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472|回复: 1

韩寒:马上会跌,跌破一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5 14: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 D- n# ]) l) w7 j
马上会跌,跌破一千
- X+ J/ X* X6 m$ w
$ {' a6 I2 B: I& x
5 b+ P1 h  I' [4 R" Q7 J- u% [! E' `6 m2 e0 V, w2 P8 j& S
最近我发现我钱包里老是没有钱,吃饭的时候掏出来只剩下几张十块,好在一碗面还能买。我开始思考,我一般出门都会往钱包里放个一千多块钱,何以呢。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加满一次油需要六百,几个朋友一起随便吃个饭在花掉两三百,来回高速公路花去五十,在不给自己买任何东西的情况下,一千块就差不多了。
* Q5 @1 m" G+ D( B) G  A1 b  L5 J0 C

4 D) Z* K1 B) D. z3 ?9 w6 ?  V
0 i) V5 f" P! i# c我不由感叹,那些收入两三千的朋友们,在这个城市里是如何生活的,当然你可以说他们不用加油,但毕竟你要过三十天日子,还要住。这个城市的大部分设施都不属于他们,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看,好在我府慈悲,看城市并不需要缴养眼税。0 C6 D5 W! D" k' I
  S* o/ }. k+ j" L8 p+ u
) B' Y* j6 p8 Q+ w4 j9 q! \
% F8 ^5 {& i4 d
回去的路上,我便开始回想。记得2000年,我刚出版第一本书,当时买了一台富康,因为那时只有富康桑塔纳和捷达,富康显得最动感时尚。当时还没有时尚这个词。唯一的遗憾就是名字土气了一点。当时油价3元,加满一箱油1百多,我出门带1000的习惯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这点钱已经够我开到欧洲了。当时父母要我买房子,并不是因为要改善居住条件,也不是因为要投资炒楼,而是因为当时上海市房地产低迷,于是政府出台一个政策,购买商品房,退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当时上海郊区的房价几百到一千元,市中心三千元,我说,这房价太贵了,太不合理了,市中心三千元一米,买一百平要三十万,老百姓要干十多年才能买得起房子,这是虚高的。干五年,买个一百平的房子,才是合理的。房价虚高了一倍。不能买。马上会跌,跌破一千。, H. w" A( l8 d2 J$ M# z
7 G) ~# o3 @9 ^. T& Y- U

. q7 Q6 L& D$ P. u& W7 h/ A6 K! c, y/ ^
后来我去了一次香港,觉得香港太贵了,怎么吃一个盖浇饭要四五十港币,当时港币和人民币是1比1.2左右,我在香港打了一次车,花了一百多人民币,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一问香港的房价,都要几万元一米,酒店都要上千元一天,回到上海,身心舒畅。
% B$ g5 s* t" R" O; D9 g% a+ s/ t5 I& s( L( a& D7 [
" t6 d1 N! J% u. M) I/ Z4 {" ?+ w
' u) k5 A: U1 F' V/ C1 z. }
2001年,我去了北京。我在望京租了一个房子,两室两厅两卫,房租一千多。当时版税都去练车改车了,差点连房子都没租起。后来终于积下五万块,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当时房价是3800,我买了六十平,首付五万,月供一千二。房子位于管庄,名字很洋气,叫柏林爱乐。每天需要走京通高速从双桥出口下,令我疑惑的是,为什么这个房子是朝阳区的,但是我开车去通县狗市只要五分钟,而去朝阳公园却要半小时。但是很快,我发现,京通高速走到头连着就是长安街。于是,我很简约的告诉我父母,我住在长安街沿线。乡亲们又是一顿乱传,等我回老家,他们都羡慕的问我,听说你住在天安门边上,见到过国家领导人么?我说,我虽然不常见到,但我常嗅到,每当京通高速不通了以后,我就知道国家领导人要出来了,放行以后,我就能嗅嗅他们十几分钟前经过的尾气。7 u( V! j9 f" d) z' Y; ?2 W
3 ^: t0 b" g' ^. H. k) G4 G
2 O) Y+ {, r' ?' u0 k" k
: K$ S2 @" ]/ D0 W
当时的油价还是三块多。我对朋友说,油价太贵了,得跌到一块才合理。要不然老百姓一个月工资就加几箱油,不合理。当时北京新源里都是站街的失足妇女,一失足只需要一百五十元,失足一夜两百元。
5 J  G1 D% l& ~. w5 n4 `! e) {: @1 L' W* c' }/ j* d" E* f
' ~5 g4 Z1 S; t7 @6 v3 ]: D! u
  i1 s8 b! j! x; l
后来,由于我在北京迷失了,而且再迷失下去也要失足了,我就回到了上海。到了松江,租了一个房子,两室两厅两卫,租金三千元。当时油价四块多,我对朋友说,如果油价突破了五块,按照老百姓现在的收入,就是个大笑话。当时松江还没有一个五星酒店,我租在开元新都,一个新的小区,在大学城的对面。当时那里房价五千。朋友说,你买一个房子吧,但当时我实在买不起房子,我经过松江新城区密密麻麻的新楼盘,销售率是百分之一百,入住率是百分之一,我对朋友说,这里肯定要崩盘,这么多房子,哪有这么多人去住啊,五千一平方,就是个大笑话,按照老百姓现在的收入,得工作二十年才能买套两居室,等着吧,松江新城区迟早跌破一千,我预计五百元一平,到时候我再十万块钱买两百平。朋友说,你说的一向有道理,我现在买就砸在手里了,我要憋着。谢谢你给我的启发。2 t: J7 e/ z, I, O

+ i- {/ P. Y4 L; C   x; r- r( |5 u( G% J/ P  x

( `4 `7 I2 K. P8 p
3 z: z2 w. K! M8 w5 T" g; D. A" i- L' w6 M4 _4 I
  b% g5 K+ o0 r; d, X* }- t+ b

3 p5 _3 U8 z  a1 b. M% y后来我给父母买了一个房子,当时在金山区朱泾镇,我贷款买了一个三居室,至今我依然非常喜欢那套房子,虽然不大,但是非常工整。当时房价是三四千,花了我所有的积蓄。房子楼下就是洗头的,洗头一次十元,洗车一次五元,打飞机三十元。当时我已经几乎停止写作,赛车刚刚起步,过了最苦的日子,进了全国最好的车队当主力车手,年薪八万元,但因为经常不幸获得第四名,奖金就没有,一年也有个十万多的收入。加上以前有些版税,我也很满意那样的生活,就是觉得这房子买的时候遇到了最高峰,以后肯定会跌进一千以内。不过让家人早些住的舒服点也是值得。我当时都忘了北京有个小房子,我在想,那破地方估计快跌破一千了吧。不去想省的烦心。- Q4 x! ~3 P5 v8 O- {

) I  Z& b  _# |* q& T: ~) x8 w
7 j% k0 l% V8 k/ F+ G" O  e) ^9 u1 m
当年发生惊人事件,油价突破了五元。我想,这得游行了吧。当然,我错了。国民们真的很好,统治者如果能摊上中国,那真是莫大的福气。! \- ]* r) b; g* i

. ?. d3 d! `4 |  u5 p# [& J+ v+ x
9 G8 w5 u" ]1 n6 _- F( |# w, Q( S; ~4 N% t

" F, y- y; |% U" s* ]  j3 o6 T7 `, J- c7 x& L

9 q; V( `0 V8 w+ w0 `$ C% h" c$ s) W" W- ?& v6 T

) Y3 w2 t6 T( E& g' F8 j- O4 T' I+ E+ e; F9 K* h# M* a# G

: k" H' r5 T0 Y4 {6 N& \$ M) [3 k% u
后来就是一长串的省略号,就不细说了。那个要憋着的朋友我也再没见着。我的跌破一千的预言也时常被各种朋友们提起,有一天一个朋友说,你丫的直觉太准了,真的跌破一千了,不过不是楼市,是股市。我不炒股,但知道个大概,我说,什么,股市跌成三位数了?朋友说,是啊。我说,哦,你最近忙什么呢。朋友说,我一直相信你的老百姓买不起就是硬道理,楼市必然跌破一千的理论,于是我就去炒股了。% w/ U( j- F3 i  P

0 U. Y3 B9 m' [8 f% \1 V0 L1 ] ' u: e3 F# F- p2 ]3 ?0 [/ C
5 a, |+ R& K" Y9 x3 ~

$ r  y  o' [  `) z& k
9 ^2 O! Q7 |: j. `* O
4 o* s% m3 U1 J2 M* e% Z0 q9 p% h% t, T. H( V& [% K! I  u
到了今天,油价已经在接近十元了。我觉得油价应该更高,高到让那些不顾大局不顾领导利益动不动要自焚的刁民们连一升汽油都买不起,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这类事件的发生,而房价也应该更高,高到根本就够不着,这样才能让那些非要房子不可的姑娘们都嫁给有钱人,保障我国的年轻男人一心创业,心无杂念,身无压力。税率也应该更高,个人所得税百分之八十,不光买房子要交房产税,生孩子还要交产房税,政府破坏环境以后老百姓要交纳环境保护税,赚了要交利润税,亏了要交经验税,死人要交遗产税,壮丁要交遗精税,男人要交睡人税,女人要交被睡税,至于为什么这样更好,反正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小时候墙上就写着,纳税光荣。能把字用红色写在墙上那么大而且不被擦掉的,都是不能惹的。$ |# X  C! D4 Z: Z8 H

/ x0 T+ w0 W$ z, X* V: [, ? 5 e- G3 @6 C9 t8 O
. x$ S' z5 w) D- K' M2 a) F) @6 @

. t. s( z% t; k1 Z& d# S2 {. a- c7 {* }
$ }& P' Y0 ]5 T+ x

$ I: \$ U, n2 |至于我,还是习惯了揣着一千块钱出门,只是前几天去了一次香港,觉得那里物价怎么这么便宜。今天去肯德基,买了一个甜筒,给了两块钱,服务员说,三块。可能是肯德基麦当劳涨的少,我还停留在汉堡十元的年代里。但是有一个喜讯,在房价油价电费水费齐涨的今天,终于有一样政府收费项目减价了,而且一减就减去了将近一半的价格,而那些涨价的项目往往每次只涨一两成,说明政府该大方的地方还是很大方的——登记结婚从9元降到了5元,也就是说,如果你一辈子结婚三次,政府为你省去了足足十二块。谢谢。8 C" q4 A: v( x& @- i/ I,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发表于 2011-2-25 22: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说了,怕说多了会被和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7-18 00:58 , Processed in 0.06559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