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g% w. Y& s& _有一天,我在班里表扬了一位同学,说他这个“青翠欲滴”用得好。下一次交上来的作文,几乎每个人都用了“青翠欲滴”:“教室的一角里,有盆青翠欲滴的花”,“爸爸拿起青翠欲滴的玉酒杯”,“她穿上一件绿色的裙子,真是青翠欲滴”……有一个男生居然还写:“我的鼻涕青翠欲滴……”
& [* v3 m+ D3 ]3 ~! o/ h
! \" _6 J6 }/ x 2.
, ?! ]5 x L0 w; b- L2 y* | V* o& ]我的旗下也不乏一些另类写手。有个看来十分文静的女孩子在《最难忘的一件事》中写道:“我的记忆是一只美丽的木匣,打开它,里面放着许多珍珠。每一颗珍珠就是我的一件童年往事。”然后她写了小时侯在乡下姥姥家时如何用尽kuxing将两只鸡折磨致死的故事。接着是:“事情过去很多年了,每当我回想起来,脸上仍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我觉得,这是那些珍珠中最大最璀璨的一颗。”
7 k8 w }6 p8 i0 Z5 p4 `) ^# _' K
$ x Z) [* q- N! z5 @2 ?/ {! o& W1 P
3. 5 `* W2 t& t' g3 y: ], g$ q ~
还有一个男孩写了他养的一只狗,狗后来吃了耗子药,将死去。当他赶到时,“只见小狗瘫在 t1 B* i# `* i* y! F' c! ~
地上抽搐着,用无神的眼睛望着我,好象在说:‘小主人,我就要走了,你就是为了我,也要- j5 c) ~% v: Y; I% z- G3 d
好好学习呀!我的在天之灵也会保佑你每次都考一百分的!’”; {# E& Y8 s: F1 a
; V! m# K, p. r# u, r N
4.
! I' C- L" {5 D1 x- z2 b另一个学生的作文让我不敢给分。一篇四百字的东西,居然每一句都没有丝毫的联系。比如说,第一句是写每天早晨有个大叔在街头卖豆浆,第二句却是公园里划船的人很多,第三句能写到月亮象个鸡蛋黄。所以我怎么看都好象是几十个造句拼起来的,其思维跳跃幅度之大,今日之中国恐怕无人能比。我不允许自己一不小心将一颗后现代派或意识流大师的种子扼杀在摇篮里,因此小心翼翼地给了个“良”。+ O# _; k3 \8 @( E$ r! F
1 z( a( H) T9 J: j% {6 [: |& q w8 r4 W6 {! ~+ f3 r- p0 J
5. % C, i! [) ~" N. k
再有一篇作文名为《挑食》,全文如下:“如果你不爱吃青菜,你就会缺少维生素。如果你不爱吃肉,你就会面黄肌瘦。如果你不爱吃米饭,你就是北方人。如果你不爱吃面,你就会没劲儿。如果你不爱吃鸡腿,你就会跑不动步。如果你不爱吃鸡翅膀,你就不会梳头。如果你不爱吃鸡蛋,你脑子会很笨。如果你不爱喝牛奶,你就长不高个。如果你不爱抽烟,你老婆一定很厉害。如果你不爱喝酒,你酒量肯定小。如果你不爱吃补药,你可能没钱。如果你不爱吃野生动物,那你是个环境保护者。挑食的坏处有很多,你不爱吃什么,就对照前一段。” 3 e! x+ p {& A2 T1 v1 }* _
我对照了半天,发现我居然是个面黄肌瘦、跑不动步、没钱、老婆很厉害的环境保护者。
! t# Z% O3 W- {5 x! r" E( \
- H1 L$ D, n" M" s
4 n4 ?' c6 [+ T( b8 F0 s9 j/ W 6.
" l3 F" {" A- a- ^+ [) z其实我最喜欢的一篇还是《扫墓》,我被作者那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所征服。许多段落我很久以后还能背出:当“一年一度”的“扫墓节”来到祖国神州大地的时候,我们“终于”又可以到烈士陵园去“春游”了。四月五号早晨,“金灿灿”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几朵白云飘在“蓝蓝的”天上,小鸟在我们耳边“唱歌”。我和丁海龙一人背了一包“好吃的”,跟着学校的队伍到郊外去扫墓。到了那里,“人可真多呀”。平时这儿“根本没人来”,今天周围的农民和小贩却都跑出来“摆摊儿”了。我和丁海龙一看,有卖“袜子”的,有卖“发卡”的,有卖“吃的喝的”的,还有卖“半价盗版书”的,丁海龙和我在陵园里“逛了一会儿”,觉得太挤了,就出来“等老师”。
8 z0 Q+ S0 B/ k( _3 y" \5 }; ^“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就每人吃了一盆(疑为错别字,应为“盘”)凉皮。 ) o1 Q/ P& y/ K. Y% _7 {0 `: A
“一盆凉皮”的饭量着实不小,但我的班上还有更能吃的孩子。一天吃三“吨”(顿):一“吨”早饭,一“吨”午饭,还要吃一“吨”晚饭。我疑心他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了,但看到另一个女孩的日记,才明白自己下结论过早,强中还有强中手-- 1 E2 A3 c0 N( [7 D6 J
“我们家周围有好多人养狗,没有一点公德心。今天早晨我刚从家出来,就看见门口有一泡不知哪条野狗拉的屎,
' x% P8 f F; d* c6 O) ~* b大吃了一斤(惊)。”
& B' @% t8 s3 m r: G
8 V+ I1 P/ u1 K, Y( v6 l. T' y/ [* Z' P
7. 6 j# X, ]: m) q
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一学生智商有没有问题,问他“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e# Y+ _4 U) x* W* j5 v. r% A
他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
8 K! V# O9 _% J y" Q“不是。”
# P& J* `% }$ @: U/ i“枪声有多大?”- Y; r* Y$ g7 @2 m9 J x
“80-100分贝。”
' k4 c% s. t( Y ? O“那就是说会震的耳朵疼?”) ]7 T" R* [* H$ P
“是。”
# N( i2 n/ V* N$ ] Q5 a“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i0 i7 X4 r& r: t+ ]
“不犯。”
5 Q0 x9 a+ m G- ^8 @“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 Q, W, i% }! b2 ?“确定。”偶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
# t( Q1 x6 l5 i“没有。”$ F# t% C" @5 ~$ I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3 j; r- @3 I: E( Q" u0 e“没有。”
" U- |* X& \. H; @" w, U$ j“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
3 j" H4 I& i# D: O“没有。”$ ^5 ^9 f! A. X9 \. s: t
“有没有残疾的或饿的飞不动的鸟?”, R9 x8 S8 V2 c0 C
“没有。” E b1 G$ s- ]$ ^4 g/ V
“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0 ]; {( K" W8 r2 g& G6 X
“不算。”
/ g7 w/ C/ |+ Z( r! c1 B& s i“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十只?”
" L' s( W/ W3 V( L0 Q% [' d0 U5 v“没有花,就十只。”
$ y) `; s* h+ h! Z" D9 E2 ]偶已经满脑门是汗,且下课铃响,但他继续问“有没有傻的不怕死的?”, a% {6 w: U" b4 e
“都怕死。”
7 u4 D; D }: l9 h _“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9 S* r6 t" D( ^0 _1 g! k
“不会。”6 E7 d+ w L: w5 G i& D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F2 g3 S. P9 e# _$ a1 P: r
“完全可以。”
0 p. @0 v5 o) I6 l- N- a“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的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老师当即晕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