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5-5 13: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 t& h# j6 z! K% S3 y" ^, X
François Rousseau生于1967年的十二月。他原来是一位画家,从事绘画工作的时间长达十年之久,直到1994年他工作的画廊关闭,François才阴差阳错地成为一名摄影师。一开始他为时装,时尚杂志工作,1999年,他为法国同性爱杂志《Tetu》拍摄的日历系列以及为《Max》制作的the surers-serie系列标志着他个人风格的成型和确立,也充分展示了从他眼中折射出的都市文化。自此他的工作从单纯为杂志拍摄封面转向商业时尚摄影和艺术摄影兼顾。2000 年的夏天,François Rous--seau首次举办了个人摄影展。2002年François获得了"Villa Medicis hors les murs"奖项。 }# c) W* f; R+ ?! C
在细品François rousseau的摄影作品之前,有必要公开一下这位摄影师的性取向————和大多数人猜测的一样,他是一名乐观,积极,坦诚而且有几分天真的同性爱者。具体就男体摄影来说这一点有其特殊意义:摄影机可以是如实报道或者客观阐述的,也可以是阐释性的,富有激情的。因而也就不仅有其独特的“形象”,也有其独特的形象性含义,既对所拍摄的事物进行有意识的,有倾向性的概况。摄影师本身的性取向和人生观毫无疑问完全决定了他的作品的实质内容,它们不仅仅是一张张静止的图像,它们的意义早已超越狭隘的摄影艺术本身。' G! y5 S; w I$ J8 U
当人们面对François rousseau的摄影作品时,许多人都能感觉到一种特殊的“和谐和美好”的感觉,尽管他镜头里的内容有时候是类似搏斗之类的激烈运动。
$ y: y. W/ u7 q5 w9 ]: I0 Y+ P- s他的摄影在用色上非常含蓄,人物姿态大多拘谨而不自然,构图十分简洁,色块分布分明,周围环境因素很少....., D! ?, t' B8 ? F& \
I have never photographed so many beautiful, athletic, and perfect men as I did on that day------ François Rousseau( I1 {8 _- u9 M4 o
2004年,François rousseau被选为这一月历系列的年度摄影师,他交出的答卷多少令人有些诧异,因为他把“Dieux du Stade”推向了“软色情”的边缘,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眼前这些影像中散发出的厚重的“同性爱”的味道。然而,从另一角度,François rousseau所拍摄的这一辑“Dieux du Stade”却是所有系列中唯一一辑“切题”的作品。当面对这些影像时,有一段著名的言论会很自然的浮现在观赏者的脑海中,一个固有的“概念”也会和眼前的这些图象所产生的形象互相纠结直到难分难解。
# Q" T: G* i& j那段言论是这样的:
7 S7 J0 @7 ?0 s一小撮彼此相爱的士兵并肩作战可以击溃一大群军队。每个士兵都不愿被他的‘爱人’看到自己脱离行伍或丢下武器,他宁可战死,也耻于退缩……说这句话的人是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柏拉图;$ \( x7 e# x" n+ K, d) c0 j1 H
那个“概念”正是在大多数熟悉西方文化的人们心目中的真实的“战神”形象————古希腊赫赫有名的底比斯圣军————由一对对同性伴侣组成的军队,他们曾经在33年的戎马生涯中取得了无数次辉煌胜利,直至败于足智多谋的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
6 X% U; R( O3 F9 `4 X( v3 V. g* O在最后一战中,300名士兵全部战死无一逃跑投降。( x; ?6 N9 a2 s' `& o
那情形有如两千年以后的巴尔扎克所说:
: Y( p+ g* Y* H9 y% ^, W男人与男人深厚的友谊,使女性的爱情变得毫无意义。使男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为之改变的女性,你们可懂得?”......橄榄球比赛,所有男子群体竞技运动乃至战场等等确实是一个纯男性的世界————要求女性完全退出的狩猎活动。古希腊人认为女性是毫无节制的肉欲的象征,而过度的肉欲则会使男性丧失节制能力,从而失去理性。男性不能沉迷于同女性的肉体关系之中,应该尽量减少同女性的接触。古希腊人也认为男性同女性过多的接触也会使男性沾染女人气,而丧失作为男性象征的优秀品质————勇气。事实上,古希腊社会对女性的观念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竞技场:用来扰乱敌方军心的屡试不爽的法宝就是女性;任何运动员都知道重要比赛前尽量减少同女性的接触有多重要;许多教练(统帅)们则费尽心机地维护竞技场(战场)周边的单性环境...这一切都和“性别歧视”无关,而是由男性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对两性的传统角色定位等综合因素造成的。相反之,一只“同性爱圣军”则似乎没有致命的弱点 ————所以,他们可以成为“战神”,也就是François rousseau费尽心机在观赏者的脑海中营造的这一“Dieux du Stade”的终极形象。从摄影师的同性爱身份为视点来看待这些作品,其实不难发现François Rousseau的"诡计"; h$ p( k4 p! _, x) m
“同性爱”等同于“战神”吗?
; }" G _* o7 \( F“同性爱”体味着无坚不摧的战斗力吗?$ W) I+ X1 a0 Y- U2 }% c$ c
难道这种“爱”本身就只有正面效应?, x" R- Z. v) H1 ?& C
难道没有冷淡与背叛、没有嫉妒与仇恨从而摧毁了军队而不是加强它?
+ J. X7 W' i2 {8 t......
' E0 e4 X7 S$ z' X$ h4 _! I说白了,François rousseau深层的创造目的还是通过这些作品为自己或者为同性爱群体做出辩解,但他却仅仅把概念的层面停留在神话传说中,更深的问题他并不曾涉及,又或者对探索真正的真相缺乏足够的兴趣或勇气————总而言之,这是一位天真浪漫的理想主义者的自我辩护。- @: q7 e7 W* F
时常有同性爱者将同性爱与名人共提、与伟大时代共提,自我提升之意其实如出一辄。透露出几分虚伪,几分虚弱,包括François rousseau。
4 L. x: I o: K- E, L# [当然,“Dieux du Stade”的成功,这些面容和体型无可挑剔的运动员功不可没,去除了色彩的黑白图象则使他们的身体和面容都呈现出大理石雕塑般的质感,这一切都是树立起对“战神”的崇拜心理的重要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François rousseau对“同性爱”的成功销售————François rousseau终究还是在男体摄影的“销售”与“崇拜”之间取得了极佳的平衡点,至少从市场反应证明了这一点。
+ o2 B1 _2 U& q9 ?) i8 K% |! V2004年的“Dieux du Stade”狂售160万册,摄影师François rousseau不但名声大振,而且还被同性爱群体称为“gay icon”————我猜测其中一个原因是“Dieux du Stade”中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的浓烈男性荷尔蒙的气味对同性爱中的柔弱族群尤具特别意义,“战神”一义恰好向认为“同性爱就是娘娘腔”的人证明同性爱者们男性化的一面,以避开对男性而言最具压力的谴责。
2 Z( [- @1 \; D) e4 p: r和古希腊的男性气质成熟的“战神”们不同————反观当代的同性爱者,有大量的女性认同者、柔弱者、施/受虐者存在。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竟然得以在 François rousseau炮制的“Dieux du Stade”这同一面大旗下聚集并以“战神”身份被社会“认知”。
0 A5 F( i5 f. k0 r2 c, w* e$ n混水之中,有鱼群游弋了!
J3 L! }5 h) A s, C) {9 z4 L c------------------------------------------------------------------------以上所有文字都摘自博客猫眼天下* d" U1 |( M- t! e#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