: H. C) f2 \5 u整个普罗旺斯地区因极富变化而拥有不同寻常的魅力——天气阴晴不定,暖风和煦,冷风狂野;地势跌宕起伏,平原广阔,峰岭险峻;寂寞的峡谷、苍凉的古堡,蜿蜒的山脉和活泼的都会……全都在这片南法国的大地上演绎万种风情。 7 U5 x% a" F/ {+ ^
; U$ h5 ^1 y- s2 r$ |. W1 U0 F2 J
最初的普罗旺斯北起阿尔卑斯山,南到比利牛斯山脉,包括法国的整个南部区域。罗马帝国时期,普罗旺斯就被列为其所属的省份。随着古罗马的衰败,普罗旺斯又被其他势力所控制……法兰克、撒拉逊人、封建领主,还曾被法兰西帝国与罗马教皇瓜分。 & J' h- G" t& d4 u9 ^! {& m' |+ v3 B
) i! J$ H6 O/ @
基此因素,历史上普罗旺斯的范围界限变化很大。18世纪末大革命时期,法国被分成5个不同的行政省份,普罗旺斯是其中之一。到了20世纪60年代,行政省份又被重新组合划分成22个大区,于是有了现在的普罗旺斯-阿尔卑斯大区。在温文尔雅的大学名城艾克斯、教皇之城亚维农的前后,还有那些逃过世纪变迁的中世纪小村落和古老的山镇。
$ M; w. K  a0 f! V$ q1 N尽管世纪的动荡给普罗旺斯留下了一个混淆的疆界概念,但也赋予普罗旺斯一段多姿多彩的过去,岁月流逝,普罗旺斯将古今风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 [& Y& J; d8 R

' n- F. w/ p4 [& }5 k! }在小城奥郎日,可以坐在罗马时代的圆形露天剧场看戏;在另一个小城阿尔(Arles),你可以坐在Place du Forum的咖啡厅里消磨一个下午,那令人沉醉的景致,与一个世纪前梵高所画的画几乎没有差别…… ' U4 C3 [/ U3 V/ m$ y9 ], J
. ~% U: b/ l% l6 p
不过,戏剧化的是,那些美丽如画的小山村,也时刻提醒人们忆起从前的血腥历史。莱斯德克斯、格底斯坐落在普罗旺斯中北部险峻的山区,中世纪时代封建领主的纷争,令整个法国南部陷入战乱之中。为安全起见,这一带山村结构紧密,修建在陡峭的悬崖边,仿佛要与危险世界永世隔离。 + w9 V$ N6 ^7 Z

3 j& `: ~. ]+ w4 t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他们的隔离是成功的。但自60年代开始,一批新的入侵者迅速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他们是旅游者。
7 W' w4 ~* q: }“夏天,为了买一点日常用品,常常要排在一长队旅游者后面,等待他们逐个为一两张明信片付帐。这让人厌烦。”当地人虽然如此抱怨,但旅游季之后,这儿又恢复了宁静。
8 }2 ?1 f8 x8 V  ^: n4 a7 u# y- |9 n4 c! V
埃克斯市Aix-en-Provence是画家保尔·塞尚的故乡,自中世纪起就是一座大学城,也是著名的“泉城”。这里是罗马普罗旺斯的古都。在今天仍以古罗马遗迹、中世纪、 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而著称。埃克斯市还以独特的烹饪、玫瑰红葡萄酒、以及特别的语言——普罗旺斯方言闻名。
& t8 L* i& S% \4 r: z; U
) A2 D/ S2 D$ k; S1 h普罗旺斯的生活简朴而高尚,单来这里把节奏放缓,好好地吸一口忘草香,尝一口鲜味芝士,也是人生难得的境界。 ) ]9 _; G( `1 G$ z# ?- \

! q0 ?( U- A6 z1 y& o当地出品优质葡萄美酒,其中20%为高级和顶级酒种。由于地中海阳光充足,Provence的葡萄含有较多的糖分,这些糖转变为酒精,使普罗旺斯酒的酒精度比北方的酒高出2度。略带橙黄色的干桃红酒是最具特色的。常见的红酒有:Cotes de Provence, Coteaux d 'Aix en Provence, Bandol。
9 n0 d. V' d- g4 g4 m! w) ^1 z& f) D2 n6 o& D; J( z% z& J
南普罗旺斯的古老小城阿尔(Arles),以热烈明亮的地中海阳光和时尚的艺术风格闻名。看过《梵高传》的人大概都会记得杰出的画家曾在这里创作、生活过。这里的街道、房屋、酒吧,到处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古罗马的建筑(阿尔人是古罗马人的后裔)、艺术家的作品、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在这里和谐相处,宁静美好。这里每年7月,还会举办一个很时髦的国际摄影节,在石头古巷和小广场上,展览当今缔造潮流的大摄影师和风流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由于以下多为法文,有些字母上的“^”打不出来,所以会有些差别) # n( u6 D$ R3 c7 S
6 N; w& e6 ]. k9 A2 l
法国红酒
! v& q, [  H  B5 p4 K2 R/ Z& N/ Q* J; E3 }6 ?3 W" A2 }1 a, A, k
- c" u( ~8 k3 B! [( y5 z
1、La Romanee-Conti(罗曼尼-康帝) 5 N6 @  |5 `6 Z" ~) o6 u( y" G7 G
位于法国勃艮第地区,酒园面积1。8公顷。特色酒评:具有多多气味变化及一种神秘的气质。
) A4 K) T2 [8 M& H' v9 @在世界众多的酒园中位及红酒首席的酒园为法国勃艮第地区“沃恩-罗曼尼”酒村中的“罗曼尼-康帝”酒园。该园所酿产的“罗曼尼-康帝”被行家一致评为世界红酒之冠。
& X7 V* h. B. }. V  q, J3 R6 o勃艮第地区位于法国中部偏东,由第戎市往南到里昂北方不远处的谢勒曼拉吉为止,在39500公顷的土地上分布着1800处酒园,年产2亿5000万公升的红、白酒。其中红酒占3/4左右。勃艮第地区由北至南依续可划分六个产区:(莎布里)Chablis、(努坡)Cote de Nuits、(不蒙坡)Cote de Beaune、(莎隆内坡)Cote de Chalonnaise、(马孔内)Maconnais、(薄酒内)Beaujolais。勃艮第六区中最数理化的一区是努坡与不蒙坡后构成的黄金坡(Cote d'or),长30英里,前者以红酒著称,后者以红白均产,但以白酒为尊。沃恩-罗曼尼酒村(Vosme Bomanee)即位于黄金坡的努坡中心。面积为123。5公顷,此村在17世纪是勃艮第公爵的狩猎区,以后才辟为葡萄园。目前有居民500余,都从事与造酒业有关的职业。沃恩-罗曼尼酒村共有大小酒园16座,其中最受瞩目的非康帝酒园莫属。沃恩-罗曼尼酒村共有七个顶级园区,面积共有205公顷,其中康帝酒园除了独自拥有其中两个完整的园区——“罗曼尼-康帝”与“拉塔希”外,还拥有约半数的“李其堡”园区、三成的“大依瑟索”园区、13%的“依瑟索” 园区、超过五成的“罗曼尼圣维望”园区及白酒园区梦拉谢,的产各种顶级酒90000瓶左右,另外还产有一些名列一级的红、白酒。康帝园除了康帝红酒外,下属的酒园均有精品出产,所以康帝酒园享有天下第一园的美誉。 + H0 K* P: _$ t5 P3 A; s! P
罗曼尼-康帝是康帝酒园中最小,但也是最精华的葡萄园,可以算是当今世上最古老的葡萄园区之一,公元12世纪就广为人知,归当地望族维吉家族所有。 1232年维吉家族将其中一块地捐赠给附近的圣维望教会,其中包括了这座酒园。此后400年间一直为不在天主教的产业,所产酒均未外流。 6 @7 A9 }) D- B7 t
1631年,教会为响应狂热基督教人士所发动的另一次十字军东征巴勒斯坦的活动。就将此酒园卖给了克伦堡家族,以筹措军费。不过,这项却未能实现此次壮举。克伦堡家族也收购了附近的另一个葡萄园——塔希园,将此园改名为“罗曼尼”(Romanee),与当地其他几个也称为“罗曼尼”的酒园同名,罗曼尼本义为“罗马人”,但这些酒园却与罗马人无关。亦有人推测是为纪念罗马人在罗马帝国时期将酿酒艺术传至当时还称为“高卢”的蛮荒之地的法国,而寓有饮水思源之意吧。 2 O/ O0 T! j6 I, o8 P
克伦堡家族经营此园历四代,却于1760年出售此园。此时本园已为整个勃艮第地区最著名的酒园。当然也是最昂贵的葡萄园。想要染指此园的人当然不会少,但当时最有名的两位人物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皮杜夫人(其时正24岁)和他的亲戚——同属波旁王朝支系具有亲王身份与公爵头衔的康帝在场时,其它人都不作他想了。 8 F: U) ?4 V0 h5 m- Z' [- Q
蓬皮杜夫人艺术鉴赏品味极高,同时在政治及敛财方面的手腕也堪称一流,当时的她可说是权倾一时。而康帝公爵不仅是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美食家,更难得的是他思想的开通,这在当时的皇族尤为少见。而蓬皮杜夫人与这位同法国国王相当友好的康帝公爵也并无好感,所以这成了二人之间的竞争。最终还是康帝公爵购得此园,同时他也是酒园所在地“努坡”的领主,对于领土内的酒园品质如数家珍。
) A: F5 @! W5 O' g, {. B& P3 j7 @/ G此园是欧瓦家族于于1869年出卖于一位当时一位成功的酒商:杜渥布罗杰,他在全法拥有的一流酒园面积超过130公顷,杜渥布罗杰家族自此再未转卖,以后虽因继承人的缘故多次分割,但最终还是合并一起,不过,1942年7月,雷洛家族购进其一半产权,由两家族共同经营,并在1974年成立董事会统筹酒园的运作与行销,从而使罗曼尼康帝酒园逃过了被分割的命运。代表布罗杰家族负责经营此园的奥伯特已是老布罗杰后的第五代传人。
# w9 r5 C" h- h/ D) g( z0 W此园的疆界自1760年以来一直维持到现在,历经230余年,因为本国的泥土会自然流失,所以必须由邻近较低地方特别是拉塔希园的泥土来补充。这里所种的葡萄全部是黑皮诺种葡萄。直至1945年为止,此园都是种植纯法国种葡萄,而其他葡萄园早在1866年前后被一种由寄生于美国进口葡萄苗的根瘤蚜虫所毁,唯独此园不惜血本以昂贵的化学肥料取代可能会传染幼蚜虫的天然堆肥,利用此园苗圃进行压条繁殖,使得此园更有了今后称雄于世的本钱。但在二次大战时期,园主终于四年苦撑之后因冰雹及人力的短缺而使本园1945年收成其惨,不足50箱600瓶的产量为历年最差,且老根已入风烛之年,不得不于1946年引进邻近拉塔希园的葡萄种,在46-51年没有任何收获。目前园中仍是此时期的葡萄种。 - h( p( n* v' d0 ?
虽然此园与拉塔希所用葡萄种相同,但微妙之处在于,因为园主是同一人,所以在管理、自然、气候、人工方面均相同的两个园里,所产的葡萄酒却各有特色。
0 r' j+ _6 A; B" q/ |本园葡萄酒陈年时均选用全新橡木桶,桶材由酒园统一购进,风干三年后方可使用。葡萄园产量极低,每公顷平均种植葡萄10000株,年产量2500公升,平均每用株葡萄才产出一瓶康帝园顶级酒。 - F0 t& @1 ~' k
行家对康帝酒的称赞集中于具有多层次气味的变化,高雅与一股神秘的品质上。其园主奥伯特曾形容它是:带有即凋谢玫瑰花的香味,使人留连住返,可以算是谪仙飞返天际时“遗留于人间的东西”。而塔段酒及其它勃艮第的名酒,尽管有时可以酿造出味道更浓烈、风味更富变化的佳酿,但在挽力上总是逊于康帝。 9 k3 X( y. h1 W+ q+ ^" P
康帝园年产约500箱6000瓶。但因其盛名所购之人甚多,所以酒学名师派克(Rotert Parker)曾有句贴切的话来形容:罗曼尼-康帝酒是“百万富翁的酒,却是亿万富翁所饮之酒”。康帝酒除其价格日渐高涨,园方也想出一种搭售的方式,首先是必须购买康帝园所产任何酒五六瓶,后来提高到一箱才能搭售一瓶康帝酒。其单价也极高,1988年出产的厂价为1300法郎;1989年升至3000法郎。
( L' K1 K( A; \: {" c5 \) K也因其贵重,所以每年八九月间葡萄成熟时期,整个康帝园管治极严,任何人等一律不得入内以避免影响葡萄园的采收。采收时均收熟练的工人手挽竹蓝,逐串摘取,唯有绝对成熟的才可以采收。之后立即送入酿酒房,之前会由酿酒师再作一次挑选。如遇天灾人祸,园方则会派人进入园区,将受损果实摘除以免受其影响。
* w! i& Z- s% @6 R, i其它:
* o; b0 R5 e& W# _) y; [( I1、黑皮诺葡萄(Pinot Noir):
9 b' a3 ?9 J2 K. _, B' ^此种葡萄产自法国勃艮第地区,早熟且对气候要求较高,是目前最古老的品种之一。黑皮诺酿造的葡萄酒,不但有各种各样的香气变化,且风味细致。为勃艮第地区广泛种植的品种之一。 * k6 P; t3 l3 n9 _- C
2、葡萄酒瓶 - P7 ^$ Q+ g2 i# P
1)波尔多型:由于该地红酒沉淀物多,必须使用醒酒瓶,所以酒瓶顺肩宽挺。此种酒瓶被称为“英格利褒曼”。
4 A7 k" G% S# o2)勃艮第型:瓶肩平滑,从瓶颈到瓶身逐渐膨胀的酒瓶。主要为淡绿色系。此种酒瓶被称为“玛丽莲梦露”。
+ D+ k( C6 |5 J0 ]% n/ t0 e0 l- j5 r7 _" W" S
0 ~. D$ s% }* u  E; n# @4 n/ l
2 ?: u! u9 n% w: ~: V# a* [0 l
2、La Romanee罗曼尼酒园
* s  V" N! K  U  D- C$ u位于法国勃艮第地区,面积0。85公顷,特色评价:颜色较深,果香较重。 ; M- S( U' V- }( }& u. G
在罗曼尼康帝园西邻有一个全地区最小的顶级酒园,这个酒园本来是罗曼尼康帝园的一部份,但1760年康帝公爵购得东边较低部份的园区后,两者即分开,归几个小农所有。拿破仑时代过后,其大将利泽-贝雷将军回到此地,于1827年将此区六个小园购入合并,形成现在的罗曼尼庄园。贝雷将军也因夫人陪嫁而取得拉塔希园。成为勃艮第区最高身份的家族。罗曼尼一直是利泽-贝雷家族的产业,贝雷去世后,其侄子亨利将军成为继承人。 7 i% ]! O& q/ X, y& e
罗曼尼园数年来一直由酿酒名家佛瑞家族负责经营及酿酒。目前有大约1/4的葡萄树超过50年,本世纪30年代有1/3的葡萄园被重新种植,其他部份随时更新。罗曼尼园位于16度的斜坡上,土壤的黏土成分没有东边的罗曼尼康帝园大,黑石灰土的深层有碎石和大石块,极不易耕作。所产酒色较深,果香重并集中,不太像康帝园。酒酿成后在全新橡木桶中醇化24个月。新酿完成时感觉较为硬涩,但经15-20年的陈化之后会出现惊人的变化。此酒在80年代重新成为名贵的酒种之一,年产量仅4000瓶。 ! w/ A( j+ `0 f2 O; v! {4 x
其它:
- }! M9 q- I( f, M# S. I5 K1)红酒的保存:应该注意将酒瓶平放,清晰度维持于12-14摄氏度。湿度相对高,避免光线的直射及受到震动,并远离异味。开瓶之前将酒直立放置约半天到一天时间,以使沉淀完全。
) \" L# u# y- u, }* M) E/ n. r! Y8 Z; Q对于薄酒内区产红酒,需要再放入葡萄酒专用的冰桶中冰镇五分钟开瓶。
( W" C' r7 Q4 T, J4 d+ y% u对于勃艮第及波尔多红酒,则在开瓶后再17-19摄氏度环境中安静放置一小时,换瓶,倒入大肚瓶中静置一小时。 - p, m! l8 j7 n# D% `& j1 S
0 _9 F3 m6 `, t% _& }" f5 d8 A

7 D" p6 p" A2 O, o, a" R
; u' r. S; z) k  `# S: m3、La Tache拉塔希
: n: x! E1 p6 E. C4 ?& r位于法国勃艮第地区,面积6。06公顷。特色评价:富含多变的气息,炫烂而温厚,是嗅觉与视觉的完美组合。 1 ~7 D: {. d& _* ]$ J# x' C/ x1 W
在前面所提到康帝园时常提到本园。拉塔希在康帝公爵取得康帝园之后,是全法最昂贵的及最受欢迎的酒园。可以说是全法国最重要的酒园,这至少也有200年的历史。其关系密切且有相似的命运。17世纪中叶,拉塔希一度与;罗曼尼康帝园都是克伦堡家族的产业,只是后者为康帝所取,而拉塔希则被当地望族比维家族收购。法国大革命时,比维与康帝家族因身为贵族而流亡海外,拉塔希也被没收并拍卖。
( a  D8 e$ a6 I+ C1800年拉塔希被一位从第戎市来的平民巴塞罗购得,巴塞罗先生将其传给自己的女儿,其女卡莱瑟结婚时,又把拉塔希作为嫁妆带到夫家,于是隔壁罗曼尼酒园的园主利泽-贝雷将军一举拥有了此园。1933年家族因为继承问题发生纠纷,拉塔希园才由利泽贝雷家族的手中再度被康帝园主杜渥-布罗杰家族购回。时间已过去了140年,勃艮第地区两大最好的葡萄园又回到一个园主手中。本来真正属于拉塔希园的土地仅有1。4公顷,较罗曼尼康帝园略小。杜渥布罗杰在1933 年收购拉塔希园时,将左上边四公顷多较差的葡萄园高迪绍园一并收购,并经法院判决许可将上述新购葡萄园所酿酒均打上“拉塔希园”的招牌,所以目前拉塔希园的全部面积达到6。06公顷,超过原来面积三倍有多。 2 |1 C8 }$ f- g* V
拉塔希园及罗曼尼康帝园非常近,中间隔了1。6公顷的一个一级酒园,1991年才晋级为顶级的“大街”园,理论上,自然环境应无太大的差距,1890年拉塔希园的葡萄树全部受到根瘤蚜虫的侵蚀,必须完全铲除,重新种植的树苗均由康帝园移来,拉塔希的葡萄已经同康帝一样。半世纪后的1946年,罗曼尼康帝园也同样需要从拉塔希引进苗种,同时其土壤也由其处补充。加上葡萄园主相同,所以酿造方法、品质管理、橡木桶材料均无二致。但其口感仍是不同。拉塔希酒较强劲,口味重,色深而集中;康帝则香气较足,高贵、清雅隽永,但这些都必须再凭个人口味评定。基本上拉塔希是唯一可以挑战康帝园地位的红酒,某些年份的 ' R/ K) L5 j. }) E
康帝也会败于其手,但二者价钱却有着巨大的差异。现在拉塔希园每年酿造20000瓶有编号与签名的酒,酒标格式和罗曼尼康帝园极为类似,价钱也昂贵。1989年的拉塔希酒在1996年春季美国的拍卖行情平均为265美元。 ) w2 `( x5 D0 B: P- q6 M
慕名的品酒家休-约翰逊(Hugh Johnson)在1982年品尝一瓶19625年份的拉塔希后,曾经有下列评语:开瓶后立即可闻到一股强烈及浓厚的紫罗兰香气,继而在20分钟内化为阵阵果香,起先是桔子,次而是黑莓。开瓶后30分钟是气味最丰富的时刻,炫烂而温厚,酒精中庸并趋向柔和。饮用拉塔希是一种至为奇妙的经验,不仅仅是因为它那种变化的迅速及广度而已。 2 D" S6 S# Y& ~! q" @! X* b- s
拉塔希酒能够名列世界红酒的顶尖,妙处正在于每个人可以对其丰富的内涵赋予不同的想像。其多变的气息嗅入了品酩者的心扉。
- q- t8 n) k0 I* g2 x  z5 V# S, r0 Y3 K* `/ s9 \+ r. U
其它:
! p* I1 r2 f* W4 |2 W1)法国人V。D。Q。S。如果酒标上加印此图标,则示刻酒为优良地区等级酒
/ x3 L% L2 L- u, }" e5 J/ O, E( k, Q2 }. K0 n+ u$ y
  J$ O' Q# Q9 i0 u' u) k3 S

  ~+ _2 j9 ~( k: O! g9 E4、Richebourg(李其堡)
# [  h. B" t8 _* L0 O1 Z( P位于勃艮第地区,酒园面积八公顷,特色品评:口味十分饱满、强劲,具有浓郁香气。 ) c- U! l' T  d8 x
处在罗曼尼园及罗曼尼-康帝园正东邻,该园建于1512年,原为西都修道院所有,日后产权分散。1760年康帝公爵购入罗曼尼时也顺带购入一小部份(约 0。13公顷)的李其堡,并入了康帝。所以现在的康帝也有了少许李其堡的风味。李其堡与康帝基本在土壤、天气等自然因素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康帝园位置较陡,泥土易流失。本来园区仅5公顷,但正如拉塔希1933年的扩张一样,本园区也在同时兼并了属于一级酒园的Les Veroilles约3公顷的园区,并经法院许可挂上了李其堡的名字。目前李其堡虽有十家左右的小园区,但每个酒园所产的李其堡品质都相当一致,和本地区其他名园一样,都是各自的得意之作。
" e9 a5 B) t$ h) X本园年产近40000瓶,但最受瞩目的仍是占地3。5公顷的康帝园。康帝园所产的李其体味年产红12000瓶,味道十分饱满、强劲,许多品酒专家例如派克,对于李其体味的称赞,并不亚于罗曼尼-康帝以及拉塔希。
3 n# a; V6 I" |: i0 W0 r/ D) c8 z$ i+ w* N李其堡的品味平实不讨巧,具有浓郁的果香、紫罗兰以及松露味等等。李其堡比起其他沃恩地区的顶级酒都容易成熟,但最快也需要经过4-5年后才能饮用。
' U" v4 [; g0 {: m其它: # w1 w( _& F: h7 S
法国葡萄酒分级系统
; M3 M  U! C- c& u4 M葡萄酒瓶上的标签记载了很多与该葡萄酒相关的讯息,通常会写上葡萄酒的名称、制造时间、地点及人,属何种等等。
5 c! p  V6 I+ I5 z+ d* z葡萄酒主要生产国均有自己国家对葡萄酒品质所做的分级,法国是将欧洲共同体(E。C。)的品质分级再细分为四级: : }8 W- Q, ?6 S7 O$ Q8 Y; Q3 H8 w
1)A。O。C级(法定产区等级):经过法国农业部认可生产条件的葡萄酒,其规定十分严格,皆为上等佳酿。
! D  H# a3 {% u, N) |2)A。O。V。D。Q。S。(优良地区等级):受全国产地名称协会的规范与监督,均属上等葡萄酒。
& _& \( ?7 M, e/ W+ V3)Vins de Pays(地区餐酒):为在特定地区,用特定的葡萄品种所生产出来的葡萄酒。 3 C  P) Z& ~: c* W6 m! O/ ]# v
4)Vins de Table(日常餐酒):某地区所产葡萄酒,或数个地区所产葡萄酒的混合,属普通消费餐酒。
# j  C$ ]' q4 Q- K1 l+ [, Z/ |! m其中除餐酒外,法国生产的所有酒的名称都是以产地名标示的。特别是A。O。C。级葡萄酒,其名称甚至细分成地方、地区、村镇、酒园等,地域越小的酒越有特色。
7 O( K7 r: O+ h2 m5 H
& W) E1 |3 C4 b% T; }3 F0 O7 N8 a+ H( Q. Y% N5 y' |- I

5 f( A+ l3 ~% Z7 G% C  G  `6、Clos de Vougeot(伏旧园)
! h1 J2 I9 n  o9 G* n% c) O' w8 E# H位于勃艮第地区,面积50。6公顷。特色品评:口味醇厚,回味力强,具有春天的气息。 8 d! N1 a7 U% ?; b9 m5 \
位于夜坡区的的伏旧园是于公元1110年,由天主教一支信奉“耕食苦修”的西都派教会成员在伏旧河(Vouge)的沼泽地和森林中开垦出来的。 1227-1370年间,随着逐渐收购邻地,这里形成了超过50公顷的园区。也因此园葡萄收成及酒质极佳,所以广为人知。拿破仑东征时,据说曾派人强行索取本园珍藏40年的酒王,颇有骨气的园主戈布理院长差人传达;请皇帝自己来喝。另外一个说法是有关于一位拿破仑麾下的比松(Bisson)少将。有一次他率队经过此园时,下令部队致礼,从此每当法国部队行军经过时都会如此。这是全国唯一享此殊荣的酒园。
5 c% @6 N8 j5 m7 h( f7 m+ E伏旧园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也遭充公拍卖,辗转到1818年被银行家欧瓦所得,次年欧瓦又购得罗曼尼-康帝园。这位大发战争财的园主维持着葡萄园的统一,直到1889年有6位商人各以60万法郎购得伏旧园。日后伏旧园一份份被割让出去。现在约有82人共有这座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园区,其中15人占有整个园区的60%,另外6位所有人共有20公顷土地,因此造成酒园产酒品质不一。 3 P5 I; Z& I: W/ {6 A7 @+ m. B
伏旧园位于一个海拔240-270米的山坡上,坡度平缓,面积为50公顷,四周围着一个有500年历史的石墙。本园土质随高度差异而不同,据分析有6种土壤,最高处为棕土,金色为石灰石与砾石而少黏土,土壤仅40厘米;中段以下土壤厚达一米,但砂石少黏土多,就会影响排水效果,因此伏旧园红酒品质也因高度而成正比。据说以前本园分酿三种等级的酒:教皇、主教与教士。园区最上层出产“教皇”级,人微言轻进献教皇的贡品;第二级“主教级”,是进献地位仅次于教皇的国王、主教及其他贵族;第三级才给教士及一般人。 0 j* H5 X3 `( v, k
本园被所有品酒大师指责的一点就是品质的良莠不齐。每年各园的产品即使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相同的品质。造成这个现象最主要的问题是园区所有权的分散。不像波尔多区的大厂,可以将一级酒以正牌出售,其余纳入二级酒。拥有伏旧园的那些聪明酒农与酒商将园区较好的部份(较高的园区)与较差区域所产的葡萄混合榨汁酿酒,使得品质一致、利益均沾;这当然使得伏旧园的名头失去光泽。目前本园年产约18万瓶到20万瓶之间。在其石墙外还有16公顷的园区,不列入顶级,故以“伏旧园一级”或干脆只叫伏旧园。另外,本区也产白酒年产量不过五六千瓶,品质平平。 4 R, P2 A* G! {8 _% p, w3 X2 o3 p- o
列入顶级的伏旧园一般是以位置愈高,愈接近城堡的园区为佳。其中最受瞩目的是雷洛园及卡本塞园。亨利-雷洛在1924年购进康帝园一半的股份, 30年后的1954年将产权转给两个女儿Pauline(保琳)和Marcelle(马莎尔),后者即是大名鼎鼎的“Lalou(拉鲁)”女士,号称勃艮第的“酒坛铁娘子”。次年拉鲁就和康帝园的另一股东布罗杰家族共同经营康帝园。同时自1972年起,她也经营家族事业。拉鲁为筹集资金,她让日本高岛屋集团于1990年承购雷洛股权的33。6%,并且在附近大买农地,最后导致内讧。酒园和拉鲁打起官司,拉鲁的姐姐和另一大股东罗杰联手将拉鲁
( B! p5 H* H) [( _8 h1 [: A) M7 I逐出酒园。这便是酒界有名的“康帝园政变”。 4 A+ m* h" U, N7 _4 l4 Z. Q
拉鲁女士被逐后,专营雷洛高社的自家酒园,将康帝园的管理方式搬来,直以康帝为假想敌。雷洛园在伏旧园区共有三片园地,两片由下层延至中坡,另一片则位于最上端,紧接伏旧园城堡。雷洛园克服部分葡萄先天不良的缺点(生长于下坡),采用不讲成本的栽种及酿制方式,加以拉鲁女士的名气及高昂的价格(有时高过一般伏旧园5倍),使本园名声大振。 7 e9 [1 S' y* e: R
另一个慕名的酒园是Meo Camuzet(美欧-卡木塞园)。本园在勃艮第地区拥有15公顷园区,列入顶级者三个,只有不到4公顷的面积,其中伏旧园即有3公顷,卡木塞家族在20 世纪初曾拥有伏旧园城堡,1994年才售与“品酒骑士团”,这是一个1934年才成立,为推广当时滞销的勃艮第酒所成立的品酒团。卡木塞的伏旧园园地在城堡南边,也是全国最好的部份。树龄四成已达75年,其它也在15-30年间,年产约12000瓶左右。全新木桶醇化一年半后才出厂的卡木塞伏旧园,带有深沉劲头回应了外界对伏旧园酒普遍的缺点:酒体单薄、酒味松散的批评。所以,瞳木塞代表正宗的伏旧园酒,口味十分醇厚,有玫瑰、紫罗兰、松露等香味,回味力强,仿佛可以闻到春天的气息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17: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7、Musigny(木西尼) 1 r# K. L$ {' A5 P5 E1 p
位于勃艮第地区,酒园面积10。86公顷。特色品评:温醇、风韵迷人、香气变幻多端,颜色浑厚。
' |, B( b9 X) w" m0 k木西尼园位于一片海拔250-300米高的石质平台上,隶属于Chanbolle Musigny(香柏-木西尼)酒村。此酒村共有180公顷,村镇本身占了一半,其他的葡萄园中,顶级酒园区有两个,南边的木西尼及北边的柏内-玛尔(Bonnes Mares),共占地24公顷,剩下60公顷则为一等酒园。
% a) Z' D! e* E9 G0 |/ b( z& T木西尼土质上层是红黏土,下层则多石灰岩,其中夹杂20%以上的砾石,俣得排水以及保温功能良好。由于有10-14度的坡度,园区虽不算太陡,但水土保持不易。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由山坡下将流失的土壤搬回山上,尤其是初春。 % O" [$ O( Y' @
木西尼园是由西都教派的神父、修士于11世纪建造的,后来在14世纪因被木西尼家族拥有而得名,但是木西尼家族后来没有继承人,只留下了名字。本园在17世纪时已被分成数块,而这也是勃艮第的惯例。
! o6 ]$ z, Q/ U; B- o. G( \( C木西尼园从西到东被一条小径分为两部份,因此有Grand Musigny(大木西尼)与Petit Musigny(小木西尼)之分。直到1936年9月11日政府将这两块地统一称为木西尼,但市面上到现在看到标明Les petits Musigny(小木西尼)酿的酒。政府1989年重新整理木西尼产地时,确定的面积即为今日规模。在此之前,仅尾端两段酿制的酒可称为木西尼,中间部分则不准使用该名。本园全部产地分属17个人所有,其中4位园主拥有九成的面积;木西艾占10。5%,普列欧占7。5%,杜亨占62%;Domaine Conmte Georges de Vogue(沃具公爵园)占地70%,有6。7公顷园地,同时享有木西尼独产权。至于其他几家,品质亦算上佳,除了普列欧园时好时坏外,大致本园区水准整齐于伏旧园。
9 J- e& _6 O: e" S% [沃具家族从1450年开始一直居住于当地,1766年因婚姻关系取得了木西尼。这块地在法国大革命中逃过一劫,是极少数没有被没收并现在也以其命名的酒园。乔治公爵有很长一段时间严格要求品质;他逝世之后,女儿伊丽莎白成为继承人。 % e& X+ J. Y+ _" ]
木西尼1972年以前有一段辉煌的历史,但在1972年以后便盛极而衰,直至1986年一个新的酿酒队伍重新投入为止。15年间只有1978年份的木西尼获得好评。新的酿酒大师Francois Millet(米勒)和Gerald Gaudeau(高都)及时进行改革,米勒经验丰富而年轻,曾在勃艮第著名酒园担任酿酒师12年。他针对每个园区土壤、葡萄成长情况来决定采收时间及使用木桶全新的比例,可以说对木西尼专心照顾,使得木西尼在1993年一个重要的评鉴会上夺得桂冠。 $ v0 b: ]" Y# G1 q9 \- M$ x
由于木西尼选择葡萄的严格,产量极少。例如年份极佳的1993年,每公顷仅收成2500公升,1991年因冰雹只收成1500公升。因此,平均每年提供15000瓶酒,而整个木西尼产地年产40000瓶。酒瓶上贴有木西尼标签的,都是老株结的葡萄所产。标签上也会很得意地标明Vieilles Vignes(老株产)。 . B+ t0 V! S0 g3 R5 W* m$ Y
木西尼的味道初觉秀气,不夸张,毫无火气。因此木西尼后被法国一位著名评酒家形容为:具有丝绒的感觉。 + j! r7 g4 N1 C8 G* D8 b7 U& t
刚酿出的木西尼泛出澄亮、温柔的光泽,且有一种新鲜、刚压碎的草莓香味。好年份的木西尼至少要陈上10年才开瓶,成年后的木西尼风韵迷人,颜色转趋浑厚,香气亦然,同时香味变幻,可随饮者自己的想像而给予不同的形容。
1 w; T. Y7 \. ?1 p/ R8 s/ V除了独领风骚的沃具园木西尼外,著名的拉鲁雷洛园也有此酒产出,雷洛本区有0。27勾结的小园地,全用全新木桶精酿,年产500-1000瓶,更是罕有之物。一瓶1994年份的本园木西尼,两年后的美国市价为400美元。
- m& C3 n* t! w) u+ R/ A其他: # c, K) F9 ~- a
1)葡萄酒饮用时的清晰度不同,味道也会呈现出不同。香味也呈现不同的变化。一般来说,白酒需要冷藏,而红酒则要在室温下饮用。这是指酒刚从冰箱中取出而言。在法国,规范的程序是依照葡萄酒的种类、产地的不同,而划分出不同的适合饮用的温度。
; B9 p3 q& N: S0 d0 T1 A' |
# v( n; U% W" v7 Z
6 E( T% n) C+ n% t7 b" E7 f: f- q1 j% C$ t  F
8、Chambertin Clos de Beze(香柏坛)
0 S& j$ ~+ }$ H/ ^( l位于勃艮第地区,面积15公顷。特色品评:口感特殊,有个性,呈深宝石色。 8 b) I; y( F( h  k6 w5 ?( c
全法国人都知道,拿破仑最喜欢的就是香柏坛,每次庆功宴上非指定此酒。这方面的记载很多,如拿破仑饮用时会事先冰镇,并且会加水以免“伤胃”。 . m. c( o% S1 p% ]9 ^
香柏坛酒村位于努坡北部,因该地区行政区名为Gevrey(盖芙瑞),所以本酒村也叫盖芙瑞-香柏坛。这里成为葡萄园已有1300年之久,公元 630年,勃艮第阿马杰公爵送一大块园地给十年前才在第戎市北方成立的贝日教会,作为教产。此园被命名为Clos de Beze(贝日园)。以后因为教会资金短缺于1219年将本园卖给了本地区郎格教堂。此教堂除在18世纪卖掉一半股份外,一拥有此园,到法国大革命此园充公为止。
; \8 |9 ~9 C4 e  i, D此园在中世纪已经极为有名,一位名叫贝亨的村民(Bertin)模仿贝园的一切,包括葡萄品种的选定到酿制方式,在贝日园的南邻也辟建了葡萄园,取名为“贝亨园”(Le Champ de Bertin)。几百年之后渐变为贝亭园(Le Champ Bertin),即是今日的Chambertin(香柏坛)。园区面积为13公顷,只比贝日园少了2公顷。在法国,没有一个产酒区内有比香柏坛酒村更多的顶级酒,共有9个之多。最好的当属贝日园(15公顷)与香柏坛(13公顷)。从贝日园拥有单独标明香柏坛的权利,而香柏坛却不可挂上贝日园的牌子即可看出二者的差别。至于其余7个酒村都必须将村名与香柏坛并称,如Charmes Chambertin(查莫-香柏坛)、Griotte Chambertin(若特-香柏坛);另外本酒区还有206个一级酒园,所以本酒区是勃艮第地区最有名的酒区。 " h. |7 D: y3 q, d
贝日园位于一个不超过300公尺的和缓山坡上,含铁量高的棕土中掺杂着石灰岩碎片与鹅卵石。自从法国大革命之后,本园被分为40个园区,由18 个园主拥有,包括雷洛公司、路易-拉图等,其中占地仅1。42公顷的阿芒-卢梭园(Domaine Armand Rousseau)值得特别推荐。
$ x* K( k. d; @' i5 p7 q- ~& U卢梭家族放主贝日园仅30余年。1959年老园主阿芒车祸去世,儿子查理继承父亲7公顷的产业,日后逐渐收购扩张,目前共有14公顷的园地。分散在11个园区内,其中有6个顶级园,有10个都在香柏坛酒村,顶级地就有8公顷。查理是个固守传统的人,酿酒全凭直觉,从不相信实验家及分析报告一类的现代东西。他对好酒的酿造要诀是:好土壤+老株+低收成。强调必须用热情灌溉葡萄,所以他对园中一切无不亲身参与,园中绝不用化学肥料而利用马粪、羊粪及腐植土。查理也特别重视采收,将采收分阶段进行,并严格监管。不全标准一律丢弃。以1986年为例,采收后的淘汰率高达八成到九成。酒在全新木桶中进行醇化的时间约18-24个月,每公顷平均年产3000-3500公升,故贝日园年产大约6000瓶。
9 n/ U5 T; O' [1 h9 m$ c法国有位品酒专家曾经比喻香柏坛:具有的柔和、劲道、饱满与香气,简直是法国红酒的特色典范。虽是如此,香柏坛仍是一种口感特殊,十分有个性的酒。香柏坛需要8-10年才会达到成熟期。
  ^4 Y" n$ }2 {( L* {# t3 T6 n0 A, f其它: * j- `) H6 R% O* X; H' \5 @5 N
1)卢梭园出产的香柏坛是同类香柏坛酒中的佼佼者。
4 d' @; A  i: L3 @! d* A' O4 D! k- V

! x7 `4 Z4 {$ l, v$ G7 q  R- {& L- j6 g! H$ u4 q1 @
9、Griotte Chambertin(格若特-香柏坛) ! c7 l5 X  u. b2 |& I& q$ m
位于法国勃艮第地区,面积2。7公顷。特色品评:厚实、醇和,味道复杂,饱满。
  f( S" q" o' m& x格若特-香柏坛酒村拥有几去精彩的顶级酒,本酒村中有9个酒园列入顶级,其中有一个面积不到3公顷的园区,它就是最小的“格若特”园区。自从 1848年起,本区所产的酒就称为“格若特香柏坛”。格若特是一种鲜红色酸樱桃的名称,可以做成果酱或是蜜饯,酸中微带苦味。本区在被辟为葡萄园之前,原本是荒凉的丘陵地,据说这里遍长野生的酸樱桃。格若特-香柏坛酒入口后有一股微微的苦酸涩味,这个引人津涎的回味加上酒味的优雅与柔细,再考虑到酒园每年平均仅产9000瓶,无怪其成为整个酒村最稀少的酒园。 6 k+ T3 c& D9 j* l0 P% H
占地2。7公顷的格若特酒园分由九个园主拥有其中较重要的是约瑟夫-杜亨(Joseph Drouhin)酒园,占有两成的产地。另一个有名的酒园是彭寿园。彭寿园三大得意之作,便是荷西酒、圣丹尼酒及本园区的格若特酒。格若特香柏坛园占地 0。89公顷,树龄由15-50年不等。精选后的葡萄经榨汁的醇化期约为18个月,最后初酿时的混味全部转化为厚实、醇和,味道复杂饱满,常使人不舍咽下。 ' o" q% ?* ^3 G+ v
其它: 4 x, T. M4 X4 R6 i
1)营造品酒的环境
+ |6 S" ]( g$ G$ D+ q" `喝葡萄酒须讲究环境,原则上首先抛开酒,应先设想进餐的环境是否合适,还要考虑到场面上的状况,食物的选择,人际关系以及个人的喜好等。这一切都井然有序之后,再考虑酒的搭配,用不同的酒品来为你的宴会增加情趣。 : J0 d* g: e9 j, h

2 w! ?% _  h5 N# f. `+ c9 [( u7 i2 K: V, f( g' k) X5 ]) P9 V2 H
6 y! b3 ?$ R( g" i" I
10、Clos de La Roche(德-拉-荷西园)
5 A/ Z- L2 D6 C6 H/ Y位于勃艮第地区,面积16。9公顷。特色品评:极漂亮的红宝石色,集中强劲、饱满的果香,口味较重。 ) j  R" k6 U( j# @& }
位于努坡中心点的莫内-圣丹尼(Morey Saint Denis)酒村处于南北两大明星级酒村之间,容易被人所忽略。1985年本区酒农、酒商甚至还派推销团前往法国酒在亚洲最大的市场日本,以打开知名度。可见这个居民不到800人,面积仅有150公顷的酒村,实力绝非等闲。 4 T, G2 v8 z; @( F/ x( l
德-拉-荷西园是莫内-圣丹尼酒村5个顶级酒园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但它仅有16。9公顷的园区却又被分割成40个小园。 5 X7 Y  V0 a7 s$ \3 |9 ^
荷西园地处当地海拔最高——350米的路易山山脚下,土壤多石,夹杂少许部分的棕土。在40个出产荷西的酒园中,出类拔萃的当数Domaine Ponsot(彭寿园)。此园是1772年由威廉-彭寿所建,当初规模很小,直到19世纪末,现在的园主杰-马利的叔祖才发展到3公顷。1922年步祖死后无子,但由杰-马利的父亲继承,并逐渐收购,到杰-马利1949年独掌此园时,已有6公顷。十年之后,此园已有8。7公顷,分在10个园区内,其中5个是顶级酒园(约5公顷) ( K7 E2 ~5 J9 C
彭寿园5个顶级小酒园中最大的是在荷西园,占地3。15公顷,并且树龄已达57年。对于这些葡萄酿制的酒,本园会特别标明“老株精酿”(产量极少)。以1993年为例,每公顷只是顶级官方标准(3500公升)的一半,因此此园的荷西酒每年只生产7500瓶左右。 ( E4 j4 f/ L' D" H  l) S  Z
彭寿园的老株荷西酒被认定是勃艮第酒的登峰之作。但此园却不用新橡木桶。固执的杰-马利老先生不愿意新木桶使其美酒“走味”。他坚信好酒必须慢工出细活,老木桶可以使新酒慢慢和空气接触而醇化,而新木桶会使桶气入味且会加速醇化。荷西酒通常在桶中醇化18个月,并且各桶会“混桶”,以求品质合一。
0 ~; ^5 ~! }) `9 Z$ z: w4 k荷西酒有极漂亮的红宝石色,散发出极其集中、强劲及饱满的果香及黑莓气味。 $ U+ k2 G! X7 Y5 d0 t. d/ p
除荷西酒外,彭寿园也在邻近的圣丹尼园有一小块园地,这个仅有0。38公顷的小园,树龄更是惊人,已有77年,因此每公顷只生产约800公升,年产300多瓶。 + I1 K" r0 P7 K0 |5 f# f6 h+ B1 y+ ?
其它: 5 Q0 R8 a; b9 I3 H7 O
1)虽然有很多红酒酒标上标有“勃艮第”字样,但从它们的颜色深红且质地粗糙而滞厚可看出,它们仅属日常餐酒,可能产自加洲、南非、澳洲或智利,而非真正的勃艮第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17: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11、Clos Saint Denis(圣丹尼园)
2 M4 I, I! h% H$ L3 h) [位于勃艮第地区,面积6。6公顷。特色品评:口味较淡,具有相当品质。 6 q# U+ D! d; a+ c: C% c+ l+ y
位于莫内-圣丹尼酒村中的圣丹尼园是由勃艮第地区最有影响力的西都教派圣维望教会于1242年创立的,本来是为了纪念一位法国天主教圣徒——圣丹尼。圣丹尼在公元250年将基督教传至巴黎,并担任第一任主教,于公元272年被斩首殉教。据说他被斩首之后,还能手执自己的首级,由巴黎市走到市郊蒙玛特山才咽气。后人因此而将该地称为“殉难山”。由于教园拥有一件圣物——据说是圣徒丹尼的头骨,因此募集了不少的奉献金。本酒村即以此教园为名,再加上“莫内”一词。本地区以前都是教会的属地,以后历经战乱,葡萄园倾圯,居民流离,一直到二次大战后才再度复兴。 9 G$ Y6 @* x1 F( S8 K0 o
圣丹尼园在1367年就有文献记载,在尔后数百年的岁月中,圣丹尼园均属教产,因此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拍卖。本来本来是教产的圣丹尼园仅有2公顷,嗣后周围的园地都被称为圣丹尼。目前酒园分为20个小园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园区是利尼艾园(Domaine Georges Lignier)与杜沙克园(Domaine Dujac),各约有1。5公顷的园地,两园占整个圣丹尼园区的一半。这两个园的产品品质十分接近,有时连行家也无法分辨。杜沙克园由原名奎斯园(Domaine du Jacques)简化而来,园主杰奎斯在1968年购得一个4。5公顷名为葛列的酒园(Domaine Graillet),后改名杰奎斯园,再简化成“杜沙克”。随后一片片的以上几个收购,总面积达到11公顷左右。
- u! A' F; L) u' f杰奎斯在购得杰奎斯园后投身酿酒业之前,仍继续在巴黎的食品界(饼干公司)历练达五年,直到26岁才真正下园酿酒。杰奎斯对于葡萄的成长基本上采取放任方式,尽量不干扰葡萄生长。只是尽可能在剪枝方面下功夫,保持每株长6串葡萄(每串80克),每公顷收获3500公升。杜沙克的圣丹尼园每年平均生产6000瓶左右。葡萄采收后,将幼龄株(8年)采收的葡萄与老株葡萄(50年)分开,唯有老株葡萄在年份好时,才冠上杜沙克园的名称。圣丹尼顶级及一级酒都会在全新木桶中醇化15个月,木桶也是风干3年的新橡木,和康帝园一样。至于其它二级酒则以“莫内村”(Morey Villages)为名销售。二级酒醇化用的木桶多半是一级酒刚用过的,才两年时间,所以也有相当好的品质,仅口味方面稍淡。 & h% x2 f" ^  ^8 H, U

/ T) N# [0 [5 h% V5 k4 Y% ~, i7 ]6 I% J# Z, t( A

! R6 D2 h8 b  }0 O& {0 R: u12、Clos de Tart (大德园) " T: [3 C: C& ]9 ]1 g
位于勃艮第地区,面积7。5公顷。特色品评:有红宝石光泽,夹杂着紫罗兰、草莓的气味,含蓄而温醇。 $ X0 H( k- V) H8 q* T& h
位于莫内-圣丹尼村南部的大德园早在公元1141年的文献上就有记载。当时有位善心人将一块土地捐给本地由圣本笃教派的修女在1125年建立的修道院,这座修道院称为“上大德”(Tartle Haut),因此这块园地就被称为大德园。嗣后本园就一直属于教产,650年后经过法国大革命,本园被拍卖,一位国民议会议员马内以低价购得此园。风光一时后就失势被送上断头台的马内议员,活到1818年,大德园也因此一直在马内家族手中,1932年法国葡萄酒业产业大危机时,才以40万法郎转手给薄酒内地区大酒商莫门森。   z$ H8 _" d7 k
莫门森入主后,三传至1993年,才与德国一个家族合并,但酒园仍保持原状。在土地往往被众多小酒农零碎分割的勃艮第地区,能拥有7。5公顷园地,且横亘数个世纪而仍能保持完整,实在不易。大德园中本来有一个轮动压榨机,一次可榨汁3吨,自1570年起开始用到1924年为止,大德园不愧是一个 “古董园”。园内的葡萄由北向南呈平行状栽植,每隔3年会局部更换新苗,葡萄一律是黑皮诺种,平均树龄40年,最早的一批种于1918年。 $ H# [/ g7 p* U( H
大德园平均每公顷产量在2800-3000公升,全年可酿造26000瓶。本园的品质管理极为严格,和圣丹尼的杜沙克园一样,也有二级酒出产。假如年份欠佳或是品质未臻理想,但以副厂牌卖出此二级酒。大德园红酒副厂牌名称不一,有时与杜沙克园一样,冠以“莫内村酒”(Morey Villages),如1968年整园的酒与1977年部份的酒就是如此。1987年以幼龄树的葡萄所酿的二级酒则以本区的老地名“拉福吉”(La Forge)为名;1991年虽年份不算太差,但整年的产量也打入副厂牌,名“莫内-圣丹尼一级酒”(Morey Saint Denis Premier Cru)。1932年莫门森酒厂买下本园后,由于莫门森以出产及贩卖薄酒内酒为业,所以对本园也用此法,要求本园尽量生产,造成大德园走进近半个世纪的黑暗期——酒质平平毫无迷人风韵。但自1985年以后,莫门森开始改变策略,将每公顷产量降为3000公升,年份不好时甚至压到2500公升,以提高品质。 6 x0 B/ O: n& r  }7 u* S
凡是列入顶级的大德园酒,会在几近全新的橡木桶中醇化18个月,然后装瓶置于酒窖18个月才上市。距葡萄采收3年之后才与世人见面的大德园酒,有着红宝石般的光泽,亦可嗅到淡淡的宝贵松露香,并夹杂着紫罗兰、草莓的气味。但这一切都是若隐若现,绝不喧宾夺主。这种含蓄的特征往往会使刚入品酒行列的人士错认为本酒不应列入顶级酒。所以大德园可以说是顶级勃艮第酒的异类。 + x: W0 D( ~. Y* j( P4 A  c
其它:
# z6 M! x; [. D* l) {* A5 ~0 _! E1)大德园酒标上有一个金色圣玛利亚神像,四周有四位膜拜的天使。 & m" _4 z9 m0 \# O/ n, f& f
2)葡萄酒与美食的搭配 # `1 J- I2 B3 A/ j0 t$ \4 K
没有所谓与家常菜不配的葡萄酒,任何一种葡萄酒都可以根据食物材料的含脂量及调味来取舍配用。一般按照加柠檬汁的菜肴配白酒,加香料的菜肴配红酒的原则来搭配。
7 ~3 H' o: ]4 j! C1 |如果食物材料中所含脂肪多,适合配涩味强的红酒,例如此类红酒配铁板羊肉,就很好。
& `* E' T$ F! p: d2 U尚未习惯喝葡萄酒的人或女性,总会选择甜味的葡萄酒来搭配菜肴,不过甜味的葡萄酒往往无法增添菜肴的美味。以葡萄酒而言,由于其甜味与酸味均保持平衡,所以单独饮用时味道很好,但与菜肴搭配时却要考虑得多些。
) Y# a0 ?8 o( y此外若单就啜饮葡萄酒而言,年份在10年左右的葡萄酒最好。但若以搭配食物来说,则年份在5-6年左右的葡萄酒最为美味,另外有不少尚未完全成熟,味道、呛味还十分明显的葡萄酒也适合拿来搭配食物。
) v# A6 @% o) A; q' V* w/ v1 ^  }" Y$ C
9 G1 h" I2 h, Q* l1 K3 _
  Y" n: o, J  j
  c, w& d+ Q+ Y( F; I! k9 r" ]
13、Clos des Lambrays(兰布莱园)
- b0 ]6 y5 ~( n8 q. R, U. w3 W9 C位于法国勃艮第地区,面积8。7公顷。特色品评:味道较甜,但深度与层次感略有不足,火候也欠佳。
& j/ o5 j0 o9 j. w& z- z兰布莱园西北角连接着一个建于1365年的兰布莱园,也是属于西都教派的产业。当1936年官方说不定莫内-圣丹尼酒村的四个顶级酒园中从未出现过兰布莱园的名字。人们为这个有着500年历史的老园叫屈。直到1981年才评为顶级。
3 ~5 P1 V, P) ?法国大革命后本园被瓜分,直到1836年卓利先生费足了劲儿才将分散在74位地主手上的园地买回,并恢复兰布莱的称呼。在卓利的经营下,本园获得极高的声誉。
* z. b6 E3 r7 m6 q- s卓利出身于一个大酒商之家。1865年本园易主,新东家也是酒园世家的罗迪家族。入主本园后亦不负重望,努力维持酒园一流的水准。1938年酒园被卖给寇松(Renee Cosson)夫人。她的丈夫是巴黎银行家,夫人极其珍惜本园不仅维持老的葡萄树,也坚持不用化学肥料,尽量维持质高量少的原则。兰布莱园酒每年在全新木桶中醇化5年,这种费时的醇化过程必须耗费资金。对于外界的批评夫人充耳不闻,所以本园也一直保持着相当水准。 $ `8 a- M+ z9 Q% s" q+ a
但自寇松夫人去世之后,本园失去了旧主人的耐心,新园主无心园事,致使70年的葡萄树无法产出高持的葡萄,1976年本园产品被评为不能入口。终于在1979年,本园被卖给富有的沙耶兄弟。他们为了恢复家族在北非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后所失去的酒园事业,在本地大量购买土地,累积达到12公顷。沙耶兄弟购得本名园后便投入全部精力,使其1981年进入顶级行列。同时,自1981年起,园主开始更新树种,但对于多达2/3面积的生命力旺盛的老株予以保留。严格的采收及酿制使闫布莱园每公顷的年产量有限,好年份如1992年,每公顷产量只有2700公升,平均年产量约在27000瓶左右。
- B( |( l" e1 O1994年,沙耶兄弟因零售业严重亏损,不得已将本园出售
, b0 l9 I0 ]$ [8 }& I- B: K) A; Q/ H$ `- v2 u7 u

5 N" W+ j; o7 Q1 f5 d! f" z' L7 ^- _& N, R/ G) F
14、Bonnes Mares(柏内-玛尔)   Y/ V3 \( {4 e
位于勃艮第地区,面积15。5公顷。特色品评:口感强劲,单宁重。
  C1 \" Z: b  ~+ R柏内-玛尔产区共有15。5公顷,仅有大约2公顷土地在圣丹尼之内,大半都在香泊区内同木西尼一样,柏内-玛尔也是本区的两个顶级产区之一,柏内 -玛尔本身就是一个吉利的名字,这个名称来自于勃艮第地区的土话:玛尔(Marer Lavigne)意即“耕种”葡萄园,若耕种“得宜”(Bonnes),则成(Bonnes mares)。
, ~' w2 {. k2 m大体上柏内-玛尔的气候和木西尼无太大的差异。土壤方面,柏内-玛尔比南方的木西尼多些石灰岩及黏土。所以本区的酒就和北边的莫内酒比较相似——单宁重,口感强劲,换而言之,是比较豪迈,而非较含蓄的酒,且必须陈上十年后才会成熟,在年轻时并不适合饮用。 # a# x/ `3 n* S' ~. E
柏内-玛尔也是小园林立之区,面积只有15。5公顷,却有35个小葡萄园。其中由十家拥有大约七成的土地。香泊镇重要的酒园——例如沃具园(2。 6公顷)、卢米园(1。46公顷)、木尼艾园(0。36公顷)在此设园。但占地1。74公顷的杜亨-拉若泽(Drouhin Laroze)园最值得一述。
! ?+ K1 k- E! h0 M( d$ |拉若泽家族在1850年辟建了一座葡萄园,后来又和杜亨家族联姻,改为现在的名称。本园有15公顷的葡萄园在伏旧园及香泊坛区都有一些极优的园地,唯有柏内-玛尔园区仍可以保持水准,这要归功于园内葡萄都是老根,最年轻的也有60年。另一个出产的柏内-玛尔最杰出的酒园是卢米园(Domaine Georges Boumier)。在柏内-玛尔,卢米园拥有1。4公顷的土地,但又分成两个小园区。一个园区是富含铁质的棕红土,比较适合种植红葡萄;另一个是较贫瘠,石灰质多的灰土壤,不适合种红葡萄。卢米园将这两个园区葡萄分别榨汁装瓶,醇化一年后再混桶装瓶,每年大约生产5500瓶。 # X+ C0 r' i% Z% D2 W' o
最后还要提一下雷洛园。自1994年起,雷洛园也生产柏内-玛尔酒,但是售价惊人。1994年份的酒在美国每瓶售价为360美元,1995年份的酒高达450美元。 . r; J9 e( e  e+ H
: _7 l2 j9 R& a9 H2 o. w  t
* l$ Z9 c% V4 y3 F+ l4 t
9 @) J3 F( H8 K* S) J* ~
15、Clos des Corlons Faiveley(寇东(费复雷寇东园)) " b/ d* C+ D6 I. F# H
位于勃艮第地区,面积11。5公顷。特色品评:圆满、醇和,有无法抵御的香气。 + ]: `( Z4 I/ R; L; y
构成勃艮第产酒名区黄金坡北部的努坡,以产红酒为主。南坡(不蒙坡)虽以产白酒为主,但也有两个地区生产极佳节的红酒。首先是位于不蒙坡最北端的寇东(Corton)酒村。寇东位置极具战略性,因此本地在罗马时代就有罗马军队驻扎,并且开园酿酒。寇东一词也是根据一位皇帝之名而来,因此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酒区。而本区在9世纪时(公元858年)名为Aulociacum,1577年改为Alussa,最后变为 Aloxe行政区,所以今日一般称此地区为阿洛斯-寇东(Aloxe Corton)。 ! F9 E8 F. O- G' V+ u
阿洛斯-寇东共有约250公顷土地。各有一种红、白酒位列顶级酒。红酒为寇东酒,白酒为寇东-查理曼,红酒寇东也是整个不蒙坡唯一进入顶级酒的品种。位于寇东山麓仅有11。5公顷的寇东园,由数个小葡萄园组成,但只有费复雷家族——Faiveley所拥有的“寇东园”
. p% O5 E' H$ t' ]( G——Clos des Corton 酿出的寇东酒最佳。费复雷酒园由约瑟夫-费复雷于1825年建立,至今主事者弗朗索斯于1976年当家,已是六代了。其拥有的葡萄园总面积为115公顷,在黄金坡就有50公顷,有很多一流名园,共生产35种酒,包括7种顶级红酒及一种顶级白酒(寇东-查理曼),俨然成为勃艮第地区最大的酒庄。同时费复雷酒庄也经营高科技工业。其在勃艮第地区拥有最顶级的酒园有3公顷,自从1864年起就以“寇东园”为名。 + S# e% i+ o$ i# F* j+ N2 }
寇东园区位于面朝东南的山坡上,山坡海拔不高,土少而石多,主要是侏罗纪时期大海沉积的石灰岩层,土质万分颇不一致。行家仅凭肉眼就可以知道何种土壤种植何种葡萄:含铁质高、位于山坡下方的红土,适合种植黑葡萄类的黑皮诺;而富含石灰质,一般位于山坡上方的白土,就宜种植白葡萄类的莎多内。由于寇东园区的土壤少,每次大雨之后,酒园都要将流失的泥土由坡下移回山上。 * {& I* {( V6 {- J8 `) k+ j
费复雷的寇东园持续每年更新一定面积的园区,树龄极其讲究。寇东园树龄平均为35岁。在葡萄刚一结果时就严格实行“摘果”,控制每株的结果量不超过8串,在采收时又进行极其严格的筛选,不合格便归入别类以酿制其他等级的寇东酒。寇东园每年每公顷产量在3000公升左右,并不太少,年产量约在 12000瓶上下。酒新酿成后会在全新木桶中醇化18个月,装瓶后在地窖中贮存6个月。刚出厂的寇东园强而有力,但失之呆滞、粗糙、单宁过高,5年之后才逐渐苏醒,到10年之后,圆满、醇和及无法抵御的香气会一起展现,所以寇东园绝不适合早饮。
$ h5 _% r0 {) ^由于整个阿洛斯-寇东园列入顶级园区红酒的面积有160公顷,不同的小园主多达200个,年产量更达到73万瓶以上,因此本区顶级的招牌也会有影响。虽然本区顶级酒价位极高,但往往被讥讽为价过其实。费复雷酒园的的寇东酒无疑是本区红酒的最佳代表,极受行家的赞赏。
) I' k, v5 a+ `! C其它:
3 E+ t  w3 q% Z! R$ t  J! P& b1)黄金坡最近最好的年份为: 1 w- H- F1 [  y6 ~6 A
1985、1988、1989、1990
1 l/ ^" ]9 @( e# M& d2)寇东-查理曼:为勃艮第地区黄金坡不蒙坡寇东酒村出产的顶级白酒。 5 {4 t# W# K7 B/ r
3)寇东-白商德:为酒评家一致推崇的另一支寇东红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17: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16、Chateau Petrvs(彼德鲁庄园) ! s% Z* E6 T2 d+ P! a# p, Y; T) W
位于法国波尔多的庞梅洛区。面积11。5公顷。特色品评:拥有异常强烈的颜色,香气丰富而富于变化,极具陈年能力,醇厚。
" j5 K: K5 G6 r. C波尔多(Bordeaux)地区有五大产区:Medoc(梅多克)、Pomerol(庞梅洛)、Graves(植物园雷夫)、St-Emilion(圣爱美隆)、Sauternes(苏代)。在总计25000公顷的土地中,庞梅洛仅占其中不过740公顷,约为波尔多区总面积3%左右。本区多为小农,其中 185个酒厂每家只占地不到4公顷,全区最大的酒厂占地也不过48公顷。由于许多小酒厂只有不到1公顷的园地,年产量仅有两三百箱,所以拥有12顷土地的彼德鲁庄园即为个中翘楚。   \- w7 T4 d5 @  @  [5 I! `
彼德鲁庄园在拉丁文中的意为“彼德”,所以彼德鲁庄园意即“彼德堡”。比起康帝园来说,本园的历史就逊色许多。若说康帝园是先天与后天共同努力的结果,那彼德鲁庄园的成就大概就全赖后天的辛勤了。彼德鲁首次出现是在1837年,那时彼德鲁庄园已经列在庞梅洛区第四五名的地位。到了1868年,彼德鲁庄园已经被公认为可在当地占第三把交椅,年产量12000箱至15000箱之间,价钱相当于波尔多第五等顶级酒。到了1893年其排位窜升至第二位,当时1000箱的彼德鲁庄园卖价约3000法郎,价钱相当于波尔多第三等至二等之间的顶级酒价钱。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情况开始好转,年产量攀升至以往的一倍,遇到好的年份,彼德鲁庄园已经可以卖到波尔多二等顶级酒的价钱。
8 ?9 G5 d  d7 L' E! ]+ W( I1925年一位饭店的老板娘鲁芭夫人从园主阿诺德家族手中购得彼德鲁庄园后,才改变了本园的命运。鲁芭夫人家族在本地区已拥有两家酒厂,弟弟又是本行政区利邦市的市长,她本人也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在利邦市拥有一家饭店。购得彼德鲁庄园后,鲁芭夫人便致力于打响其知名度。首先,她将本酒价钱提高,其次,她将彼德鲁庄园介绍给自己的富豪朋友们,彼德鲁庄园便在法国的高级社交圈内迅速流行起来,而不再是“乡下绅士”的专利品了。随后,鲁芭夫人双做出了一项彻底迟复为改变彼德鲁庄园日后身价的:打进英国皇室。
% f1 A2 H$ D2 a) f$ I当伊丽莎白二世订婚的时候,鲁芭夫人进献的彼德鲁庄园已是皇室贵族们的杯中物。所以,1947年女皇正式举行婚礼之际,鲁芭夫人也成为收到皇室喜帖的贵宾。而当时,如果在伦敦受到肯定的葡萄酒才有可能向上攀升,所以鲁芭夫人利用这个时机,带着自己园中的佳酿赶赴伦敦。一下就使伦敦一流餐厅的菜单上,加列了彼德鲁庄园的名字。
; m/ C2 B" e) B3 j1961年,鲁芭夫人去世。她并没有子女,所以是她的两位姐姐的孩子来继承,但他们都不能担此大任,所以鲁芭夫人生前就作了安排,将本园股份分为三份,一份转让给酿酒甚有成就的木艾家族,另两份由两个侄儿继承。1964年,木艾家族购得其中一位的继承权,而成为经营者。木艾家族本以牲口买卖为主,擅于并购一些经营不善,或面临资金短缺的一流酒厂。木艾家族在60年代重施故伎,使彼德鲁庄园进入白宫,受到肯尼迪家族(特别是唯法国马首是瞻的杰奎琳)的赞赏。几乎一夜之间,美国的社交办竞相谈论彼德鲁庄园,甚至达到了绅士名媛若不知彼德鲁庄园为何物,就会被看成是乡巴佬的地步。
* p% G  y2 |+ B- e5 Y" |法国波尔多地区在1855年对红酒进行甄选,确定了5等可列入“顶级”的酒厂,但这种划分只针对梅多克区,而并未将庞梅洛区包括在内,所以彼德鲁庄园红酒迟迟未能得到一份真正的肯定。然而,庞梅洛区佳酿甚多,彼德鲁庄园更有不可挡之势,各界要求重新评比的呼声一直不断。但在1961年这个计划功亏一篑,法国不愿更改自1855年以来的传统,所以,迄今彼德鲁庄园的标签也只能印上“好酒”,而不能印上“顶级酒”,但在波尔多区,任何排不上“顶级” 的酒都可以冠名为“好酒”。 / \( Q. @1 U* _! Q5 |$ [
彼德鲁庄园红酒的成功基于经营者的高超手腕,但不可讳言的是,彼德鲁庄园也是以绝对的“理想主义”来酿造的。本来,该地更应适合养牛,因为当地表层是纯黏土,之下又有一层陶土,更深一层是含铁很高的石灰土,并有极好的排水性。彼德鲁庄园的葡萄园占地11。4公顷,其中5公顷是1969年才从邻近的戈昌堡购得。所栽培的品种95%以上是梅洛种,其余为卡本内苏维浓;由于卡本内苏维浓较早成熟,所以除非年份特别好,彼德鲁庄园不用其来酿酒。酒园植株密度为每公顷6000株,平均树龄在40岁左右,有的甚至达到80岁。经营者在葡萄园的更新上采取较传统的方式,也就是通过品选,以最上选者作为“母株”,这和1946年康帝园在铲除老根时的方法是一样的。葡萄园也采取严格的“控果”,每株保持几个芽眼,每个芽眼仅留下一串葡萄。经营者要求葡萄全熟,但避免过熟,否则会影响葡萄酒细腻的风味。采收时间则订为下午,目的是让上午阳光将前夜残留的露水晒干。曾经有一次在采收时下雨,经营者便请来一架直升机吹干整个葡萄园。每次采收都只持续半天,雇用180个采收工,下园二三次即采摘完毕。 * x" R1 U* X- b
在酿制时,彼德鲁庄园每三个月将酒移置于不同材质的木桶中,在20-22个月的醇化期中轮流让新酒吸收各种木材的香味,使得彼德鲁庄园红酒香味的复杂。所以彼德鲁独特的“换桶”,亦可称得上是一门功夫。 ) c" W7 b! N- m& |7 y7 D0 ?! ?
彼德鲁庄园平均年产42000瓶,最多不超过50000瓶,只相当于美国最大葡萄酒厂加洛6分钟的生产量,所以价格的高昂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彼德鲁庄园在每个国家仅有一家特约经销商,经销商有权购买一定数量的酒,并得自己行决定分配给老客户。由于每一个中间商都会加价,导致一般消费者必须以4- 5倍的价钱才能买到。1996年初在美国拍卖1989年份的彼德鲁一瓶为791美元。同年初在纽约的一场拍卖会中,1982年的彼德鲁庄园一箱拍得 12000元,每瓶恰好1000美元。所以,在酒的投资与投机方面,彼德鲁庄园无疑是投资者与投机客的最爱。据悉,每年出产的彼德鲁庄园佳酿真正被世人品尝的数量,远远不够用作生财的囤积品。 ! x; \( }; }# y* e
彼德鲁庄园酒拥有异常强烈的颜色,加上松露、巧克力、牛奶、花香、黑莓与深厚的单宁,发挥出无比细腻及变化无穷的特性。彼德鲁庄园一定要陈上一二十年才可以完全成熟。这也是彼德鲁庄园几乎全部使用梅洛葡萄才可能达到久藏的效果。 4 J7 f2 }7 h, u) ~" d% o1 ]8 r
20世纪彼德鲁上佳年份:
! r8 A' ]  F! B- N; e1945、1947、1949、1950、1953、1961、1967、1971、整个70年代、1382、1985、1989、1994 8 ~4 B, V- C( [8 F+ z+ q
其它:
3 V/ C- w& `4 B- Q7 j. K1)酒庄是什么; ; j$ q4 m+ f: J/ k; h
一提到Chateau——庄园,就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充满价值不菲的艺术品,被群山围绕的葡萄园所包围的富丽堂皇的家。其实大部份 Chateau完全不是这样。它可以是一座大宅邸,也可以是一个能停放两部汽车的车库,而且房屋的高度不同。依照法国法律,Chateau是一座有一定英亩数,与葡萄园连接的房子,并拥有酿酒和储藏的设备。只有符合以上标准的酒庄出产的酒才被称为酒庄酒。“ Domaine”、“Clos”、“Cru ”等字也常用来表示酒庄。 , I! s' B  F4 ^, ]( T
2)彼德鲁庄园以耶稣第一个门徒圣彼德为庄园名,彼德手握开户天堂之门的钥匙,这是本园酒标最知名的特征。 8 C! E( |: m, t
3)波尔多区种植的葡萄品种主要有卡本内苏维浓、梅洛、卡本内弗兰克。卡本内苏维浓葡萄颗粒较小,果皮厚、硬,是法国波尔多地区主要种植的品种。此川葡萄酿出的红酒呈深浓的红色,富含单宁酸,香气沉馥。
# M) Z7 Q' l9 G4)葡萄酒瓶上的软木塞,采用生长于地中海沿岸至大西洋一带的橡树皮制成,其中半数以上的产地是在葡萄牙。每百公斤的软木皮平均可取出30公斤的软木塞材料,制成2000-20000个软木塞。软木塞经漂白洗净后,还要经干燥,以调整其含水量,并涂以石蜡或矽做表面处理。 1 W! S5 e: X5 R2 p3 e, s

+ E. b' C/ f$ _: u; D5 v! f6 O7 }! P# a6 F$ l5 R

# n8 u% v4 X1 Q9 O/ R& G& m17、Le Pin(莱潘) % h" e& ]) ?  Y2 J
位于法国波尔多地区的庞梅洛区。面积:2。08公顷。特色品评:焦味、橡木香与果香并至,香气富有层次。 * L) u0 R2 e/ R5 F" r7 Z' f
莱潘的问世可以说是法国酒坛半个世纪以来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故事的民主管理还是在不久前的1979年,一位名叫杰奎斯-塞庞的人同卢布列夫人达成交易,购买一个小葡萄园。这个以100万法郎所买到的小园只有一公顷,小到不能叫“庄园”的程度,所以只叫“莱潘”,而不叫“莱潘庄园”。莱潘距离庞梅洛区“天王葡萄园”——彼德鲁庄园非常近,这样新园主更是雄心勃勃,立志走彼德鲁庄园走过的路。种植的葡萄有九成是梅洛种,平均年龄30岁,其余为本卡内苏维浓,每公顷只出产2500公升,因此人工与资金的投入十分密集。本园当初在购买时本只有1。06公顷,但随后在1985年逐渐将邻近的葡萄园购进,至今已达到1。08公顷,年产量最高时——如1993年,有670箱(8000瓶),最差时——如1991年,仅有205箱(2700瓶),而一般正常年份平均为500箱,约6000瓶上下。
+ ~; T2 ^2 t5 C1 B  p莱潘的酒质相当接近于彼德鲁庄园,虽不如彼德鲁“纯正”与深厚,不过焦味、橡木香与果香并呈,轻摇酒杯,一股有层次的香立刻涌出基本上本酒是彼德鲁庄园的翻版,故两者间气味极为相似,唯有已熟知莱潘特色的的人才能分辨,不但是一般爱酒人士,即连品酒家也不易找到本酒,当然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投机者的炒作。
  r& `9 p1 I! c8 j: T' i8 ?; X莱潘每年虽有6000瓶上下的产量,但在市面上流通的只有1500瓶左右,于是酒价就被刻意炒作。这种情形是酒界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所以不少著名的酒学家不是故意忽视,就是有意挖苦。认为一切讨论莱潘的文章不是浪费墨水,就是有心类粉饰借机炒作。派克先生建议道:“假如纯粹为了好玩或是纵乐而想奢侈一下的话,全庞梅洛区,甚至波尔多区恐怕都无法找到一瓶比莱潘更适合的酒了,但应在第10-12年之间内饮用。”后一句话对一支名酒而言,岂不是一个嘲讽味十足的描述?因为派克始终怀疑莱潘的“陈年”一说。另一位著名酒学家寇第斯曾将1981-1985年的莱潘逐年试饮,结果认为莱潘成为一颗明星,但不是颗超级巨星。 - n  E9 f# b7 i7 `; q% S) C7 ^
尽管如此,认为莱潘青出于蓝者不少。德国专业葡萄酒双月刊《一切为酒》在1995年第六期报导了一则“莱潘挑战彼德鲁庄园”的消息。由10位德国著名的品酒家及一位新加坡的藏酒家,对13个年份(由1979年至1990年,以及1992年)的莱潘及彼德鲁庄园作遮目评审,结果有9个年份莱潘胜过彼德鲁庄园,其中包括1979年莱潘的“处女年份”在内。莱潘不凡身手也不容否认。终于在1997年年初,美国《酒观察家》杂志对1994年份的莱潘及彼德鲁庄园评分别为95分及93分,美国市价分别是400及375美元。 " p8 q. o: |% h. n7 L) c
9 K8 p; n" Q2 A7 `
+ B6 u5 J" v5 @4 M

6 k( H# W+ f' L5 }/ f) M" @) o5 f6 E7 I4 ]6 c5 |  }+ w/ ]
! J# q& f2 w, D) p
' @9 |! I* Y" u9 ]  G- x% h4 G2 q8 j
18、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穆顿-罗特希尔德庄园)   T2 E8 s. F& L  P* j5 M8 p8 d! S
位于法国波尔多地区梅多克区。面积75公顷。特色品评:多层与细腻的性格。 3 R8 N8 ]  z9 m/ D$ }- T0 Q
在法国波尔多区的五大产酒区内,梅多克是最重要的一区,该区仅生产红酒。梅多克区又可细分为四个含Pauillac (波仪亚克区内名园最多,出产3大名酒: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穆顿-罗特希尔德庄园)、Chateau Lafite Rotchschild(拉菲特庄园)、Chateau Latour(拉图尔庄园),这三支名酒便如三颗钻石,使得波仪亚克简直成为波尔多区的代表。
1 T2 s* n" _% A" K穆顿-罗特希尔德庄园位于一个小丘陵上开园甚早,15世纪就有记载,在15世纪中叶一度曾归英国国王亨利五世的幼弟格罗切斯特公爵掌管。此园和美国人很有渊源1725年,一名贵族布兰将原有园地妥为整理,遂名为布兰-穆顿。布兰的孙子,也是有“葡萄园拿破仑”之称的艾克托男爵曾与邻居达美拉克一起,将卡本内苏维浓葡萄引进此园与梅多克地区,所以也是当地名气甚大的园主。1830年,艾克托以120万法郎的代价将此园转卖于巴黎的银行家杜雷,不料几年后,根瘤蚜虫使得葡萄园受到严重损失,产量大减。因此杜雷又于1853年减价至112。5万法郎卖给银行巨子罗特希尔德家族的纳撒尼尔男爵,原名为 “布兰-穆顿园”的园名亦改为“穆顿-罗特希尔德”。当时面积给55公顷,年产量约15000箱,计17万瓶左右。 ; \$ m- [+ Y$ G
穆顿-罗特希尔德家族是犹太人,由于其姓“罗特希尔德”在英文或法文中并无特殊的意义,但依德文则为“红盾”,可知此家族为德裔。穆顿-罗特希尔德家族源自德国法兰克福,为银行世家。为了开拓海外银行业务,眼光远大的罗特希尔德家族除留在德国外,另四房分赴英国伦敦、奥匈帝国的维也纳、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拓展业务。以便能灵活运作。居住在伦敦的这一支迅速茁壮起来,曾慷慨地支付英国威灵顿元帅的滑铁卢战役经费,遂获得英王颁赠的男爵爵位,也就是这支英国的罗特希尔德家族购得了此园。 1 A  ]6 [0 }+ ]0 J8 d
纳撒尼尔男爵购得穆顿园后,其堂兄詹姆士15年后也购得拉菲特庄园,罗特希尔德家族一下子就拥有全法国两个重要的酒园。不过纳撒尼尔男爵买下穆顿园后,并未能使之成为最顶尖的酒园,出于穆顿当时并没有房间可供居住,所以男爵并未居住于此。男爵死于1870年,而继承此园的詹姆士(与其堂叔同名)男爵也于1881年辞世,年仅37岁,因此本园由其遗孀继承,并于1920年再传给儿子亨利。亨利却是一个医生,艺术家,对酿酒及葡萄园毫无兴趣,于是把园子交给了次子菲利普男爵。男爵接管后,穆顿园开始有革命性的转变,从此也开启了多采多姿的酿酒生涯。 0 J  a2 j: P9 `
幼年时的菲利普男爵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随家迁至南方的穆顿以避战祸。自那时起穆顿的魅力便深深印在菲利普幼小的心灵里。也使得父亲亨利男爵决定将此园交给他管理。1922年10月22日菲利普正式入主名园时年方20,他发誓要将穆顿提升到同邻近的拉图尔庄园与亲戚的拉菲特庄园一样的水平。因为在1855年官方的评鉴表中穆顿被列为“顶级”中的第二等,这对年轻的菲利普而言是个奇耻大辱。因此,他不愿重蹈父辈将酒园招待会他人经营的覆辙,而是亲身投入。菲利普获得此园时,连水电及电话也没有,马路也只是泥路,所谓“穆顿堡”更是破旧不堪,菲利普一切必须从头开始,慢慢的穆顿的品质有所改善。
0 J8 F3 C: R( \2 o& a穆顿园自二次大战爆发后,并未能像前次大战一般侥幸射过战乱,终于被德军占领。穆顿-罗特希尔德庄园的房舍被当作营房,还派了一个制酒官员进驻庄园指挥酿酒。犹太裔的菲利普男爵先是被撤销法国国籍,继而被投入牢狱,后来男爵逃离法国到了伦敦,加入自由法军继续抗敌,男爵夫人则不幸被捕,被押送到德国关入纳粹集中营,终于命丧于此。大战结束后,男爵凯旋,于1947年正式获得继承权,并且将兄弟姐妹的股权全部购回,使自己成为此园唯一的所有人,又开始继续为穆顿晋级而努力。此后有两件大事足以反映穆顿的特色: 6 `2 x# p# ?8 Z& _" q- Y
一、将每年一成不变的酒瓶标签予以艺术化。1945年为了庆祝战争胜利而在标签上绘“V”后,穆顿每年均邀请著名艺术家设计新酒标润笔费是5箱(60瓶)不同年份,至少窖藏10且随时可饮用的穆顿;该年份出厂的酒装瓶后,再送5箱。许多著名画家都欣然应允,以花襄盛举。但最重要的是毕加索所绘的脍炙人口的“酒神祭”,由其妻女转让给穆顿,这正好人微言轻穆顿胜利的象征。平心而论,1973年的波尔多葡萄酒尚属平平,穆顿本不应成为抢手货——派克给此年份的分数只有65分,但因毕加索“酒神祭”遗画的影响,1973年的穆顿况成为争相收藏的对象。目前这个价值不菲的真迹,收藏在由菲利普男爵在穆顿酒厂旁所建的穆顿艺术馆。
( b! Q: Y* w  ?6 R9 l+ K5 y9 k二、和拉菲特庄园力搏价格战。拉菲特庄园园主本係穆顿的长房亲戚,不过这两个家族的支係却不相往来,对于穆顿想晋级的企图也一直采取抵制的态度。年轻气盛的菲利普男爵之所以要力图振作,似乎也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每当新年份的第一批酒酿出后,两家酒厂竞相在价格方面厮杀。以1979年为例;当穆顿每桶(100打)定价36000法郎时,拉菲特庄园即叫价59000法郎;穆顿立刻在第二批上市时,叫价至65000法郎;1971年份,拉菲特庄园最初价定为11万法郎,穆顿园就定价为12万法郎。这种竞价的拼斗每年都会发生,虽然这种哄抬酒价的行为表面上虽是斗气,但明眼人一望即知穆顿仍是最大的赢家,它缠住了最有名的拉菲特庄园,表示其品质可以与其匹敌而毫不逊色。1973年穆顿已晋级成功,无须再年年竞价了。目前,穆顿与拉菲特庄园每一年份的价格几乎相近,也算是和平共处吧。 6 \: j, {8 o: I0 l, b6 ]
除了处心积虑的谋求穆顿的晋级外,菲利普男爵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他成功创立了穆顿-卡德品牌,生产中等品质的波尔多酒。世界名机场免税店与稍具规模的超市均可购得。
( R' r6 J8 d$ B) J# k( d# B$ }1973年完成晋级心愿后,男爵更远赴美国加州与罗伯-蒙大维共同创立一个新酒厂:第一号作品。
# _9 @" l5 T; ~% z6 s- V7 k( u近两年来,另一个轰动酒界的事是穆顿终于推出二级酒:“穆顿-罗特希尔德第二支酒”。这支标签以一串鲜红葡萄做中心。十分引人注目的穆顿二级酒,在1993年首次酿造,1995年才上市,立刻引起轰动。德语语系中最权威的葡萄酒杂志《一切为酒》在1996年第二期举办“二级酒评审”,1993年份二级酒的冠军就是刚出山的“穆顿-罗特希尔德第二支酒”。此酒价格极高,达到了86马克,难怪行家们评这个与一级酒价钱相差不多的二级酒为:物美价不廉。
/ f5 ]) ~+ K+ {* ?- {: c穆顿园位于一个坡度不大的碎石平原上,碎石之下有一层硬土层,碎石的厚度有时可达12米。土壤中的排水系统在每次葡萄树更新时均会重新整理。酒园中还有一小块属于拉菲特园的小葡萄园,本称“拉菲特的卡禄阿德”,是拉菲特庄园的二级酒,现已易名为“卡禄阿德的磨坊”。穆顿园种植的葡萄以卡本内苏维浓为主(85%),其次为梅洛(8%)与卡本内弗兰克(7%)。葡萄园虽然广达75公顷,但不易精耕,但穆顿全力以赴。在葡萄成长时期多次修剪,每一段树枝仅留一串葡萄,因此收获量较少。酒园的栽培由首席酿酒师里昂,依据电脑中有关此园一切信息,决定收成的时刻。 - g7 y( ~: n) Z" Q8 V* D
由于穆顿园以往雇人太少,园区又广大,往往需时2-3周才能采摘完毕,所以在葡萄未太成熟时就必须采收。但从1982年开始,园方每次雇采收工达600人,只需3-5天即可完成,因此园方可以把采收时间定到葡萄完全成熟时才进行,使得葡萄品质大大超过以前。这也是为什么本堡在1982年以后所酿的酒比以前品质好的主因。穆顿堡的葡萄采收以手工方式进行,同时进行第一道筛选;送进酿酒房置于砧板上进行二度筛选。有八成以上的葡萄都是逐颗由手工拔去葡萄梗;这道处理程序以一般酒厂而言算是罕见的。
9 E2 A4 f  g" l& ?* w, g1 I穆顿酒是典型的卡本内苏维浓葡萄酿造的,出厂以前在全新木桶中醇化20-30个月,因此年份虽是一种外在型的酒,木桶及单宁味道强烈、令人印象深刻。穆顿的多层与细腻性格必须在15年后方才出现,此时才可称为名酒。穆顿酒至少要在7年后才可饮用,否则她的味道与一般二三等顶级酒并无太大差别。不过评酒界对于穆顿的主人却不大一致。有些品酒大师——如派克,但认为穆顿在许多年份的表现根本不能列入一等顶级行列,所以穆顿的稳定性颇令人怀疑。
- Q& A# A0 _) w3 m# r/ Z有时在拍卖会可以看到有人仅为收集某引起年份的酒标而出相当高的价格,似乎标签比瓶子还重要。但穆顿每年产量高达36万瓶,比起罗曼尼-康帝园的6000瓶,穆顿算是一瓶较易购得的好酒。
0 G, O6 p! T" r, a其他:
& u4 A* [, Q$ q- {4 v4 ^2 i9 R( c* A1)1973年份的穆顿酒标上印有毕加索的作品“巴卡娜”,本年份的穆顿-罗特希尔德因此成为酒收藏家竞相追逐的对象。 2 i- A/ |/ f" K, V/ I5 z
希腊罗马神话中,每年春天葡萄树发芽时都会举行“酒神祭”。酒神巴库斯会与诸神及女徒众饮酒狂欢,这些女徒众名叫巴卡娜,许多画家都以此为创伤的题材。
2 H, H/ l9 W" t这一副毕加索于1959年12月22日完成的小作品,就叫“巴卡娜”,后来被穆顿园收藏。毕加索生前一直不同意穆顿园将此画作为酒标的请求,直到1973年毕加索去世后,1975年他的女儿才同意作为1973年份穆顿庄园的酒标,正好赶上装瓶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17: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菲特-罗待希尔德庄园) ) d& @$ j: o/ m, M2 o( m3 \
位于法国波尔多梅多克区,面积92公顷。特色品评:内向,口味较轻,有水果香和其他莫名的味觉。
" J& L% X- I. r" ^$ X' P1996年10 月2日在巴黎艾菲尔铁塔举行的一场筹措装修美法友谊馆经费的拍卖会上,一瓶1846年的拉菲特-罗待希尔德庄园拍出52000法郎的高价。这证明了一瓶名酒和一幅名画一样,都是可以永久收藏的艺术品。经过这次拍卖,拉菲特-罗待希尔德庄园的大名又一次扬名世界。
- J6 P# m0 `7 _. y) Z9 \  @, }8 f拉菲特-罗待希尔德庄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34年,当时本园属于拉菲特贵族的家族产业。到14世纪时已极有名气,但现在的园名是西古家族接手以后的事儿了。西古家族的杰克公爵在1675年入主该园后大力整顿,传至孙辈尼古拉亚历山大时,已拥有了拉图尔庄园,1718年又买下穆顿庄园,和位于北部圣特斯塔夫三等顶级的卡龙-西谷庄园。此时西古家族同时拥有拉菲特庄园、拉图尔庄园、穆顿及卡龙-西谷庄园,尼古拉甚至有了“葡萄酒王子”的美誉。路易十四曾以十分钦羡的口吻向朝臣说,西谷可能是满朝文武最富有的。路易十五对拉菲特庄园也是情有独钟。路易十五著名的懒妇蓬皮杜夫人在宴客时也多用此酒。一时凡尔赛宫更是舍勃艮第而就拉菲特庄园。不仅法国宫廷,就连英国首相沃柏在17世纪30年代也曾每三个月就购买一桶拉菲特庄园。 * r& W8 [& n# I0 Z. c& M
“西谷王朝”在第三代尼古拉时期达到高峰,而尼古拉于1755年去世,身后留下偌大的财产分由4个女儿继承。拉菲特庄园由长女继承,长女再交给长子尼古拉-马利-亚历山大伯爵。年少时的伯爵不擅理财,家财迅速花费殆尽伯爵为了避债逃亡荷兰,1784年此园被拍卖。当年12月被孟修以101万法郎买下,两年后又以同样价钱卖给多市议会议长佩查德。但在1794年6月30日,佩查德因为帮助叛逃者逃亡的罪名送上了断头台,拉菲特庄园因此被充公,并在 1979年12月予以拍卖,日后此园一直时进时出。 4 Z5 y5 p5 r9 Q. p
在这段动荡的时期,酒园先被卖给荷兰人,1816年又被银行家凡登堡的妻子雷玛尔购得,以此为他在拿破仑时代赚到的财产“洗钱”。1821年又卖给一位英国银行家及国会议员斯柯特。凡登堡是位精明的银行家,以替拿破仑政权供应军品起家。为了使此园日后能完整地由独子安内继承,遂作了一个“假买卖”,实际上仍是凡登堡拥有,此事瞒天过海45年,一直到1866年安内去世后无子女继承,3位姐姐终于出面将此事揭发,并拿出银行帐户作证。由于三位女士皆有伯爵夫人的身份,法国政府礼遇性地处以低额罚款,政府再度拍卖拉菲特庄园。 # t2 M9 F( D/ X9 U; S( t$ X
此时的拉菲特庄园已于1855年在波尔多葡萄酒的官方评临鉴表中获得第一等“顶级”的首位。到1868年6月20日,在公开拍卖会上拉菲特庄园的身价更是毫无疑问的惊人——共有土地135公顷,其中葡萄园74公顷,年产量达到19-24万瓶左右。拍卖底价是475法郎,第一次流标,6周后,第二次搞标,终于有了买主。中标者就是15年前买下穆顿园的罗特希尔德家族的长房詹姆士男爵,他以天价的444万法郎中标。
' C) o8 O- u0 B3 c9 X$ U: d比起购买穆顿园的堂弟纳撒尼尔男爵,詹姆士更具有贵族的气派。詹姆士广结各国宫廷要人,他的私人厨师曾在英王乔治四世、沙皇亚历山大、奥皇、法王等处献艺。关于为何詹姆士男爵以高价购买拉菲特庄园,有几种说法,一是男爵在炫耀财富;二是家族之间的“比拼”,因为家族另一房的纳撒尔男爵已购得波尔多排名第五的穆顿园,身为长房的詹姆士男爵岂能甘于人后。第三,也许是出于迷信,詹姆士男爵的银行正好在巴黎市的拉菲大道上,或许詹姆士男爵认为这是不成问题巧合,使其注定要购此名园。但似乎真正的原因还是着眼于“赚钱”。詹姆士男爵十分精明地盘算到酒业的前景,也计算了园价只是此园每年收获的8倍而已,因此他大胆地投资,但可惜的是,詹姆士男爵中标三个月后,脚步尚未踏进拉菲特庄园就与世长辞了。
- h0 p6 E  i$ [6 h( p( s1 d拉菲特庄园成为巴黎银行家罗特希尔德的产业后,不论在产量与质量上都维持在巅峰状态,这应归功于希尔德家族具有现代一流企事业家的头脑。正如一个成功的银行不仅是坐拥资金的问题,理重要的是经营。早在1797年起,拉菲特亩就委托名酿酒师古达尔全权负责酿酒与酒园的经营事宜。拉菲特庄园有一个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酒窖,但是古达尔亲手建立的,并且将每年所酿造的酒保留一定比例存于酒窖中,现在这个精心维持近200年的酒窖,无疑是一个“名酒博物馆”。此外,拉菲特庄园也是在古达尔家族的努力下获得1855年一等顶级的荣耀。直到现在,专业的酿酒师仍是拉菲特庄园内的总管人物,同时一般人也尊称他们为“大师”而非单纯的“先生”,其地位由此可以想见。 # K8 h  d4 [& h, ~( `/ n  a
拉菲特庄园和穆顿庄园一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德军占领,但幸运的是德军并未对其进行破坏。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德军的空军总司令、希特勒法定接班人戈林元帅看中了本园,不仅常住在此,也预定将其纳入私囊,作为私人产业,所以该园才能幸免于难. : n+ e  L7 q% x
拉菲特庄园占地90公顷,面积之广居五个一等顶级酒园之冠,也较绝大多数的二三等顶级酒园大。座落在波仪亚克区北方遍布是碎石的一个山坡上,每公顷植8500株,所以约有76万株葡萄树。其中卡本内苏维浓达到七成,其次为梅洛,约占两成,再次为卡本内弗兰克。一般而言,该园平均树龄达42年,维持传统种植方式,等葡萄充分成熟后方才采收。同时在采摘过程中一并进行筛选工作。葡萄采收送到酿造厂后,会以每桶为单位再作筛选。一公顷收成4000- 4500公升,所以每株葡萄树只能生产半瓶葡萄酒。为保护这些珍贵的葡萄,拉菲特庄园在平时除非经总公司许可之外,一概不开放参观;甚至每株葡萄树都竖立铁丝网以供葡萄枝攀延。
, U) v. o1 x; n葡萄酒新酿成后,便开始进行分级。拉菲特庄园总共生产三个等级的酒:第一等当然以拉菲特-罗特希尔德庄园为名;第二级则是位于穆顿-罗特希尔德庄园中的卡禄阿德;第三级是近年来才生产的,仅简单的以地区“波仪亚克”为名,标志则是代表罗特希尔德家族的的五枝箭。二三级酒都相当平庸,特别是列入二级的卡禄阿德,远不如基他一等顶级的二级酒可比。被挑选为一级的拉菲特庄园酒以往会在全新木桶中醇化近三年,最近才改为陈入两年,所以拉菲特庄园的酒不仅仅会基于天气因素,也会因人为的分级挑选与同级的调配混合,每年都会有相当程度的差异,可以说每年会有基独特的风格。尽管如此,其价格仍年年居高不下。在产量方面,虽然园方将其视为机密从不外泄,但据推断年产量当在36万瓶左右,其中一半至2/3是一级酒,其余则为二级和三级酒。以如此的产量还能维持高水准的品质,拉菲特庄园简直可以被称为“葡萄酒王国中的巨人”。
/ V1 j7 x1 \, S& |拉菲特庄园的酒比较内向,也比较“轻”,不强烈,不会让人立即就感受到它的特色。必须等到至少10年时间,拉菲的真面貌才会呈现出来:芳醇、水果香和其他莫名的味觉。有人比喻其是“大小姐”,它极具个性的脾气大概指的就是这个神秘的滋味了。 , q; a5 L6 H/ }0 P
其它: , G1 c- p# D' L7 q7 T! Q
1)在1856年官方评定的波尔多红酒分等系统中,第一个级别——顶级酒庄还细分为5个等级,其中位列一等的四个庄园分别是:拉菲特-罗特希尔德庄园(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图尔庄园(Chateau Latour)、玛尔戈庄园(Chateau Mavgaux)、欧-布里昂庄园(Chateau Havt Brior)。时间转至1973年时,穆顿-罗特希尔德庄园得以晋升为同上述4个庄园同等的地位。 0 y! |$ I# E* s, b! _6 A  x' M
2)葡萄酒如果没喝完,百元左右的,只要盖紧塞子,放入冰箱冷藏到第二天可饮用。如果是好的葡萄酒,喝之前最好衡量一下能否喝完,如果无法一次喝完,可以分作两份,一半在原瓶中盖紧塞子保存。
; B5 J: @1 s  G  Z$ i: v3 o保存葡萄酒时最重要的是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可以使用真空拔罐器将瓶中的空气去除。 $ z8 R5 O& [, b" X) G
未喝完的葡萄酒还可以用来烹制鱼肉,以增添风味,亦可加入调味酱里。另外还可以作为基酒调配汽水、果汁做鸡尾酒。
2 O* b: J( C9 A! a0 x2 C7 d8 y  Q9 p6 D4 W: R3 k) z. h  _  d$ X
  b, E: x0 f" x5 B

5 h, C$ B/ r0 c, K
9 D0 d3 A" V5 B' t# g
7 D; i( k, a  }2 a6 k
# m2 \9 b2 @9 \! b20、Chateau Latour(拉图尔庄园) ; r. h( V& V7 u: L# l
位于波尔多梅多克区,面积62公顷。特色品评:丰富的层次感,丰满而细腻。 - [6 j" G( _/ `: b3 R: V9 I
拉图尔庄园是以一个位于吉隆的堡垒为名的城堡,这个由英国人在15世纪盖的堡垒,是作为防备海盗而建。由于地处战略要塞,中世纪以来便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英法百年战争时,此地就是两军各方必争之地。一直到本世纪60年代,英法仍在争夺对于拉图尔的“主权”,但这次所争的是酒园。 8 S$ @0 F+ K0 ?
们图尔庄园在14世纪的文献在就有所涉及,但当时并不是酒园。本庄园在16世纪已开垦为葡萄园,167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私人秘书戴-夏凡尼买下此堡。1677年因婚姻关系,此园移归戴-克劳塞家族。到了1695年,玛丽-特丽丝-克劳塞嫁给购买拉菲特园的西谷公爵之子亚历山大公爵时,拉图尔也成为嫁妆,拉图尔庄园便成为西谷家族的产业。随着西谷家族的衰落,“葡萄酒王子”尼古拉逝世后,拉图尔庄园和拉菲特庄园由大女儿及其儿子亚历山大伯爵继承。后来伯爵再将此园交给3位妻妹,拉图尔庄园正式和拉菲特庄园分家,日后此园分别由3家所有。法国大革命爆发时,拉图尔庄园仍有1/4属于西谷家族的卡巴纳伯爵,但伯爵流亡海外,革命政府便将这1/4的产权拍卖。几经转手,这些股份在1841年以150万法郎落入伯蒙家族之手。伯蒙也是当年拥有此园股份的3大家族之一,至此拥有多数的股权。为避免重蹈西谷家族的覆辙,伯蒙家族依法成立了一个法人,使得拉图尔园不至于因继承问题而被瓜分。
7 F1 D5 a. v* n4 j: p1963年伯蒙因不愿每年将巨额红利分给608位股东,便将自己持有的七成股份卖给英国波森与哈维两个集团,总金额为270万美元。消息传来举国哗然,不少法国人视之为卖国行径。26年后的1989年3月,已成为哈维集团东家的里昂联合集团以近2亿美元的天价把在英国波森集团手中的股份购回。 1993年6月,法国百货业巨子“春天”百货公司的老板皮诺又以较低的7亿2000万法郎购下拉图尔庄园的股权。 ' P  l0 G+ U9 I! N( }; ]$ U1 m
当1989年里昂联合集团购买拉图尔庄园时,每公顷单价为1400万法郎,换算每株葡萄树价值1800法郎,堪称全球身份最高的酒园。拉图尔庄园种植的葡萄以卡本内苏维浓为主,占到了八成。掺杂少许梅洛和卡本内弗兰克(各一成)。每公顷植树10000株,可以算是密集式种植(彼德鲁每公顷约 6500标,拉菲特庄园约8500标)。但园中多为30-40年的老株,葡萄质佳量少,故每公顷的收成不会超过5000公升,反而比其他酒园要少。葡萄在采收时亦经过严格筛选。葡萄汁在发酵时,一般酒厂是在木桶中进行;而拉图尔庄园则在梅多克区首先引进不锈钢作为酒槽。1963年虽然由英国公司购得,但英国人完全听从“内行领导”,将酒厂委由酿酒大师加德尔全权处理。加德尔不负所托,一连串的改革使得本园焕发生机。
9 D% Q9 g8 ]2 i6 M$ z  {. I8 o! w' T加德尔的更新计划之一是引进一种可控制温度、控制发酵进度,且可容纳达14000公升的不锈钢槽,此举一度引起业界的普遍质疑。但结果证明加德尔的做法是正确的。现代化的发酵方式比起传统方式要减少一半的时间(一周至十天),也大大改善了拉图尔园的高度涩感,使得拉图尔庄园酒必须旋转至少10年以上方可入口的问题获得解决。红酒在不锈钢槽完成发酵过程后,又重新泵回全新木桶醇化20-24个月不等。由于拉图尔庄园在年份不好时,会加强筛选葡萄的工作,所以在较差年份的拉图尔庄园仍能保持相当程度的品质,这种工夫堪与彼德鲁庄园相比,是拉菲特庄园,特别是穆顿庄园所不及之处。
6 O+ i3 ~- Q" m) f6 x) {- J0 e) [加德尔第二个重要决定是酿造次等次的酒,这支可算是所有二级酒中品质最佳的“拉图尔堡垒”,少部份是因未达到拉图尔庄园一级酒水准而淘汰的,大部份是由酒园的另两块小园地(14公顷)所产的葡萄酿造的,于1966年首次酿成,1972年正式上市。“堡垒”虽然不是正规,但是酿造过程严谨,故其口感必须等醇化数年后才能成熟。名品酒家派克认为“堡垒”是所有二级酒当中最优者,足可列入第四等顶级。不过,当穆顿的二级酒上市所挟巨大声势及优秀品质, “堡垒”恐怕更要兢兢业业。1990年此园更推出三级酒,本酒标签只有一个堡垒图像,名称只有一个简单的“波仪亚克”(Pauillac),另在标签下行以小字体标明是拉力尔庄园装瓶。该酒味道平平,初上市在英国的售价只约11磅。
- E& E7 k" N, P/ C( U: W一般而言,拉图尔庄园比穆顿园、拉菲特园等需要更长的醇化期,至少需要10-15年方可以度过“青涩期”。成熟后的拉图尔庄园有极丰富的层次感,丰满而细腻。英国著名的品酒家休-约翰逊不形容拉图尔园与拉菲特园的个性:苦说拉菲园是男高音,那拉图尔就是男低音;若拉菲特园是一首抒情诗,那拉图尔就是一篇史诗;若拉菲特是两人在跳圆舞曲,那拉图尔必是人声鼎沸的游行。这两种著名的酒是否有一阴一阳或一钢一柔的个性,就有等朋友们去体会了。
1 t. I2 ~. N8 F2 [  i. u( E  i& R4 ~) b! w0 t8 [
0 g# S. A( e- T  g2 b% v
; i% K. o0 e3 L% X1 w1 j0 [; p
8 e4 a7 x. K$ C; A' k1 a. i4 i) V

) e/ |* ?. J+ G21、Chateau Ducru Beaucaillou (杜库-柏凯龙庄园) 7 _) L8 L& s' {8 \2 r* `
位于波尔多梅多克区,面积49公顷。特色品评:果香与劲力的神奇组合。
8 i! b6 n, ?1 c) {8 I在1855年法国波尔多区的官司方评鉴表中,4个梅多克区中最小的“圣朱利安”(St Julien)的酒园虽然没有一个能跻身顶级中的一等之列,但在三等顶级的14个酒厂中,圣朱利安却有5家中选,成绩斐然。
  U1 E0 R! E- {杜库-柏凯龙庄园的有历史不长,大概可追溯到法国大革命前三四十年。此园本属一个名为柏盖容(Bergeron)的人。后来此园中多石块,且葡萄长得好便称此园为“柏凯龙”(Beaueailloux),意即“好石块”。1795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伯盖容病故,此园充作遗产拍卖,被一位杜库先生购走,遂将此园冠上其姓氏。由于杜库的岳父是波尔多商会会长,颇中意女婿的酒,所以利用公私场合大力促销,加上此园经营得法,当时面积就已达82公顷,该园变成圣朱利安区中名声最响亮的酒园。1866年杜库以百万法郎的高价将酒园卖给一位爱尔兰后裔强斯顿。强斯顿家族在150年前由爱尔兰移民至波尔多,他是为了避税才以妻子的名义购买此园,但他本人多才多艺,具有理工专业的学位与矿场工程师的头衔由于强斯顿看到巴黎正在风行香槟,所以异想天开希望将梅多克区的红酒采取香槟酒的酿造方式进行,这种想法当然注定失败。 ! @% {% D, j. [8 d. j$ a. p  j# Y
尽管如此,强斯顿却意想不到的为全世界酒园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强斯顿像一般投资性的园主一样,对经营酒园一窍不通,全权委托给他的总管大卫经营。大卫为了防止小偷偷摘葡萄,很偶然地发明了“波尔多混剂”,这个由硫酸铜与石灰所配合成的混剂,喷洒到靠近路边的葡萄上,会生出一种青蓝色、粉状、略有臭味的薄膜,应该可以驱散小人的偷意。不想歪打正着,大家看到凡是喷洒有此混剂的葡萄都逃过了有葡萄杀手之称的根瘤蚜虫的病害侵袭,后来两位波尔多大学教授及一些专家要求强斯顿继续实验,他为了不使昂贵的杜库葡萄受损,才答应在另一个较差的园区试验,结果还是成功。教授把他的配方拿回大学再作仔细分析和改善,果然发现了一种克制“葡萄杀手”的良方,现在这一成果已经广为全世界所用。 + N, g# y9 }" Q, K+ d8 S* {0 }& i( E0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大衰退时期,强斯顿的财务告急。另外因为本园颇依赖美国市场,在美国实施禁酒令后,酒园财务便雪上加霜,强斯顿只能在1928年卖掉杜库。转了一手后此园光景日渐西落,直到1941年伯利家族购得此园后,才恢复生机。
/ K  ]+ G1 [' u/ `9 w7 Q& Y伯利是一个酒业世家,拥有几家酒厂,入主酒园后弗兰斯父子拟定了16年长期发展计划,疏通排水沟、更新葡萄树,并于1953年起就聘请波尔多地区也可以称为全法国最伟大的酿酒师之一的裴诺长年担任顾问,杜库遂成为二等顶级酒园中的翘楚。
$ }6 C) g* y3 y此园总面积达到215公顷,除了49公顷种葡萄外,还有一座18世纪新古典主义的城堡。由此园名为“柏凯龙”,可知其园中多大砾石。这可以保温也利于排水,下层土壤多是黏土、石灰土,富含铁质,本园葡萄树平均35岁,每公顷种植一万株,以卡本内苏维浓最多,达到六成半,其次是两成半的梅洛及半成的卡本内弗兰克与半成的小维多。
. n8 R' v- @: i+ m老伯利在1953年去世,园务交给儿子杰-尤金经营。杰尤金当时在大学读法律,准备做律师这行,但他不得不遵从父亲遗命回家酿酒。
3 Y& P7 r; R8 |) \在自家葡萄园的管理上,他事必躬亲,最明显的是采收葡萄时的严格。手工收成的葡萄在蓝子里已经过分类,每7-8个采收工会有一位职业酿酒师检查收成的葡萄;送到酿酒厂时,又会在地下室进行第二轮的分类。完全合格者才酿成杜库,否则将淘汰到二级“杜凯龙的十字架”。初酿会经18-22个月在六成是全新且级昂贵的木桶中醇化,可谓标准的精酿。 ( q! w" I' h% Y, |2 J6 O
此外,此园还有另一个32公顷的拉兰-伯利园。这个葡萄园是杰-尤金在1970年自列名第三等顶级著名的拉葛兰史葡萄园买来的,其中18公顷种有葡萄。杰-尤金本来打算将它并入杜库,后来发现其酒质不对,所以干脆用拉兰-拍利为名另行发售,所以并非杜库的二级酒。
2 e1 O1 J/ D' w# C) n杜库酒性温和,但并不淡,年轻时十分顺口,富有梅多克酒的一切优点:成熟
/ x+ W/ _& ?1 g! N3 `# J+ O- v、葡萄味、浓郁的芳香、温柔的细腻,这些都属于真正名酒所应有的特点。但杜库酒真正的特性,却必须等到至少10年以后才会完全显现出来。那里杜库是苏醒的睡美人,散发出一种果香与劲头的混合气息。甚至30年之后仍然不失这种令人回味无穷的神奇。无怪乎在英国的唐宁街、法国爱丽舍宫、美国白宫与欧美名人的宴席上,最常见的倒是这种名列二等顶级的杜库。只是目前的杜库酒已今非昔比了,名品酒师派克认为,杜库应该可晋级为一级顶级酒了
2 T- ?2 J  I1 p! _% I, X0 |9 b尽管杜库的品质已渐与拉图尔、穆顿,甚至有些年份绝对有抗衡的实力,但其价格却不能反映出品质的晋升。杜库的价格往往是穆顿园一级酒的一半,行家们喜欢收集杜库的理由,由此可见。伯利家族同时也是波尔多区的一霸,除杜库与二级“十字架”及拉兰-伯利园外,目前杰-尤金坐拥5大名园。
, V0 t9 Z7 W, i0 Z8 o2 g& q, ~6 m2 v) }& V/ K7 F3 x
* l, f. m0 T, d8 b6 ~$ J' r. S3 A
4 Y4 H1 r% W6 S: \

' e5 x7 z& l* K- L' U% p; u8 P3 x7 u
2 h) m' x2 p% n5 l! g! K# k
22、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 Comtesse de Lolande
$ Q9 s6 b" t/ S& }% B" V1 J(皮琼-龙戈维-拉兰伯爵夫人庄园) * U7 J2 p( F3 h) c# M! [
位于法国波尔多梅多克波仪亚克区,面积75。5公顷。特色品评:丰富的果味,气味集中,单宁适中。 9 K, x) F3 y/ J% V" W9 T
皮琼-龙戈维-拉兰伯爵夫人庄园在波尔多二等顶级中最有名气。位于波仪亚克区南部与圣朱利安区的接壤处,与拉图尔庄园相望。本园的历史可追溯到一位1602年出生的贵族贝纳-皮琼,他在1646年娶了当地望族戈维男爵的独生女后,便取得了伯爵的头等头衔称为龙戈维男爵。贝纳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好友。据说在路易20岁时,还一度到男爵位于波尔多的豪华府第打猎宴饮,以排解政治婚姻给他的困扰(他娶了位西班牙公主)。贝纳次子杰克由丈人处获得一个葡萄园,即今日的皮琼园。此时本园已成为本区仅次于拉图尔庄园最好的园区了。
$ x! \: d7 i  b% ~+ |& g1850年杰克的孙子约瑟夫死时,遗有一子三女。长子拉欧袭男爵爵位,并且继承了2/5计28公顷的园区,称为皮琼-龙戈维-拉兰伯爵庄园(Ch.Pichon-Longueville an Baron de plchon-Longgueville)由于过于冗长,一般简称为皮琼男爵园(Pichon Baron);其余部份42公顷庄园由其他三个女儿继承。三个女儿后来一位出家,其他两位都嫁给具有伯爵身份的贵族。其中二女儿是拉兰伯爵夫人(Contesse de Lalande),而且长田拉欧男爵也娶了位兰伯爵的妹妹,可谓亲上加亲。等到20年后,妹妹去世,拉兰夫人获得其股份,本园便改称为“皮琼-龙戈维-拉兰伯爵夫人庄园”,简称“皮琼-拉兰”(Pichon Lalande)。 6 u# G! l: i/ n/ x, F( V
1855年官方评定表仅装好本园列为二等顶级,原因在于葡萄园当时只是名义上的分割,事实上两座酒园都共同使用同一酿酒坊。皮琼-拉兰自己的酿酒坊到1860年方落成,同年拉欧男爵去世,本园自此才可独立酿酒。 : c2 J: z; ^7 }/ B
皮琼-拉兰伯爵家族手中至1926年,才以70万法郎代价卖给了米尔黑兄弟。米尔黑兄弟拥有55%的股份,后来持股人把股份给了幼女,也就是后来的兰克松夫人。其夫兰克是位将军,夫人没兴趣经营酒园,但自丈夫退休之后,反面觉得酿酒是一个好的消谴。因此她于1987年放弃了巴黎的浮华生活迁入堡中,全心投入到酿酒的事业。同时在当年也收购其它小股东的股份,最后有了84%的股份,掌握了经营权。而今酒园较当初分割时大了将近一倍,共有86公顷。一小部份位于拉图尔庄园的边界,其他的都在皮琼男爵的后方。
  `3 `) a* z" A( z' t4 S- R酒园土壤表层主要是碎石,深层的填充具有黏土与石灰土等双重性质,种植密度每公顷9500株。树种则与一般波仪亚克区的酒园不同;美洛的比率偏高(35%),另有卡本内苏维浓(45%),卡贝内弗兰克(12%)与小维多(8%)。葡萄树平均年龄在25年,产量则每公顷3500-6000公升之间。
( g1 \- D' C' ~5 y( X1 k5 g" ^! R; ~皮琼-拉兰的成功蛮在于用人唯才,酿酒师巴罗-戈佑是波尔多地区酿酒大师,以前曾在拉斯卡斯担任酿酒师。这位后起之秀每年元月负责全最后重组调配葡萄酒的重任。皮琼-拉兰除在采收葡萄时严格挑选外,在发酵完成后会再将发酵不理想的淘汰,其中(按年份不同)约50%-80%的酒能成“顶级”,余则打入二级酒——“伯爵夫人特藏”(Reserve dela Comtesse),再次的作成“葛拉西欧酒园”(Domainede Cracieux)。一级酒会用一半的全新木桶醇化18-24个月左右。
- i: L+ k# P6 v, \兰克夫人对于管理与行销有独到之处,她变卖自己所有的地产以投入本园设备的更新;加强公关工作并到全世界推销葡萄酒。同时任何到她于1841年建成城堡的来宾通常会得到主人的亲自招待,不像其它名园对外宾往往仅出于礼貌,而非真情招待。此外,兰克松夫人已建立起一个妥善的销售网,她举办的品酒宴会不仅大方且非常出色。例如1987年在洛杉矶的酒会中,一口气提供44种不同年份的酒,最年轻的是当年的酒,但最老的是1875年的陈酿。目前所有二等顶级酒园中知名度最高的就是本园,同时也有超级二等顶级(Super Second Growth)的美誉。 $ z, _/ |2 K3 ?* w2 O; E
皮琼-拉兰有一个特色就是“新旧皆宜”,即使刚出厂的葡萄酒也有丰富的果味,气味集中,单宁适中,色泽暗红。贮放过10年趋于成熟时,就有股拉图尔庄园的芳香泛出。这和两者地理位置之近不无关系。在价格方面如与拉菲特庄园或拉图尔园相较,在18世纪末的比例为1:2,19世纪初期缩小,后来扩大到1:3,目前则接近1:2。兰克松夫人的目标是追上这些一等顶级酒。几乎每年这几个酒园都保持在相当的价钱。许多品酒行家认为本园在某些年份,以及在新出厂若干年内会与穆顿园或拉菲特庄园不相上下,品质稳定,是本庄园的美酒一大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17: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23、Chateau Margaux(玛尔戈庄园)
1 t; a3 ?! W% Q5 d; G5 m位于波尔多梅多克区,面积74公顷。特色品评:细致、温柔、优雅,单宁酸中庸。 * y0 B* \6 R! O- P( I
在位于梅多克的玛尔戈区(Margaus)1150公顷的土地上,到处散布着葡萄园。玛尔戈区在1855年的顶级酒评鉴五等,61个酒堡中,共占有22个之多,超过波尔多其他产区。而玛尔戈酒区酒园的代表作,就是以地名这庄园名的玛尔戈酒园。玛尔戈园历史悠久,园主物换星移的情形也特别严重。玛尔戈名从何来已无从知晓。本区在13世纪曾建有一个防卫海盗的堡垒,和拉图尔庄园一样,是本区最早的建筑。之后成为堤防区。砍掉树木后,在当时已经逐渐种植起葡萄。历史文献载15世纪时此园产权在当地贵族手中流转,大概在1860年时,此园在贵族道立德家族手中,已发展到近70公顷。到了1755年园主成为玛尔戈男爵,并有一个侯爵头衔,和另一个著名的西谷公爵并驾齐驱成为波尔多两大权贵。日后,此园又在贵族复杂的婚姻关系中频频易手,直到法国大革命北前夕,一直都在贵族手中。
+ s4 Y5 y1 G9 ?1 E4 L1 \在大革命爆发前,美国第一位驻法大使杰弗逊特别喜爱本园,将此园列为法国四大名园首位。杰弗逊的品酒力果然一流,在了提名的四大名酒(1787年)68年后的1855年,波尔多顶级评鉴的四大一等顶级竟与之一致。 ) C4 N" f" l- |  q7 w
法国大革命后的腥风血雨也飘到玛尔戈。园主达格利寇侯爵逃亡海外,妻子及岳父被推上断头台,玛尔戈又充公拍卖。随后又是一连串拍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玛尔戈被当作“逆产”充公,1802年由科罗尼亚侯爵买下。科罗尼亚建筑了一个希腊圆拱柱式的城堡(类似美国白宫),1810年落成后,玛尔戈庄园成为整个玛尔戈地区甚至是波尔多区中最优雅的城堡。1836年,本堡又被巴黎社交办十分活跃的西班牙银行家阿古多侯爵购得。玛尔戈庄园被西班牙人掌有近半世纪,1879年才回到法国人手中。被“法兰西银行”总裁皮雷-维尔伯爵以500万法郎购得。到1921年玛尔戈园再度易手后,接连数次的移让,每次都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吉内斯特家族自1917年购得柯斯堡后,再于1935年购得玛尔戈一部份股份,日后一面卖掉手上其他较差的小园,一面集中精力买下此园的其它小股东所持股份,终于在1949年完成收购,入主玛尔戈园。
( _# `# k5 T# }. Y' C9 I# P到了20世纪7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特别是在1973年至1974年之间,吉内斯特家族不堪重负,决定将此园出售。这回洽商的买主是美国国家酿酒公司,售价为8200万法郎。法国人纷纷要求本国政府阻止此次拍卖以保存本园在本国人手中。最后法国政府以“维护重要文化遗产”的理由不准买卖,要迫使美国人打消念头。然而,生意终归是生意,玛尔戈庄园终于在1977年卖给希腊裔的安迪-门彻洛波鲁斯。安迪是法国最有名的仪器连锁店菲利-波坦的总经理,本人也是法国最大葡萄酒连锁店尼古拉的最大股东,已入法国籍,所以玛尔戈庄园的产权并未落入外国人手中,当时的售价为7200万法郎。 3 E8 z& W6 c8 Y* X
安迪先生以完美主义的精神,花下了大笔的金钱,修复了酒庄的一切,并对专业酿酒师的建议言听计从,特别礼聘波尔多大酿酒师裴洛当顾问。玛尔戈庄园从此耳目一新,次年(1978)即获得丰硕的成果。但是安迪先生却无福长久享受成功带来的荣耀,喝到1978玛尔戈庄园不久,1980年便去世。享年 66岁。安迪先生的产业由其女儿柯琳与遗孀罗拉接掌。1992年意大利的阿格耐家族买下了玛尔戈庄园门彻洛波鲁斯家族的佩瑞雅集团(Perrier,以矿泉水著称),玛尔戈庄园也就落入意大利人手中,不过柯琳还是拥有相当的股份,仍享有此公司的经营权。
: h: v: W* y  M, O% N玛尔戈庄园地处四个梅多克区中一等顶级葡萄酒园的最南端,同时土壤的构成最为复杂。土壤是细碎石黏沙土及石灰石,色泽很淡。大致上以卡本内苏维浓最多(75%),梅洛次之(20%),小维多与卡贝耐弗兰克再居次(分为3%和2%),这种比例与拉非特庄园极为类似。堡密度随土质与葡萄种不同而不同,在碎石上则以每公顷10000株为原则,若植梅洛种则每公顷仅6000株。采收时会剔除成长不佳的葡萄,在发酵后会再进行一次分级。玛尔戈庄园除有 74公顷专门生产红酒的园区外,另有12公顷生产白葡萄酒,称为“白亭”(Pavillon Blauc)。全是由白苏维浓所酿,会在全新木桶中醇化半年左右,年产50000瓶上下,是波尔多最好的干白酒,价钱极高。而玛尔戈庄园在百年前就已经创设了二级酒,可说是所有二级酒的祖师。对于不合标准与较年轻的葡萄树所产便列为二级酒——“玛尔戈庄园红亭“(Pavilli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的原料。红亭酒的品质虽不足以与穆顿“第二酒”或拉图尔的“堡垒相提,但也足以列入第四或第五等顶级了。
3 g, C% @& k; ~/ s装瓶前的玛尔戈庄园需要先在全新木桶中经过20-26年月的醇化。玛尔戈庄园本身有造桶厂,但为了平衡与使酒味多元化,2/3的木桶另向其他五家造桶厂购买。同时酒在换桶时都经过重组,使其味道品质达到一致。近年来进行这种严格的品质管理工作,使得玛尔戈庄园的水准非常稳定,品酒家公推这是安迪先生的功劳。因为在吉内斯特家族主园的最后20年,此园已经明显地走下坡路,酿出的酒酒质单薄,不耐久藏,甚至芬香气味已尽失,已经不配享有一等顶级的资格。所幸本园被安迪接掌,此园被重新赋予生机,如今此园已完全恢复应有之水准。 ' R% E5 C. V: @
一般公认玛尔戈庄园是波尔多酒中的代表作:细致、温柔、优雅以及中庸的单宁酸。玛尔戈庄园的佳酿无论如何一定要平心静气,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弦外之音”。正像梅兰芳唱昆曲的“游园惊梦”一样,非有细嚼慢咽的功夫不能产生余音绕梁的体会。 ! F5 ~  l0 N! L9 P: y3 x

* M. Q9 M* R' N# r5 A, o) L6 \- L# e, ^7 ?+ G+ I7 _

$ g, n& Z) G3 T, O! |( R! J$ x8 x) A
# W7 E$ j" F" k. Y& H
24、Chateau Haut Brion(欧-布里昂庄园)
: }- k4 i( p' g位于法国波尔多格雷夫区,面积7。3公顷。特色品评:高傲,具有孤芳自赏的气质,颜色至美,香气集中又复杂。
* J! m( B( P/ H6 E# G7 K+ _欧-布里昂庄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各园,变化莫测在法国波尔多区南部的格雷夫区,在14世纪时开辟为葡萄园,1520的属于附近利邦市的市长。 1525年市长嫁女儿,遂将此园作为嫁妆带入贵族朋塔克之家。朋塔克家族是一豪门巨富,事业兴隆,获得此园后斥巨资整园、盖房,今日本堡酒标上的注册商标老城堡便是基于1550年。朋塔克家族还在英国伦敦开设了一个“朋塔克酒馆”,供应在法国珍馐美酒。这个酒馆成为英国最时髦的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欧布里昂在该酒馆每瓶的卖价圩垸一般外国酒的三倍有余。 , }* R# b" ]1 x9 }. X
1749年,此园因继承人不同而分家,其中2/3归入拥有玛尔戈园的园主富梅家族。法国大革命爆发时,有先见之明的园主约瑟夫放弃豪邸,将家财发放给穷人,因而被推举为波尔多市长。但好景不长,在随之而来的大恐怖清算中,约瑟夫被推上断头台。1794年7月欧布里昂庄园也被充公。1801年酒园被约瑟夫的侄子买回并卖给外交部长泰兰,1838年又转卖给拉路家族。拉路家族在两年后把100年前散出去的1/3园区购回,名园此时才得以恢复原貌。拉路家族拥有酒园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0年代酒园几次转手。1932年正当葡萄园经营不善、几近破落之际,酒园被转卖给统购统销的一位银行家卡拉伦斯 -狄龙。
  L2 J* A' {- F$ N- u, O狄龙之子卡伦斯-道格拉斯于1954年出任美国驻法大使,晚年成为肯尼迪政府的财政部长。卡拉伦斯-道格拉斯的女儿琼嫁给卢森堡一下子查理。在丈夫去世之后,1978年琼二度改嫁给慕西公爵也就是现在的园主。 ; w8 B/ a8 M7 g% Z* D
琼是一位干练的女人,1975年接掌此园之后便开始励精图治,将此园由1966-1974年的失误逐一改正,终于使本园成为世界一流的酒园。
1 _: ]/ k7 H' a  K4 w8 P英国启蒙大量洛克及美国杰弗逊总统都曾在笔记中记述过他们造访本堡的经历。欧-布里昂堡在享有盛名200年后,到了1855的波尔多官方分等系统都是针对格多克区的红酒,其中唯一的例外就是格雷夫区的欧-布里昂庄园,它与拉图尔、拉菲特、玛尔戈园共享一等顶级酒的荣耀。另外,欧-布里昂庄园得此殊荣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成功地逃过了格雷夫区到处肆虐的根瘤蚜虫病,是唯一幸存的葡萄园,因此一直享有“格雷夫之王”的美誉。 $ d$ f) E9 p1 j; z$ s2 i
本酒园位于两个平缓的小丘之上,海拔仅20余米,所种植出的品种有55%的卡本内弗兰克,25%的梅洛与20%的卡本内苏维浓,树龄平均约30 年,种植密度每公顷6000株。由于收获时,葡萄都经过手选,所以除非是一流的葡萄,否则全被淘汰。欧-布里昂庄园采用电脑设备,以便于酒的发酵进行精细监控。园主也使用科学的方式培养葡萄种圃。虽然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但酿酒的方式仍遵循古法,即路易15时代的特点——慢工出细活。本庄园由一个家族长期负责酿酒,自1921年庄园就聘请到本地区最有名的酿酒师乔治-德马负责酿酒。1960年由其子杰-贝耐负责,他是波尔多区公认的酿酒大师,堪与彼德鲁庄园的木艾齐名。德马担任酿酒师时采取剪枝法,将每株葡萄仅留一芽,使果实尽集精华。同时由于70年来一直由同一家族的父子照顾此园,他们对园区葡萄特性了如指掌,能因地制宜,终于在1989提酿出此园30年来的“冠军”酒,该酒在世界上被公认为几近满分的“奇迹酒”。本年份的“得意之作”在市面上已经绝迹多时了。
1 j1 F  U; A% E: Q欧-布里昂庄园的酒经发酵后被泵入全新的木桶中,并以一种于17世纪所开发的方式多次换桶,一旦在木能内醇化约24-36个月。这种酒的特色是年轻时极淡、极清香、颜色不太深,其酒香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同时有烟味、焦味、黑莓及轻微的松露香。有的品酒家认为用舌尖就可以感觉出欧-布里昂庄园的特色,它应该是一个属于“美女”的酒,气质逼人,而且越陈越美。每次“遮目品酒会上”总能评为第一。 8 d" ^8 Q0 {6 _! ]9 {
欧-布里昂庄园占地42公顷,每年年产145000瓶。本酒也需要成熟期,至少要6年后才可饮用。著名品酒家派克曾提到他25年的品酒生涯中,唯一的转变是更加喜爱欧-布里昂庄园,并认为这是他“年岁与智慧”增长的结果,欧-布里昂庄园的魅力由此可见。 / r% u6 K4 u: R$ S; p* @/ \$ f
除了红酒外,欧-布里昂庄园也产极少量的白酒,但没有任何官方赋予的等级,因为产量不多,年产不过12000瓶,经常性亦维持在一万瓶左右。
/ x0 o6 S* J1 p6 N+ L* }6 ]提到欧-布里昂庄园不能忽略其姊妹厂:欧-布里昂教会庄园。“教会庄园”是法国大革命前,一直都是由一个天主教会经营,故名为“教会庄园”。此庄园位于欧-布里昂庄园东部,地址条件完全一样。法国大革命时此园被充公拍卖,以后频繁转手。直到1919年由瓦特纳家族经营,1983的由于园主移居美国加州,葡萄园遂被拍卖给欧-布里昂庄园的帝龙公司,成为其姊妹园。几乎在过户的同时,欧-布里昂庄园的酿酒大师解散了教会庄园的原有班底,亲自指挥。把葡萄品种由原来的卡本内苏维浓占60%的比例降到50%,将梅洛种的种植量提高40%,在加上10%左右的卡本内弗兰克,葡萄树龄平均近40岁。德马在更换树种的同时着手更换所有用来醇化葡萄酒的木桶,如此一来,“教会庄园”已经成为第二个欧-布里昂庄园,甚至在某些年份比欧-布里昂庄园还好。
! h, C0 I0 _2 Y( i; p5 C“教会庄园”比较晚熟,一般认为其色较深,酒体较重,和欧-布里昂庄园年轻时属于“轻型”体质不同,反而比较接近拉图尔庄园;至于价钱,平均每年大概是欧-布里昂庄园的60%左右。教会庄园共有18公顷园地,每公顷平均产量不过3000公升,每年产酒约10万瓶左右。成熟期约8年。
2 {- |$ ]% {  z# F: F其它: : g9 W5 |! b6 P3 a2 d5 L
为什么价钱相差悬殊的波尔多红酒?
2 _7 v2 W: |/ c. l/ P0 d-葡萄生长的地方?
' P& p9 l& l: h& \  \2 Y# K# T-葡萄树年龄(通常葡萄树年龄越大,酒越好) - X" U- X1 j+ w# D2 K. E- J# y  t
-葡萄树产量(少者品质高)
- Y" U, ]2 b7 {4 x# h. U1 G) f* w2 r' H+ i-酿酒技术(例如酒在木桶内陈放多久?)
/ q' A% {+ V0 D5 x+ z- E3 q-年份?
+ U7 K7 A* O# n6 i1 L. p& |" g( |$ u: f; M+ K4 j/ [
- A* B7 h- u, I* v' b5 {

% |& \9 u' U: ^# p4 c9 ]: A! |+ p+ M3 P$ N; e3 h" K: p
: E; ?. U% q9 J+ ]
25、Chateau Palmer(帕玛庄园)
- A9 A4 J' d; m+ s& K4 M法国波尔多梅多克区,面积44公顷。特色品评:浓郁的果香,酒性复杂、隽永 8 P8 e: J3 G/ l1 I9 c  f
1814年拿破仑大军在莫斯科遭到大风雪的侵袭而溃败终结了拿破仑英雄的一生,以英国、普鲁士为首的军队因此占领了法国。其中一支英国威灵顿公爵的军队在3月12日开到波尔多地区,领军的查理-帕玛少将(Charlee Palmer)不久就买下了玛尔戈区一个叫做“戈斯克”的葡萄园。戈斯克是本地的一个望族,早在255年前就在本区拥有不少土地,200余年来子孙繁衍,园产也增多,其中就有一个以家族为园名的“戴-戈斯克庄园”,关于将军购此园的经过,英国著名的酒学专家寇特斯大林(Clive Coates)曾描述出一个浪漫的故事:将军进驻玛尔戈区后不久,有一次因公赴巴黎,在里昂卡车时,巧遇戈斯克庄园主的遗孀,她正要赴巴黎寻觅买主。由于急售,索价只要市价的1/4。两人相谈甚欢,马车未到巴黎便成交,将军于同年6月即入主庄园。 ( T4 {, b. x* ^* P
把寇特斯的考证,帕玛是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家庭,后由家传啤酒及烛台店而从政,帕玛将军的父亲曾当选马斯市市长,从此晋升上流社会。帕玛也因此可以就读伊顿中学、牛津大学,而后从军。真实帕玛官运颇佳,一入伍就在英国亲王担任司令官的部队服役,后担任亲王副官,37岁就晋升为少将。
, g* h. T3 I& L( T& w将军入主本园后,即将本园委托一个英国同胞葛雷处理,在葛雷的怂恿下,他一步步搜括、扩充园地,使面积60公顷增加到160公顷。园区扩大也就意味着花费增加,此时也就考验将军的财力了。将军成为酒园主人之后,仍在军队服役,但此后不久不论是在军队或是日后从政皆不遂意。在军中服役时因触怒亲王,于1930年退伍。同时他的朋友葛雷根本不懂经营,酒园亏空甚大,帕玛逐渐债台高筑,付不出酿酒及员工费用。心情郁郁的将军开始酗酒赌博,情形愈发不可收拾。园产一片片被卖出,最后在1843年以27万法郎卖给一个债权人。帕玛离开波尔多时伤心地返回伦敦,以后便无人知晓下落,将军在1851年于伦敦独身贫病而终。
8 L) J0 c+ g5 }: P( X6 O当初帕玛买到本园时,被公认为是英雄的佳话,报上颇多报导,将军也就一朝成名。同时英国人对一个冠上英国姓氏的法国酒园比较容易记住,帕玛庄园在英国市场上轻易地掳获了人心。帕玛靠他的关系回英国促销,包括邀请亲王参加品尝会,所以他在英国颇受欢迎。位于法国的帕玛亩反倒是靠外销英国为主,在国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帕玛将军卖出本园后,在1853年本园被犹太裔葡萄牙亿万富翁裴雷尔购得,裴雷尔挟其财力,兴建庄园增购园地,聘一流酿酒师打造本园,终使本园回复。 5 O1 K7 x' p2 s1 y7 h" l
裴雷尔家族掌理本雷锋半个世纪之后,也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历经第一次大战,战后大萧条的冲击,以及30个个家族成员的争斗,本园最终管理失调,到了30年代,只能靠卖园地为生。1938年本园终于易手,买主是四个酒业同行组成的联合公司。之后的50年这四个公司股东卖出买进,目前只剩两大家族拥有股份。这两个酒业世家都清楚如何酿出好酒,本园总算良驹遇伯乐。
, K" c7 R8 C8 h; C在19世纪,帕玛庄园的价钱往往和玛尔戈园不相上下,有时甚至超过。20世纪亦然。例如自1961-1977年为止,帐玛庄园皆能超过玛尔戈,直到1978年玛尔戈重新夺回优势,1989年帕玛庄园又夺回。不少行家如休-约翰逊,都认为帕玛园不仅是“超级二等顶级”,而且是晋入一等顶级的候选人。 : B+ d$ \% R- D- V4 J3 V) Y0 M
帕玛园所种植的葡萄品种以卡本内弗兰克(50%)与美洛(40%)为主,另有卡本内苏维浓(7%)及小维多(3%)。种植密度相当高,葡萄树的平均年龄37岁,少部份是1928年种植的,平均收获量很低(每公顷最多4000公升)。葡萄酒醇化期约在24个月左右。1983年开始,帕玛庄园也不得不赶上时代潮流,创立了二级酒——“将军珍藏”(Reserve de General)。不含正宗帕玛庄园标准的次级品,至此才有了销售的机会。帕玛园的酿酒工作则由莎东家族包办。祖孙三代近百年来皆担任帕玛园的酿酒师,所以对本园一草一木、土壤、气候已非常了解。帕玛园有庞梅洛区所产红酒的那种浓郁的果香味——因为其使用很高比例的美洛葡萄;也有玛尔戈区红酒的复杂、隽永。名品酒家派克曾道:在特别好的年份,他只要闻一下味道不必品尝,就可以闭着眼睛认出哪一瓶是帕玛园。 + O! u: s8 |- T9 S( {" z
其它:
3 Y, d9 r1 x& O( \2 R" |A。O。C。级葡萄酒在法国葡萄酒规定中属于高级酒。无论是产地、葡萄品种、栽培方式、酿造方法、葡萄汁成熟度、最低酒精含量、生产量等均受到严格管制。即使同样是A。O。C。级葡萄酒,凡原产地的管制名称区域范围真小(地区——村——园区)。或单位面积平均生产量越少者,其等级越高 5 B3 N$ V+ Z. I$ u# f* c, ]% ^

" i& ~0 i( q+ X: w7 B1 G9 g" P7 K* t' d% @  J, |  m* F

+ N! c5 b! N) o+ t9 A+ ~" W( p4 b# y4 ]5 N+ M, c" d

$ S0 r# h' k. E# m' l  `! `% i  ]2 n5 h3 O  T' d5 n2 i4 u
26、Chateau Montrose(孟特罗斯庄园) " R. v! X) }! w) A+ u1 ^6 h! L  C* p# `
位于波尔多梅多克区,面积68公顷。特色品评:颜色暗红,酒性内敛,深沉复杂, 单宁深厚。 $ ]9 U9 k3 I" Y9 h1 h7 E6 d0 O* F) C1 z
据说在波尔多区有一句传言:“葡萄仙子爱看水”,所以凡是可以看到河流——Gironde River(吉隆德河)的葡萄园会得到葡萄仙子的祝福,葡萄自然生长好。本园就正好位于吉隆德河边。 7 s4 c- Q0 k9 T# L, S; O
孟特罗斯庄园位于梅多克区的圣特斯塔夫(St Estephe)成园不满200年。1815年一位在本区颇有资财的地主杜姆林(也是著名的卡隆-西谷酒园的园主)年中了离圣特斯塔夫南边几公里,靠近河边的一块小山坡地。这个山坡土质不错,有不少可保温的砾石,下层土壤则是含铁质的黏土及一些石灰岩,坡上长满了紫红色的石南花、金盏菊和荆棘。从1815 提起杜姆林开始一步步开垦,10年后该园葡萄已顺利酿出好酒,威望也已盖妥,杜姆林给这支新酒取名“Monrtose”(孟特罗斯)。邓此名的原因杜姆林并未透露,有人推测大概是因为从本园向右隆德河望去,每当中午水气氤氲之时整座山成了玫瑰色(Rose),遂取名“玫瑰山”(Monrtose)。
& Z* Q2 C- p' l' p1824年杜姆林售出卡隆-西谷酒园,得款项60万法郎,将此园规模扩大,七年后酒园规模达到40公顷,葡萄种植达到50公顷,并且在评鉴中获得辉煌的第二等顶级的佳绩,而杜姆林老园卡隆-西谷成绩也不错,晋入第三等顶级。 % s- X( f% ~  B; W2 W6 Z/ A* }7 ^
1861年杜姆林死后后代无意经营,1866年遂以百万法郎卖给多弗斯家族。继任园主多弗斯继续扩充本园规模,到1887年多弗斯去世,因无子嗣继承而拍卖时,本园已差不多达到今日的局面。总计95公顷,其中葡萄园为65公顷。此次新东家以150万法郎购得本园。新东家荷斯坦家族家财万贯,已经购得了邻园柯斯,在1896年以80万法郎的价格半卖半送给女婿查莫鲁。查莫鲁本人是在圣特美隆区最有名的酒园飞香园(Chateau Figenc)内出生,因为其母即是飞香园园主的掌珠,同时也继承了岳父留下的柯斯园。查莫鲁对政治也有兴趣,自1900年起至其逝世的1925年为止,曾连续担任圣特斯塔夫镇长达25年。在死前的119的,他将柯斯园卖给吉内斯特家族,但仍保有本园,其家族迄今仍是本园唯一所有人。
7 A; _0 I1 L# K3 u- \3 U! a孟特罗斯庄园68公顷的土地的土壤均为砂石相间,排水功能甚佳。其中葡萄种卡本内苏维浓占65%,美洛占25%,卡本内弗兰克占10%,树龄平均28岁。年产大约360000瓶。 9 T! M0 u4 t4 w1 Q  W1 {) k8 u# c
基本上,本园像是一个丰衣足食的资产阶级。自从1815年高园后,一切都按部就班,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发生,所以颇似巴赫的音乐,四平八稳但又薄酒飘逸。
1 R- U/ q/ d" _% M孟特罗斯庄园以颜色暗红,酒性含蓄内敛,深沉复杂、单宁深厚著称,至少需要陈上20年或是更长,才会显露特性。所以许多饮酒人会觉得本酒有“放不开”的沉郁气息。在20世纪60年代及70年代,本园一度超越了柯斯,80年代因园主改变策略想制造较“和顺”的酒,以至于酒性转弱,反面弄巧成拙。自 1986年起酒园才恢复以往较迟采收,并使用一半以上全新木桶,醇化期为2年左右的酿造方法。 * ]& ^- C4 H2 n
自1983年开始,本园推出二级酒“孟特罗斯之夫人”(La Dame de Montrose),价钱中等,较易入口,也颇受内行人欢迎。
( j" i8 }( h2 O- O4 v其它:
+ t$ Q* I- z2 E& }( @. E1、有必要花一大笔钱才能买到一瓶口感一流的波尔多红酒吗? 1 A& r. L2 d+ b+ m9 ?
有时需要,有时不需要,但也可以找到既节省金钱又品尝到美酒的方法。举个例子:如果你喜欢孟特罗斯庄园酒,但钱不够,可以看看它的产区——梅多克区的圣特斯塔夫,这样你就可以选择购买本区等级比孟特罗斯庄园稍低的其他酒。虽然这种酒的品质不是最好,但它的售价可是孟特罗斯庄园的1/5,而且口味与孟特罗斯庄园十分相近。 / k) ?' @5 m2 q. G8 ^/ E
2、80年代无疑是波尔多酒的最好的10年: $ Y, M" T% g4 Q, k! c5 v6 i
上好酒:60年代的1961、1966年,70年代的1970、1975、1978年,80年代的1981-1983,1985、1986、1988、1989年。90年代的1990年。 / K5 J( u8 D9 Z! M* z0 v! t
好酒:60年代的1962、1964、1967年,70年代的1971、1973、1976、1979年。80年代的1984、1987年及90年代的1991-1993年。
& x4 M/ [: _$ `9 b0 H+ W  f不佳年份:60年代的1960、1963、1965、1968、1969年,70年代的1972、1974、1977年,80年代的198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8-12 23:06 , Processed in 0.07099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