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觉海慈航(增订本) 6 g2 `! T7 Y% E7 b9 x7 P
战德克著
7 f. J1 d% l# R6 ?5 S. y
* C- ?3 H, f. ~# u; e (一) 什么是佛教
G4 O% @, u: E' N (二) 佛教讲些什么道理,它的目的是什么0 S0 k3 @6 ^3 _3 r7 H) ~6 ~
(三) 什么人可以学佛2 i7 |8 T2 d3 f" y' J( p3 T4 L
(四) 学佛的方法
! l! z9 M- _8 {) K (五) 念佛以外的助行% S- |- M! ^" J8 P
(六) 怎样念佛! m0 D; X) U( ] W6 }- w P% V& q
(七) 念佛人临终的准备3 N" B, z5 O+ e" ^/ i- t, B/ d9 b3 w
(八) 中阴的救度和自救1 Z0 R6 Y1 B6 C. [. E [. E7 a/ ^
(九) 念佛的现前利益
0 o) O, f0 K6 |9 E (十) 余话 ( _& ~2 P7 v: Z( S* o5 h
0 L- K% P$ K6 y) A% s/ f1 x" f, Q/ R; {* S6 c+ v3 p
你要得到精神的大安慰吗?8 J0 r& j" ~* R+ F
你要得到人生的真快乐吗?
0 g3 T9 X+ `( w5 \ ]. v: {你要增进你的学识吗?
, m& F1 e! J9 ~1 d) b你要增进家庭幸福吗?
* b4 J8 V8 H; Q/ o$ j3 ]9 r$ I你要明了宇宙人生的究竟吗?7 B! A- r- q: N" u$ f/ O6 N
那么,7 X, t7 P- h6 r0 G' e- t p
请你研究佛经,
: w- Y9 V& p. a' w敢保满足你的愿望! 2 a- P4 I7 N3 C
# C" ?* I* K2 B' h- U9 s
0 K! A1 i# [( v
什么是佛教
' h/ M( c% m* }3 O: Z, n, V$ C, _& S' G3 k1 e
问: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 _1 t( T, J+ I8 o. e
# z- Q) x# `/ H z0 _ 答:这个人说起来谁都知道的。他是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达多,在成道后称为释迦牟尼。他在幼年的时候,已经通晓世间一切学问,及至年纪渐大,看见世界上的人和物互相残杀,互相吞啖,循环不停,又感到生老病死是免不掉的,就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苦的,非求一个解除苦恼的方法不可。
: E' ^# x6 l) ~# Q
( V' b5 I8 ^' [: |) _1 h 因此到了十九岁的时候,他放弃了富贵荣华,出家修行。在修行的时候,受过许多艰苦,时常忍着饥饿,但却绝不因此灰心。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得了道,成了佛。成佛以后,就在各处说法劝化他人,无论什么人能照他所说的话去做,就可以解除苦恼,就可以享受永久的快乐。释迦牟尼佛这样说法,说了四十九年,直到他八十岁的时候就涅槃了。以后佛的弟子们把佛四十九年当中所讲的道理记录下来,这就是现在我们所念的经。我们经常谈起的佛,就是这位释迦牟尼佛。 3 f7 ?3 i( o& N; F5 A) ?
7 ], D% I7 j8 a" `2 J
问:你说的涅槃,是什么意思呢?
2 e1 q& z; o" O
: v" U: a' x$ b1 Y: E/ u 答:那两个字的道理很深,不容易拿俗话来说明。涅槃的意思,粗浅地讲,就是除尽了烦恼,到了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境界。佛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现世间,同世人一样的生活,等到教化的事办完了,佛就离弃肉身,回到原来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安宁的境界中去了,那境界就是涅槃。不知道佛的人,看见佛入了涅槃,就说佛死了,其实佛是永远不会死的。佛如果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样了,还能算是佛吗?
/ n+ h9 r; [. f7 O5 e: P1 ]- e I3 \
问:释迦牟尼佛从降生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 ~" \3 Z" T- q2 M% ~( b
1 S& x6 c* i+ M, ~1 e 答:佛降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的时候,到现在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后学在《释氏六贴》中专门看了一下,不是周灵王,这点下次校对的善知识注意一下,但是不必印刷即可。]
# Y# }- B: o* D7 ] J6 a4 P% I, @5 X& a+ r
问:学佛的不都是出家的和尚吗?
0 _, [2 k, K' [6 x$ G
3 |; O t3 x: Z5 C: e 答:不是的。学佛的人不一定都是和尚。无论做那种工作的人都可以学的。只要能诚心学佛,不一定都要出家。古今因学佛而往生极乐世界的在家佛教徒,是很多的。他们就是在家中专心念佛所得到的成就。这就是事实上很好的说明。
* d9 R. J" ~8 t$ J0 C3 k# i" E! _* d) d# H S) S
问:听说历代学佛的都是名人学士,象陶渊明、苏东坡、白居易、柳宗元等有大学问的人,那么,象我们这些平常的人,不是够不上学习了吗?
" l7 o* G5 [* u
+ w, G" F' |9 W3 S# h- [ 答:这倒并不是这样。比方大海里的水,不管多么大的动物,不能把海里的水喝尽;不管多么小的虫儿,都能去喝一个饱。佛法的深广也和大海一样,虽然绝顶聪明的人不能把他学尽,然而一般的人也一样能学习的。 ( ?+ u! v% R+ z" i' r
8 N! t( h o8 H6 Y+ C# { 问:佛教里的事情也可以对不学佛的人说吗? 5 W' D' X. ?6 D6 k& Y
: s' D6 n9 E* C6 I6 n% D% b9 o3 e 答:佛教徒所信的是正大光明的真理,哪有不能对人说的事情。因此,一切经论完全公开,什么人都可以研究,不比别的教门,偏要说有什么真言秘诀不传教外的人。 2 f* A5 z0 Q" _1 U4 k
6 ~( {6 |2 I9 Q f/ s1 v4 e 问:学佛的人不贪图财宝和势力吗?
( T# z, H: p- h. x6 c* a' d' X+ B
6 k5 @8 O2 p6 g# O6 H! y: M 答:真正学佛的人是不贪图的。你想,释迦牟尼佛抛弃了一国的太子不做,无数的金银财宝不要,他可是贪图钱财势力的吗。学佛就是学佛的思想,学佛的行为,自然也不该贪财图势了。 Q: r# r" @: B3 D* C% q3 @
7 y9 L ~' o9 z# D* x$ K
不过,要知道:干一点有益于大众的事业,用自己的精神或劳力,换几个钱以养活自己和家庭,这不算是贪财。凡是在军政机关干事的人,只要能真诚地为大众谋福利,保卫弱者的利益,这不算贪势力。
( E5 N5 U# {3 [( ?; T, l4 q6 m, D: E; Y5 p( Q
问:和尚是专门学佛的人,怎么有些和尚很胡闹呢?
* i: \. | |- g/ b/ G" K
7 I! _- S" d! h( g# }, G* q 答:什么事情都不可一概而论,和尚是出家的佛弟子,来自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品质善良的,有品质下劣的,有动机纯正的,有动机不纯的,有懂法的,有不懂法的,怎么能责其个个都好呢?你所说的,只是不好的一部分人罢了。 # K- [7 {" @' B. N4 f! J6 O5 f
. y2 S" _5 C& x% i 古时候的玄奘、鉴真、一行,近代的印光、弘一等高僧,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代佛宣扬,对人讲说佛法,劝人为善,福国利民,化度众生,是大有益于世间的。现在虽不及古时,可是到处仍有讲经说法,一面自己修行,一面化度人家的高僧。因你没有学习佛法,所以没有看到。你只看见不懂佛法,不守清规的庸僧,便怀疑佛法不好,那就大错了。
e7 S# d0 D! f9 }1 _- \& z' L# E7 z+ w' `/ m( p7 E8 x
问:和尚也有懂佛法和不懂佛法的两种不同,我也知道了,相信了。但是有些研究过佛学的人,他们的人品怎么也不见得好呢?
" B2 M" R. A8 }! E$ S6 Q* w8 \- Q h% S& Y" J; M
答:这也是不可一概而论。佛教徒良莠不齐,不能归罪与佛教。要知道,一大片谷地里面有几茎稗子,这是难免的。况且这少数略懂佛法,品行不正的人,若是全不懂佛法,他们的行为可能会更坏哩。 % u N* ` Z) L5 _
* f- |% f3 Z+ p" A8 E4 J9 o# d/ l 再说,学佛不是一发心修习就可以把行为修正过来的。一部分学佛的人确是真心学佛,可是他们过去世所带来的恶习气,一时不容易除去,所以他们的行为,有时反不如恶习浅而未学佛的来得正直。可是我们只见他们行为失当,而不知道他们暗地里在对佛深深忏悔,毅然决然地想逐渐洗清自己的污渍哩。对于这种人,我们正应当以宽大的胸怀去原谅他们,同情他们,鼓励他们,对于他们的前途,寄予极大希望才是。 ) n6 E7 }/ a. I) v
! S% a& x g4 z 还有一点,学佛要真信实践,不是披上袈裟挂串数珠,念句佛号,就算尽学佛的能事了。真实学佛的,一定要心心念佛,坚持五戒,奉行十善,修习六度。 9 A9 f1 ~- r \2 Y
7 [- d3 @, t. D- G+ w 那一部分借学佛为名,行偷盗之实的人,我们怎么可以承认他们是佛门弟子呢?譬如我们不能误认穿着漂亮西装,披上雪白工作衣,挂了个听诊器的就是医生。一定要考察他的医理是不是高深,为病人诊断是不是悉心研究,用药是不是准确;我们也不能因为一部分的滑头医生,而怀疑医药是无用的。我们学佛是学习佛的行为和佛所指示我们的法门,不是学习某一部分不守清规以身谤法的和尚和居士,我们需以佛说的经典为学习的准绳,而依教奉行啊。
3 W0 L5 P' ?7 X, F( E* w
# W: K3 E1 J* o1 T ]3 l7 w: X 问:从你以上所说的看来,佛教确实是有道理的,不是迷信的。但内容怎么样,也要请你说一说,我才肯相信呢?
$ E7 s- `! T7 P6 N
- M2 c$ W1 Q: U5 t& N" _# W. { 答:好吧,我们就谈一谈佛教的内容吧。 9 m7 M- y3 W7 g1 ?$ g- Y- a8 O2 t0 i) F
( R" w1 k" d' B
' A+ {# ]( i9 H0 i1 H
5 ~# ~% M- c6 f: ^* J 佛教讲些什么道理,它的目的是什么
1 G2 N0 D, e8 C3 h5 h m) y/ F1 L
6 E, c1 b: P7 o9 w6 \7 z4 K! I$ G5 K/ `' U/ m$ p9 b
问:我知道,佛教在以前虽然很兴盛,但现在是科学时代,将来恐怕难免被淘汰吧?
3 e6 k* _4 L( I( V5 S) Y4 u) O; Y$ y6 m* A$ ?
答:这倒用不着担心,因为佛教不是迷信。它有它的高深的哲理,无论经过多少年代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你有空余时间的话,可以把佛教里的书多读一些。
5 B) c" [8 p) d1 N2 B* R2 @) m) X" j& \: `+ _# m7 t- h
问:佛教的书籍太多太深,我都看不懂,你能不能把容易明白的道理说给我听听呢? 8 A+ K" E7 {& f$ {% h
$ }# x0 Q9 G: E+ s 答:可以的。现在的人不是经常谈论平等、博爱、自由吗?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他所说的众生,并不是专指人类,而是连一切有生命的动物都包括在内的,就是狗猫牛马等都一样可以成佛,因为它们也都有佛性。等到成佛以后,也就和释迦牟尼佛处于同等地位。这才是真平等啊。 ; z) P$ w9 e' S8 t/ z
9 U. N& J/ u1 _( t
既然狗猫牛马等都有佛性,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们,应该和爱护人类一样。这才叫真博爱哩。 # y/ Z/ @2 z% L5 P6 @5 ~$ U+ q
. a( X, D* T2 D! j/ `
佛教是专门研究解除苦恼的办法的,等到烦恼断尽了,心里无挂无碍,无忧无虑,这才算真自由哩。
0 o. E1 I) ~3 z
$ m/ R n6 f' k/ Z; S! t# i. T. G 由此可知,佛教的道理不但不和现在的学说违反,并且更彻底了一些。如果人人都照着佛说的法去做,你想,世间还会有刀兵盗贼的劫难吗?况且,这不过是顶浅近的道理,随便拿来给你说说罢了,至于高深的理论,任你说多少年都说不完的,真是无穷无尽的呢。 6 ?2 p+ `& o% O0 f ]/ V
4 D& {& g \. V/ j0 \! H8 g( `
问:这么说来,想要逃避灾祸和各种苦难,最好是学佛了。是不是?
: x' ^+ n ]" G& P0 N9 Z2 C* u
. c$ T2 W7 g: x0 y2 ~ 答:是的。不过学佛的好处,却不是仅仅可以避免灾难,学佛的人所希望的最终目的是,将来也能成佛,和释迦牟尼佛一样。
% p9 { g+ {! g' K) p q4 G. z5 N8 |8 a: e z
问:真的吗?请问成了佛,有什么好处呢? 0 h' [4 h _$ c L$ Z0 w: a
2 g- D& z) W8 U( K/ @' y; Q 答:你要知道作为一尊佛的好处,应先明白众生的不好处。且就我们人类来说吧。我们一生下来,就和苦恼生死订了合同,亲人偏不到头,仇怨的偏缠搅不休,还有天然的灾害,意外的祸患,任你有钱有势,灾祸还是跟在后面。即使那些可以摆脱得了,却没有不病不老,更不能不死。这都是因惑造业,因业受苦的自然规律(关于惑、业、苦,后面再详说)。佛是已经觉行圆满,了脱生死,进入涅槃,可以不受以上所说的种种苦难。这便是成佛的最大好处。佛看到我们受苦,象在火坑里一般,特地教我们许多成佛的方法,使我们脱离这个火坑,改造这个火坑。
* q4 }/ y. g# N5 b7 Y( {% {8 i1 r) @7 V1 Q* L
问:既然这个世界是个火坑,学佛又很费工夫,我们还不如直截了当弄点毒药把自己药死。这样,不是一了百了,立刻跳出火坑了吗?
/ \& ~* G5 G/ h, l, ^& d
2 p2 Y4 V; ^2 B2 w, c 答: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个世界虽然是火坑,只要我们大家肯发心学佛,是可以用我们的力量把它变成乐园的,这是佛教的积极精神。如果用寻死的办法,死后真的一切都完了,那倒也未尝不可。应该知道,死后并不是一切都完了,以后还需要转生的。照佛经来说,自杀是有大罪的,再转生时,所得的报应将为更苦,那不是跳到火坑更深的地方去了吗?所以自杀的人往往长劫沉沦鬼道,非常痛苦!
% C3 T' U/ f3 t+ g9 Q) A6 X$ B! B$ g- M
问:人死了后,灵魂再去转生,这事是真的吗?
& n$ H' _6 p, G7 t- J% G. g
8 X2 m1 P. ^, C8 }' }- l5 ]+ \ 答:怎么不真。自古以来,历史上记载死后转生和借尸还魂的事,不知有多少呢。就是现在,也时常有这一类的事情发生。你以为都是哄人的吗?
; _! ]" c6 E, ]1 y" v% |: `3 L, R* _/ b
问:自然不全是哄人的。但不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6 Q: E2 P' p3 Q2 O2 C# f, c$ X7 x* a$ g. g$ P. I
答:你听说过六道轮回吗?我来说给你听。一般人所说的灵魂,在佛学上叫做神识。人的肉身死了,他的神识是永远不死的。那神识凭着他生前行为的善恶,或者升天,或者再转生做人,或者做阿修罗,或者变畜生,或者变饿鬼、或者入地狱,这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就叫做六道。等到这一道受报完了,再转入另一道去。这样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来回轮转,永远没有停止的一天。
4 v5 U* Y/ C: f, e! N. C0 @! E( Y4 Q8 }. F; ]
问:关于因果轮回的道理,我还不大明白,可以请你详细的再说一说吗?
- _# R: ?+ Q' I4 D# ^4 d0 B, \9 Y9 h. Q# V8 t
答:因果轮回的道理很明显,只因我们被妄心所迷,我执所缚,本有的智慧被尘俗中名利等念头蒙蔽了,所以,虽日常一举一动无不落在因果轮回之中,但自己一些也不觉得。
7 w- a$ l3 X$ z% r4 R$ n1 U, A [. P+ G
“因”就是事实的起因,无因决不能成事。“果”就是事情的结果,无论什么事,不做则已,做了总免不了要结果的。果之随因,如影之随行。如人想除掉本身的影子,谁都知道是不可能的;有了事情的起因,而要避免结果,于事于理也是不可能的。
% K% [/ I) [( N) e& `& F
- g1 z) }: j3 X) v+ M, P+ z; f 因果概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时间)。首先说说现在的因果。这可分为三个层次来说:一、如人叩钟即刻就可以发音;二、如人播谷,春种秋收;三、如人有不良嗜好或者畏难苟安,日后就要冻饿而死。这三个层次,虽然得果的早晚不同,但是完全属于现因现果。
. p* _0 ~1 o' T5 @ a" t9 ]* O1 R
* R5 ]4 |, Y l4 y 其次是过去世的因果。譬如生在富人和贫人家里的孩子,其享受是不同的。那些初生的小孩,在今生本没有造什么因,似乎不应有这样差别的遭遇。不知这全是前世个人已经造下不同的因,所以今生才得到不同的果报哩。 ( d: ^% d8 n" H0 m' s
) e4 Z; |9 |7 g+ h/ c! @ 再说未来世的因果。譬如甲乙两人多年前都造了善恶不同的因,但总是看不到他们得各别应得的果报。要知今生纵然得不到,来生一定逃不了的。《因果经》说:“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看其现在因。”这说明因果的关系是错不了的,消灭不了的。 * K0 L. V2 W8 P) o$ z3 d
7 n g1 _- b. N5 Y$ N' S D
至于轮回问题,佛曾告诉我们“四有轮转”的道理,就是死有、中有、生有和本有。
: f" T$ d7 q2 h: ~
& J ]) r9 b/ ]5 z3 p. |* e 一、我们现在所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合成的身体,就是前世烦恼以及善业恶业和不善不恶业所感的结果。当前世临终最后刹那时叫做“死有”。 h+ N! B" h$ |' A, t5 T' O5 H
4 T. `. Q! [/ F1 q8 |8 x! E- Z1 Z 二、从死有之后,到今世托母胎之前,这中间所有的有情身体,叫做“中有”。这中有身,如五六岁小儿相似,眼目耳鼻和其他诸根都具备的,是极微细的净色组织成的。我们肉眼不能看到,只有天眼才能见到它的形量。关于住在中有位中的时间问题,据法救论师说:“时间长短没有一定。倘若碰不到可生的机缘,中有可以长存,直到因缘和合,中有就去投生到人或畜,或其它各道中去。”(一般说来,中有存在时间至多七七四十九日。)
% B; I' j6 P! J- F
. z; V' |: F* v, \# z 三、中有托生的原因,是因为颠倒心。男子缘其母而起爱欲,女子缘其父而起爱欲。依着这二种颠倒心,中有才结生于母胎,其结生的最初一念,叫做“生有”。
0 C+ T' U4 k( A& ]' M. M( H
2 p1 } a+ e* q# o 四、从结生以后,住胎出胎,直到一期寿命完尽,叫做“本有”,从这本有再起烦恼业因,招得未来的结果。这样,又从“本有”转到“死有”,“死有”转到“中有”,“中有”转到“生有”,依次相续,轮转不息,比如辘轳,循环轮转,没有停止的时候。 & D+ U9 C6 I4 g Y2 Y
' W9 H+ p8 S% W
心是起惑造业,轮转生死的掌权者。由于心里一时迷惑,不明真理,不知因果,于是随意去造恶业,必然产生恶(苦)果。得了恶果,心里更烦恼,更糊涂,从而又去造业,又受苦果。这样,惑业苦将轮转不断。这就是生死死生永不停息的缘故,我们要断轮回,出三界,必须在起心动念处着手,如能发菩提心,专精一念,求生极乐世界,那么所造的是佛因,将来一定结成佛果。因为所转的念头不落人天福报或贪狠害人的轮转中去,将来一定可以超出轮回的。这道理不是很明显吗? $ B7 d2 N2 z. G9 C
, ?: v- |$ k* }2 M0 F) x/ ?
问:这六道里面,哪几道是好的? ) o" B+ O+ L1 _4 h- C# w
5 a/ ?& t' d) i4 `. d# N8 w7 G
答:比较起来说,天道最享福,寿命也最长。人道是也享福也受罪的。再往下说,一道不如一道,恶鬼和地狱所受的罪,那就不堪设想了。
+ W5 f' ^ \1 b, [3 d
0 `* U2 Y- P6 u) O* F- { Y 问:那么,我们最好想法子生到天上去享快乐。不知可有方法吗?
4 i* k5 l3 P" o, b. ]# H: t l9 B8 X2 s9 Y- T
答:方法虽有,不过我们却不应该希望生在天上。因为上面说过,无论在哪一道里,等到报应完了,就要转到其他的道里去。那么,生到天上,就算做玉皇大帝,等到天福享尽了,也非死不可,死后仍旧可能到畜生或其他道里去受罪,佛经里是有许多事实说明的。可见,只要落到六道里去,就没有一处是安身之地的。要想享受永久的安乐,非想法子跳出轮回不可。
: Q; f B4 I+ v+ Y# T a* u& a% P2 G* ?: v
问:怎样才可以跳出轮回呢? : i( n5 n) n$ W9 j1 K
5 ?: z0 B$ y3 |, n8 t) \7 Z 答:我不是已经说过,只有学佛了吗。
6 V9 l9 t, {, i; y6 L& l* A5 l! f( v( \5 \# u; b( U8 `& g' @, M
问:我们凭着良心多行善事,不能跳出轮回吗?
! N- m5 M3 n5 d6 M2 Q" ~2 C: M0 D+ X u7 ~7 P% D* O
答:那不行。行善的人将来能生到天道或人道享受好的报应,上面我也已经说过。可是这些享受是不长久的。要长久,就是脱离六道轮回;要脱离六道轮回,非学佛不可,单凭行善是不够的。
$ j% _6 W, U$ w/ ?: M8 }, X/ z i$ h$ a/ P
问:常听人说,人的生死是玉皇大帝和阎王掌管着的。既然说,学佛可以脱离轮回,难道佛也管得着这些事吗?
! ~$ h' K) r5 \" ~3 R% E/ i y0 \, ], i
答:不是这么说的。你的生死,不但玉皇大帝和阎王管不着,就是佛也管不着,只有你自己能掌管着的。 3 D; |+ w2 |! a2 E$ N
) n* Y/ }" G$ Q! x8 ?3 o
问:我不愿意死,怎么早晚要死呢?我愿意上天堂,怎么往往入地狱呢?你说生死全是自己掌管的话,我真不明白了。 ; o2 Q( m! G* F, E- X _1 c" B
% a, p: R( p* l% n6 \6 u) j6 A 答:这也没有什么不容易明白的。懂得因果的道理,就不难了解了。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因,所得的报应就是果。比方说,你今生的行为合乎人的道理,那么你来生就还是个人;你今生的行为和天道相似,那么来生就能升天;其他各道都是这样。这就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都是自然而然毫无奇怪的事。你种的是豆,神不能叫它变一株瓜。同样的道理,你种的是人的因,神自然不能强把你变成畜生,这是很显然的。再说的简明一点,就是做善的得福,作恶的得祸。作善作恶当然由你自己做主,那么,生死祸福还不是由你自己掌管着吗? ' t/ k4 w: A; }( G9 I: Y& W& E
4 E& r* _$ w! ?
问:有些好人往往遭遇不幸的事,作恶的人倒反运气很好。你说的因果报应怎么讲通呢?
" i. d8 A _+ O- E# p2 w! j
9 J3 ~( J. r$ M3 B# G* l 答:比方种树,种子刚下到土里立时就能结果吗?比方借钱给人家,哪有才交到他的手立刻就来还呢?佛教讲的因果报应是包括前生、今生、来世三世来说的。有的前生造的因今生才结果,有的今生造的因,当生就结果,有的今生造的因,隔几生几十生或几十万生以后才结果。这就和种树的结果有早有晚一样,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怎么会讲不通呢? 2 y: n4 e" ~4 q! k6 [
, o/ ]. B6 x, Y% ?+ ?5 r" J, a( W 问:阎王、判官、城隍、土地究竟有没有呢?
9 a$ E3 P5 a- L( Z- z! C0 b; h2 H8 L0 e
答:有是有的,不过他们和世间法官一样,只能照着法律办事。你不犯法,他们怎么也管不着你的。
# }) [! z# Z- t- {) c
d* `" E- N" v& r! v 问:要不要供养他们呢? $ J9 U. l7 z2 ?" V+ C- ]
+ J" q2 Q/ y9 K7 N s1 p9 n
答:他们也和我们一样都在轮回之中,但他们造了善业,有福德,我们应向他们表示敬意,但不必象佛菩萨那样供养他们。 3 G3 D9 {1 W4 w; K5 O! z3 S/ A. J
7 }0 f& E- R' [2 F# d
问:玉皇大天尊呢?
4 H2 g4 S' C; _* f8 B1 J7 b& ]* }! |4 {6 s: V7 ~
答:玉皇也在轮回之中,但他是护法天神,我们也应当对他表示敬意。 , f& `6 f) g: ?+ D
/ H' I e, P5 Y: ?4 ^! Y$ \ 问:神仙呢? 4 C2 V' k6 a5 y: `8 K+ v
# Z1 D! l! v1 Y2 H7 L
答:神仙有天仙、地仙等等不同。或属天道,或属人道,都是六道众生。我们不应该崇拜他们,学习他们,因为我们是要了生死,出三界的。
0 e* Z" g9 m5 q' G: E: _; A1 g- r$ [, M5 o" d
问:大仙堂一类的东西,不是就该取消它了?
4 P! n5 w, r- T1 {
* U5 n8 ?5 x; w; o) I; a, a1 r- p% | 答:那还用说么?狐狸之流都在畜生道中,用不着恭敬它们。
4 }& ]- C1 r }9 f3 |9 z+ |% |4 \1 M( E
问:不恭敬它,它作怪起来怎么办呢? 5 l5 w9 r; Q$ I) ~/ n6 q0 X( @
/ I% O% d, y1 R' t 答:学佛的人,天上的神都要来恭敬的,妖魔鬼祟又怎敢来作怪呢?但我们既然学佛,当普度众生,虽不要恭敬它,也不要妨碍它才是呢。
) b% S, S9 y% K1 |. e0 t/ f) T9 p+ f/ g0 e
问:佛既然也管不着我们的祸福,自然我们也不用恭敬他了。对吗? ' t( }$ _) C" z' w4 k; Y) |
7 r8 p: d# K. f6 ?# K" y 答:那就不对了。我们既然想脱离轮回,就要照着佛的教导去学,那么,佛就是我们的老师了。你不去恭敬老师,那还算是个学生吗?
8 e# _$ @. X$ y) a4 C0 y% H3 a; F# a) ^- Y
问:还有菩萨呢,我们应该恭敬他们吗?
' z- N) x3 z w. B0 f2 O5 X3 m
5 b* G+ v7 K7 b$ k! g" r 答:菩萨是梵音,照原来的意思翻译,就是“觉悟众生”。因为众生不觉,菩萨就将他们觉悟到的道理来教化众生,觉悟众生。菩萨的慈悲心很切,他们专门帮助佛来度脱众生。拿学校来比方,佛是校长,菩萨是教员。那么学生恭敬教员是当然的事了。
6 s4 q, x: E: ~7 {: f# C. @3 B! @3 v* ^4 ^8 ]5 i
问:我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学佛的人除了供养佛菩萨以外,再供养天仙鬼神似乎更好些,因为有些庙里各类神祇和娘娘很有灵感,求事求财,求病早愈,求消灾免祸,也很有感应。我们难道不要去恭敬他们吗?
9 ]; o- C% A8 \$ Q# q3 T( s, S
4 H9 A0 H7 w5 f" K- d. }1 i 答:有的鬼神确实也有一些灵感,可以满足你的所求,但他们总不如观世音菩萨的愿力大,神通广。你为什么不去求观世音菩萨,已获得更迅速更圆满的效果呢?而且信仰了观世音菩萨,时刻想念他,还能开发智慧,消除人生各种烦恼和痛苦呢。还有,因为你要成佛,须一心一意的学佛才行。假使你一面与佛菩萨接近,一面又和鬼神来往,心里自然不专了。等到临终的时候,可能会把佛忘记了,一直跑到鬼道里去,也说不定。 * C6 N, \! B# G0 {. I6 X2 l* h
* J" D5 m+ C- {* C% |3 B8 J
问:现在我明白了,要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恼必须学佛。学佛的人除了佛和菩萨以外,一切天仙神鬼都不可供养。是不是这样?
" |2 W+ c" v7 ~# r x" M9 i& g' V+ O( t, z
答:这就对了。
2 U# w) ~5 u% b' P* d, N
4 L: b* L& Q' f* f2 E$ u1 }
+ u& [6 ~9 x8 g* {; b4 |; q% D3 f. H8 v# ^. \3 ]5 h7 e
什么人可以学佛
% ~; n; k$ A) i( \/ j2 w% Y! q M$ K4 U$ w% A3 n5 D
: p$ ?/ u+ |7 X0 c
问:不识字的人也能学佛吗?
" e: t$ M" `* |' E( l8 I) W
d9 U& h) g& ^! e- n; a 答:也可以的。只要有人把这本小册子念给他们听,是他们知道些学佛的常识,照着上面的话做去,是没有不成功的。因为这上面都是些俗言俗语,不识字的人听了也能懂的。从前唐朝有一位惠能大师,他是禅宗第六代祖师,家里很穷,从小没念过书,就是一位不识字的樵夫哩。还有其他出家和在家的,不识字的佛教徒,获得成功的还不知有多少哩。 4 D, ]' z, P/ ^- d A7 J3 V
5 J+ P# x; Q! e F8 W 问:不识字的人能学佛,一定非很聪明不行的吧?
. r2 \% m( T$ q1 X, S* P1 v; {$ M& ^) P. B
答:那也不能这样说。从前释迦牟尼佛有一位大弟子,名叫周利槃陀伽。这个弟子资质最笨,佛教他念“苕帚”二字,他念着“苕”字就忘了“帚”字,记着“帚”字,又忘了“苕”字。这总算愚笨到极点了吧?然而他也证了阿罗汉果。
; U2 ]& y# F. F/ p; L3 x! \
, M8 J. U' `" u) H/ s6 X6 Z' @ 问:女人也能学佛吗? 3 L$ [0 J8 ^2 ~1 G n
3 N; D1 o9 T% [$ i3 [9 }8 H: V0 N 答:当然能学的。虽然妇女们有家务的牵累,又要养儿育女,可是念佛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念的,操作家务时可以念,哺乳抚养时可以念;而且女人的心静定而慈悲的多,她们学佛的成就也许比男人更快哩。 % z6 s9 R6 ^/ Q' {0 I1 |% A
' q. i5 Z3 e" }( F% S, x% X& t 问:有人从前做过很多的罪恶,现在想学佛还中用吗?
# p9 B( d" N; C! Z# {- X5 c2 }+ d6 G! ?; P: I, K! Q
答:怎么会不中用呢?你不曾听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话吗?只要自己忏悔以前的错误,立誓以后永远不重犯过错,一心学佛。那么,以前的罪业虽多,也是可以消除的。 ; \6 S" q% T8 w& `; I4 h
; Y* J! g+ \& ] I 问:老年人学佛还来得及吗?
, g- z# O/ |1 j& Z1 V. y, f) z Z9 \5 ~7 Y
答:来是来得及的,不过应该自己知道光阴无多,要加倍努力就是了。 5 u. l+ I: O( k! k) h
p( H& A# c& z
问:那么少年暂且不必学了?
# d. |( C7 O" a8 ^: J/ u' a
2 P0 y+ ]8 i5 o# V# d) \5 q: s6 V 答:那又不然。有句古话说得好“莫到老来方学道,孤坟多半少年人。”你知道你能活多大年纪吗?就算能活到很高的年龄,也该趁早学佛。因为功夫越长久,成功就越有把握。这不是一定的道理吗?
m3 ~; C( b) O: K) m: `0 C- h
# E% f/ x6 Z+ m2 d; o$ a% r 问:道理固然是对的,不过人在年青的时候都有要作的事业,应该争分夺秒地干活,哪里还有闲功夫学佛呢? 0 h$ Y+ G3 I' Z- n, K+ \: T+ Z
/ j1 y }4 J$ H3 Q$ V; I 答:那是你把学佛看作无关紧要的缘故。假使你把学佛看作和吃饭一般重要,你就不至于说没有功夫了。况且学佛碍不着作事,并不用另外费功夫的。
5 u% b. _8 q4 G5 p& W& ]; |3 [3 H& B- X
问:有钱的人固然应该学佛。穷人衣食不足的还能学吗? 6 c6 z ]. Y2 d3 K6 A0 X
0 X F% e0 o4 T
答:学佛全在心地上用功夫,不一定要朝山进香,布施财物,只要存心善良,就是在路上拾去一块西瓜皮,免得人滑跌,在车上为妇孺老弱让个座位,上船下车扶人一把,听到福利事业、慈善团体在募化代作个宣传。这些都是学佛的慈悲精神,并不需要花费钱财的。 ) e% w; S1 m: {* T
- l2 b7 B5 M) L5 d0 Y4 _1 v1 o
问:已经入了其他教门的人,把从前的教撇开,再来学佛,还可以吗?
' J3 Q/ C1 E3 n- {2 q1 e, f w& D/ b% Z/ l; r+ a* b
答:那太好啦,弃暗投明正是有大见识的人所作所为。要知道,我们活在世界上,不过只有几十年的光阴,何苦有正路不走,反去到处瞎撞呢?
, V H9 k. D% X0 r1 P* _) q9 a- q7 D4 F8 S. ~3 K
问:这样说来,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学佛的了。 ! q! p1 t$ Z! e6 D, Q9 u- `0 m8 @3 Y
2 `: g1 _/ d# d/ Q# q( T
答:对啦!如果佛法是有些人能学,有些人不能学,那就算不得平等了。
s) L* Q) D: Z" j, x6 a1 t$ p; B, H4 d; _) l+ N3 l% R/ P. }+ Q
W6 M& h4 D+ {$ t1 ]+ Q& m: n8 ~% I' Z# i
学佛的方法 ) Y4 W# A# S* N( p
9 G. e* k$ p7 M0 G4 M
$ m& Z2 m& @( H5 Y7 ` 问:佛法既是人人该学,并旦人人能学,我决意学一学了。请你告诉我学佛的方法吧! k% |) E& g5 z% C* f0 ?) i, q6 S0 F
# n: D L, C* V% _7 u 答:学佛的法门很多,佛教常分为五宗:禅、教、律、密、净。各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须要看每个人的根性和爱好,选择一门去学了。
9 y7 N* L( Z/ g. M- U+ ~2 _4 g2 U, O
问:佛为什么要说这许多法门呢? 1 w9 X4 [' \, u# W
( @; \4 a' x; v G/ {- ~* A4 _. E 答:这叫做对病下药。比方众生是些病人,佛是个大医生,众生害的病不一样,所以佛开的药方也就不一样。有的用凉药,有的用热药,其目的都在把病治好。 ( ?; l+ e; P# Z; j
+ t/ D- m* }& Y; q d 再说一个比方,比如从南京去上海,有的人爱坐火车,佛就教他坐火车的方法;有人爱坐轮船,佛就教他坐轮船的方法;有人爱坐飞机,佛就教他乘飞机的方法。方法虽然不同,目的都是到上海。佛教也是这样,佛说的法门虽多,其目的都是教人成佛的。
4 P" I2 c# f+ ~/ P: @
$ y: c3 v a$ O" ^0 e7 _9 e* x 问:学习这许多法门都是一样费气力吗?
' `( R1 Z) O- N% L; D( N
! m# g' G$ f0 l2 u 答:不是的。有的很难,有的很容易。 j6 H( Q0 F' ^1 N
/ ?- o4 r4 Q2 ?* ^3 |
问:我没有什么才能,你就教我一个顶容易的方法可以吗? , }8 r1 Y) @6 H# U: }& w/ e6 L; s/ h
' L, A8 B9 R) q) w+ Z 答:你要学顶容易的,那就最好学净土宗的法门了。 8 C/ u5 F* ?, q) @
/ ^# ^8 |/ K" Z! P9 R
问:什么叫净土宗,它的修法是怎样的? , ]9 R8 e5 N5 a% y; X
& N; u& u9 X! z8 s+ z- R7 B
答:上面不是说过,佛教分为五宗吗?这个净土宗就是五宗里的一宗。它的方法就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 # d1 |6 P( i( o. W, ~3 E; n
# \1 X5 {8 x U3 C
问:怎么样算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呢? 8 T$ K$ a$ j+ `$ J* C3 X# s0 t( W$ ^
_3 n* ]" o+ k" {' C$ G 答: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在这个世界的西方,离这个世界很远,有一个世界叫做西方极乐世界,也叫做西方净土。学佛的人应该祈求死后生到那个地方去。所以说求生西方净土。 + ^# O: @1 s6 i) `7 O: d/ p1 w
1 B9 y' }" F& N% n" q) [, W
问:生在那里有什么好处呢? ) `0 \6 f* k5 Z3 X3 p
1 y7 i) D9 g9 _* T" P9 c2 Y) Y 答:极乐世界的好处多的很。根据《佛说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生在那里的人都是从莲花里化生出来的,并不是骨肉凡胎。他们想吃什么食物就有什么食物,想穿什么衣服就有什么衣服。住的是玉宇琼楼,都用金银宝贝建筑而成的。想到什么地方去,不论多么远,立刻就能到,不用坐车坐船。那里没有灾荒,没有疾病,没有老少,没有冷热,并且一生到那里,就永远活着,不会死亡,终日能听到阿弥陀佛说法。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苦恼,极乐世界里连影子也找不到。这就是极乐世界的大概的情形。至于详细的好处,尽管说多少时节也说不完的,除非你生到那里的时候,就一切都明白了。
( d! e2 e4 B7 I, c0 i+ m# X' ?7 [% {. R$ z
问:那就算成了佛吗? & a' J$ h$ k8 }7 z4 r0 z! @ O1 b: p
8 _' F* w9 C9 j3 Q- N 答:那还不算成佛,但总是决定可以成佛的了。因为生到极乐世界,已超脱了六道轮回,永远可以不死了。既然生到那里,就无忧无虑,不饥不寒,自然可以安安稳稳修行,并且常和阿弥陀佛在一起,可以听佛说法。这样时间长还愁不成佛吗? 2 f1 q E4 f- }0 s8 d* G6 C
. {1 Z0 E5 V) E: Y9 L+ D+ F8 [: m 问: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吗?
0 q" R1 R2 H8 e* x* o1 Q- o0 A8 y7 k# c) V# N" F
答:不是的。他是另一尊佛。因为他的愿力很大,又和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最有缘,所以释迦牟尼佛才教我们念阿弥陀佛。
9 u( g S/ `( [: d, I; C' z+ w
k; f' Y* R+ P( ]+ ^ O 问:“阿弥陀佛”前面,为什么要加“南无”两个字呢? 3 \1 j7 Q5 O8 O- |9 r% d$ {- E$ h+ R
3 r! L: L6 }5 M$ z; R7 r, A) z
答:这是印度话,应该念做“那摩”的音,就是归投、依托、敬礼等等意思。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说,我们投托阿弥陀佛为老师,处处学习阿弥陀佛的样子,求他救度我们。 , b, i `! F) K0 x% S! y
% f+ k3 P: f+ C
问:极乐世界诚然很好,但是用什么办法才能去呢? - Y% Y) b9 q; r6 X0 `
* E4 J' o0 B E7 x) @
答:常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可以去了。
& s" |5 Q7 I9 ~$ S! u2 C. n- D! [% Z- Z% k
问:就那么容易吗?恐怕还靠不住吧? ' I( z2 G4 l- p/ ~' N
5 ]- u* h: F/ J3 k" R, G 答: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不会有错的。 1 P% T% t5 T! L6 Q9 N
+ ]) E( m/ k3 W
问:佛在什么经上说的呢? 3 b2 N* ^+ M. f( M0 ~* o$ ^/ ?* x
' o* s) I! ?+ ] |5 ]/ e# S 答:专门说这个方法的有三部经。一部是《佛说阿弥陀佛经》,一部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一部是《无量寿经》,其余许多大乘经典里,也都附带地说过的。 . A) z* F) j2 L+ `% N- X8 o5 [
5 P, {; L1 }2 j8 D# S2 N5 c- R 问:别的宗里说的是些什么方法,也说给我们听听行不行?
& t) o* c" r. z
3 b' O2 G9 L# _! ?- [( p L2 x* F d 答:我想你们暂时可以不必去研究它们,因为有句话说的好“贪多嚼不烂”。又况且别的法门,都不是我们一般根基的人所能学得到的。有些方法很难,很费功夫,我们的寿命又短促,恐怕等不到修成功,生命已经完了。岂不是枉费一番功夫?还有些方法,非有高明的老师指教不可,否则,往往弄出毛病来,这是很危险的;只有这个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最稳当,最容易,谁学了谁就成功,可是这也尽够我们一生学习的了,为什么要放弃容易的,反而去寻找难的呢? - E2 d" ?% z- I
j$ X1 B: W& n0 ` 问:这个法门既然是专给我们一般根基的人学的,想来那些有学问很聪明的人,自然不要学这个了?
9 G& j% Z, s+ i# i: c) {& ^: \1 q$ |! i. y( z( ~; y: S* N# c2 F
答:那倒不然,这个法门看似容易,其实佛教各宗的一切法门已经都包括在内了。所以自古以来,有大学问的人,学这个法门的不计其数。例如,在中国最先提倡念佛的晋朝慧远大师,以及后来的善导、永明、莲池、藕益、省庵、彻悟等大师都是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人,他们也一生专门念佛。可知念佛不单是愚夫愚妇、斋公斋婆的事了。
; x: l8 D% X- J; | }' `2 H
# n9 A6 m( f8 y/ t" m( \$ J 问:念佛既然比别的法门容易,将来的成功恐怕比学其他法门的要差一些吧?
4 W) s) n- S# m8 @( v( D' ^8 E: m F
: ]9 h: u$ ^. [* r N" p2 | 答:哪有这种道理。不管什么事,难的未必便好,容易的未必就差。比方治病吧,不管用什么药,都为的要把病治好。所以只要有效力能把病治好,那么,贵重的药也好,不值钱的药也好,都是一样有价值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比方万病皆治的药,既然什么病都能治,又仅仅是单方一味,你想这味药的效力该有多大呢?
. Z7 n% U+ K+ y. U) Y% [1 L: K
% Q2 M# E. d0 _. `! ] 问: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既是经上说的,这一定有个所以然的道理在里面吧?还须请你说明一下!
- u$ o% u( R: y7 p
+ a H1 Q* S: O; t9 Q 答:这个道理很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现在我把《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念给你听。经上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这就是念佛人将来一定成佛的道理。
& i3 @- R6 }% i9 L" I# Q& ~( Q: U+ U
问:这倒也有理,但不知古今念佛往生的人多不多,怎么知道他们是往生西方的呢?
9 W+ l, g3 ]6 h6 J# I
6 b6 ?/ t1 }3 } W: M 答:《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等书,记载往生的事实很多,并且叙述了往生时种种的情况。大凡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能自己知道往生的的日期和时刻,预先沐浴更衣,和亲友们从容话别,到临终的时候,一点痛苦都没有,依然向西坐着,合掌念佛,看见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来迎接他,他便满脸笑容的往生、或者有时候伺候病人的人还能听见音乐的声音,闻到奇异的香气。有以上种种情况的,我们就知道他是决定往生的。你要知道,人在平常的时候可以装模作样,到了临终是不能装假的。
, @1 S! d' w% V! l7 W6 |& |+ m# `3 j+ K- }
问:这些书上的话可信吗?
7 g% C- t2 T6 F3 a- {3 x% y# i
1 n4 p$ _% ^8 H* w9 C/ T 答:这些书都是历来很有道德,很有名望,不会说谎的人记述的,怎么不可信呢?而且近年来往生的人也很多的,各种佛学刊物常有登载,都是确实有据可靠的。
5 x8 [, e# }, h5 P& n9 d
, |/ x0 m: w2 b" d2 P7 n* S 问:你说临终的人看见佛来迎接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 ?% D5 t) h/ u+ b" h
0 _% f% _8 \, S W- W F0 _
答:原来阿弥陀佛曾发过很大的誓愿:“凡一切众生诚心念佛,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人临终的时候,我一定来接他到极乐世界去。”历来至诚念佛的人临终看见佛来接引,就是体现了佛的宏伟誓愿。
& c# u+ y, W% L7 T" C/ B+ Q& Y5 Z4 _# G- W. r+ Q Z0 h
问:上面你既然说,凡事都是自作自受,佛管不着。现在又说临终佛来迎接,不是自相矛盾吗? ' D* K; G9 |" h. T: k$ n/ w% |* P
8 z9 z9 Z) ]" ]2 ~ K 答:我说的何尝矛盾呀。那还是要依靠自己种因,自己得果的。这怎么说的呢?就是先要你自己肯学佛、肯念佛作为因,然后临终才能感到佛来接引的果哩。假使你自己不肯学佛,不肯念佛,佛虽有大愿力也不能强拖你去的。这还不是自作自受的道理吗?
$ {& Q! y1 F# }" f9 K: |6 i5 k c. D
问:学佛的人除了念佛以外,是不是还要念经? 4 V& M, d* V2 I1 W0 c+ w
8 A Z8 z1 e t! r
答:经,念也好,不念也好,可以随个人的忙闲和力量,不必勉强。
7 w$ Y2 \% E) d
6 _( g, ~" t: M$ F 问:如果念经,应该念什么经呢?
S: X. \7 M6 Z4 S
m& \4 H/ F- K- `0 U" J 答:佛教里的经论有八千多卷,很少有人把它全都读完的。学净土的人,常念的是《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药师经》、《地藏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离垢地章》、《华严第一回向章》、《普贤行愿品》、《普门品》、《金刚经》、《心经》等。其中,以《佛说阿弥陀经》为最重要。如果不能念,也不要紧,只要念佛号也就足够了。
5 @6 N+ ^! x ?, z( V1 f
+ x8 i5 |/ i! h 问:《灶王经》也可以念吗?
0 W B* U9 m- t/ A1 p- F3 }. p2 d4 P& n; o# N* A5 J
答:不可,不可。《灶王经》、《太阳经》、《太阴经》、《血盆经》、《寿王经》、《眼光经》、《妙沙经》、《观音救苦经》、《高王经》以及各种宝卷和五部六册等书,都是后人胡乱编造的,是毫无道理的。学佛的人切不可把他们误认作真经,千万不要念它们。(五部六册是窃取佛经里的话,并掺杂着编者的邪见,拉杂而成的,所以多违背佛教的原意,坠入偏空这一面。) 7 `( H2 @: S! d! S4 n2 J/ @
5 k6 q4 b, F) ~& o- p 问:念咒可以吗?
4 [$ _2 x- L) T: h; B( n3 @2 X( E
c# ~; q `# O! C3 V P 答:佛经上的咒叫做陀罗尼,人人可以念。不过也不如念佛要紧。旁门外道的咒很多,都是任意胡凑,念了毫无用处。就是佛经上的咒,也要有人传授才好;否则,容易把字音读错,失去效益。总之,经、咒都可缓念,可以少念,最要紧的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0 `: n4 v0 c! L" T4 @9 A. H6 l) K
# x! Q* d: U7 R
2 C+ F; x' L# G: Q7 q' i7 F0 f0 d% O5 R
; t; j4 X0 U; J/ G& Q! J0 A# W: F 念佛以外的助行 # r7 e) g" Q! i1 K+ c% M A' @6 e7 G) j
# D) d: V( [) E# N9 B: f+ f0 y% ]7 t0 a* @ F
问:学佛的人除了念佛以外,没有别的事了吗? 2 x) H0 R- f$ Y; M2 r2 ?3 b: |
! P: e2 N5 O4 Z 答:念佛叫作正行,是顶要紧的。还有其他一些事叫作助行,也是不可少的。
9 z, E K6 U2 v0 ]
. q) z) N8 t$ S& X 问:助行是什么呢? . S& q' u8 E4 S4 i& a5 |4 h4 U. _
$ q/ m# H4 h& Y2 | 答:那就是多行好事,不做一切不好的事,所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 N+ }6 S; F# V: i; x, d; p+ |
* V7 P2 c: O$ i1 \ 问:什么事是不好的事呢?
% X2 C# e, N+ P1 W
' K; B4 R' ?0 V5 }, j 答:最重要的有五种:一是杀生,二是偷盗,三是邪淫,四是妄语,五是饮酒。这五件事在佛教中是严厉禁止的,那就叫做五戒(应该戒除的五种不好的行为)。学佛的人对于五戒是不可不守的。还有,不可吸各类的烟,因为吸烟的人口气常臭不清净,这样去礼佛念佛是不恭敬的,更不必说烟草含有尼古丁毒素,对健康有害的了。
" ?1 e1 W( @! Y0 w0 J5 a- l! c& h
' y! Z/ [) O6 w2 G5 m 问:杀生怎样戒呢? ( J0 V ^7 n- N [
. n# |9 E6 u8 U: M, i( X/ Y# p8 I 答:就是一切生灵都不去杀害,也不吃它们的肉。因为照因果报应的道理讲,现在你杀它,将来他必杀你;现在你吃它的肉,将来它必吃你的肉。你想,可以不戒杀吗?至于杀人那更不用说了。
3 b& `+ m& D9 j7 I: `4 T- X6 T1 D. K; y/ U( Q$ b C
问:道理倒是不错,只是吃惯了鱼肉,教我不吃,这事可有点难办,不知可有通融办法吗? : I \4 H+ {% I$ f
% S. n/ r' x% `* O: A
答:能完全不吃荤腥固然最好,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暂时吃三净肉和花斋。花斋有好几种吃法。每月初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和月底三天吃斋的叫做十斋。每月初八日、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月底两天吃斋的叫做六斋。这是最普通的两种吃斋日期,你可以随意选择一种。 $ P8 i9 q' f/ |5 F
6 @7 }0 O3 x# r& e* _4 { 问:怎么叫三净肉呢?
1 f( G4 I& t' T: h+ ]! F9 `. n0 ~, r6 x7 e/ a
答:就是杀生的时候,一、没有亲眼看见动物临死的凄惨景象;二、也没有听见它惨叫的声音;三、不是为了自己吃才杀的。这样的肉就叫做三净肉。如果不能完全吃素的人,可以暂时吃这种肉,或到街上买现成已被宰杀了的牲畜禽类等的肉。 ! [- v3 Z! S" a
6 ~- p; h& Q* d( p( a! Y
问:吃三净肉和花斋就和长斋一样吗?
* o5 r7 p7 @* \% e
( N, b) T2 u" y' W, y 答:当然不一样。不能吃长斋的人且先这么吃着,以后习惯了,觉得蔬食远比荤腥肥腻味为爽口适胃,就可以彻底断除荤腥了。
2 x3 u& f# c$ B' N# u3 t1 A6 u# ?
问:这么说来就不难了。请问戒偷盗是怎么样戒的呢?
6 S. u! k. K1 F$ U: [
" ?! _1 u3 r/ l' L 答:戒偷盗,就是不贪图不义之财。不属于你的,不应该拿的财物,绝对不可以拿。明抢暗偷、贪污受贿是要严格禁戒的。
; _" c8 U. Y- J7 Q+ _- \) T0 h" X5 k3 p" m" M# Q- h& q& l/ J
问:怎么叫戒邪淫?
1 ?6 {5 _$ `4 b" R5 c) |
" L5 X9 P4 f/ l; c! [. ` 答:就是除了正式的夫妇以外,不可和其他男女有淫乱腐化行为,也就是说,要切实遵守一夫一妻制。 ! x" Y2 y6 D) u' U
3 m0 K! @0 f: A' r: o/ g% r
问:戒酒自然就是不喝酒了,戒妄语是什么意思呢? , G2 g6 B( y& B0 G! @- ?7 f
' k0 F, }% j L6 G4 m9 l$ K 答:就是不说谎言诳语和不做哄骗人的勾当。 2 s! n9 n( v& k+ F
5 |+ F5 b& }+ ?$ A, p" x G7 r1 f
问:这些事都还不很难。 ?3 x, p* p! \
( ^1 W' g5 U5 |6 ~4 f' j" H
答:不过还要知道,对这五件事不但要戒住身体不去做,也要戒住心不要动犯戒的念头。就以戒偷盗来说吧,去偷盗或抢夺别人的东西,固然算偷盗,就是看见人家的东西,心里想着,怎么可以拿来算自己的,这也是偷盗。其它四戒都是这样。
0 }0 c( v5 Q# Q7 r& k; p2 j3 }
9 k4 T( r8 Z Z' x* q$ i9 j 你不要以为我不过这么想想,并没有去实行,又没有别人知道,还怕什么呢?不知心里一动念头,就种下了因,将来早晚定要结果的,怎么可以不加小心呢? , @* x. f# P' ?! ]5 J
( }$ z& p: q: N$ H
问:要掌握住这颗心,那就难了。自己约束不住自己的心,这可怎么办呢?
Z. O2 X" V; T4 s/ c0 u# \8 ]" A6 }5 w- Q2 C
答:念佛就是唯一的好办法。当你觉着你的心不受约束的时候,赶紧一心念佛,恶念自然就消灭了。
% ]8 g4 l& X9 h- w. ]: [! S% m) P6 e9 T
问:不作恶倒还可以勉强着办。说到行善,我没有钱,不是没有办法吗? 6 T5 v$ v& h2 K5 @( |3 T& z4 Q7 x
* X- B- L$ b9 R: Y: k f& O8 b 答:这就错了。行善不一定要用钱,你有身体,遇见对于人们有益的事,费点气力去做一做,这便是身善。你有口,遇见有争斗的,给他们劝解;遇见好人好事极力赞扬赞扬,这便是口善,见人家做好事,听见人家说好话,觉得满心欢喜,这便是心善。有钱的,舍衣施食,修桥铺路,以及供佛斋僧、印送经书,固然是行善,无钱的,就是闻见善事,心口随喜,也同样是行善。 . d( N5 w6 y+ B1 ]# v: {1 z
$ Q7 x" K, B. G4 Z, h+ ] 问:做什么事情,不用费钱而功德最大呢? , V+ h/ Z" D% [, x9 q
+ b& E4 Z% ^' Q5 j8 f" \! m 答:劝人学佛功德最大。因为舍衣施食,不过救人肉体上一时的痛苦;若能劝人学佛,是救人永远脱离六道轮回的苦,你想功德大不大呢? " s: l9 n& Y3 K: V
% B. M |2 j6 G( }" r$ }' \
问:念佛还有别的问题吗?
: |- S K0 g& a! G7 ^( ?7 ]! ?- g& k- V/ w! b- y2 Y
答:大概就是这样。不过初入手还有最要紧的三件事是必须知道的。
$ f) m z0 u, d, W8 u: R( p
7 J# ~- k' ]3 ~. f, L8 H 问:是哪三件事呢?请你说说好吗?
% y: h8 N1 o: x
: ~/ i' g2 a5 G7 L 答:学佛难得的是真信,对于西方有个极乐世界,和念佛的人临终佛来接他生到那里去,这一事实,要真信不疑。果然能信,那就成功三分之一了。既知这个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好处,须发切愿,要向那里往生。心中长存着那是我的老家,其它的地方不管是好是歹,我都不去,果能抱定这个念头,那就成功三分之二了。再加上实行去做,就完全成功了。话虽这么说,但是这三件事——信、愿、行是连贯的,缺一便不成功了。 % }! _2 E* t; R! }6 \2 {
7 }3 ^: S$ ^/ J% A0 p+ V/ a; W! X
问:你说实行去做,是做些什么呢?
; o5 ^6 {% G# ^
0 ?: [: R: q$ V. k) P# O 答:就是实行上面所说的念佛行善各种办法。不过实行起来,还有几点应当注意的地方必须留心,象怎样念佛,怎样供佛,怎样做功课等等。 & m1 v9 i+ b$ v1 |$ Z
. q( u1 b, ~! {: \6 ~$ x: L# @6 s
: z. h* D7 R; o 怎样念佛
% r! i8 b1 @! B4 |! {5 ^7 T5 [/ D9 l0 O. t
6 K) f* y& T0 F- f% c$ K/ T8 b 问:念佛不就是用嘴念吗,还要注意什么呢? % d; g0 ` b( i. E( n
" h* k' f" c# b j. B 答:有些人口里虽然不住的念佛,心里却尽管胡思乱想。这种念法只种远因,利益不大。必须口里念佛,心里想佛,心口如一,然后才易成功哩。
! T. a8 F0 a, p' e! K! N# R( D6 {* b7 u+ W
问:那不是很难吗? & c0 C2 X1 H9 i( {
" f# g1 d; }! ?2 U* j 答:你看,你一会嫌念佛太容易,一会又嫌太难。实在说,念佛一法,说易极易,说难很难。不过不管难易,只管耐着心多念,日子久了,心自然慢慢的不会乱了。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就怕心不专。”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了。
: y( `- [' B5 n& p3 g0 D( b% \* Z- s/ A' q( X* |2 [) i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念佛的时候要使每个字都从心里经过。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每个字都从心里发出来,再听到心里去,一个字也不可把它放松。这样时间久了,乱想杂念自然少了,心也就安定了。这时最好的一个方法,千万不要忘记。 5 B b7 L; s! H+ g n
* C" C8 k9 L2 Y 问:念佛应该在什么时候呢?
6 `6 L9 s3 }& M: v/ J2 n+ o, k( z |9 t; L! {
答:应该在每天早晚两个时间立一个课程,限定念佛多少,或几百声,或几千声。可以照个人的情况规定。规定以后,无论忙闲,非念完这个数目不可。此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念。念的遍数越多越好,念的时间越长越好。
% V( W& n( ]) ~2 f, j9 ^9 c$ |3 j; F+ Y. v% z
问:在工作的时候也能念佛吗?
. O" A r2 W9 {& e. {8 ~* I. I+ ^5 o; i* v9 a
答:是的,搬柴挑水的时候可以念佛,刷锅洗碗的时候也可以念佛,耕种锄割的时候可以念佛。不论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总之,除了用心的事情,其余工作都是碍不着念佛的,而且一面工作,一面念佛,能使杂念不生,心志专一,头脑清醒,工作做的更好。 0 O% H6 p l1 r% k2 [
! O9 x! M( ^# I; K+ Z$ R+ m0 ~% g4 A' f 问:念佛要大声念,还是小声念呢? 4 i5 q0 [1 k) |
( a3 s6 E5 f- P2 _
答:大声念也好,小声念也好,口里不念心里默念也好。只有睡在床上的时候和不干净的地方,只可心里默念,不可念出声来。念出声就不恭敬了。但是遇着危急的时候,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出声念的。
8 C; d9 y, U7 R' |' n; U/ y4 i' T$ H( c4 n2 k# N/ ~; O- T' N
问:学佛要供佛像吗? 4 P/ w' g7 A7 D8 _
! U5 a B$ `' ?+ ~; ?* W) b3 a" p8 Y$ i
答:最好供一张释迦牟尼佛像,或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二菩萨,称作西方三圣。)
+ _0 W8 J7 r! H4 b5 c4 {$ m' t3 L* \# ~; Y' l9 M
问:佛像供在什么地方合适呢? % |: X& R9 V7 n. d5 ^
& N" Z4 ]: g0 j' h2 ~ 答:有闲屋整理出一间最好。如果没有,就供在自己住的房间里也可以。但总要收拾得干净些,并且在像的上方遮块净布,不念佛时把布放下,这样就不至于亵渎了。佛像最好向东,念佛的人向西对着佛像,如果不能这样,就是随便向那一边也都可以供佛的。 4 @5 v4 _0 L, r/ x2 t/ Q
, H& h5 S" \+ }8 j8 S
问:实在没有适宜的地方,不供佛像也可以吗? 0 j5 z- Q! d( |- G: R
6 H# z0 k# N% T
答:假使实在办不到,那么只要诚心,不供佛像也可以。
. f# n3 L4 Y" u0 }
D" V) _! f& L; x4 w 问:供养佛应该用什么供品呢? 4 [: `5 n7 y) ~4 w0 W
/ E y D6 I& u
答:通常可用香、花、灯、清水、饭菜、瓜、果等物。如果不容易办到,缺几样或全都没有也可以的,但决不可以供奉酒和荤菜,更不能在佛前焚烧纸锭。
% u0 h; g: H" @ O; ~
2 T0 n q* s. \/ T" C/ I* M3 ?7 ] 问:烧香点灯烛是什么意思呢? # O# X9 d2 \- Q5 {4 b9 t
2 i+ N0 Y" r: Y% N6 f 答: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香和心光,但被妄想执著所蒙蔽了。现在礼敬佛菩萨,是要把原有的香光显露出来。同时,也是对佛菩萨表示一种敬意。
5 E) T6 r& [/ p' E6 }
) q; {1 @% u' ?9 F8 z. d3 n 因此香只要点一炷(支)到三炷,烛只要有光亮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懂道理,以为香点得越多,烛点的越大,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这时错会了点香烛的意义了。而且有些地方,为了防止火患,即使不点香烛,只要有虔诚心,也一样能得到供养的功德的。
: C9 H1 D' f; L# x
E; H* x: P* v 问:对佛应该行什么礼呢? 1 i3 W. ]$ d% x
( k1 C* B) y. w% Z
答:这可有多种。可以磕头,可以作揖,可以鞠躬,可以合掌(把十指伸直,两手掌并拢一起放在当胸的地方,叫做合掌或合十。)但以磕头礼拜为最恭敬,最能灭罪得福的。
# a3 {, w+ Y; K9 v" h
1 ~) v" s6 r; n V9 V* Y" [; V+ R6 b0 N3 T 问:念佛的时候必须跪在佛的面前吗? 1 e2 O* }( d, E7 H8 d' @+ Z6 i
. A. |5 H. a# E$ ~7 w! O# | 答:也不一定。跪着、站着、走着、坐着都可以念,不过要诚心就是了。当然啦,能跪更好。
6 {. i3 H; i8 q3 w M/ [& i) {: G5 ]& @. }3 A9 ]! _8 M
问:你说,早晚两时念佛要立一个课程,就烦你替我立一个好不好呢?” % a# p1 O. l+ @' z
/ D2 x7 u# Q0 T6 g' n0 G' Q 答:说到课程,原该各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忙闲规定的。现在你既找我,我就只好写一个最简单的仪式给你。倘你有工夫,肯加紧行持,可以向各地佛经流通处,请一部《早晚功课》来修习。
8 c1 p3 _! w. x! i, f- N" |: t. f0 C* `
那简单的仪式是:每天早晨起床以后,和晚间就寝以前,洗手漱口,到佛像前焚香献水,合掌恭敬,或跪着,或站着,用至诚心,照着下面的次序念。(以下括弧内的字不要念。)
: p4 {5 H+ ]0 T+ B; V6 [) c
" P) H. _: I9 [3 _ (一)南无十方常住三宝。(念一声,拜一拜)
1 w' p1 |1 v* h! G; ?; K2 S4 U! P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一声,拜一拜)
+ p) T) n5 i6 {2 T1 q$ J- s' Y) F5 _! _' b
(三)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一声,拜一拜) " q; X) k% N6 \. R1 T8 E. Y6 p
1 D8 ]/ C' i3 g6 j' P
(四)南无阿弥陀佛。(百声、千声、二、三千声,越多越好,随名人的忙闲自己定数。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无论念多少声,可不必拜,也可坐着念,站着念)念毕接念。
8 R. Q; x5 O2 y9 S1 a$ A" L5 B7 B( N' ]7 w" E3 O# C* f$ D
(五)南无观世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0 [/ F) M5 u4 p. V7 _+ n! G3 Z1 J
2 O2 G. [$ G8 F) B; D% p' U7 o
(六)南无大势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5 R2 v, S0 y% ^' o6 F8 s
2 u5 H$ }$ D) f% p
(七)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怠一声,拜一拜)
6 R5 h4 H1 O7 O4 f+ E( Z% S
3 g* m+ G' |1 l( b (八)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八句叫做回向偈,念完以后,拜三拜。这一课程就算完了。)
3 i: e1 M2 ]- l1 {3 ]; v2 S5 z" X5 K6 _$ E
问:这课程很好,请问十方三宝怎么讲呢?
/ P3 ?7 l% y2 R7 p2 r" Q6 s# R+ O9 L/ v9 m( s
答: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加上、下,叫做十方。佛、法、僧叫做三宝。佛,是教主。法就是佛和菩萨所说的,怎样修因证果,成就佛道的经论典籍。僧,是照佛说的方法去修行,已证菩萨、缘觉、声闻等圣果的,和依照佛教制度出家学佛的僧众。 3 S/ x0 t0 L) D2 x
! J m7 O! r* F4 V3 {
问:这佛、法、僧为什么都称作宝呢?
' Y$ q y! e3 H( t3 N4 B/ k7 F$ g3 a/ k& d( V
答:因为它能发生增长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就象世间的财宝能养活人的生命一样,礼念这一句,是表明我全心全意以佛和佛说的经,以及菩萨高僧等为我师。我就从此依托他们,做一个佛教的信徒。
0 r8 t, Y, T* G1 ^$ e& m* G6 ~9 `& s6 S: J0 Y6 a/ S
问:请问念释迦牟尼佛做什么? : H& k& X! c) }+ m2 {& D
9 J( P0 o( d- |, {2 a0 y
答:因为这个念佛法门是他教导我们的。想念他,礼拜他就是不敢忘本。
5 H- X2 X5 B& g; Y" r+ G5 I$ S
3 L. W' N: B; X% S! E. T 问:念观世音萨和大势至菩萨,又是什么意思呢? , M) n6 y- k/ U3 a
$ C3 b& Y+ j$ X# h2 E4 a4 p
答:因为念佛的人临终的时候,是这两位大菩萨和阿弥陀佛,一同来接引到西方去的。所以念完佛以后,对这两位大菩萨的名号,也要念也要拜。
* V: Y# T8 g% g; d! z, r1 p
- }6 C. a3 i. J8 J: ^ 问:清净大海众菩萨是什么菩萨呢?
% k. b: ^. L- S7 J! `5 g" f
9 ~8 r. U# O s" m2 p 答:清净大海众菩萨是其他众位菩萨的总称,“清净”是说极乐世界的一切菩萨都是很清净的。“大海众”是说菩萨的众多就和大海一样。我们早晚就要和这些菩萨做伴侣,所以预先要念他们,拜他们。
9 f% `8 ~( b- t. G
1 O' N9 `& L& G1 E 问:回向偈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呢? $ ?& b' U0 c% p7 y# V7 l- {' Q
& \" X8 R5 B& z9 J( N! D7 N; r 答:回向偈的用处很大,修行的人不论念经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回向”有归拢趋向的意思,就是要把念佛念经的功德,汇集到一个目标上去。
6 d2 B# F4 c; Z, G
/ r' B _6 _3 a C9 k% }* O6 V 问:那是什么目的呢? * k" ?# M$ t6 `' A, }
5 h( b6 O# _! [7 a, ^4 z: w3 O 答:就是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但念佛念经要回向极乐世界,就是无论做了什么善事,也要回向到极乐世界去,而不应要求有什么名利、健康、长寿等报应。这样积得功德多一分,往生的希望也就大一分。 ' J! \9 P; t' U" D
" \3 Z/ f. |1 v2 A0 u 若是把所做的功德不回向到求生极乐世界上去,恐怕下一世只能得天道或人道享福的报应,那么,依旧不能脱离六道轮回。而且福报越大,造罪越容易,等到再下一世就很危险了。 " n6 ^1 \) \8 f; }& T. b+ g% W/ @
$ m4 h3 U0 Q( c. r* ~& I
因此,学佛的人必须把一切功德都回向到往生西方这个目的上去。这样,寿终以后就可以盼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功课的最后,念回向偈的时候,也和念佛一样,要一字一句都从心里经过,不能随口念念就了事的。 , n4 g( h& t. Z `; h# d
, ]. v3 G8 B" g
问:请你把偈里每一句的意义也对我说一说好吗?
) X! c3 o/ q5 H# \
0 x( C$ @0 l T2 T 答:好的。 4 d, T' c6 Y& w
3 }& M* s! s: J
(第一句)我情愿拿这个念佛念经的功德。
0 {: ^8 p# k! L3 f% ?) s4 I( k& e) |' J2 |& P; D& ~
(第二句)去庄严阿弥陀佛的净土,使它格外美好。 0 g/ h. @# M& R+ _" m
' k" N+ \- K! |' c! m) y' M' W (第三句)再用这功德,向上,报答父母、众生、国家和三宝的四重功德。
. j6 ^$ B( f! Y$ X4 U* u& w, I0 w$ w+ Z* B0 [
(第四句)向下,救济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众生的苦恼。
5 y6 ~) j( b( e8 Z; v; {- K& U+ P7 W2 v7 A' v1 F
(第五句)如果有人看见我念佛念经,或者听见我念佛念经的。
T1 w8 v! }# V* @6 A
( _6 I1 M5 S5 Y: q7 W# n; j (第六句)都能发起上求佛果,下度众生的心来。
/ L! t v" o0 t3 ?7 B( i
) P x7 V2 u' I: Z4 S, k% L (第七句)等到这个身体受完了报应以后。 % D' ^0 K( F8 \1 X
1 }+ M' U6 H" I2 x/ E* I0 A
(第八句)就大家一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 G N! M1 o& [- W
) M. C0 m9 `" ?2 O* b* k9 U
按句解释就是这样。总结起来说,这八句偈有两层重大的意义:第一,是说我们念佛为的是求生西方净土,决不是求功名富贵等等一切世间的利益;第二,是说我们念佛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不仅是为自己打算。明白了这两层意思,不管念佛念经,不管做什么善事,都这样存心,这样回向,就可算个真正发菩提心学佛的人了。 8 W f* m* m: t0 e# h3 r3 @, X: X
/ S* c9 Y5 |8 k8 P
问:上面你定的那课程表固然很简单,可是有些人事情很忙,连这些时间也抽不出来,可怎么办呢? " E9 x% n3 \% W @# n" H7 a
: A: a' |0 L( u7 Q; K! ~8 }( N
答:对那种极忙的人,我可以介绍一种十念法:早上起床漱毕,向佛三拜(没有供奉佛像的,就向西三拜或合掌问讯。)然后立正合掌念六字或四字佛号,尽一口气为一念,这样连续念十口气,叫做十念。但必须把念出来的声音自己听得清楚。气长气短可以随个人的自然,不可勉强伤气。 5 h# `3 L5 `8 C' u2 [% R6 S/ M
. N! S, i1 O! M/ b! Y 古人订立这十念法,是为了借气束心,使心不乱。念完十念,再念回向偈,最后再三拜或合掌问讯。这叫做十念法。很忙的人每日诚心照着这个法子念,将来也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因为阿弥陀佛也曾经发过这么一个愿:“只要有人能至诚的称念我的十声名号,我也要接他来极乐世界的。”佛既然发了这样的愿,那自然错不了的。
% @" _. E- [( |8 N
5 a; h2 [# J1 J. T7 O7 j/ S. J
% I! z: ~- D. k0 s( Q* Q8 @/ A 念佛人临终的准备
0 C) U" g1 c! @; L+ B9 G1 G! h/ N1 `- o7 h- L+ J4 K3 Z
; k7 o6 Z0 q* S/ b8 |7 k 问:照上面所说的念佛方法,至诚恳切地念去,等到寿终以后,是不是一定可以生到西方去,没有别的问题吗? ; G$ K' m/ i0 h
6 U; u! W2 S+ y
答:修行的人临终的时候格外要紧。这应该预先做一个准备才好。
: k1 h" b& v! I' x3 w( l+ Y f( [0 I+ Q* V. U5 V
问:怎么好好的人需要预先准备起死时的事来呢?这不是不吉利吗? - B9 B, Z, Y. n% f- M7 s
. }* x4 W3 F0 f7 v7 ^$ N 答:吉利也罢,不吉利也罢,人从来没有不死的。既然早晚都有个死,又何妨预先来谈谈呢。况且学佛的人对于死后能生西方净土,就象从火坑里跳出来,进入清凉世界,又和出外的人回到家一样,是很快乐的事,怎么说是不吉利呢?
) G" V8 @! L( E# u1 w- T3 h/ Z& H
问:既然说,平时念佛的人临终佛自然会来接引。那还用什么准备呢? & e U3 j, m$ k. s
i. y4 ?. V' p2 g* r8 ^: k" h
答:人到临终的时候,最后那一个念头是最为紧要的。生西方净土,关键在这一念头上;上天堂、入地狱也在于这一个念头上。到那时,必须牢记念佛,不能放松,然后才有生西方净土的希望。倘若忘记了念佛,生西就靠不住了。
* B8 ]; R. R, O( r+ R: P2 B6 x2 \9 C7 ]. A; r4 P; l! Y; Q4 o6 ~
问:学佛的人一生念佛,怎么会在临终时又把佛忘记了呢? ! B. Q' M0 v0 o3 y5 T5 K
, B+ s" v' m3 Z! p2 C 答:除非有大根器的人,或者平日修持功夫纯熟的人,才有可能临终不忘念佛。至于一般的人,虽然平日也念念佛,也行行善,但是没有真实功夫的,一到临终的时候,就会被妻号子哭、病苦昏迷所扰乱;而且生前经过的事件,死后未了的牵缠,千头万绪,一一涌上心来,于是贪生怕死,手忙脚乱。你想,在这个时候,心里还会有佛的影子吗? ) ~/ \- X/ z8 c1 z I8 `4 R
5 }" y, Q% l. C* i, x& n
问:那要怎么办呢? 0 W( @+ P0 R( Z2 l
# \, b2 }$ M* T* w3 B1 ]
答:一个人发心学佛,想往生极乐世界,最好在平时把自己家里的老老少少,以及亲戚朋友们,都劝他们念佛。这样,在临终的时候,就不会被他们混搅乱闹,弄的前功尽弃,后悔莫及了。
6 J! [5 e/ y1 ^! U
( v; L5 V6 W+ Q4 D3 I 问:往生西方还需别人帮助吗? 6 I# Y; j0 h# o+ p( y$ W) r( V
+ z( b: c7 r8 \# [
答:是的,念佛的人临终有三件很要紧的事,都要别人帮助才行。我且分别说给你听: # G$ P) [( h# p% f3 K* B
, B$ ~% M9 u+ Z; }( M3 r! O 第一、病人在临终的时候,眷属人等切不可在病人面前说长道短,唉声叹气;应该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向他说明,若他不该寿终,念佛可以使病快好,要是病不该好,念佛可以往生西方。佛无虚愿,一定亲来接引,使他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那里有说不尽的好处,比在这恶浊的世界上受罪,要好得多。这样随机开导,并在病人能看见的地方挂一张佛像,使病人眼里有佛,心里有佛,自然不会失去正念把佛忘掉了。
0 r+ N7 j C% D2 g% Y% ]
0 M( T) h2 s4 B 第二、帮助病人的工作,除了上面所说的,用佛教道理开导以外,还需要家里的人分班念佛。因为,那时病人心力很弱,非有别人帮助不可。如果附近有学佛同道们组织的助念团,可以请几位道友来助念。若是没有助念团,就把自己家中的人分成几班,在病人跟前轮流念佛也可以。 0 y! w4 c |. B$ ]3 X4 @
, q, _% C6 a9 F) Q H4 h( Y
念佛的声音要不高不低、不快不慢、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使病人字字句句入耳经心。这班念过,那班紧接着念,不可间断。病人自己能随着念更好,如果不能,就叫他静听别人念也是一样的。 ! c: _1 O, ?7 S) |* r* I+ f5 D
5 m: s7 M1 k9 z; o
到病人绝了气以后,助念的人仍要照常念下去,念的时间越久越好,至少要在病人气绝以后,再念八个钟头,才可以宣告结束。因为死者气虽断了,神识还没离开身体,所以死后几点钟内,别人替他助念还是有用的。这一点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 _9 d5 k4 y+ j! n9 \( A* A a
$ x7 e- U3 H# V1 S 第三、在病人气绝的时候,切忌进行搬动、哭泣、揩洗、换衣等事,病人或坐着,或仰卧、或侧卧,都可听其自然,不要随意搬动。因为病人将死或刚死的时候,是或生西方净土,或升天堂,或入地狱的关键时刻,在这霎那时间中,大家可至诚帮助他念佛,这是最为有益的。 ' r# e, `( k& L7 w
6 X- o# t$ I/ C* i" Q8 K
一般人对这方面缺乏知识。往往忙着为他揩洗换衣。不知这么一来,在病人还没断气的时候,其痛苦自不必说,就算已经断气,那时他的神识还不曾离开,依然还有知觉,一被触动,就会感到身体异常痛苦。由于痛苦就生瞋心,瞋心一生,多堕畜生道中,变作毒蛇一类的东西,这不是很可怕吗? * z( u; ?# R, J% U2 _ G
8 m: W5 I, j" P: x6 }: A
还有,在这一时刻,眷属们千万不能哭泣,因为将死或刚死的人,如果听见眷属哭泣,就容易动情爱心。一有这样的心也就没有往生的希望了。许多人于父母临终时,不管病人怎么样,总是随从世俗习惯忙着揩身穿衣大哭大叫,以致父母一生念佛求生西方的愿望成了泡影。这岂不是被无知的眷属硬推到恶道里去吗? ! ?& A( u; C6 N0 l/ t( T
$ [7 {/ P8 x+ r; j' @- H" G: \ 问:那么,揩身换衣等事,应该在什么时候办理呢?
/ r1 T0 m: q/ s3 q [+ w
^+ h+ A( K8 A/ L6 w! A$ T 答:应该在死者通身冷透后的一日一夜,或更长一些时间,才可以洗澡换衣。如身冷转硬,可用热布搭在臂肘膝弯等处,过一会就会变软的。 # F' c0 u/ R1 A( L# a$ S
+ P& n9 V4 a7 P0 ` 问:死者究竟生了西方没有,别人有办法知道吗?
: U% W, J; x8 |) n
1 B) q) W5 e6 r' Q4 i 答:有。如果病人预知自己死的日期和时辰,到那时,看见佛来迎接,面带偷悦地念佛而去;或者别人听见空中的乐声,闻到奇异的香气。有这情形之一的,就是往生西方的确证。至于一般念佛的人,只要他平日信愿真切,念佛认真,而且为人处世,能柔和慈仁,乐善好施的,临命终时,家人又不做障碍因缘,能够如法助念,气绝时神情安详的,也就可能往生。 # _7 S; L( |% a3 c0 y6 g
+ [. X) ?, U' P1 [5 L3 a# _
问:还有其它要注意的事项吗?
6 N8 y( G* H# {1 z% Q, e5 o4 z- V% c3 ?, ]2 D( k: e
答:上面所说的话都是最要紧的。学佛的人能这样准备,到临终时自然不至出什么岔头。要知道详细,可看《临终须知》。 & Z2 H- c$ A( r3 Y0 f$ T H3 Y
. ~) H) B2 w$ E* I6 q9 G$ C [! J' |) ~' ` |( x3 Y
7 F" n" G4 b& U" T
中阴的救度和自救
1 P% w7 l' r/ F5 f
9 N8 u$ d4 ~ E/ x' _& M7 |4 T- n5 s' ^0 U
问:如果念佛的人临终没有见佛来迎,不能往生西方,其情况又将是怎样的呢?
% e9 V4 ]$ ^8 k8 A5 g1 a: P2 \1 c! F" d+ a' r9 [
答:念佛的人寿终以后不能生西的,就将转入中阴身(又叫中有身),就是前面所说的“四有轮转”中的中有境界。在这一境界中,一般要度过七七四十九天。 9 c" e/ S5 M2 @/ r9 j$ g
6 K9 w) I& [0 A- \( g+ y 问:转入中阴时会有怎样感觉呢? : b$ e! e( T; T& r! _$ ^
, u3 q8 Y2 ~( u3 M% t1 H: n
答:气绝命终后,死者离体的业识自觉迷闷,思量自已是己经死了呢,还是还没有死?这时能恍惚见到亲属人等,象在梦中一样。接着,就要经过一种昏沉迷惚的境况。待过三、四日后,顿时觉得清明,叫做初入中阴境。 ; _9 r; y. c& m) }! _( C
" O1 } w; b- l
问:进入以后,将是怎么样呢?
2 v. Q' a% w; u( P5 C( ~! x
' i# s3 z. A2 C c; L3 j 答:以后将经历昏迷复清醒,清醒复昏迷的阶段。在清醒的时候,又能见到家属人等。当其清醒,见到家属们时,家属如能轮班念佛,并开示他:“你己进入中阴境界,最应注意的是,不要有一念记挂任何事情,当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等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来救度你。佛菩萨是最慈悲的。一定会感应而至。”这样反复开示,轮流念佛,可使他仗佛力加被,往往能引导他往生极乐的。 " P. n! K- Y7 b3 o9 v+ z
- m$ y, I# z5 K4 G6 l9 O7 T5 G
问:没有人代他念佛,为他开示,又将怎么办呢?能有办法自救吗?
* z0 I% v" t2 y7 a& x! Y8 ~
3 y7 i8 _2 l) n! M& a; k: j4 { 答:应该在生前了解一些中阴境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致临时慌张、迷糊,失去正念。 : F& I; f8 R% w" T6 @) a' ~, @ P; f* v
8 G# l& Z: B: b: d& x% a! L, g 在中阴界内,根据个人生前所做不同行业,会出现各种幻妄境界。如有的因恶业招感而现种种怖境,因惊怖而狂窜逃命,以致堕入苦趣。要知这一切都是业识所变现的虚妄现象,而那时的中阴身已不是血肉之躯,是不会遭到损伤的,应该安定心神,随缘不动,一心念佛。这样就会幻境消亡,佛境现前,了生脱死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了。 - U& l2 s+ m9 @3 J, j* E: i
6 S3 ~* d! O% F' f+ C" U 同时,在中阴界中,还会有悦意可爱的各式各样情景显现,也不能受其诱惑,误入歧途。总之,应坚持信念,不被苦乐幻境所动,以深信切愿,持续念佛。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肯定会亲临接引,刹那之间即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 b. e/ ?% y9 ?5 C y0 O7 i2 F+ V+ f5 Q! B, G6 e% ~* B. k( a
问:修净土宗的人说,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莲台。那是怎么一回事呢?
i( l" x. ^9 A9 e+ e5 V, O. l
' \7 ?5 o+ j) [ 答:凡是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都不是骨肉凡胎,而是从莲花里化生出来的。我们这世界上有一个人念佛,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生出一朵莲花来。莲花中间还有坐台,叫做莲台。念佛的人越多,池里的莲花就越多。念佛的人功夫越深,池里的那朵由他念佛所产生的莲花也越大越鲜艳(上面回向偈中的庄严佛净土,就是这个意思)。及至念佛的人快临终时,阿弥陀佛就捧着这座莲花台和观音、势至等菩萨大众来接引他。这人的神识就坐进莲台中,往生西方净土去了。 & t% Y9 \( `! h3 H9 e4 A8 {
; b' r9 C) r5 q/ v( F' l# J/ i; _' E
等到莲花开了,就可以看见菩萨的金容,听见佛菩萨的说法,渐渐深入了解佛教的道理。经过继续不断地修持,可以成为菩萨,最后也和佛一样了。但是往生的人,平日念佛的功夫不同。行善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莲花开放的快慢就有早迟的区别了。根据莲花开放的快慢,分成九等,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九品莲台了。最好的叫上品上生,一生到西方,莲花立刻就开,立刻可以见佛。这不是根基很好、功夫很深的是不能得到的,最下等的叫下品下生,要经过很多年代莲花才开。我们念佛越多越好,就是为的往生时候品位高,见佛快。不过,就是下品下生,也已了却生死,脱离轮回,早晚一定见佛,一定成佛,比生在天上人间要好得不知几千万倍了。
- K5 O; [+ @0 Q- u6 [
& M/ P6 R8 }8 x4 s/ w 问:象我们这些愚笨凡夫罪业深重,就是下品下生恐怕也没有希望吧?如果能仗着念佛的功德再世还得为人,已经是不错了,即使不能再得人身,在阴司里少受点罪也是好的。是不是呢?
9 X7 A5 j9 o6 w- F+ m# C
9 J! o/ r1 U- L! h% [ 答:千万不可存在这个念头。若是有了这种想法,就没有往生的希望了。要知道,佛是最慈悲的,他的法力是无边的。他曾说过,不管什么人,就是有极大罪恶的人,只要肯忏悔自己的罪业,肯诚心念佛,佛一定会来接他。佛是不说妄语的,象你这样怀疑,对于往生是很有妨碍的。 : J0 p4 K. {0 W, X& _! @ Q; I' u! W
) L+ `8 G+ c- q7 I 问:向来念佛的很多,成功的很少,都是吃了这个亏吗? 4 `. D8 f/ T4 p. |( ~* P
7 P5 A( a9 f2 \. l% g& B
答:有许多人都吃了这个亏,但也有其他的原因。有些人很随便,今日念明日不念,闲时念忙时不念,健时念病时不念,危急时念无事时不念。这样的念法,就不能使净念相续,是不中用的。再有一种人,念佛是装点给别人看的,口里念佛,心里却没有佛。这种念佛,和佛也不发生关系。有的人自卑感太深,虚心太过,以为我是一个凡夫,怎敢希望成佛呢?能依靠念佛功德,到阴司里不受苦难,或者下世再投人身,生到富贵有势人家已经很好了。他们是没有信心想到西方去的。再有等人,念佛是为的求得儿女,求得富贵,求得长生,求得神仙。这种人志在人天福报,极乐世界是不愿意去的,自然也没有他们的份了。 ! s8 ]) o, b" f
7 m1 Y8 N/ x1 l9 R
: i2 f- z: p2 ]0 v3 T, S$ b
6 x8 v s. T/ I$ V" v 念佛的现前利益 ) N3 `& }. ^( h% {! x$ v# E! U5 H
( [4 z( t" g% A. Q; I9 T; Z% F' ~9 r2 C4 i- G
问:难道念佛专为死后打算,活着的时候,一点好处也没有吗? % l) b' n; k; ^: d% M; X# ]! ]
3 t6 w* }# u' T' \8 d 答:不是那么说的,念佛的人,在今生活着的时候,当然也有许多好处,不过不愿用心去求罢了。因为生前的好处就算求到了,也不过几年几十年的事,这比如昙花一现,又有什么意思呢?那生到极乐世界的好处,即是永永远远无穷无尽的。我们以念佛这样很大的功德,仅仅换取一点天上或人间的福报,这不是等于拿着无价宝珠,去换一根棒糖吃吗?
4 s* `0 P) d* E3 R# s' J3 b; L1 ]" g
$ n3 G( q' B6 l$ `3 B, F! R) u 问:那么,活着的时候念佛,又有什么好处呢?
: c" n4 Y; ~( X" Y( ^, Y/ B, Z8 f6 D
c- C9 L- b! n 答: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不如意的事,于是心里免不了有或多或少的烦恼苦闷。这些都由妄想杂念引起情绪动乱不安所产生的。念了佛,心中只有佛念,不去胡思乱想,思想安定了,清静了,烦恼苦闷也就消失了。
8 N8 w# q; |8 u2 B
; Q7 z* o$ K; B. }7 V+ g* R 念佛的人,对于世间名利不贪不求,只知按照本分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遵纪守法,安分度日,并且尽力帮助人家解决各种困难,因此,心安理得,精神舒畅愉快。
% N& |$ V( l& t2 p# ?/ a6 @- D& L9 D7 S2 I: S. i
念佛的人,深信因果,遇到幸福,随缘享受,不执著,不贪求;遇到灾祸,不怨恨,不怪人,以最大的忍受力,安度难关,不使祸上加祸。这样,在精神上就不会遭受过分的刺激,加深灾害带来的痛苦。
Z, c. M; a2 @. Q# P7 O# W8 k8 |( Z
念佛的人,持不杀生戒,蔬食奉斋,随遇而安,生活节俭,可使经济上减少负担,思想上也较为安定。而且不杀生害命,是慈悲心的具体表现,可以减少疾病,增长寿命。
; A9 b1 @* o: r% i" b1 e, A$ j1 E7 S( }" @# K, J
念佛的人,不妄语、不两舌(不搬弄是非)、不恶口、不绮语,可以避免不少是非和无谓的纠纷。 5 \, P, p1 I( b0 ^, q- D2 d
: h# Z) ]! @# s2 K7 `( S
念佛的人,由于常以忍让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待人接物,因此在人际关系上,也就是在“人缘”方面,一定搞得很好。这样,在社会生活中就能得到愉快安乐,无烦无恼。 $ H; }( g# t6 a$ {8 r
* e k, U% s+ A4 F5 Z0 p2 k5 a
念佛的人,常年蔬食,以豆类、青菜、瓜果为主要副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诵经念佛可以澄清杂念,制心一处;礼佛拜经可以运动肢体,活动筋骨,理顺呼吸;慈悲为怀、仁善柔和、乐观豁达,专志净土,精神有所寄托,可以保持情绪恬淡宁静。以上种种能确保健康安乐,延年益寿。即使偶或患病,也能“乐天安命”听凭医药治疗,不会有深切忧虑和惶惑不安,加重病情,增长病苦。 ( v. ?1 p8 i% }1 n0 x
4 {- ~2 F. N, Z% y
念佛的人,由于万念归一,锻炼成思想能随时集中专一,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能集中思想,专心致志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功效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 S7 K& y; L! d6 u( |
3 N' {" ~& U4 U& k6 | 问:是的,烦恼苦闷是人所常有,病痛祸患也是在所难免。这些都是人生中的一大问题。人之所以不能够获得福寿康宁,也是由于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你所说的,确能解除一部分问题,不知还有其它利益吗? ' h" }3 x8 C( z4 ~0 `
: K" c8 |- m0 m o
答:上面我所说的几点,还只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思量得到的。念佛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如能真诚恳切持续念佛,还能获得不可思议的,为一般人所想不到的种种好处呢。
$ h& [) ]. Y: j# I2 t$ g
^5 t# K" ]1 Z/ `' q6 h 俗话说的,“吉祥如意,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在佛教徒看来,并不是不能兑现的祝愿。念佛的人是经常能遇到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能得到称心如意,没有烦恼牵缠的吉利事,偶然遇到凶险的时候,无意中也会得到解救。 1 @: D8 z( v3 ], @# F. _9 J
' \( C3 D# B9 ?" `4 C3 v. w( d 还有,“好人相逢,恶人远离”。也是能实现的。他们所经常聚首相会的都是善良的人,并能受到人们的爱护和尊敬。过去仇怨的人,在各种机缘下,会不知不觉的远离开去,或者化敌为友,重新和好。
( P- ?+ b" K6 E5 H9 ]; |% t4 p) J2 G+ l w- ?5 J7 C9 d
再有,“业消智朗”和“福至心灵”。这“智”和“灵”在学佛者的临事接物中,会自然产生,他自己还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又是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的。
; n- X/ n% F4 f. g. l9 O- A/ n& c. x& `* ]% i8 ?# C6 K- _
由于念佛的人心清静,容易和佛菩萨感应道交,因此,凡有所求,无不得到不可思议的灵感,随其所愿,圆满成就。不过,真正念佛求往生的人,是不会刻意去求名利享乐等虚幻的世俗事的。若是为了贪求现前利益而去念佛,虽有利益,随得随失,如竹篮盛水不能积聚。
5 }5 `' c! t# K) ]; l- D: P" y6 j+ A
这些不可思议的灵感事相,是说不尽的,只有当你念佛到了一定程度,自能亲身体会到的。 % @( B L! P) n0 r* y: C% q7 t3 o! @2 l
. Y8 C+ j2 w6 s+ m+ N6 n k9 l! Z* h% J/ T+ x
! Q( y H7 C8 U; ~' S) p7 b- t) g
余话
- k. e; [0 ?4 C c0 `3 J0 ]6 e ` W& Z( F
: p2 |3 Y$ k; Z7 ]% v6 Z5 Y 问:承你详细指教,现在我对修佛法能获得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的道理,比较了解些了。过去我听人说,佛教是消极的,是叫人遁入空门,谢绝世事的。原来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佛教有消极的一面,就是要把名利看得穿想得透,不要孜孜去求名求利,求个人的生活享受;而它更重要的是积极的一面,就是你曾经告诉我的,经中所说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须要广行“四摄”、“六度”,为国家、为人民多做好事。对吗? 5 i1 V1 d* N$ c9 K: [ ?$ M
! ~3 D! S* r) l$ |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佛教,我想再看几本别的书籍,不知什么书容易看?
& L( ^- U- H+ B6 i+ |( x: w& q7 y" z$ `3 {3 U. G: j7 l' G, x$ [
答:可以看《佛教的精神和特色》、《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佛七讲话》、《正信的佛教》、《寺院巡礼》等书。如果再想多看,可以找些对佛学有研究,对佛法有修持的人,请他指导你应该看什么书。若是自己胡乱去看,恐怕看了不合适的书,反而无益而有害的。其实,你能够把这本小册子看懂了,记住了,照上面所说的去切实修行,保管你一定能往生的。
. _7 o+ Q0 ^1 P9 [! a% }+ s8 B) @# D) ~& F; S9 Q" b1 j
问:听说有人能架鸾扶乩的,他们请来降坛的,不是神仙就是佛菩萨,那么,照着坛上的教训学道,不是更可靠些吗?
. }, M2 }" a# P6 J+ \. F- O! g& F7 j9 M
答:我说自己胡乱看书,无益而有害。就是为的这个。乩坛上录下来,编辑成书的所谓“教训”,多半是一些有灵气的鬼假托着仙佛的名字来降坛胡说的。他们灵气的大小不同,所以有的俗滥不堪,叫人看了作呕;有的能舞文弄墨作诗作词。他们说的话表面上虽都是劝人为善,但和佛所说的道理却不一样。相信他们的话,至多不过得一点人天福报,至于要脱离轮回,超生极乐,应该彻底听信佛的教导。一切旁门外道和沙盘上抄录下来的书籍都看不得。一般见识浅薄的人看见书上有佛菩萨的名字,便当作真正的佛学书籍来看,那就上当了。 5 z3 T: a" X& B" J/ R1 F" B
% r' ~% {3 A) D. s
问:那么,你说的这些话就都可靠吗?
* K# n6 m( _5 f; w" n! Q0 V( j0 x+ D* s, Z
答:当然是可靠的,这些话都是古往今来对于佛学很有研究的人说过的。不过,他们所著的书很多很深,一般人很难看懂,我把其中重要的意思变成俗语来说说,使得无论谁都能明白罢了。
; X/ g. U3 p/ C* e
5 Z, }$ g( `, m& I, i 问:古往今来那些人的话,就一定没有错吗? 7 v4 J: M2 A- u0 B# @" F
4 ^9 C) m7 V# P( j) k! s8 s6 U L 答:他们的话也不是他们自己的意思,都是佛经上所记载的,是经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难道讲了半天,你还不信佛的话吗? 4 s* |9 m, Q# ~$ I3 B% B
2 S, [. }! ?' n 问:现在有很多念佛老太把念佛颂经的功德,准备死后作鬼的时候当作为钱用,或者以此作钱财,赠死去的眷属、亲友们。这事有根据吗?靠得住吗? $ E! W6 e/ F# p9 K" V
4 S9 S$ b! \0 D
答:这是毫无根据的,佛教里根本没有这回事。念了佛,念了经,说是死了可以当钱用,这是非常错误的,一则,佛号是我们念着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怎么可以当钱用呢?再则,佛经是佛教导我们修行证果所说的话,也怎么可以当钱用呢?三则,死了应该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才是正理,怎么还想去做鬼呢;做鬼比较做人更加要苦了。所以念佛念经总要回向到极乐世界去,才算是佛教的真正道理呢!
- A7 J/ \; U9 D- a5 ?6 \
& f& c' U$ T! U1 {9 P 问:那么,焚化锡箔、纸钱、冥器有没有用呢?
1 z. o/ ?/ R. n# o3 l" x P. E0 S+ q# \& w8 P' l: j; W
答:佛教的经典里不说焚烧锡箔、纸钱、冥器可以给鬼使用,或可为生人存库。这是中国人的习惯,自汉朝“丧葬瘗钱”,才开始演变而来的。因为佛教不认为人死以后一定去做鬼。鬼只是六道之一。人死后说不定能生到其它五道中去。佛教更不相信经过焚烧的纸扎冥器、锡箔、纸钱能够供鬼使用。
u* C/ x& q( T+ M9 B
9 T) A( m, x* Q4 i 问:一个人能修成仙人,有了种种神通,不是也很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求生极乐世界去,巴望成佛呢? # }4 I7 a' G) J U W
5 @' _# J% t, f. N" a 答:仙人虽然也有神通,不过他们的神通最多不过得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五种通罢了。讲到六道中最重要的漏尽通,他们是一点也沾不到边的。所以有一句话叫做“五通神仙,六通罗汉”。就是说仙人只能得到五种神通,罗汉才可以得到六种神通,而且仙人所得到的五种神通,比较罗汉所得的,表面看起来,虽然一样是五种神通,但是神通的作用就相差得远了,就比如土块比泰山一样。那么,仙人还比不上罗汉,又怎能和佛相比呢?
$ ?/ L3 o8 u N" \
[. s9 ?. _* q7 ^& w% \) _2 R 还应知道,最重要的一点是,那仙人因为得不到漏尽通,所以就不能超出三界,只好仍旧在这个轮回里不住的转来转去。他们化了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功力,由于没有依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行,到头来还是不能回复本有的佛性,了生脱死,超出三界,实在是太可惜了。 / ?, J$ |/ x3 f6 i* `. ~; }
- q/ F; _' H' L" x/ E C/ J/ f
问:你的一席话使我了解了佛教的大概情况,不过,我的记性很不好,今天你所谈的话又多,我觉得有点模糊了。请你再简单了当地重说一遍,不知还耐烦吗?
7 J0 i6 s1 l) Q5 L4 U. p+ m3 f' r b7 e. r7 _# I G
答:可以的。我且分成几条来说说吧:
" q0 f( X$ T7 x8 U
) B* d) g3 A" M 一、人的肉身会死亡,但人的神识是不灭的。因果报应、六到轮回是确实存在的。要脱离六道轮回必须学佛。 1 D$ C+ _( f( Y, D- c/ y3 l* _
& q7 {; P- U3 |/ g3 {" A3 }5 E: ? 二、信仰不好的教门害处很大。佛教的教理最高深,宗旨最纯正,历史最久远,信徒最众多,所以我们应该信仰佛教。 2 }5 ]9 K# r+ Q K0 g
6 C9 w7 i& @5 g' g 三、佛教的法门很多,大多数法门都是很难学的。最方便最容易的要算净土宗了。所以我们学佛应该学净土宗。
" i, `: a6 Y6 {) l* C% D0 p8 x( R7 ^0 I0 }9 Y/ ~
四、修净土的应该信极乐世界是真有,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只要我们一心念佛,到了临终的时候,佛自然会来接引,一定不会错的。
# W/ Z& [( x; j8 @. f
7 o) `- z$ N7 o L" H) ~ 五、修净土的人应该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并且要劝化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 : j5 y% Q7 \3 L7 T! Q2 u/ R0 x
9 ?1 P1 F" R6 b& D/ H 六、修净土的人应当时常诚心念佛。在劳动中,除了操心的工作以外,都可以念佛的。
- c# y* Q u7 J' o, G$ f2 K7 v' C8 e
七、念佛的人应该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并且根据自己的力量,随时随地多行善事。
: u3 C8 z; V# K. m# A5 M! g S' t6 i3 o. R) a
八、学佛的人随着功夫的浅深,今生就能得到或多或少的利益。 ! N1 S( m7 b* P# S; B
2 i Q' l7 n% ]& Y 九、学佛的人应该把念佛行善等一切功德,完全回向往生净土,不可但求避免灾难,或求天上人间的一切享乐。
6 l8 K# Z1 i A. ^) H5 }
' Y1 `/ {4 a' p( t m 十、学佛的人应该随时随地劝人念佛,对自己的眷属亲戚朋友更为要紧,以便临终的时候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 ' I. {4 U8 o( C) W
# J5 \& @0 n F/ X: s! s$ d) { 十一、学佛的人不可相信外道书籍,不可听旁门外道的瞎说。 6 [& t6 k8 r- |, s
1 s, x8 d$ b+ t9 @$ d$ J
以上十一条,你只要记得住,信的真,踏踏实实去修行,往生西方净土是稳稳当当的。 d2 j& G: J. P2 b
4 h5 A1 S9 | m& L
问:现在我对于佛教,已经丝毫没有疑问,决定如法去实行了。将来我得脱苦海,往生极乐,全是沾了你的光,我将怎样报答你呢? / f& Q1 K% l& _9 i4 t, l6 ?
% I- ~) p' m" g" k% n2 f5 V2 h
答:我不敢接受你的报答,我把学佛的利益和方法老老实实告诉人,是学佛者的本分。但愿你找着我的话多多念佛,同时,多劝别人念佛。这样,当你生到西方净土,见佛闻法,证得无生法忍以后,早日回到这个世界上来,把一切在苦恼中的众生完全度脱,那就是报我的恩了。 3 U9 \" I- f: c! G7 J I$ y# R+ S- p8 k
7 _' N$ \: `' s
' e2 {$ L5 s! g3 r# i* x3 V(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