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万万请先注意!不要轻毁任何法门和法师!3 q, E" i" ~* U$ [# j
( S/ n3 e) A$ x
; T; a- s. m9 B! i( y( J
# R# A1 v2 V8 a
* _- @) \: w8 F
& j% [7 e( i$ u: W1. 达真堪布 开示:
" L* g, v5 z% R2 i, Q0 G$ \4 b' u/ ?5 N& c$ P, v2 ]* t
什么是谤法罪?怎样消除谤法罪? j1 A6 _ ~; }* d2 a
% A& d' E1 W' Y6 C! ]9 R5 Z
4 I8 Y! k1 l- N# C
7 e9 h+ c7 j; w: Y$ V) E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具足四个条件,远离两种违缘。两种违缘一个是五无间罪,另一个是谤法罪。请问什么是谤法罪,怎样消除谤法罪?9 Y! _- `0 B' G# j* _3 z% [% H
上师解答:无论是显宗、密宗,大乘、小乘,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说的,都是解脱的方法。不能说任何有关佛法不好的话,若是说了就是犯了谤法罪。心里对不同的法门有分别、执着,相互攀比、排斥,认为这个法门不好,那个法门不是正法,也都属于是谤法罪。谤法的罪过非常严重;犯了谤法罪的人念佛念得再多再好,也不能往生。/ T$ a7 J4 Q' d% g- l
! |# U% z& k8 r1 p1 d0 {
7 V% e7 p: ` x9 \4 z- c& ` z 具足四种对治力而修持金刚萨垛除障法,能够清净、消除谤法罪。还有,经常修持“请转XX”的修法,就是经常在心里观想、默念、祈请诸佛菩萨辗转法轮,讲经说法,这样也能消除谤法罪。
2 J5 ]. V& c" G# ?1 P
; L2 s' ^/ [0 m+ C2 c1 K& \
, c5 q* N( Z q# f$ |: Z V" F
; o0 q% \8 F6 S3 @3 D& \) Y7 h2.净空老法师开示:不可自赞毁他
5 ]6 K! v* {0 w* ^! `/ M
; i- y3 Y$ @0 H; e N0 H0 _5 y # K$ P9 O, d( V" ]3 \4 ~6 i# L
7 F* X) N4 S/ K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自赞叹於他毁呰。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6 A. b1 H. b) K, d! e2 e; T( _2 t- u7 ] Z( V* d$ w# u
自赞毁他,这也是我们常常犯的毛病,学佛也不例外。我们今天学的是净土法门,觉得净土法门第一殊胜,其他法门都比不上,这些话就是犯了自赞毁他。可是这些话我们在经典上也看到,佛有时候也说,祖师大德也常常讲,那是他有特别的用意,勉励修学这一个法门的同修。但是在外面决定不说,特别是对於不同宗派法门的道场更不可以说。因为众生的根性不相同,他是学襌根性的,他参襌,他有成就,他念佛不能成就。就像病人一样,他得的病不一样,因此他服的药不相同。但是药服下去之後,他的病就好了,药到病除,这就是真实的利益,真实的效果。这是我们学佛人应当要懂得的常识。
# u+ B7 L6 |! u, e5 r/ I7 k; m: ~9 j0 ^' T0 M# u
我们遇到学襌的人,我们一定要赞叹参襌。遇到学教的人,一定要赞叹学教,勉励他、帮助他,这才对!绝不能毁谤,那就错了。你说襌不好,襌是释迦牟尼佛传的,那你不是谤佛!既谤佛,必定谤法,也毁谤参襌的这些人,你是谤佛、谤法、谤僧。你毁谤三宝,佛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这是我们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绝不犯自赞毁他。 ; G" V+ E' ^6 n- j+ q3 Y6 S" G
4 ?3 U# }2 U) |6 E2 x3 ~
——选自《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记 》
, F O3 D/ K# X: G/ ]
* Z$ n2 }- A* z5 }$ B: E
" w* {/ ~; \& {
. k2 |9 v% _. A0 K. d" K 3.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
+ V# X! i1 p' r# N9 x9 y0 c3 j% [$ v/ f/ @8 f& R
为何必须恭敬不持戒修行的僧人?
' G1 I ~# A! P+ x. e( E4 F3 I( l& ~0 m& M7 Y
或许有些居士疑问:为何必须恭敬不持戒修行的僧人? {' m7 J3 f' s+ c
- Q# P5 D( h& f* b$ g! F
) Z; E, h& y4 P' i. e3 m# q4 x
以下引一段精辟的对话来解除疑惑: & X" l$ y# N* b
]9 r/ A% q& S7 R' @6 R) h2 ^ 有一次,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
9 |$ J7 t! r9 V. W/ U 大师开示说:
2 z1 J/ [) c' O% l“ 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
: f; p3 |( U2 F: o7 [ 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
2 J& t) Y0 y' l5 y4 `9 A) c 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
* H. G3 H; f1 l 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 4 w: [* r( \- F% ` Y. C: C' Q" m+ f) g
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
y; y' [% ^- q5 y5 F7 F0 ]: C 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
) W1 X' l% U3 \! f2 t+ r/ x
, P" z: r% n* I5 O7 F; Q 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说:“我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应如同见佛一般。” % }9 Z( T4 z0 C& \
0 ]4 z# k" j6 k$ k7 n
: O9 j7 O2 o$ m8 y O& {) _
以下,再引经论佛语说明不能轻毁出家僧众与沙门相:
) @! Q2 z/ k9 y N 佛曾经说:任何众生如果对身披袈裟的比丘产生恶心,因为是对三世诸佛、缘觉阿罗汉、三世圣者产生恶心的缘故,将会成熟无量恶业果报。经中说:“纵有持戒破戒,若长若幼,皆须深敬,不得轻慢,若违斯旨,必获重罪。”纵然有持戒而破戒的出家人,不论他是年长还是年幼,都必须恭敬,不能轻慢,否则必定会造下严重的罪业。 / o; x! ]" Q3 \! H* I
6 o- B, w9 K0 j; S% V( d; B
《地藏十轮经》说:“当观如是过去罗刹,虽受无暇饿鬼趣身,吸人精气,饮血啖肉,恶心炽盛,无有慈悲,而见无戒剃除须发,以片袈裟挂于其颈者,即便右绕尊重顶礼,恭敬赞颂,无损害心。(罗刹虽然曾受生过无暇的饿鬼身,吸人的精气,以血肉为食,恶心炽盛,没有慈愍,但是他们见到没有戒律、剃除须发、以一片袈裟挂在颈上的人,就会右绕、尊重顶礼、恭敬赞颂,而没有损害之心。)然未来世,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心怀毒恶,无有慈愍,造罪过于药叉罗刹,愚疑傲慢,断灭善根。于皈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剃除须发、披服袈裟诸弟子所,不生恭敬,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若闭牢狱,乃至断命。(但是末法时代的宰官、居士等人,心中怀有毒恶,没有慈悲,造罪比药叉、罗刹鬼还要深重,他们愚痴、怀疑、傲慢、断灭善根,对皈依我的教法而出家之僧人,或者是法器,或者是非法器,剃除须发、身穿袈裟的出家弟子,他们不产生恭敬,反而恼乱、呵斥、辱骂,或者以鞭杖等抽打,或者关闭在牢狱当中乃至断命。)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之所远离,决定当生无间地狱。(这样毁辱僧众,是对三世诸佛犯极大罪业,断灭自己的善根,焚烧自相续,为一切智者所远离,决定将会转生无间地狱。)
& S4 x# ?5 Y: t3 m9 y# z
* C2 O! `1 E: Q- P; U 2 U6 u1 t8 W* g
u. ^4 |% ^$ P4 N% i/ J2 p节选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第三册 " I/ k/ N( Q% ? v# C
# U" w& z7 v: b' ^; r
; ]! M5 i2 L* Y; R1 P( m
/ q1 F- t5 c2 F- G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