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25 22: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35、人之为人,总要成为人们所不可少之人。若庸庸碌碌,可有可无,是谓醉生梦死,污秽天壤,虽富贵不足齿也。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 v8 ?6 ?: Y8 i: O4 K$ y6 a. z' x/ w7 K# c8 \' _
36、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雄浑,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8 T4 a2 S* m' \4 C ^5 P
% t! T# L( W. c, ~' M1 N0 O- `0 ? 37、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 u' O2 d# ~* C: |9 O5 \' f) \9 Q% R0 t! q5 |3 C2 k7 E+ D" Q
38、欲心正炽时,一念着病,兴似寒冰。利心正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 L: B& o# }. `0 y3 k
0 g3 p# p* \# n' c 39、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l+ y! G* `# `3 q! [
0 G( G# w9 _* Z3 T; I/ f3 |; x6 q 40、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花处处开;不能转物砖磨镜,泥牛入海不回头。% y# r- R7 c( n6 Z, d4 M' z S. j
9 f. \$ ]7 t( L9 o# L3 W# y6 | 41、什么是佛弟子应具有性格:要怀抱出世的思想,要具备远离欲染的决心,要拥有忍让的气度,要呈现喜好寂静、不乐喧闹的风格,要含存宁愿自己吃亏,诚厚待人的美德。
1 r3 L$ Y% i" N/ ?0 J2 Q* B; i: l) N8 I. |/ \. _
42、什么是佛弟子应具有的情操:佛教的情操是讲究无偿的奉献,默默的牺牲。譬如释迦世尊在因地修行时,往往为了救护生灵,而牺牲自己的生命。那些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故事皆说明佛陀的慈悲心怀;佛陀自己除躬行实践慈悲救拔众生倒悬之苦外,并且时时教诫弟子要牺牲自我,利益他人。佛教这种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的思想,恰与世欲只知从他人之处获取,不肯付出些微的观念格格不入。但这恰好证明了佛法的伟大。8 D- m4 Y4 v M! \% r. n1 y m
2 F& m7 [% |0 U3 D$ w
43、佛陀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最显著的相异点,乃在于凡人以贪欲为快乐,而佛陀以贪欲为痛苦渊薮。在已觉悟的佛陀看来,世间的声誉利养,就像臭秽一样不值得去贪求。
+ C3 i# _& T3 l6 B: m/ x# l2 G8 v" g" B: q' ^" D0 l$ }! z
佛陀的性格喜欢去追求理想,他所希望达到的,是追求到一个没有衰老现象,没有疾病痛苦、没有死亡恐怖,一切都至善至美、最真最圣的清净世界,常乐我净的境界。佛陀为了寻找这个无争无苦的理想世界,因此发起四弘誓愿: ]9 r- l* r# n% f
+ }" L( n% R# [5 b 以无比的慈悲心化度一切顽强的众生。% e% v d" O3 m7 X
: m' d; C( s, N
以坚韧的勇猛心断除一切障道的烦恼,# h0 T& i0 o% l
6 h# h' n/ T" h. y 以不懈的精进心学习一切趋道的法门,
+ ~: F' \: }& }9 a q/ ]
. l4 T% Y& l* e& K 以无上的菩提心成就至极圆满的佛道。
% S% y. V8 A+ X/ r c* k
' W, f* F# C8 }( B 佛陀这一切异乎常人的性格情操,使他成为众生的慈父,救护世间的伟大世尊。
# X; N* y+ e. ^- ~7 Z0 ]" s+ d+ a8 N; N4 M7 L: [
44、太虚大师赞佛题词: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e$ r( r# z( n( \+ |% A# Z
+ G, ]. }. ~: y m' Y3 R7 e. ^
45、怎样做一个住寺院的现代僧人:(一)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大众第一,自己第二。事业第一,自己第二;佛教第一,自己第二。国家第一、自己第二。(二)先入世而后出世,先度生而后度死,先生活而后生死,先缩小而后扩大。(三)不私收徒众、不私蓄金钱、不私建场所、不私交信施。(四)不私自募化,不私自请托、置产业,不私造饮食。(五)要有佛教情操(即佛教性格、佛教仪表)。 要有出于天性的牺牲奉献、忍耐慈悲、公正无私、诚恳淳朴的修养。要谛信因果,要具有惭愧的美德。
9 K% c3 w. c) N4 m/ w% p0 o+ W3 _/ D) n. t9 O% p
46、佛教对待人接物的态度:人生立身处世,自净三业为宗。思想言语行动,纯净至善积功。净心利他为善,损人利己恶冲。心灵美好表现,破我破私最尊。恶口畏如夏日,美言暖如春风。遵纪守法处世,光明磊落为人。谦虚礼貌平易,不可骄傲凌人,不可逞强逞霸,不可厉色高声。慈悲体贴大量,不可抑人自尊。不可诲淫诲盗,不可夸富夸能,不可强词夺理,不可缺忍动嗔。不可吝啬刻薄,不可养娇处尊。对己严肃不苛,处处宽厚待人,惭愧做人基础,人贵自知之明。积极献身社会,报答回向四恩。处处利人利己,自然祸去福临。
6 n$ z# T! u; j; n& b6 Y6 K V; i( h7 `, n) J+ T) c# v
47、佛教讲究忏悔是我们生活里时刻不可缺少的美德。忏悔像清水一样,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忏悔像船筏一样,可以运载我们到涅槃解脱的彼岸。忏悔像明灯一样,能照破黑暗与光明。忏悔像城墙一样,可以摄护身心。忏悔像桥梁一样,可以通往成佛之道。忏悔像衣服一样,可以庄严美化心灵。忏悔认罪,第一要有涤瑕荡垢的决心;第二要有祛恶向善的方法;第三要有净化身心的力量。) L j# z% C) b- B2 ^1 g+ {
2 R) i4 |8 K, m/ p
48、嫉妒别人的才能,诋毁别人的成就,恰恰暴露了自己的自私无能。
2 X N9 l/ S$ J, U( F/ O0 L" z; x+ H" a: T: n5 ?) N, I9 m
49、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 d1 b8 M) Y4 r: X/ W" R9 N6 {0 Z
, }: j9 I5 H9 `! U5 v$ u 50、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6 j7 N: Q1 G3 h
. T. v* s3 t- l
51、人若近贤良,譬如一张纸,以纸包麝香,因香而得香。人若近邪友,譬如一枝柳,以柳贯鱼鳖,因臭而得臭。
1 I: t9 t# r- s3 K5 \& y$ X
+ Q5 ?& a6 m, a 52、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V8 O% j& I! t3 q2 j6 e
0 n8 l- l( }, V4 X5 J1 ^( q
53、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将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他永远是个奴隶。& I5 W; ?* X# _4 t ?
" `& v* v. m; I% P7 C+ |8 c' s 54、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当知定心是解脱之本,净意是进修之基。
6 u* g- L) j) D/ }: W
3 J5 s2 P& n( r( J, L 55、调养怒中气,随防顺口言,留心忙里错,爱惜有时钱。/ i7 S) F# G4 q0 I3 [
2 v, t) u- {9 O% t- N
56、责人时,须想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律己时,须想着细行不矜难成大器。
6 W# h, q. ]) B) k4 s* N. i4 ^% g( |# N6 {2 l
57、人若开口便刻薄尖酸、好议论人者,不惟无福,且亦无寿。
* K* F( s1 p( q O3 ]2 L+ v6 h1 Q" p1 p: g P8 ]1 F$ c
58、平坦的道路好走,却磨炼不了意志;浅显的知识易学,却发现不了秘奥。! R! `6 M9 |! k4 J# b4 F+ k
% p2 U0 X% A) L3 c4 ]
59、在悲伤的时刻,不能忘记信念;在最幸福的时刻,不能忘记人生有坎坷。+ ~0 q3 N1 n4 y) X2 v4 a- j l; J
1 O( o, f% Q% ~8 M$ N- k$ r 60、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线的风筝,只会在空中东摇西晃,最后必然丧失信心,失去前途。
' @, | a) Z" W, u( {% n& T! L+ P5 ?* R( m
61、平坦的道路,容易使人放肆而疏忽;艰难的曲径,却常常使人振作而谨慎。
! a- A- d. u3 n0 _! P7 ^' W! t0 G L, A. q0 v. H
62、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自己。# T# b0 z8 f& d7 o O
9 `+ X' s8 ], F9 v: P 63、太阳的伟大,在于它永远消耗自己,无偿地供给万物以光和热。, o! E- K% @- q. P, D. H' P) [" ]
1 A9 Y% p0 W O9 x8 P$ Z, d3 f R" H 64、希望,会使你的生活多姿多彩。奢望,将使你的命运越变越坏。2 G! e }& h% l1 m# A
6 i# h; M- e( n" \! {' o; m) H# \ 65、你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但愿你首先能吃得起苦。
* V2 a3 @% S' a* E: {$ ]' |
8 t) _) w/ y0 i7 p 66、从风雨中熬出来的幼苗,要比温室里的嫩芽更能经受住自然界的考验。
2 R( ~( U( G B7 d/ G0 r9 k
% l1 ]* w6 Q1 M: ?6 w6 S2 F/ [ 67、谦虚的人常思己过,骄傲的人只论他非。$ e" ~2 u6 x2 z2 T7 |1 V( [- f0 Y
7 S2 d# B( r% V) A9 u! U6 F
68、人生应该像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b0 K) W5 O4 a0 @/ v3 a
( ]1 c, d5 M/ D& [; z8 ~" p
69、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大罪最难得一个悔字。
$ }& a/ e3 D8 t2 f3 d% j" }( b/ E$ @% p
70、一个人最壮丽的是青春、最美好的是善意、最有价值的是人品、最长寿的是精神。2 } e y3 U& c" f
+ ?! s7 {9 k: `: ^ 71、建立如法僧团,以戒为师,简约朴素“六和”生活(身和同居、口和无争,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使正法久住,是僧伽的崇高职责!2 u* i. f% I# L" M' H
2 x; i# k6 }' W* x- w8 J! I& V 72、要建立好寺院的道风和学风!自初发心,以至成佛,恒以转迷为悟为最大事业。
& c* }3 @; F" B: e: s) w9 O8 ?3 f* P1 @0 F' r% j( u
73、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首先会遭到不幸。
: t+ X; _) G9 r9 V6 d" V( L: q
74、不迁怒:富贵之人,气量或小,每因拂意,忿怒牢骚,迁怒无益,自他烦恼。海涵宽恕,是无价宝。
8 H6 ^+ a/ x& `: H% Y
! { V( k; r3 o 75、不偏见:人有小智,未闻大道,每执己见,以为最妙,坐井观天,所睹者小。若登高山,见自了了。; @- b3 j% ]+ }& H; K, T
2 r9 w% `1 e/ Z.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