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学 ; ~/ H( [! H6 {) W' }) |$ v. j
广义灵学﹕泛指「灵魂学」、「超心理学」及所有「灵异现象」的研究7 V' _2 F. v B3 X- ]
狭义灵学﹕专指「灵魂学」的研究
" M) g7 q% D8 y! y `% o; D E( M& S: M% I# P
◎灵魂学* |* Q& Z% B) v" |& p9 H* o6 X
针对死后的生命、灵界架构、灵魂的生活及相关灵异现象的研究
) J w; R P: \( b2 ` p; t* d) H5 ?& Z
◎灵魂 [- @$ G6 m) M; T1 m3 f
在灵学研究上泛指死后的生命或继续存在于灵界各高低层面的「知觉生命」(活的意识体),而在神秘学上的说法则泛指生前及死后脱离肉体活动的知觉生命。比较科学性的说法是,灵魂是脑波活动所构成的意识体,本质上是一组具有生命能量的电磁波,在脱离肉体的状态下仍可凭借其能量进行思考等活动在灵魂学上指包含「真如、八识及微量灵界元素」的身体,为色界、欲界六天、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之知觉生命,但在人道及畜生道则被包裹于物质身体(肉体)之中一般泛指死后的生命在未再度进入轮回(意即投胎转世)前的状态。而比较广义的说法则与灵魂意义相近,可分为生灵和亡灵,在之后的篇幅会详细说明。更广义的说法,则是囊括神、鬼、人三界所有的知觉生命9 j- M! k# S3 l# f% K) {* D
9 C- |$ k6 u. K/ \3 J& |8 Q
◎鬼: Y$ v# Y- z1 J7 h- E, ]. L5 i
古老的俗称,与「灵」同义,但与佛教「饿鬼道」的鬼不同。也不同于日本所俗称的「恶鬼」(有血有肉有躯体,头上长角、面目狰狞,如桃太郎傅说中的「鬼」,日本人俗称的「鬼」相当于中国人的妖怪、而中国人所说的「鬼」在日本则称为「幽灵」)6 A+ b3 U# a- T, h/ q0 n
( f7 W- n, J) m. m! J◎灵界, q1 |1 P# B; H# m( C
泛指死后生命所处的一切高低层级境界,道教有所谓人有三魂七魄的说法:三魂乃是指「天魂、地魂、人魂」,古称「胎光、爽灵、幽情」,也有人称之为「主魂、觉魂、生魂」或「元神、阳神、阴神」或「天魂、识魂、人魂」;七魄乃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三魂在于精神中,七魄在于物质,所以人身去世,三魂归三线路,七魄归肉身消失。天魂归天路,地魂归地府,人魂则徘徊于墓地之间,直到再度轮回,三魂才会重聚,七魄则随新的肉身产生。 「三魂」的根本是「真如」(生命实相),「三魂」是由于「真如动念」所产生的一种能量形态并吸附了灵质而具形体,属于「灵界」;「肉体及魄」则属于「阳世的物质世界」。% b7 l- R' b6 b% ~# L7 D0 S1 W
/ @- F7 \+ `% F7 g9 ?5 u
◎生灵) }- b5 C' c& t- G; [* z
泛指肉身未死,但离体的灵魂。
9 w1 Z, _; K( V- Y3 j+ l, {* K; Y
' \. R4 h( ] @1 Z! j) T* O! M◎亡灵
9 R) Z) X7 o$ p" V. }又称为「死灵」,也就是「鬼」、「幽灵」,又可以分为「地缚灵」和「浮游灵」两大类。- m3 u6 b3 m5 N( O; T, v' U; L
◎地缚灵
5 i/ n0 z7 C5 s7 O" U' o1 d死后活动范围有地域限制,被束缚在该地的亡灵,此类亡灵多有怨念不化,因而成为恶灵
R- }4 K. n, x& k! F; C* q" `7 L◎浮游灵
! K7 c% j. u9 J, k/ n$ V4 R, Z" n; x3 B死后可自由活动,不受地域限制的亡灵,也就是「游魂」或「孤魂野鬼」,此类亡灵漂泊于人世间迟迟未能投胎转世或归于天地,多半是有心愿未了或是道家所谓的「三魂不全」。
( }9 s; P# o4 r4 q* t/ G, D
. A6 z \7 T$ z7 Y" s◎背后灵; N% d2 A: Q3 A& {& n
跟随在生人四周的灵,称为「背后灵」。背后灵有可能是善灵,亦即为守护灵;也有可能是恶灵,也就是恶鬼缠身。
! |' r3 X" }) Y0 b, R7 y' v
6 y5 Z( S) m5 x( v% U, [/ N◎守护灵7 f2 {7 w2 P9 D! q- Z" s
顾名思义,扮演著守护者的角色的灵。这里所指的灵,范围广及神灵,而不单指亡灵。可能成为守护灵的灵通常和被守护者有至亲的关系,也就是俗称的「祖先灵」,可细分为:血缘祖先、夫妻缘灵、知友缘灵和守护神灵。血缘祖先乃是具血统关系的祖先,对自己后人十分关心,大多数守护灵属于此类;夫妻缘灵是指前世或今生为夫妻,死后自愿守护生前配偶,此类守护灵灵动波长与被守护者最为相近;知友缘灵则是很罕见的,此乃生平至交好友死后自愿充任守护灵;守护神灵则是家族奉祀的守护神受感召下临,充任守护灵,此类守护灵更加罕有,唯有福泽深厚的人才有可能拥有此类守护灵。除了上述四种灵之外,也有大自然的精灵(此处泛指精魄、神灵,而非西方神秘学所称的精灵)或其他知觉生命受感召或应召唤而成为守护灵的可能性,拥有此类守护灵的人通常具有较常人强大的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