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467|回复: 1

【恭贺新禧】【元宵节快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9 15: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恭贺新禧】【元宵节快乐】
/ h" W8 G6 g/ l; O8 U% O/ ?元宵节简介3 g& f" y0 a4 j" p8 N

$ p5 k: `% D1 P$ ]" F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 W' @; ~% @1 a8 f/ L
7 X  _: ]7 I3 Y* }% E+ n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A1 O  T, _: \/ X6 R

5 B# O+ I, B+ I$ v7 ^  f, ~! t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Q% V! j. G5 Q" m( [$ W% q( b
, a" o' I: H/ @: e+ t5 L- k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 V: I! \$ x& _& _( S; Q" F. k! y  l7 Y) r2 b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X* w& v- B! ^7 Z* p

+ \3 E2 G* E  [* J7 |# h# `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1 D! B3 o* F+ r# N! J8 g0 x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0 O- D6 M0 o; S0 ]- i5 k7 A
$ I4 O' z$ `" z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 ?* {- L6 T! L9 _
; v: l6 i& V3 V0 h) e# X; a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o$ V3 ?8 e0 w" b* H+ a7 Q
" y( }* }, e% T+ z% O% o& k5 Z
7 K, ~6 |5 k! k' |+ e! b! m& u
各地元宵汤圆的吃法' K( y- l* V1 R, i$ @- `8 t
% R7 T# E5 A/ O3 c
成都赖汤圆 上世纪初简阳人赖源鑫到成都挑担卖汤圆,因其汤圆质好、味美,人们称做“赖汤圆”。该汤圆选用上等的糯米粉加水揉匀,包上用芝麻、白糖、化猪油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的特点是香甜滑润,肥而不腻,糯而不粘。
$ Q" e: k' @8 c% V, H+ m- W4 V, a- e, V" Z! X  z
而四川心肺汤圆 四川彭水县的风味小吃,以糯米粉制皮,将豆腐干、冬菜切碎,用猪油炒后制馅,煮熟配上卤煮的猪心、猪肺及多种调味料而成。食用时,再调以葱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鲜香可口。
/ L# ~( e0 G3 p  y5 u% [. }6 ~& \7 d
$ |% ~0 w: X& d0 U7 P长沙姐妹汤圆 长沙一家餐馆的著名风味小吃,已有60多年历史,由于早年经营这款食品的是姜氏二姐妹,故此得名,其制法是以糯米、大米磨浆,取粉制皮,用枣泥、白糖、桂花做馅。其色泽雪白、晶莹光亮、小巧玲珑、香甜味美。 3 y" Y9 [8 Y+ }, b  [: {# A2 Z* S  k

# Q  a) Y" y- ~* [% k7 Y+ y/ ?* E  n上海擂沙汤圆 上海著名小吃,已有70多年历史。以大红袍赤豆煮熟磨细,将带馅汤圆煮熟,外滚豆沙而成,其特点是形美色艳,豆香宜人。
- j/ o6 H2 N8 F2 w3 A1 U5 Q* S0 S) R! O4 t0 a
宁波猪油汤圆 以精白水磨糯米粉为皮,用猪油、白糖、黑芝麻粉为馅,汤圆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 4 ^& F) |  x2 Y- N1 g1 R

! }: D; N* s! C8 n2 S% c  U  V1 ~苏州五色汤圆 位于苏州吴门米粉店,以糯、粳米粉镶配,包以由鲜肉、玫瑰猪油、豆沙、芝麻、桂花猪油等五种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甜咸皆备,为脍炙人口的江南风味。 . k' C5 F2 V" a! o7 g: m

! [% ~/ q+ R1 J7 A) ?  _% u! G山东芝麻枣泥汤圆 先将大红枣煮熟去核擦泥,猪板油去膜用刀拍碎,两者加白细砂糖搓成馅心,和水磨糯米粉做成小汤圆,芝麻炒熟和白细砂糖研成细末成炒面,将煮熟的小汤圆在炒面中滚一圈即可,吃时油润绵软。
6 E4 B0 f# j' ^  [& R+ ^% b) L$ d5 f: E
广东四式汤圆 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四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四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四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特点是软滑细腻,四种味道各异。 " H* J+ }5 k- L  d9 F# v" w

! u' H4 O* k% o7 }/ c6 x正月正闹元宵
, S! ^. o0 n1 Z$ z* z元宵节在民间历来深受百姓重视。在元宵节期间,除了燃灯观灯、吃元宵、猜灯谜外,民间还要进行歌舞、舞龙、耍狮、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其喜庆热闹程度可与春节相媲美,因此人们习惯上将元宵节期间的一系列娱乐活动统称为“闹元宵”。 1 ^9 D* R- ^% R0 q

" t: v0 ?% |; g0 X2 n& l. N, h4 Y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 ~( k6 D/ a7 @: X) ^5 Z

( g, \0 s$ d5 e2 C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泰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0 s* p/ t3 B, U
! P% y3 i4 \# }5 E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 “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 c4 n4 |8 p7 Q" Y- M' E; T$ [  {2 h  V1 U! n; ]9 e2 N
----------------------------+ q, w; u* e# D

8 F6 {4 [/ _0 }6 ?3 j; v关于元宵节的娱乐活动,史书中有诸多记载:
" r* ?- Y& t- H- m2 v
8 K0 F% H8 v- h- G4 ], |; S# M《北史·柳或传》:“正月望夜,充街塞陌,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竭资破产,竟此一时。”
1 g( P+ y6 h; B7 K7 z
. L1 d9 Q2 U3 w' l* S0 {《隋书·音乐志》:“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其歌舞者多为妇人服,鸣环佩饰以花耽者,殆三百人。”
" {( H" e+ `/ d' E, I+ P# P
) w9 y) D# ^+ p) @4 g吴自牧《梦梁录》:“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布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婉蜒如双龙之状”。2 w/ X1 o( E/ K4 ~" |# Q* q

5 l$ {6 o6 R! f  c' Y, h白居易《西凉伎》:“假面胡儿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
  s6 e( `+ m) z9 I. k: ^. N5 S9 C& B/ S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切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菊,踏索上竿……又有猴呈百戏,点跳刃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其余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一新耳目……”
发表于 2009-2-9 15: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元宵节快乐啊~~~希望大家什么梦想都能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11-7 08:39 , Processed in 0.10636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