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指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期间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 Q& I0 U6 M9 w- z: @! Z
$ y! R7 w( A, Q8 p( ^ 春季来临,生机盎然,人体为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也活跃起来。祖国医学认为春气通于肝,天人相应,故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方能预防疾病保健康。
" S$ F/ q1 u3 W8 v( V) q. I* s# n2 Y# O9 q# i
精神调摄 B4 y: D+ ~$ n$ t7 p% a4 X
1 g8 }8 ]+ j( J& W' b1 G& ]6 k7 }: ] 肝主升发阳气,喜条达疏泄,恶抑郁。要想肝气顺应自然,首要一条必须重视精神调养,注意心理卫生。如果思虑过度,日夜忧愁不解,则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进而影响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导致疾病滋生。例如,春季精神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原有肝病及高血压的患者在春季会加重或复发。所以,春季尤应重视精神调摄,心情舒畅,切忌愤然恼怒。按照中医理论,怒伤肝,故春季养生必须戒怒。
+ a! I. p V+ @ J) ~% Y( h, h" r. M8 d K4 C" \) A
运动锻炼, O; D* k5 F' P+ a/ N4 e
$ t, v/ K ?2 s( }: w 春天阳气升发,风和日丽,树林、河水边的空气中负氧离子较多,对人体很有利,人们应尽量多到这些地方去活动。在睡眠充足的情况下,还要坚持体育锻炼,参加适量的体力劳动,以舒展筋骨,畅通气血,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春天里,人们常会出现“春困”,表现为精神不振、困乏嗜睡,可以通过运动来予以消除,绝不能贪睡,因为中医认为“久卧伤气”,久睡会造成新陈代谢迟缓,气血循环不畅,筋骨僵硬、脂肪积聚,吸收与运载氧的功能下降,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遂致体质虚弱,病患滋生。 j5 e, d$ X4 a) V
: U6 W/ Q6 @4 n9 h 饮食保养; P: I2 ]) i' y' ^+ p( |
2 g& C3 X& u/ f6 B* [ 春季食补宜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葱、蒜、韭菜是益肝养阳的佳品,菠菜舒肝养血,都宜常吃。大枣性平味甘,养肝健脾,春天可常吃多吃。春季除保肝外,还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硒,多吃富含硒的动、植物,如海鱼、海虾、牛肉、鹌鹑蛋、芝麻、杏仁、枸杞子、豇豆、黄花菜等,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保健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