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小沈阳终于上CCTV的春晚了,而且因一部《不差钱》的小品一炮走红。然而看着他男不男、女不女的装扮,嗲声嗲气的娘娘腔,我的脑海间突然冒出一个问题:红了的小沈阳会不会迷失性取向,变成双性恋或是同性爱?
6 }0 [7 w, j3 T4 x5 H0 h0 a5 z
8 A4 [! m( @, q$ ^9 M/ M
+ Z) Z8 j' B0 `% y 或许小沈阳的粉丝会骂我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嫉妒小沈阳的一飞冲天而信口开河的人身攻击。但是你要联想一下张晓把名字变成张咪咪,金星从男人变为女人,张国荣高楼上的飞身一跃……你就不会说我杞人忧天了。
# \- O X2 X4 y) j
& g: \0 K: H% g7 u4 Q% d( o! ] 20世纪80年代,男扮女装的张晓开始随团到全国各地巡唱,90年代初,在深圳走红。1992年,《深圳特区报·社会大观》版以《歌坛“梅兰芳”探秘》为题,作了专题报道,次年他的“倩影”上了《深圳人》杂志的封面。此时,张晓的心态已从媒体的报道中清清楚楚地表露了出来:“你见过我下台时什么样,你再看我扮成女仔后的模样,你就可以理解我为什么愿意唱女声”。因为在台上得到了做女人的愉快,在台下却要饱受做双面人的痛苦折磨,1993年10月,张晓上了手术台,依然决然的变成女人。# H, ~9 S5 o+ x3 c+ [( f
# f' r5 e6 H( p4 a
从小喜欢文艺的舞蹈家金星,从小就认为自己应该像姐姐一样是女孩儿,上厕所的时候就想,早晚要到女厕里去,再加上在艺术角色中的浸淫,其女性化的心理越来越强。1995年,28岁的金星经过慎重的考虑,选择在北京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做了变性手术。
4 ]5 ?4 J- L# d. Z( m6 T
0 M8 I& X, K3 {/ } 张国荣是同性爱,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他给自己留了长长的辫子,涂上了女人的胭脂来拍摄MTV与电影。多变的情感经历固然是他变为同性爱的主要原因,但是艺术的角色对他的影响谁又知道有多少成分?看着他女人装惟妙惟肖的表演,不就是有很多观众怀疑是《梅兰芳》让其心生突变吗?) x/ R8 w; u2 Z9 I# h( H
, F9 h3 q! O0 ^' l1 ` 除此之外,歌星毛宁被刺,红豆、迈克尔·杰克逊猥亵男童,金智厚家中绳绕脖颈……艺人迷失性取向的报道屡屡充斥于媒体,哪一次不是在其粉丝中掀起惊涛骇浪?因此,笔者担心小沈阳迷失性取向绝不是信口开河。! f5 q8 S! C3 F% }+ e0 `/ {
8 s9 @9 [+ p$ Q; B 小沈阳的成名就是由于其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很难定位性别角色的服务员。穿着女人的衣服,发出女人的声音,不男不女的造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同性爱。艺术来源于生活,我想小沈阳为成功塑造这个角色,一定在揣摩女性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否则他不会把这个角色表演的这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艺术的真谛是真实,真实的核心是神似。要想追求神似,小沈阳就要从心理上把自己看成是角色本身,就要达到“忘我”。长期浸淫其中,谁又能知道其心理会不会变异?况且,小沈阳在与观众互动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说:“别那么看我,我是个正常的人,就是有些神经错乱。”这难道不是一种心理挣扎时的表白?
% x! g* i3 b! X( H$ X( h) y" T; [; _; o. [
知子莫若父,知徒莫若师。作为小沈阳的师傅,赵本山是很了解他的。赵本山就在《不差钱》里旁敲侧击了,说小沈阳是个“屁精”。诚然,屁精有拍马溜须的意思,但是走南闯北的赵本山,肯定也知道“屁精”是同性爱的另一层含义。赵本山的旁敲侧击,观众可能不明就里,但是以研究性问题出名的社会学家李银河可就一眼看穿了,说是赵本山在《不差钱》里骂小沈阳是个“屁精”是侮辱同性爱。这一闹腾,赵本山本想给徒弟的意会,就变成了“地球人都知道”了。不过这样也好,有了粉丝的监督,有了粉丝的爱护,就可能阻止小沈阳在生活和角色互换的冲突中进一步伤害自己,使自己的“神经错乱”的症状加剧。& ]5 K; l# j" G- h" | O/ t( H, h, ?
5 K7 X1 E) k z7 P) K
我有一位要好的导演朋友潇月,聊天时她说“艺人也是人,艺人也有各种各样的压力,有很多压力就是来自于自身生活原型和艺术角色的互换”。我想,我们应该理解艺人,爱护艺人,在享受他给我们带来的欢笑时,也要关心他们的健康问题。这个健康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也应该有心理上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