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7-23 10: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坏儿子》之五:$ i* v5 Q: s; v6 x$ V
3 `8 U, l9 p/ Q1 L9 X8 G) v5 w
儿子一旦开始说话,立即显示出极强的语言天赋。在几乎不到大半年时间里,便迅速掌握了各种词汇的发声,具备了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不仅如此,儿子还常常语惊四座,说出一些让人忍俊不禁却又耐人寻味的词句来。奶奶说厨房的灯泡太亮刺眼,他说奶奶别急,等灯泡长出头发来就好了;睡觉前爷爷给他洗脚丫子,他建议爷爷不要在外面下棋了,原因是太阳会把爷爷头发全晒白的……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母亲抱着被子准备去小区外的空地上凉晒,儿子屁虫一样拖着他的玩具汽车跟在后面。走到楼梯口刚好遇上一群老太太去超市。儿子在小区里已经小有“名气“,老太太们自然不会放过逗儿子机会:牛牛羞!昨天晚上又画地图了吧!儿子傻乎乎回道:不是地图,是烧饼。一个大烧饼,一个小烧饼。老太太乐了:还烧饼呢!有没有蛋糕啊?儿子眨巴眨巴小眼睛,很大方地说:没有……你想吃蛋糕,我今天晚上给你画!
! t: J! G- r* o" B; D' L . o' g0 S" R# { j" J
因为在父母家的时间少,儿子在我面前显得有点陌生和拘谨。每次回去抱起他问:牛牛想爸爸吗?儿子总是期期艾艾不愿回答。问得急了,他会漫不经心敷衍一句:想。回答的时候已经在挣扎着要下地了。有多想啊?我不甘心。象奥特曼一样想,儿子细声嘟哝道。奥特曼是儿子心目中的英雄。
' C7 u% Y8 r2 T% M* N5 f ' R; Z* c, J8 ~0 E# x& }
我从父母那回到我与某人的家里,某人经常追问儿子的情况。某人是那种不善言辞的人,用他陕西关中农村老家的话说,是个“蔫怂”。平时丢三落四毛手毛脚,却对孩子有一种发自骨子的热爱。以前没有儿子的时候,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小孩子,他总是上前摸摸脑门拍拍小屁股,全然不顾人家家长是否高兴。儿子领回后,他的关切之情远甚于我,不仅买了很多幼儿读物给我,甚至央视十套播出育儿科教节目时,他居然可以放着NBA直播不看,一直从孕妇怀十月怀胎看到婴儿出生。我开他玩笑,说你大学真不该学机械,你应该学医科,说不准是个不赖的妇产科大夫。他竟一时盛怒,揪着我的衣襟正色道:妇产科大夫在“饿”陕西是骂人话!“瓜皮”的意思,就是大傻瓜!8 C1 K F" ?- t9 w# B, O
9 S% f% o5 N2 j1 C! }/ y0 ? 儿子一天天的变化和种种“神奇”表现在我略带夸张的渲染下,听得某人一楞一楞。遇到我故意卖关子不讲或者实在没东西可讲时,他会撑着胳膊,厚着脸皮凑到我的枕边求我:嘿嘿,说啊,说了一会给你弄一回?!6 y; L D& H% N/ ?/ z. b. m/ Y, n
+ u5 W. P, U8 @ m4 j/ i 我想,某人对儿子如此上心,除了人类共有的自然的生殖欲望,以及来自他内心对幼小生命的一种天然的疼爱外,也与儿子的名字有一定关系。儿子的名字是父亲取的:石牛,又称石牛牛。而某人的姓正是牛。记得我第一时间把儿子的名字告诉牛某人时,牛某人激动得语无伦次,呲牙咧嘴的表情比便秘排便时的样子好看不了多少。他想当然地认为,这是老爷子对他的存在的另一种认可。而我对此则严重怀疑。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知道某人的存在,但绝不至于了解某人到如此详细的地步。显然某人是自做多情了,而我是不会戳穿这个错觉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人为虚设一些浪漫,来润滑我们本已粗糙的生活。更何况,某人激动的那一刻,嘴里还不忘喃喃自语:嘿嘿,老爷子够意思……老爷子够意思……
7 m1 a3 u+ }% E2 F( A1 D6 O! y( P
' L, ^% p3 H- z; w1 K3 r. a" L" B \ 然而,这样爱着儿子的牛某人直到儿子3岁前,竟没能见过儿子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