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8328|回复: 11

开明母亲公开支持儿子同性爱 称草木皆自由(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31 12: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明母亲公开支持儿子同性爱 称草木皆自由(图)
: z' L' c& p5 V8 P& C4 A2007年10月29日 16:00:57    转自;万里播论坛
% q+ D( W9 K9 ?7 o' ]2 a- W; X  L1 I+ o5 M% L! ], L! a3 ]! V

. o  r% v) @3 y) \! d4 [
, r* y8 K  E9 p5 k2 ~+ v7 T( D' }, R7 x/ G& J4 L  Q* I
; Q# G5 Q& X: O) @6 C
相关视频:http://www.vonibo.com/app/product?id=10792
( t% w8 u2 @6 |$ R/ E$ C% l5 i. ^3 a2 z3 n

+ l  U- P4 m9 F' J& q" A$ ]1 m$ M
 吴幼坚
, I" w' `9 g# p0 V- m4 t( S' S: w7 I3 ?! _; h6 w
“出柜”是指同性爱者公开其身份。8年前,被称作“广州公开同性爱者身份第一人”的郑远涛向母亲吴幼坚“出柜”。这位母亲没有责骂儿子,相反,极其淡定地接受了儿子的性倾向;再三考虑后,更出镜支持儿子,成为国内第一个公开支持同性爱儿子的母亲。如今,进入花甲之年的吴幼坚学会电脑,开博客纪事,半年内访问量已突破10万。众多的同性爱者通过网络分享了这位母亲的勇敢和宽容,许多同性爱者称她为“妈妈”。
0 `0 l9 y3 p2 i- F5 w
% ^/ `+ h8 C: I9 h想象中,她应该是一个穿着时尚思想前卫的女子,不惮于公开自己是一位同性爱者的母亲;然而,在那个阳光和煦的下午,向记者从容走来的却是一个素雅质朴的妇人,她说自己既没读过大学,也从未留过洋,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妇女。她自喻为“一株三色堇”,并深信一个道理——“一切草木,皆有选择各自生存状态的自由”。
' h# p! N! {0 P; Q5 h9 v  W( h
' U1 E0 a2 C8 j6 g# ~0 K% O她的儿子被称作“广州公开同性爱者身份第一人”。她并没因此责骂儿子,然而是坦然地接受儿子的性倾向,更出镜支持儿子。于是,她成为国内第一个公开支持同性爱儿子的母亲。从没念过大学的她,迈入花甲之年才学电脑开博客,众多网民通过网络分享了这位母亲的勇敢和宽容,许多同性爱者称她为“妈妈”。
; f$ E8 i7 T# H( z: P: D4 L
: p1 w- G  Q0 m淡定接受儿子性倾向 $ @# I  g* \( {; l3 ]& {% k
# @) h7 l& a$ I$ Z9 l& p
远涛是我的独生子,生下他时,我已33岁半。1999年那会儿,他还在读高三。一天夜里,他坐在书桌前,神情凝重地对我说:“妈妈,你有没有发现,我是喜欢男孩子的呢?”我看着一脸严肃,还有点紧张的儿子,心里暗笑:这小孩说话真是没轻没重的,可能他还分不清什么叫做“喜欢”吧。见我没有太吃惊,远涛接着又说:“妈妈,大约在初中,我就越来越清楚自己的性倾向了……”
; \, A* [- T! q9 _" B. f+ f% k" ]7 S; G
儿子说,他最喜欢的音乐人黄耀明就是同性爱者。是的,我常听儿子播放他的歌,也觉得这个歌手很有才华。儿子还曾经不时向我推介同性爱题材的中外电影《费城故事》、《喜宴》、《春光乍泄》和杜拉斯的小说《蓝眼睛,黑头发》等。 7 X. O( ?* A. S! t  Z. |7 j

, P1 }5 e& l: a7 }但此刻儿子的坦白态度,还是让我多少感到些意外。说实在的,内心深处,我何尝不是和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希望儿子将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但是,现在看来,儿子是认真的。我连忙和先生商量,先生倒是想得开,安慰我说:“他现在还小,没定型,长大以后会转变的。”
3 X" C& e* q. P. q! A5 {' ~' P( H8 L6 t* v. U, D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先生越来越看清并接受了这个现实:儿子的性倾向是不会改变的。有的家长想不明白,我怎么这么容易就能接受得了?可能这和我的经历有关吧。我在粤北山区当过知青,搞过文艺创作;在粤西国企干过政工;回广州后一直编文学杂志。太多的岁月沧桑让我明白:自然、本性的生活是短暂人生最宝贵的东西。科学研究表明,性倾向大多在幼年时期就已确定,终身难改。如果儿子天生是同性爱者,当家长的为什么不能勇敢面对呢?
# K: n7 ^5 H) D, ]+ y
; A- e1 X1 n  r& h7 }8 Y出镜支持同性爱儿子 ' v5 i- W& P$ ~, }% ]
3 z9 x1 z4 x' R- `6 V% p
远涛先后跟三个男朋友拍过拖,看着儿子有人喜欢,对方给我和先生印象也不错,我们内心蛮高兴。按理说,他已经有宽松自由的小环境,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同性之爱,应该知足了。可他却觉得,社会上对同性爱者的偏见还很多,自己不过是幸运儿,有责任站出来为国内几千万同性爱者做些有利的事情。所以,从2001年起,远涛就成了同性爱网站“爱白网”的义务编辑。
5 H9 ?1 S# d4 _# X. u) T& F) K( O, H
  p2 u1 p" _  g# o  r! S' r) V4 j2005年11月,南方电视台要采访远涛,还希望我也能接受采访。我犹豫了。广州是我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城市。我这里有很多的校友、老师、同事;自己又是编辑,联系着大量作者;还有娘家、婆家那边几十位亲戚……一旦自己出现在电视上,人们会怎么看?我和先生再开明也不想上电视,毕竟社会上很多人对同性爱还是不理解、不接受,有的还认为是“丑事”。家丑不可外扬,我一个年近花甲的女人,私底下支持儿子就够啦,犯得着上电视抛头露面,让别人指指点点吗?可是,另一方面,我既然很理直气壮地说儿子没干错事、坏事,那又怎么能把这看成是“丑事”呢?
1 s9 C) k9 a1 }$ c0 K# T; h
& A* O5 P) s" V% W, g$ H这两种自相矛盾的想法在我脑子里PK来PK去……最后,还是14年前一件往事,帮我下了决心。1993年,46岁的我出版了国内普通百姓的第一本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策划、筹款全部自己搞掂,选了250多张照片,还请作家、记者朋友们配了280多首诗。当时很多人给了不错的评价,认为这本影集体现了“老三届”的精神风貌和中国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我年近80的老父亲也认为它“有意思”。我想,我曾经有勇气做了那么一件有意思的事,今天怎么可以变得患得患失?远涛本身是同性爱者,还能顶住压力站出来,我是他的妈妈,自然应当和儿子站在一起!
: T. h) J) ?$ {& k- I  m7 n
; c  q& |5 X9 \1 ?8 A. [那天,我和儿子愉快地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儿子说:“妈妈,你不经意间又成了‘第一人’。”第二天出门,连的士司机都认出我们了,还称赞说:“你们真勇敢!” 6 f* i) Z1 Z3 s, Q
) e+ [! `! U( K5 `" V% u# {% I* N  V+ J& Q
开博客和年轻人沟通 $ h* P0 V4 J; z6 m1 T
& u3 z: y; k" l3 e* Z
我今年刚好60岁,十几年前单位说超过45岁的职工可以不用学电脑,我还很庆幸,觉得电脑是年轻人的玩意,我这辈人不需要学。哪里知道,自从去年底一个年轻朋友帮我注册了博客“三色堇吴幼坚”,陆续发表了一批旧作和少量新作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今年1月底,我花4500元买回电脑,从打字学起,还学怎样上网、管理博客,简直就是刘姥姥走进大观园,闹了不少笑话,当然也有很多乐趣。我常感到有写不完的题材。
- |! i! }' U. I1 F3 Y8 s" h* u. n. j6 L2 H* ^9 S( a, l
一天晨练回来,我打开电脑,一个女孩给我发了张“小纸条”:“亲爱的吴妈妈,不知道我下面对您说的事有没有意义,但是我仍旧自私地想要一位长辈的包容。前段时间我跟家人又争执了,只要有一点不好,我妈就会扯到我是个同性爱上面来,甚至拿性命要挟我改正。本以为会得到母亲的宽容与理解,我才告诉爸妈我是LES(同性爱)的事情,这样的一个冲动让我做出了让我最后悔的一个举动——出柜。”
$ e  N) ?% S3 l# S) G8 q; I6 y9 ^2 v1 E, D# @7 h' i
这个女孩子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和父母在湖北某个城市生活。我知道,这个时候,她并不需要我给她讲道理,只不过想我表个态。于是,我马上给她回复:“早晨!你年轻率真,对父母信赖热爱,才会向他们出柜。虽然他们暂时未能理解同性爱,但出于爱不会对你采取更激烈的行动,这算是较为幸运的了。希望你体谅父母的心情,给他们留有慢慢提高认识的时间。不要再说不理智的话伤他们的心。你出柜没有错,反而可提前让父母考虑这个问题,对你寻找朋友、安排人生有利。相信你一定会幸福!”
& o' Q7 ~# k3 h( D$ u2 T
# `( J0 U: ]* p2 L) s- t7 Q8 o. j  L出不“出柜”?何时“出柜”?这样的问题每个同性爱者们都会碰上。我不主张每个人都早早向父母“出柜”,表述方式最好也不要千篇一律,要具体分析父母的承受能力,善于借助兄弟姐妹等亲友的力量,做好必要的渲染铺垫,选择适当的时机告诉父母。 ) {/ w0 ?4 F. w' K+ k. L  Q2 [+ s

9 _( h0 ~, V+ b! |( p% _1 D我的网友大多很年轻,一个中学生“冷竹”还邀请我加入了他们的“90后动感写吧”。一些年轻同性爱朋友会经常光临我网上的“家”,称我“吴妈妈”或“吴阿姨”。但也一直有人来我“家”捣乱,说很难听的话,“同性爱,恶心;吴幼坚,白痴!儿子是同性爱,似乎很光荣,不是白痴是什么?你难道不能低调一点么?……”对此,我会毫不客气,坚决删除那些不友好的内容,保留一些质疑探讨的评论和留言。反对的声浪再高,也别指望我会后退半步。   M; Z. E3 |, n* e* K5 v
" a; h! K7 o0 ?0 f" m
愿每个同性爱孩子都快乐
8 S; I, ?- z& `6 p. \9 z- Y- G# V
# |3 ]6 S# i8 d% l0 Q% m' U$ K" O目前,儿子在北京工作,业余坚持做爱白网的义工。看到儿子在公众面前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我和先生都感到很自豪。更让我高兴的是,很多朋友看过媒体对他的访谈后,对我说,远涛健康、阳光的形象,有助于改变相当一部分人对同性爱者的误解和偏见。我想,我开博也算作是对儿子的支持吧。
3 ]# ^) o" `8 t- Z8 E+ W- C- G, f  a
因为母亲已经去世多年,而先生更是自小没有母亲,每年母亲节我都不会太在意。儿子对我的生日也历来比对母亲节重视。但今年却很不一样。远涛恰好有事从北京回来,就买了大蛋糕,领我到一个同性爱朋友阿强家聚会。阿强我之前没见过,但也常上他的博客,他和男友阿伟相爱13年,已经在广州买了房子,安了家,过起了“夫夫生活”,不少同性爱者还不时会在他家小聚。这次聚会,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他们都是防治艾滋病宣传的志愿者,刚上完培训课就赶来了。 * U6 ^: b  a$ ]! ^1 }0 j7 M2 M

. U9 ]/ m  j: p8 o等人来得差不多了,阿强他们也包好了饺子,大家围在一起。阿强首先说:“今天是母亲节,很高兴阿姨能来到我们这里。我妈妈不久前去世了,我见到阿姨觉得特别亲切。远涛的妈妈,也就是我们大家的妈妈。来吧,共同为妈妈祝福!”孩子们齐声说道:“母亲节快乐!”祝福声中,我在蛋糕上切了第一刀。有孩子问怎么不点蜡烛?我回答又不是生日,特意不点蜡烛的。他说,点蜡烛可以许愿啊。我说,在心里许愿也一样。对未来的向往是不灭的烛光,我在心里默默地许愿:“愿每个同性爱孩子都快乐!”
7 F9 L: v$ o5 U' Z
$ a% [  t& _6 q: z9 B吃蛋糕的时候,我才看清,上面插着巧克力做的小牌牌,写了几个字——“妈妈,我爱您!”
发表于 2007-10-31 1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令人感动.::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14: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好羡慕呢  可惜在我们家没有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4: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对父母不公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 20: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23: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感动啊
/ g3 R% J) u* a7 k3 o1 m呵呵) X& i8 u2 u  O% X9 Y9 C" ]4 R
我很喜欢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23: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中国的父母都能这样的话,那这个“世界”会多么的美好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0 15: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很开明的妈妈啊
, @! w$ Q. z/ W2 Y! E我妈妈虽然那很开明 但是还是不敢出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0 19: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这样的母亲能有几个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1 17: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才不会这样跟我家里人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8-15 15:03 , Processed in 0.07363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