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过山寨“春晚”导演施孟奇,对山寨“春晚”的最新解释后我明白,他的所谓山寨“春晚”的初衷,就是“让不能回家过年的人能在北京过个快乐的年”。我以为这样初衷是应该值得肯定和支持的。之所以使用“山寨”一词,完全是误打误撞。既然是误打误撞,现在改邪归正还为时不晚。 - G5 g' C, T/ m
客观的说,虽然“春晚”的无形资产可能会很高,但其在社会的声誉一定没有专家预估的无形资产高。借用“春晚”的概念,来做一场“让不能回家过年的人能在北京过个快乐的年”的自娱自乐的晚会,根本没有必要,因为这样的名称既有可能侵权,也有可能这样的误导引起误读,而有损自己的名誉。所以我认为,这样的晚会就不如冠名为“春节大PARTY”。
|; o/ E- ?7 z0 K P E1 I# G% b" D" P: ]( M
首先这场晚会是在大年三十,也是为“不能回家过年的人能在北京过个快乐的年”而举办的,所以冠之“春节”,从时间上还是意义上都是无可厚非的。再有就是晚会要举办三个小时,现在已经有七百多人报名参加,以大来形容也毫不过分。最后就是这场晚会的形式是载歌载舞,最终目的是寻找快乐,称之为PARTY也名至实归。
& d1 y+ A0 ^, Z% L, h! x% W0 l( h) H6 o
我是反对“山寨‘春晚’”的,但我是赞成“春节大PARTY”。因为“山寨‘春晚’”和“春节大PARTY”的动机和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评价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山寨‘春晚’”给人的动机和目的就是向“春晚”挑战,要PK“春晚”,而“春节大PARTY”则是“让不能回家过年的人能在北京过个快乐的年”,是不能回家过年的人自娱自乐。同样的一篇文章,由于是大学生准备参加全国散文大赛而写,还是小学生的一篇普通习作,我们的评价标准和结论是肯定不一样的。% V" b: Q" \- _& U# q
. }6 v9 S8 K) u) s/ g- h0 D' [* S 这里还有一个媒体的作用。现在来看,所谓的“山寨‘春晚’”并不是施孟奇的初衷,而是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为了新闻效果给予所谓提炼、凝聚后的概括和拔高,与“让不能回家过年的人能在北京过个快乐的年”的初衷并无本质联系。而导演施孟奇也看到其拔高后的效果,也未经思考就笑纳,看来施导对自己所做的晚会并没有到达自觉的程度。
C6 q- E5 f. h2 Q0 [; y: j6 c! b3 y, Q, Z l
所以我也要借用电影《梅兰芳》的一句话,也就是邱如白对梅兰芳说:“你的时代到了”。我想对施孟奇说:你的机会来了。我不认为机会是你抓住的,而是你自己创造的,问题是你能否有能力、自觉的、有意识的来把握这样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