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值初春,万物复苏,阳生生发,为大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这个时期人们普遍感觉困倦乏力,就是通常说的“春困”。这个时候,喝上一杯浓浓的花茶,不仅芳香扑鼻,还能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影响。因为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 * R4 L G) {! i$ \3 |; ~
古方中医提醒您:茉莉花茶因其独特的芳香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也广受赞誉。宋代诗人江奎的《茉莉》赞曰:“他年我若修花使,列做人间第一香。”
6 v5 S& ~! n; p4 @ 你该了解的花茶
9 E' g# O1 z e 茉莉花茶,又叫香片,是用绿茶茶坯与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在茶叶分类中,茉莉花茶仍属于绿茶。茉莉花茶在绿茶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特别是高级茉莉花茶在加工的过程中其内质发生一定的理化作用,如: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茶单宁在水湿条件下的分解,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能减弱喝绿茶时的涩感,功能有所变化,其滋味鲜浓醇厚、更易上口,这也是北方喜爱喝茉莉花茶的原因的之一。茉莉花茶除了具备绿茶的保健功效外,还具有茉莉花的若干特效。茉莉花茶有“去寒邪、助理郁”是春季饮茶之首选。
/ |) y! X2 t4 P* }) ?9 W 花茶的窨制传统工艺程序:玉兰花打底、茶胚与茉莉鲜花拼和、堆窨、通花、收堆和起花、烘焙、冷却、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
* \0 m2 z4 j: q: ` 具体泡饮程序如下' |& R3 q9 D" H, ], D! P
备具:一般选用白色的有盖瓷杯或盖碗(配有茶碗、碗盖和茶托),如冲泡特种工艺造型茉莉花茶和高级茉莉花茶,为提高艺术欣赏价值,应采用玻璃盖杯的。
( m$ [, u: d1 x6 n; H 烫盏:就是将茶盏置于茶盘,用沸水高冲茶盏、茶托,再将盖浸入盛沸水的茶盏转动,然后去水,主要用于清洁茶具。
7 s" O( m# l6 d& P8 }1 O: z& Q' k 置茶:用茶匙轻轻将茉莉花茶从贮茶罐中取出,按需分别置入茶盏。用量结合各人的口味按需增减。
8 ?3 x, v9 ~/ S3 I* b! w 冲泡:冲泡茉莉花茶时,头泡应低注,冲泡壶口紧靠茶杯,直接注于茶叶上,使香味缓缓浸出;二泡采中斟,壶口稍离杯口注入沸水,使茶水交融;三泡采用高冲,壶口离茶杯口稍远冲入沸水,使茶叶翻滚,茶汤回荡,花香飘溢。一般冲水至八分满为止,冲后立即加盖,以保茶香。
y1 {6 e& x0 O" P) g3 x, o 闻香:茉莉花茶经冲泡静置片刻后,即可提起茶盏,揭开杯盖一侧,用鼻闻香,顿觉芬芳扑鼻而来。有兴趣者,还可凑着香气作深呼吸状,以充分领略香气对人的愉悦之感,人称“鼻品”。" ?9 o. q+ g) H) f# w6 \
品饮:经闻香后,待茶汤稍凉适口时,小口喝入,并将茶汤在口中稍事停留,以口吸气、鼻呼气相配合的动作,使茶汤在舌面上往返流动6次,充分与味蕾接触,品尝茶叶和香气后再咽下,这叫“口品”。所以民间对饮茉莉花茶有“一口为喝,三口为品”之说。
; J9 v3 I2 Q" N! U/ }/ s( e$ S8 |( G5 T 欣赏:特种工艺造型茉莉花茶和高级茉莉花茶泡在玻璃杯中,在品其香气和滋味的同时可欣赏其在杯中优美的舞姿。或上下沉浮、翩翩起舞;或如春笋出土、银枪林立;或如菊花绽放,令人心旷神怡。
4 G4 e" r$ p- U/ [% [9 ~ 如何选购茉莉花茶
+ l4 E2 {7 ?# P3 Q8 J4 A! a 选购茉莉花茶时,先看其外观。一般特种茉莉花茶原料嫩度好,芽毫显露。普通的茉莉花茶原料嫩度较差,条形松,且不够匀整。
- Y: L/ T( N# {- U$ u2 t8 b/ c% R, c4 u 选购茉莉花茶时尽可能坐下来品品。有条件的话,应尽量冲泡一下,通过冲泡能使茉莉花茶的品质得以充分展示。进而闻嗅香气、察看汤色、品尝滋味;冲泡5次以后好坏就显现了。优质的茉莉花茶冲泡五次以上,依然花香浓郁,而低廉的花茶3次冲泡后就淡而无味了。
& E# H! ?5 k) {7 i- U; w9 _ 茉莉花茶的香气主要是鲜灵度、浓度和纯度。鲜灵度是指花香,仿似盛开的茉莉花香;浓度是指花茶香气的持久性和耐泡度;纯度是指花香、茶香的纯正度,是否有其他异杂气味。高档花茶比较强调鲜灵度,一般用高品质的茶坯经精细的、多窨次的窨花工艺,制出的花茶鲜灵度、浓度都好,香气鲜灵浓郁芬芳,且花香持久性和耐泡度很好。第一、泡热嗅最易辨认异劣气,鉴别香气的纯度。如有陈霉、烟焦等异劣气味则为香气不纯。第二、泡辨别香气持久性和耐泡度,若第二泡花香浓度仍表现突出,说明该茶耐泡、持久,这种茶在窨花时往往是多窨次、下花量足才具有的底香。
6 a# E6 X, v! C, | 茉莉花茶的汤色应以黄而明亮为佳,若深暗泛红,往往是品质有弊病的表现,如茶叶陈化、窨花时闷堆太久、烘干不及时等都会影响汤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