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 u& d. y2 n/ Q+ }5 n
1 C8 L* p1 ^/ [$ X! r0 j& o除了少数几种食肉的品种外,大多数鱼类都是没什么攻击性的。能引起人们顾虑的也就是,在烤着吃它们的时候,会担心火大把肉烤糊了。不过,也有少数几个品种,别说是吃了,就是光看到它们的外表就能让你浑身起鸡皮疙瘩。它们一些长着锋利的尖牙;另一些则长得像从远古的泥浆中爬出来的妖怪。尽管我们不想和这些骇人的怪物有任何联系,但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上看,我们这些脊椎动物却和他们是远亲。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外表恐怖的“恶魔鱼”吧!3 d6 L4 d' i3 t3 h. K% n* v4 M' k
" ^9 S4 o1 p. K6 L
6 ?4 r8 A" O. s; k) S" S
" k A5 L* W: z9 \/ R8 ]! j
6 q9 l5 T! t0 U7 X8 ]7 d
! K1 L$ T% j9 F1.南美洲食人鱼
! R% O5 \9 h& x. h
8 i) L7 ?# M% L6 z 食人鱼(又名食人鲳)栖息在主流、较大支流,河宽甚广、水流较湍急处。体长约6至7厘米。在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食人鱼被列入当地最危险的四种水族生物之首。在食人鱼活动最频繁的巴西马把格洛索州,每年约有1200头牛在河中被食人鲳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妇女不时也会受到食人鲳的攻击。食人鱼因其凶残特点被称为“水中狼族”、“水鬼”。成年食人鱼主要在黎明和黄昏时觅食,以昆虫、蠕虫、鱼类为主,但其有些相近种只吃水果和种子。活动以白天为主,中午会到有遮蔽的地方休息。9 `. B# n3 j" C8 Y! _! M8 a
' j9 i9 j) [, _7 A4 O
$ a" ~% \$ a2 D: m# Y u& U 当它们亮出锋利的牙齿准备攻击时,不禁让人联想到恐怖电影里的场景。它们的上下颚布满了如剃刀般锋利的牙齿,并且每一颗牙与周围的牙彼此相连,这样的结构可以让它们迅速将猎物的肉撕碎。1 \: B7 ~# [/ E, O
, `8 ^! H9 n- S: k' j; f1 r5 i! U( X3 j4 a8 w: k$ y7 e/ t
另外,它们的食欲大得惊人,远超出你的想象。如果填不饱肚子,它们还会攻击同类。
4 L9 E( e) b/ M/ O: q' p% p0 {
) d; M7 A5 Q- P0 h- i" p( e$ `
: C8 {& F- s& V+ F0 M / u1 z3 C- Q- N8 ?3 T* Z
5 t2 M4 n9 g# }# {
: ?, p* @+ Y2 ~& b 2.琵琶鱼' ]( o. _- b4 S# J$ L
, Q& `5 p! Z7 a: H6 [9 V
( H: E9 u. d7 r$ p3 h W! ? 琵琶鱼,又称“电光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状怪异的鱼类。体长一般为45厘米,最长可达2米。体色从褐绿色到灰黑色,各不相同,体表还具有杂色斑点。琵琶鱼身体扁平,头很大,背鳍和胸鳍发达,还有一条马鞭一样的长尾。尾根与鱼身衔接处长有一排锋利的刺,刺尖可产生毒液。从鱼体的背面俯视,很像一把琵琶,故称“琵琶鱼”。
6 {4 w$ S w, \+ f- c& N$ \9 ~
" t; u+ V4 _2 Y ], A
, g, m$ }- u ~, w. `& ?" c 世界上还没有找到任何别的鱼类像琵琶鱼如此相貌怪异,另外它的捕食方式也非常特别:在雌鱼头部的吻上通常有一个钓竿状的结构。“钓竿”的末端有一个肉质的突起,看上去很像蠕虫,琵琶鱼以此来诱捕其他贪食的鱼类。
6 P. b2 |& S9 V" M# j0 p* l( z! |# ^+ r! p; [9 l
2 [0 n- f& _) x% I 由于琵琶鱼生活在缺乏光线的深海里,所以在“钓竿”的末端通常有发光器官,该器官能够发出冷光以帮助琵琶鱼诱捕其他鱼类。所以琵琶鱼又被称为“电光鱼”。
/ c7 _3 F5 M7 U( q3 Q
3 H5 e+ p( k# Y- \* R, t, p' u8 d+ S. z+ L4 i9 \/ p: |8 {
对于琵琶鱼发光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弄清。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琵琶鱼的发光器官中有一种叫“荧光素”的物质,该物质在荧光素酶的氧化作用下即可发出冷光。3 d) N6 {/ V+ Z) s' B
6 T" q4 X0 x. f, a: o% N; G$ W
' M# J: }& B( S)
5 ~' g* y' p; K: q. m7 b. y$ B* _1 T
9 u4 p2 d2 y' i. u9 m% D 3.海鳝
8 _8 h0 @! }% L" E
" f3 e$ Z6 e5 Q% l5 I) H 海鳝科是80多种鳗类的统称。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生活于浅水。它们一般躲藏在礁石的缝隙里,伺机捕食。海鳝有着一张大嘴和锋利的牙齿,它们以海洋生物为食。不过,如果有人类离它们太近,也会遭到它们的攻击。. P7 M9 `4 ^1 D/ P( P& Z) D
6 v$ Q/ t4 C* f( C7 {" X5 Y) D2 O. A* z/ s2 f- }; M
海鳝体长一般不超过1.5公尺(5尺),但太平洋的长体海鳝(Thyrsoidea macrurus)可长约3.5公尺(11.5尺)。在世界上某些地区人们食海鳝的肉,但某些种类有毒,可引起疾病和死亡。
4 i& r. E( B& k c/ M1 _/ ~
, I9 e1 @2 h; p# h& z1 v7 t9 f' m1 T7 d+ J1 j6 O, N6 q
1 i" H0 M8 S$ i; t) P' ?
* z. C; ?. J& T' z/ @& @
4.虎鱼: a+ y' j/ m. _
9 r! t; X- S6 I2 W( c8 Y6 f
! O* O$ f; g3 h2 j/ V2 z; J 顾名思义,虎鱼是根据被捕获时好斗的特点、强力掠夺的习性或外观而命名的数种鱼类的统称。它的牙齿向外生长,闭着嘴时也能看到其匕首般的尖牙。虎鱼约有5种。最大的巨狗脂鲤(H. goliath)体长可超过1.8公尺(6尺),重57公斤(125磅)以上。
( O5 A) u1 H# E0 s- q
* p; A. \: f( @& k! r
) H4 ?$ W; ?, [. W6 R+ v1 m 它们的上下颚短而有力,牙齿尖而锐利,血腥味对它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一群虎鱼能在5分钟内将一条受伤鳄鱼身上的肉全部撕光,不过,平时虎鱼的行动却是懒懒散散的。
" {0 }- s& ^5 d7 m R( x! ]3 O* o: |
9 I! L. C9 ~/ H8 m2 D. B- E
7 h. ^8 g( E$ V8 x6 y( O n R5 s; b
8 S7 d" R* i$ z
5.蛇头鱼& k: i& n" ^* Z) v0 E# S
- r |" f! ]3 d* O# C; B% e4 ~ 蛇头鱼类早在远古时代就在民间传说中占一席位,它们的特殊生态习性产生了一个真实与幻想混合的传说。蛇头鱼类的声誉可能是来自它们那顽强的生命力,如果保持湿润。它们可以在缺水的状态中存活许久。这让人们相信此鱼拥有神奇的“精力”及复原能力。
' J" g9 B& J4 V+ ~ `
& n( U* H$ ]9 ~3 v
# F q1 V" b! C+ D" D* v4 r+ o 另外,蛇头鱼可能是世界上脾气最暴躁的“母亲”。不夸张地说,如果人类不经意间走到它孩子附近,它都会毫不犹豫地发起进攻。% n. l! m* b! Q8 X7 Z8 A
% c7 |; ` c) h8 C1 ?- o4 B& p9 Y, `
蛇头鱼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印度和非洲海域也有一些。蛇头鱼能长到将近1米长,一张肥大的嘴里满布着锋利的牙齿。在水里和水面上的差不多任何动物都有可能成为它的美餐,包括鱼类、两栖类和哺乳类动物。9 q1 [0 }! q: f7 T- ^ h# m
' \7 u1 S6 N8 D# X8 s2 g6 g: V0 g& k& z$ {* M
)
; [, R3 N; M7 O8 r2 P# Z
+ s8 `( l9 K" ^% B! j5 U/ c+ M* ]" | _- E+ H: z- T O
6.蝰鱼
# J8 w8 E" E% v# j8 K+ U* O2 {
- w# F! ^4 Q p5 e7 [( h
# K9 Q: r1 Y# h( T 来到榜单的后五名,我们又看到了一种和蛇多少有些相似的鱼类。
/ h' ?1 p3 @5 x3 x/ t3 ]
$ Y4 I5 L" q( n$ R
0 X, g7 Z9 k& v* u. O N+ m 蝰鱼属于辐鳍鱼纲、巨口鱼目、巨口鱼科、蝰鱼属,是海洋深处的凶猛捕食者之一。它们有着大嘴和长长的尖牙,它们的牙如此之长,以至于无法安放在嘴里,下牙向后一直弯曲都快碰到了眼睛,科学家认为它们的捕猎方式是快速游向猎物,然后把猎物钉在自己的牙齿上。
! j+ ]4 R# ]( P% _6 T! w' ]& t2 u; l8 U
6 Z3 }/ d5 d+ ~) m7 r 蝰鱼体长最长可达2米,尽管它生活在深海里,但到了夜晚,它也会到深度不足200米的浅海去寻找食物,因为那里的选择更多。不知道人们如果亲眼看到这种外表恐怖的凶残鱼类会有怎样的感觉,它那龇着的长牙似乎要捕杀一切生灵。3 |% P$ k6 c! u1 ~: K+ J5 {5 F
6 a4 Z2 f8 l0 y ?& W
# N9 }% i A3 L8 c
! A* ?; n* |: e% h& f6 H9 p
# V" H/ X: u" Z2 g
7.尖牙鱼
+ ~4 ^7 i7 i7 i. r 它是又一种长着骇人脸庞的深海暗杀者,同时也是海底最深处的居民之一,它们被发现生活在海底5千米以下的黑暗环境里。
2 |/ @! a& f# u4 f; R4 q2 Z
# x$ F2 @) j" R
* I& X$ W) d N4 L 尖牙鱼属于金眼鲷目,中文名也叫角高体金眼鲷。它因牙大而得名,它脑袋上左右两颗最大的牙齿简直太大了,以至于造物神不得不在其微型的脑子左右两侧各留出一个“插槽”,以便其大嘴能够合上。相对于其体型来说,它的牙齿可能是海洋鱼类中最大的,因此有些体型比它们庞大的鱼类也成了其盘中餐。; G% C; R3 L; h' r' A' U/ f( d
' i; }. l4 l# I$ a F$ S3 p
: E4 A7 k9 [$ h) u4 a 超大号的犬牙配上肌肉发达的腭,样子看起来深具威胁性,可怕的外表让它得到“食人魔鱼”这样恐怖的英文名字。尽管有凶猛的外表,但它们其实对人类的危害很小甚至没有,也就是在梦里能吓唬吓唬你罢了,因为它们实在太小了,其体长能长到15厘米左右,和其它鱼的大小差不多。
; I) u0 F/ a+ U5 ^8 h$ ^! s( J. j6 K7 H' b" C# c- i# Q* n
9 l; ?( ^6 U# S2 B' K l
)
8 d' j. M. ^( x! T* }8 O- @) @2 Z% _2 Q" d$ A: i0 x3 i+ _
* p# L- Q; n6 ]7 M/ l& { 8.龙鱼0 T6 W3 [4 Z. T' s1 @2 F/ H5 D, W
. K$ v" `/ B! T; M: K
6 b; S+ ~. D- u& M
排名第8位的仍然是恐怖的深海掠食者——龙鱼。龙鱼以其巨大的嘴和尖牙闻名于世,这些特征也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各种“恶魔鱼”所共有的特点。- q; u% \% ]7 L3 W7 U. O$ B& f( f
4 M; g' P, `; O7 U6 `- h8 I: |4 d7 T6 Z
龙鱼性格凶残,眼睛和颌骨几乎组成了其头部的全部结构。其体长大约在半米左右。与它的近亲蝰鱼有所不同的是,它的下颌上长着一个发光的钓饵器,就像一根伸出来的胡须在那里晃来晃去,可以模仿从海面射入的粼粼波光,从而误导那些来自下方深处的捕食性鱼类。这种猎食方式与琵琶鱼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若不是其钓饵器所散发出来的美丽光芒给它平添了几分“姿色”的话,龙鱼应该在这份“恶魔鱼”的榜单上排名更加靠前。
7 |* ]: B4 ~, e+ A4 \% m o( V* p4 D! o# q' T6 j
2 E3 A% t$ G8 B ' p' l* w+ m8 K( }$ J0 |
. r) ?+ _% J7 [- N9 `7 V9.吞噬鳗. x" I& f" q0 a o
这种典型的深海鱼是大洋深处样貌最奇怪的生物之一。体型较大,有资料记载其体长可以长到1.8米。它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它的大嘴,这种鳗鱼没有可以活动的上颌,而巨大的下颌松松垮垮地连在头部,从来不合嘴,当它张大嘴后,可以很轻松地吞下比它还大的动物,由此它在西方得到“伞嘴吞噬者”的名称,而在中文中被叫做“宽咽鱼”。被吞的猎物就如同被鹈鹕吞进的鱼一样被放到下颌的袋子里,所以在西方也有人叫它鹈鹕鳗。这种鳗鱼没有肋骨,它的胃伸缩性非常大,可以撑大放下猎物。不过不要因此误会它以吃大动物为主,其实它最主要的食品还是缓慢游动的小鱼小虾等,吃大餐的时候还是少数。
6 P" x/ e. b- g: X3 Q/ @+ h1 b( v0 B- H; R n
9 m! L0 ^! `4 _* k3 C
)
- x6 t. c4 b0 S2 T* G2 \) m3 F8 |( W/ {! v, u5 B
/ b% v' C6 L$ f1 w2 g/ }+ O' ~. p1 u2 h 10.康吉鳗
% s* M( W( l. {! P6 f: @+ y0 w 排名最后的康吉鳗,外表看上去并不像前面9位那般令人恐怖。不过,介于它庞大的体型(体长可达惊人的3米多)和凶猛的攻击性,我们还是将其排进了前10位。美洲康吉鳗和海鳗都是很着名的凶猛游钓鱼。笨重的脑袋、宽阔的大嘴和强健的牙齿还是具有很大破坏力的。没有人会蠢到愿意与这样的“坏小子”待在一起——除非它是“听话地”躺在我们的餐桌上。2 T# k2 w+ Z9 {(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