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 U( P- @: O6 ^7 K" V/ D: b 苏蕤,是苏家的养女。+ U9 i' Q7 e) F* n! w
那一年,冬天特别冷,他被他的亲生父母扔在了新安镇的码头黄桷树下。
% {- _& w* H2 G" M) Q 码头上的刘老太,至今还记得那一天的情形,并且在看到长大成高挑漂亮谁都会偷偷打量的苏蕤时,她更是乐于不断地叙述那一天的事情。: N7 V U0 l" s% c
她手里捏着长长的烟杆,吸着烟叶,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说,“那年冬天呀,真是冷得很。山上虽然年年下雪,但镇上难得下雪,那年镇上也下了雪,还下了好几场。那天早上地上的雪还不薄,我一大早要去码头上给撑船的老头子送早饭,看到那棵大黄桷树下有一个篮子,我以为是谁放那里的东西,就走过去一看,哦,原来是个脸都冻红了的小娃儿,那可怜见的,这也是一条命,就赶紧抱回去了,想到苏家两口子,结婚十来年了也没个孩子,一直想养一个,就抱去他家给他们看。
! r4 O; [3 ]# x' p8 @ 我去敲他们家门,两口儿还没起呢,被我叫起来,把苏蕤抱进屋去,苏蕤这才哭出声来,那声音像是老鼠叫,已经被冻得没生气叫唤了。”# k7 V/ g0 c; u7 h; i+ {7 u1 F
说到这里,刘老太必定要再巴嗒巴嗒地抽两口烟,要是苏蕤正好在旁边,她也必定要指着苏蕤说,“看看,这大姑娘现在都长成这么大了,谁想得到,当年是那么小呢,裹在一个破棉袄里,哭都没力气哭。”
/ {5 a) i; o1 V. X5 ~3 ?& n 苏蕤这时候大约会对她腼腆地笑一笑,说,“干奶奶,我要谢你救命之恩呐。”
: w$ m# ]6 d( P! K& x7 |' S. C 因为是刘老太把苏蕤抱去了苏家,苏蕤从此就认了她做干奶奶。3 }. g/ C! Y9 Z& W1 L0 y4 y
镇子就这么大,镇上人人都互相认识,在苏蕤小的时候,镇上几乎没有外来人,哪一家姑奶奶回娘家来做客了,能从镇头传到镇尾,哪一家老人钓了鱼虾,都会巴巴地给送过去,让人家里招待客人,或者谁家后院里种的蔬果正好长得好,也必定是洗得干干净净的,让孩子给端去要待客的人家。6 \" [+ W4 E8 o
人们淳朴而热情。
* b1 x- \3 Q" d" ^) H( e 苏蕤之后读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总会想到童年时候的镇上情形。- x' f; |' [ `! b ?' M; P
苏蕤的父母要扔掉他,并不是因为他们狠心。! e3 O# \ j6 X; B0 k
他们把苏蕤生下来,并且养得满了月,才在一个寒冷的雪夜,将他扔在了那镇上码头黄桷树下。) F0 I4 @4 H4 W6 ]
并且在裹着他的那件破旧的小棉袄里留下了一张字迹歪歪扭扭且含着不少错别字的小纸条,纸条上写着他的生辰八字,并且写了扔掉他的原因。# {0 |( {' I/ D' H
原因是他家里已经有三个女娃了,又生了一个女娃,家里太穷,没法养,只好扔掉了她,希望有好心人能够把她捡回去养大。上面没有留他亲生父母的姓名和情况。1 B4 \/ o; z" n3 `9 ~
刘老太说,定然是绕着镇子的哪座山上的农户扔的。
9 y0 b7 ?0 s/ M; }/ Q 绕着镇子,东南西北方向全是山,上面有十来个乡,有不知多少人家,到底是哪一家扔了这个孩子,镇上猜测了很久,但是不可能猜出结果来。4 X+ U: u! c% D
苏蕤一向爱多愁善感,作为养女,在养父母家里,日子过得不顺的时候,总会起一些心酸的感触,敏感而又倔强。
4 g: G7 i- }3 s; t; a/ E+ Y 小的时候,要是和弟弟闹了一点小矛盾而被妈妈骂了,或者明明是他的东西,却什么都要给弟弟,他就会觉得难以忍受,这个时候,他多半会跑到镇子尾巴上的码头去,爬上那株据说有五百多年的老黄桷树,坐在上面,望着在黄昏中显得苍茫的远山。+ I: a' F% e# C$ Z7 Y& Q
他会不断地构想将他扔掉的亲生父母,那一天到底是怎么把他扔掉的。% y: L, c# g0 M, u! Z8 c
他知道,那一天夜里在下雪。
+ v: O2 _0 [" A* | 他的母亲已经喂了他一个月的奶水,但是因为家中太穷,也许坐着月子,他的生母也没什么东西可吃,故而奶水不够,无法再喂饱他。- w" @" j4 R: a. u+ _
她和他的生父商量,必须将他扔掉才行,不然他在家里养着也只能饿死。5 r) _, S7 v8 W) N
他们必定也是不舍得的,但最终依然决定扔掉他。
( U" a" | l2 \" I& d, z7 R4 ~! S 他的生母用那件本是她的破旧棉袄将他紧紧包裹住了,希望他不会在被人捡走之前冻死。7 P, z: v9 B# W5 N3 {) e
然后他的生父,在夜里抱着他离开了家,举着火把走了不知道多少山路,那天夜里还在下雪,他在风雪里一直跋涉着,一直到了镇上码头上,依依不舍地将他放进篮子里,把篮子放在了黄桷树下。# R9 ~0 k& T. Y- S$ T% \- o
这棵经历了五百多年风雨的黄桷树,在大冬天里也不会落叶,它会熬到第二年春天时候才会飘落叶子换上新叶。
' C. H; a' I/ B% ? 所以在那风雪之夜里,这棵枝繁叶茂的黄桷树下定然是没有雪的,又背着北风,当是比较温暖。 k; l8 d9 \5 ?, O
他的生父说不得还会蹲在树下陪着他一阵子,直到有人出现,他才飞快地躲开了,眼看着刘老太将他抱走。
2 U9 Z6 c: Z6 r 他这才松了口气,一边踩着雪往家里走,一边抹眼泪。
6 i/ O# F2 e1 @4 z( G 苏蕤每每想起这些,总会更加难受。
8 Z* ]; s. o4 I3 _8 E+ V 特别是在小时候,这种难受涌上来,让他恨不得抛弃现在的养父母一家,跑回山里去和亲生父母吃糠咽野菜,也比在养父母家里吃大白米饭和肉包子来得好。
2 D5 F7 l- ~: ^+ { 但是他不知道他的亲生父母到底是在哪一座深山,故而他每次在心里想着要离开,离开的距离也最多是在码头的对岸河滩上。- V3 x( c0 g2 l/ r% D1 c1 H8 n" A5 |
苏蕤当时被刘老太抱到了苏家,苏家两口子高兴坏了。
" {- l' m9 h/ ~( [ 苏蕤的爸爸叫苏建国,在当年那是烂大街的名字,镇上就有好几个叫建国的叔叔。妈妈叫石明兰,也没有什么特色。' W3 w4 Y, I% k9 g7 Y& _8 N
苏建国是粮油站的工人,是接了老爷子的班而来的,而在苏蕤被抱到苏家时,爷爷奶奶便已经过世了,而苏建国也有了三十几岁。
2 R% a. S" ` I& Q 石明兰是镇上的小学老师,教语文。6 J* G7 s- k/ [/ _
她是个漂亮的女人,而且也喜欢打扮,一度是镇上最漂亮的女人,不少小孩子十分羡慕苏蕤有个这般漂亮的妈妈。
# A g- E6 d1 Y+ T8 B6 n/ G8 M 苏蕤这繁复的名字,一看就知道是妈妈起的,苏蕤的爸爸可没有这样的文艺细胞。
" L. ^4 @+ M9 @; c* ?1 B) K1 {, H 苏蕤到苏家的前两年,日子是过得十分好的。1 m! m+ {8 Q; q) H$ H0 w
不过苏蕤是从四岁起才记事,故而完全不记得最初父母将他当成心肝宝贝的事情。
% ]/ a: I$ c5 q6 a6 L# V0 e' p: ?; `; } 他记事起,家里就有了弟弟。
8 }, P$ ^' z8 t 在苏蕤被苏家收养的两年后,一直不能怀孕的石明兰突然检查出来怀了身孕,这可高兴坏了将近四十的两口子。
- ]6 ?: b( ~$ v; ?) @% _3 X 在次年,也就是苏蕤三岁的时候,石明兰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8 L4 g) `' e, ^5 D& _
苏蕤在苏家的位置便变得尴尬起来了。2 L7 l3 s+ [' P, z; l0 S
不过苏家养得起两个孩子,而且镇子就这么大,谁家怎么处事对待老人教养孩子的,整个镇子上的邻居们都看着,苏家不至于对苏蕤太差,而且苏家两口子也不是心肠坏的人,自然不会苛待苏蕤,但是,即使是亲生儿女,生了小儿子,也会将大女儿给少了关注,更何况大女儿只是养女。' S) t! h* I x1 T8 D5 t6 a( H- H
其实苏蕤只在小时候很介意自己是养女,觉得自己是家中可有可无,或者更甚者是多余的存在。' s0 h6 O& I6 N$ Q, f3 O
长大之后,他便很少再想这件事了。
- A; [3 ^$ o+ F3 k, ~ w2 S 不少同学,家里有两个孩子的,老大都总觉得自己受委屈,觉得父母偏向小的,但是长大了,用比较公正的眼光来看,倒不会觉得父母做错了什么。
' c6 Z0 }9 ^# Q9 L" q* y 特别是在有些同学自己做了父母之后,再来回想当年事,大多不会再生出当年的那些委屈感。
, z: m* n7 S9 O7 s9 L- t9 @ 当年苏蕤觉得委屈得天崩地陷了,如今看来,也只是觉得是件好笑的事情,仅仅如此而已。
/ S2 _4 n: b ~) s* Y8 W) b 苏蕤的弟弟比他小三岁,起名叫苏葳。
+ ~4 h% n( ]' ~/ J8 n1 [! F, O 正好和苏蕤凑齐了葳蕤一词。0 E+ c. g& w. I* e* g& p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1 b/ I' ^* D6 f, v/ W- Y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 w* `$ L" T; o' M" G! B9 a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2 Q# ^$ y2 f1 }3 f! b, C/ U& K# s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E$ {8 y$ O9 o5 u. c
苏蕤每每读唐诗,就容易看着这一首感遇发呆,并且将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心中自有一种“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清高在。4 E% R8 f' V2 C/ d: R
苏蕤刚被刘老太抱去苏家的时候,他长得干巴巴的,并不能看出是个美人坯子,不过长到三四岁的时候,已经出落得在镇上人见人爱了,谁都说他长得漂亮,想要抱一抱。! A1 p) X3 ~9 H, O( z Q
他就这般一路从三四岁漂亮到了如今,但时至今日,二十大几了,没有谈过恋爱,而且早早就起了孤独到老的心思。! X( b+ s" ?/ F$ }
三岁看到老,他三岁时候说的一句话就像一句谶言跟着他。0 \6 m1 ]) f, N: |. m4 ~2 |0 q. U
当时刘老太抱着他说,“蕤蕤长这么好看,以后可会嫁个好人家呢。”
. s% ?6 F3 Q1 M! s; i& ` 苏蕤当时只会说很少的话,却说,“我谁也不嫁。”2 l: A. |2 o- v9 n
他自己并不记得自己说过这话,但是成长过程中,却被刘老太无数次拿出来打趣他,他不记住也不行。! [- j: }% ]. N2 `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的“他”,是不指代性别的第三人称。- `* |' ? a4 _; w
相当于“她”还没有在文字中出现前的“他”的使用,既指男性,也指女性。
' ]7 } A5 G Q- }" r7 o . N8 l/ w8 c, w: M4 C
( m {! `% w* x& 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