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城中有一位裁缝师,名为须摩。须摩家贫如洗,生活非常困苦,只靠着替人缝制衣服维持简单的生计。 * s9 W& A( X4 z
. \5 i6 p. G# h6 r$ x3 f" r
这样子的生活不知过了多久,一天,须摩突然心生感慨:“我这辈子会这么贫穷,都是因为过去不行布施的结果。这样的日子实在太苦了,如果我这一生不努力广修供养,来世只会更加穷困潦倒!”一想到此,须摩打从心底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即使所拥有的东西微薄不已,也都要尽己所能布施供养,以累积福德。
0 X1 H5 B" F! q8 C' e ' _: q, J* y7 _4 c: t8 c
因此,须摩拿着家中仅剩的钱财,到城中买了一些缕线,正巧,在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就看到仪容庄严的佛陀,带领诸大比丘来到城中乞食。须摩心生欢喜,两步并作一步地来到佛陀面前,将手中新买的缕线,以最至诚的心供养给佛陀。慈悲的佛陀接过缕线后,随即在大众前,用这捆线缝补自己衣服上的破洞。此情此景,令须摩感动莫名,于是欢喜地顶礼佛陀,并说了一首偈子: ' `; U" ^7 _4 w5 s6 g
8 V1 E$ X* O: g5 |* F
“所施虽微少,值大良福田,奉施世尊已,誓愿后成佛。 ; S A7 |0 b( N" E
过度群萌类,其数不可量,大威德世尊,当证知此事。” 9 o3 `2 W' s$ W$ ~+ x
; S' u2 j8 a" a; Z9 ?
佛陀为须摩授记,说道:“你因一心至诚供养的功德,来世当得作佛,号为十綖,度脱无量众生。”
6 w: K0 j6 h' m; h5 F6 ]
0 l2 D- c/ s1 e' y 须摩听到佛陀的授记,信心更加坚定,并在佛前发下大愿:“愿此供养功德,于未来世中,为盲冥众生,作其眼目;无依靠者,为作归依;无救护者,为作救护;无解脱者,为作解脱;无安隐者,为作安隐;未入涅槃者,令得涅槃”。 4 A5 Y5 v2 {4 c! d- m) E
# D8 k) u" J$ G6 f* E* H# h( H: G5 x
佛陀面露微笑,霎时五道光芒自佛陀口中绽放,祥光右绕佛身三匝,最后回归于顶门之中。此时阿难请示佛陀:“是什么因缘,让世尊露颜微笑?”佛陀于是将须摩供养缕线,将来必当成佛的因缘告诉大众,诸大比丘听完,心生欢喜,信受奉行。
: k% F( ^$ d1 T9 J, E3 t
& V: \8 }- l+ L Z & A8 n4 u, o4 f% Y3 U+ Y: t
出自佛经:《撰集百缘经·卷一》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