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O" _3 M" R' \$ c- y# ~, H
两个推销员! A# v6 R/ I% E9 f7 k
7 ^8 A6 g5 y0 M/ t# t+ k
这是营销界尽人皆知的一个寓言故事:
$ b% S+ g1 P( v* e* `9 G7 k0 v# E, S1 U
两家鞋业制造公司分别派出了一个业务员去开拓市场,一个叫杰克逊,一个叫板井。
' J) V0 `* w# k
E' S1 K0 f2 `: i- c" g7 G* E 在同一天,他们两个人来到了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到达当日,他们就发现当地人全都赤足,不穿鞋!从国王到贫民、从僧侣到贵妇,竟然无人穿鞋子。" B" i/ j5 I) T0 m( s J
* g% H8 \/ h# ~( @3 E
当晚,杰克逊向国内总部老板拍了一封电报:“上帝呀,这里的人从不穿鞋子,有谁还会买鞋子?我明天就回去。”: u# U ^4 e5 Z, D5 X" F X& P
' w6 \' ^" f( Q% D
板井也向国内公司总部拍了一封电报:“太好了!这里的人都不穿鞋。我决定把家搬来,在此长期驻扎下去!” 两年后,这里的人都穿上了鞋子……
0 t4 T2 t& @/ | I. s- D1 w: U7 ^2 ?7 \ V' n& n8 ^
营销启示:6 ^ V3 n) _ ^+ O2 C
0 T5 W8 T- D6 Y. O. K9 m% O& Y" B 许多人常常抱怨难以开拓新市场,事实是新市场就在你的面前,只不过你怎样发现这个市场而已。# n7 v [% B6 ~3 {4 u
4 V3 j& s @+ x# F& ~+ e% n 营销锦囊寓言系列二:两辆中巴2 @ c$ d, T M% a+ ~
' ^! G) @4 g3 s' K$ T- f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巷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道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
3 ^$ S. w0 H3 L& I1 Z- }' ]$ x
) m3 X& |" N0 G' W D5 y9 ]$ K 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2 y; s3 @2 j9 `0 r0 J2 Z
7 A: p; s; c4 f+ t6 q0 v! R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常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小。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给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让你免费坐车。”2 e- u5 Y7 E' J; @" }' w7 h
0 B8 y, }' ]3 F) [' J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这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3 A3 G* ?3 r. q( k% R. s9 G
& x! y& \- Y$ f# y2 I
船民们也理解,几个人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的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车的人很少。
N( J, B6 e2 \+ ~* u3 V9 P
+ @' ~* Y6 B: D 营销启示:
/ k; J' a, g& J9 A m' ~ m7 S' C$ H- \6 X% j6 l
忠诚顾客是靠感情培养的,也同样是靠一点一点优惠获得顾客的忠诚的,当我们固执地执行我们的销售政策的时候,我们放走了多少忠诚顾客呢?
6 `0 `' O4 O; c0 e7 [% J. Z, @; n2 d; P# ?3 I; a
营销营销寓言系列三:两家小店
$ J4 Z; I* g, g2 ^: b/ r9 [2 p. i0 E" `1 A. j4 E* k, y
有两家卖粥的小店。2 v4 P* }5 s! w) g
{( K# }& G: Y* K/ `' e) Y
左边这个和右边那个每天的顾客相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进人出的。然而晚上结算的时候,左边这个总是比右边那个多出了百十元来。天天如此。! S1 Z' c8 P( y r, C' @! |
4 P: p2 R0 R4 o/ M" ]2 E4 R 于是,我走进了右边那个粥店。服务小姐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不加鸡蛋?”我说加。于是她给我加了一个鸡蛋。
R+ V4 c' ~* Z! h3 q, A% Z- [8 W6 }' v4 D. O
每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要问一句:“加不加鸡蛋?”也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大概各占一半。* |! P! I2 ~ z: ^
% w0 K5 @! f2 h& Z( v( g 我又走进左边那个小店。服务小姐同样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我笑了,说:“加一个。”, E+ {$ X, k3 m
5 Q1 @1 j8 C4 M- C, ~ 再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又问一句:“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爱吃鸡蛋的就要求加两个,不爱吃的就要求加一个。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 一天下来,左边这个小店就要比右边那个多卖出很多个鸡蛋。
0 o& |/ H6 X+ l8 \/ b; r% G9 x: @+ Y. b7 O, R( ^
营销启示:
9 W! ~4 C/ m: L3 ?* ~" O
. g9 }5 V7 \1 g 给别人留有余地,更要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大的领地。只有这样,才会于不声不响中获胜。销售不仅仅是方法问题,更多的是对消费心理的理解。3 ^: j: B: c) e5 T" a M1 }
( w( I; g/ d& V& K3 _ 营销锦囊寓言系列四:羚羊与狮子
( e# D2 Y% O* [* d" s/ E
5 j5 u, T O; y0 h 每天早上,一只非洲羚羊醒来,她就知道必须比跑得最快的非洲狮子还要快,否则她就被吃掉;7 d2 X4 j3 f& h7 `* @
. Y0 @% s, J- E! R0 ~1 O/ D9 p 每天早上,一只非洲狮子醒来,他就知道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羚羊还要快,否则他就会饿死;- ~* Y! o( a4 s8 K) |; ? k) M
5 z$ I, a4 m( a2 j: y8 s
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太阳升起的时候你就得开始跑了。% l, H; {: Z1 u" u3 q S. X& D" U
" Y) M8 e' ^- d 营销启示:/ ^1 n- e) T- b4 S
5 j" n. |, N8 Z5 A3 O5 H* \ 奔跑起来吧,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如果企业停滞不前,还沉浸在旧日的辉煌里面,那么最终的命运就是或者被吃掉或者饿死。
8 `, a* R5 h; C8 J. J v5 N# Z) q/ ^6 H! g+ N! q
营销寓言系列五:白雁落网
# Q. t1 p4 h a# G+ [
: C8 Q- \: x+ h& k9 ?- Z6 @# K 白雁经常聚集到湖边,许多白雁常在那里挑选合适的地方栖息。6 [" ~, f7 y. h1 }+ C4 x$ M
! u# I: D5 T, u; ` 雁群头领还安排了一只白雁守夜放哨,看见有人来了就鸣叫报警。$ _$ o" G2 r8 ?# V. r. m' T) F, n( q
/ o6 e: j) b0 l1 x( B" \8 l
湖区的猎人熟悉了白雁的生活习性。一到晚上,他们就有意点亮火把。放哨的雁看见了火光,就嘎嘎地叫了起来,猎人又把火弄灭了。等到雁群受惊飞起来时,什么动静也没有了,雁群又放心地落回原处休息。这样反复三四次后,群雁以为是放哨的雁有意欺骗她们,就都去啄它。: w& {( Q1 O: B n) D/ F: R
, z" A' R2 j" j) L8 Z$ L2 i9 i2 o
这时,猎人举着火把向雁群靠近。
8 C: L4 Z5 U: S1 m$ T! y! y2 h% T9 B" L7 ^2 G
放哨的雁怕群雁啄它,不敢再叫。酣睡中的雁群被猎人一网捕捉,没有一只逃脱。
0 u3 S/ D [2 G- [
0 Y2 c, {2 b4 ~) x0 ^; m 营销启示:0 P9 i# q5 l; v) Y) _
5 p* J ~7 J/ T. H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当竞争对手第一次试探的时候,企业建立起的预警系统——“放哨的白雁”起到了作用,企业严阵以待,却不见对手有什么反应。但是经过反复试探之后,连企业自己也逐渐放松了警惕,致使竞争对手一战而胜。
7 s- O$ \3 F' a6 ?, q
: Z, g& F2 k% Z& t 营销寓言系列六:动物拉车- B0 P/ s) H7 o
3 Y- Y' }( z; d& {$ _$ `; t
梭子鱼、虾和天鹅三个不知什么时候成了好朋友,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一辆车,车上有许多好吃的东西。
" C7 C+ p% G; a
) h$ w8 E8 p( v L% ^2 ` e) Z 于是就想把车子从路上拖下来,三个家伙一齐负起沉重的担子,他们铆足了狠劲,身上青筋暴露,使出了平身的力气,可是,无论他们怎样拖呀、拉呀、推呀,小车还是老地方,一步也动不了。) K* _" M+ e3 @6 i- G; J
原来,天鹅使劲往天上提,虾一步步向后倒拖,梭子鱼又朝着池塘拉去,究竟谁对谁错?反正,他们都使劲了。- P! Z% X( S6 I1 U2 d$ ~ M
6 b7 }9 |6 j' n! V/ p1 ?0 w; W! a
营销启示:# P0 K- }9 B: H; b. w$ `
2 J9 C }$ C, d' }
一个企业的营销团队有不同才能的人,他们都有为企业奉贤的精神,但是如果企业没有将他们的才能用到一处,使企业的营销力量形成合力,那么,最后埋怨谁都是无济于事的。4 Z" j' a- u0 a- Y. e
) u3 ~& l6 H! ?4 W/ g( V5 U 营销寓言系列七:对老虎发命令
9 c5 H8 A# F8 S; w% D+ B' p; \3 H8 ~% ~8 Q& e6 l' f
有一个人在荆州做官时,山上的老虎常出来吃人和家畜。老百姓要求县官除去饿虎。8 k+ u6 F& _ [1 e& Q
) d9 H) h ?" M' k! B: p 这个人只下了一道驱逐老虎的命令,叫人刻在很高的岩石上,凑巧那只老虎因故离开了荆州,他就得意地认为他的命令生效了。
+ y p( a7 V9 O, G0 {
) B. I2 v7 u9 A. b* J$ ?9 T. W% x; n 不久,他被调另一个地方做官。这个地方的老百姓非常刚强,很不容易治理。# d/ x* a: T' y
2 F" i( n! y5 [7 e% V% w& G
他认为刻在荆州岩石上的命令既然能够制服凶恶的老虎,便以为也能够镇住能够识文断字的老百姓,便托人去荆州描摹那个石刻。结果,这个地方不但没有治理好,这个官反而因为治理不当而丢了官。
- u: ?7 z; i' J- R! ^+ m! }+ X0 c5 G! T3 J
营销启示: T1 S, ?% l# X6 k
* g% U' H, T! X' f 许多企业都有营销成功的历史,它们依靠这些方法取得丰厚的利润。但是当一个新的市场出现在面前的时候,环境变了、消费者的心理变了,企业原有的“成功”方法却在这时使企业一败涂地。; S* N% T& _' k x$ K# t$ A
+ O P1 y6 U; K2 P( E
这里的启示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营销模式,但是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应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来适应市场,毕竟市场永远是对的。
" V c1 R7 S {1 d, V/ L1 Q: j" d% Z# V! H+ b
营销寓言系列八:两个消费者的经历$ {* Y8 t9 g( o: @
2 T, |" V1 c+ `; u+ N0 F
在天堂门口,两个异国老太太相遇了。上帝让她们各自说出自己一生中最高兴的事情。1 J' ^8 M7 k# r* _/ {% ?- t# b* N
% W* Q$ \( D7 U7 ^! ?" I8 x7 _
“我攒了一辈子的钱,终于住了一天新房子,我这一辈子活得也不怨啊。”中国老太太高兴地说。
1 J9 S; G* K* {2 B6 R0 ?1 B% T: [/ B( G
“我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在我去世之前终于把买房的贷款还清了。”美国老太太也高兴地说。
1 g& J2 w$ s" j) P- P: R" `8 _" R$ }7 E6 ]" G/ ]
上帝叹了口气,说:“选择不同,效果也是不同的。”
) g5 U+ P8 O2 k# C
% S7 h6 n: z7 M8 o5 |; {% n+ [ 营销启示:
2 Y! | A$ K# A# ~: J
# M% V t3 c U' s& t 我国的许多消费者以往沉积下来的落后的消费意识,使其在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又不愿选择消费信贷,只能造成中国老太太的悲哀。 但是,潜在的需求是一种存量资源,可以通过宣传加以引导。营销者通过创造新的营销方式以获得消费着的认可,达到挖掘潜在需求的目的。
- P5 i1 c1 i7 {( v2 Q( c1 B% E* |8 E, Y& K
营销寓言系列九:老虎求生
5 ^4 O8 u5 y- g* n9 h6 C
1 |! K- m$ \3 z 有个猎人,在深山里挖了一个陷阱,安放了一个捕兽工具,野兽的脚只要碰到它,它就会牢牢地把兽蹄钳住。
& Y. b" I0 o) v$ d% U
! f+ C/ q* u8 T6 E 有一次,一只倒霉的老虎出来觅食,一不小心踏上了这个捕兽工具,老虎怎么也挣不脱。老虎知道被猎人捉住就会身首异处,怎么办?难道为了这几寸的小小的足掌让这长达七尺的身躯受难?不行,还是逃命要紧。老虎发起怒来,拼命地蹦跳腾跃,挣断了钳住的足掌,终于逃跑了。" t5 U5 d7 [; N$ U' t
" x$ {5 d+ N1 i7 E% e/ y `
营销启示:' E W! N- ]# O4 @/ U7 c
* R* p$ W' t' h% j O _ 每个企业在市场中都可能落入市场陷阱,这些陷阱可能来自资金短缺、组织混乱、顾客背弃、经销商反叛等,但企业认识到这是陷阱时,是否像这只老虎一样在危机的情况下宁肯牺牲局部也要保全整体呢?' }. |9 y: d8 I3 q* G# S; L
' ]. |: C: X9 p3 n( `! _
营销寓言系列十:模仿" ]: w) |" l/ F- R& P, Q
$ t: ~+ y0 V- l% Q
一个人想做一套家具,就走到树林里砍倒一棵树,并动手把它锯成木板。这个人锯树的时候,把树干的一头搁在树墩上,自己骑在树干上;还往锯开的缝隙里打一个楔子,然后再锯,过了一会儿又把楔子拔出来,再打进一个新地方。! t" r& N: r$ r- t. J* \% S
4 e- f% c9 {6 U7 e 一只猴子坐在一棵树上看着他干这一切,心想:原来伐木如此简单。: S. F1 ^9 ]% o
% s( x$ J3 y+ w
这人干累了,躺下打盹时,猴子爬下来骑到树干上,模仿着人的动作锯起树来,锯起来很轻松,但是,当猴子要拔出楔子时,树一合拢,夹住了它的尾巴。( g8 j7 X* V9 B; h. h0 Q) z" |
, D6 r6 E; @" y' n 猴子疼得尖声大叫,它极力挣扎,把人给闹醒了。最后被人用绳子捆了起来。& P" n( {1 a5 V4 K& t
# ^4 M$ O6 G0 g( c7 { 营销启示:
7 G0 {$ ^% g1 g* [. g6 w! ^
: h; ^7 f* v& | 日本企业是靠模仿欧美产品起家的,但是他们在模仿中有创新,这就促成了日本经济30年的兴旺。/ R7 S$ B$ |) x: x6 s. p' x
* d h7 Q# m+ ^" V$ F8 C0 Y 我国许多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模仿欧美企业的,但是我们在模仿中没有创新,所以如今电视、DVD等许多产品的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中,这就像猴子的尾巴,一不小心就被树夹住,由此可见,模仿固然重要,但创新更为关键。) f% m/ l' s3 b4 K,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