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地区5月12日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纷纷向受灾地区伸出援手。除了钱物方面的援助,大量受伤者在医治过程中还急需输血,血液供应的紧张可以想象。献血也成为许多人参与救助和表达关爱的行动方式之一。但由此显现出的同性爱者参与献血的话题,也引发了同性爱者社群内部的许多讨论和一些媒体的关注。
, G$ ^0 i5 u& [/ @' t" S. b
" d4 R; k; L# y 6月2日,印度英文报纸《每日新闻与分析》报道了四川地震灾后中国的不少女同性爱者献血被拒的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有关献血政策的质疑。报道说,对于因性倾向而被拒绝献血的问题,中国的女同性爱者们正准备向有关规定发出挑战。: e: h9 ^* l1 D* n
+ M+ ]9 A) D8 z( U0 j; R2 o5 O: `$ V( c: r' S* v( w
% `& o2 s8 \) V+ ]" c, Z 上图说明:6月2日印度报纸《每日新闻与分析》(DNA World)在第17版的报道,标题大意为“地震救助中不要同性爱者的血液”。( Y4 H2 C# e5 u, D5 ]% m, l
& d8 H8 Z( C* l+ G0 x! H( v7 e& U6 I! B 报道引述中国的女同性爱者杂志《Les+》的消息和评论说,许多女同性爱者在四川地震后自发参与献血,却在说明是同性爱者后被拒绝,因为有“同性爱者是艾滋病高风险人群”的说法,甚至拥有少见血型的人也被拒绝。正是在地震这种灾难突发、每个人都在以尽可能的方式拯救生命的时候,不合理的规定却阻止了同性爱者救助他人的努力。" I" Z/ R+ o; V7 P( p g
* i# j6 j7 R R
报道还说,北京的女同性爱者团体“同语”也吁请拉拉们写出她们为帮助四川地震中的伤者而参与献血的经历,并准备整理出这些事例,发出修改有关献血规定的呼吁。女同性爱者们认为以性倾向为理由而禁止献血的规定是一种歧视。《Les+》发表的评论认为,与其他人群相比,女同性爱者并不是疾病感染的高风险群体,包括在艾滋病毒、乙肝等方面,女同性爱者都属于低风险人群。1 }$ w8 d0 S! r- B# O4 f6 ?
, Z, Q. J' k+ I! `5 o% B
一些女同性爱者认为,只要能确定自己是无传染性疾病的健康人,可以不理会献血表格中有关性倾向的一栏。报道以一位上海的女同性爱者为例说,她在5月23日前去献血时“谎报”了自己的性倾向,几天之后,采血机构发来通知说她的血液经检测是健康的。. E/ x# ^* o o5 m; b4 m9 _0 e
/ T2 |$ Q" m' O% z# ^
关于同性爱者是否可以献血的话题,也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引发了讨论。据有关报道,在各种观点中,有人认为,保证血液安全的关键是实行严格的血液检测,如果这一点不能做好,禁止同性爱者献血的规定就是歧视。
( ^( _1 ^, I j9 n' L
/ h# O; f0 t3 p0 r0 y- i查看更多 地震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