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温明 于 2010-10-27 19:34 编辑 * p T% c8 t3 a( k* _* _- I, D
lzh456 发表于 2010-10-27 18:19 . ]7 N! P0 n: H7 B7 z
哈哈,很少发现丙肝和性相关,但是如果皮肤黏膜有破裂,相关的病毒性疾病都会传播!临床上丙肝的传播主要是 ...
6 V3 J& l& c! F; ^0 n1 w
4 g' Y" Y ^" B. G 你是否了解# t" a' w$ S/ @9 Q* u D M! N* i
国内通过性行为传染艾滋病人中合并乙肝和丙肝人群的数量( I e+ l! M* O& X' X. T5 c
建议你找疾控或者感染科医生问问; e, O s" }, S* J. }
) N8 b/ J2 P- d/ v) v请你面对此问题时严谨点,否则会误导人; |! D Z- K$ I t! I8 H
, y! `. C, H) U- w& S* }3 k- }& k
传播途径
- D( N0 P( w6 d; r \ 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但由于体液中HCV含量较少,且为RNA病毒,外界抵抗力较低,其传播方式较乙型肝炎局限,传染力也较乙肝病毒为弱。主要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 : T! C- l( d: B+ g6 e
(1)输血及血制品传播:曾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输血后肝炎70%以上是丙型肝炎。随着筛查方法的改善,此传播方式已得到明显控制,但抗HCV阴性的HCV携带供血员尚不能筛除,输血仍有传播丙型肝炎的可能,特别是反复输血、血制品者。2 j$ \1 u2 f4 I6 t4 z# z6 T4 J
(2)注射、针刺、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传播:国内报道80%以上静脉毒瘾者为抗HCV阳性。血液透析者及骨髓移植者亦是高危人群。
' {8 s# \# J9 D; [& U(3)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散发的HCV感染者中约40%无明显的输血及血制品、注射史,称为社区获得性,其中的大部分由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 |: Z4 C/ ], z# ~(4)性传播:精液和唾液中存在HCV,性接触传播不容忽视。多个性伴侣及同性爱者属高危人群。
7 r/ |5 o' t# f(5)母婴传播:母亲为HCV感染者的婴儿,感染HCV的几率约10%。 ) _& E# `# s9 \: G1 d$ O- o
(6)其他:清毒操作不严格的拔牙、刺青、打耳洞、修面及扦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