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8-2 15: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军校里,每天的安排是满满的,早晚都闲不着。早上6点起床,三分钟内结合完毕,然后到大操场出早操半个小时。完毕后回宿舍洗漱、收拾整理内务卫生,7:20开饭,8:00上课。下午4:30体能训练,5:30开饭,6:30读报,7:00看新闻联播,8:00上晚自习,10点熄灯。周三晚上集体看电影,周六晚上自由活动,周日休息。
$ s$ A! D7 J$ p9 M' E6 h: E6 e% A# ?* H, \
日子在有序、单调中匆匆度过,一学期转眼到了期末。由于身边没有牵扯感情的人和事,我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学习和训练上。课程一科科结束,我的文化课、军事课成绩居然全在90分以上,体能训练也都在良好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我有意而为之,属于意外收获,这使我非常开心,放寒假时便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家过年了。有二位各别成绩不及格的同学,还要提前返校准备补考。
5 l, m) Q* X/ w! X( B% p9 g2 L3 T7 `8 M, e
放假回家是令人高兴的事,只是寒假的假期比较短,没等过完十五就得返校。4 C! }! O7 w R, M
3 p2 P6 H. m9 D
放假前,队里提前为大家订好了回家的车票,还为每人发放了返校用的路费,这时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高兴,嚷着:“还是上军校好呀,吃、穿、用什么都管,不用自己花一分钱。”
; h& q8 |1 H. L" }! B# r" K2 ^/ h) i1 e5 \) o8 H
回家的路程有三千多公里,火车走了40个小时,虽然身体感觉很累,可心里却是愉快的。和同学们一路说笑到齐齐哈尔,他们下车回家,我一个人继续北上。2 ^- f7 o: Q+ M. ^1 n9 ]# B5 l
) O2 _3 K; ]+ H5 \ j* `! S$ K6 c到家后,父亲看着我的学员服装,那红红的肩章令他非常激动,对我说:“上军校了,你还真争气,没有白费劲,老王家终于要出军官了!”
- b% b: c; c$ E7 _9 S+ \, H) E- z$ j+ q* q* S! H
看到父亲欣慰的表情,我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 Y6 Y: T# a$ i: M. r7 m7 X2 A% ~3 m6 k
弟弟看着我的红肩章说:“这一身可比你上次回来精神多了,上军校就是不一样啊!”; w1 c8 q' {/ h, J
+ m. S0 v1 [5 C `. p/ F
第二天,父亲催促道:“去亲朋好友家走走吧,去年你回来哪也没去,今年可要全走到,该去的一家也不要落下。”
$ J- Q. Y. N% q# k3 N( {& e" ~ ?
/ S% j' h6 Z J! l! n" G! _9 r; y, e我知道父亲的意思,他是要周围的人知道,他老王头有了一个准军官儿子,我是他的骄傲。
8 R# T' ]- a9 O/ V" x( q2 J3 P$ K
+ O1 E0 e) ?) `& @4 ^1 n# W除夕之夜,又是全家17口人大团圆,这个春节,家人比去年春节更开心,更热闹。5 `6 j8 b. y9 l! n" ~/ F
, I% r: a5 o& o% s% g+ q
同样因我而开心的,自然是海东和他的父母。整个假期,我游走于我家与海东家之间,这里住几天,那里住几天。最后干爸对我说:“你的假期时间不多,还是多陪陪你父亲吧,别让他挑理。”
f$ @, R) k$ K8 |) P- q ?" K0 p; l2 A0 A
“我爸不会挑理的,他知道你们对我好,你们也是我父母。”, _0 n, d( ]! v
( j7 z W; ~- [4 V在开学返校前,干爸嘱咐我:“在学校一定要好好学,成绩要拔尖,只有这样,当你毕业分配时,才会有主动选择的机会,这个主动权一定要把握住。”
; N7 s d. r, F& \: ~2 S- r! j. S8 v1 D& C; i. t5 K+ y
“没问题,这学期我还没有特意好好学,成绩全是优秀,要是有意学,成绩肯定会拔尖。”我自信地回答。
/ {, v3 m# L4 Y% e2 p, h0 @4 V* d3 b, e* ]1 J0 s/ Z$ Q1 V
“我干儿子一定能做到,我眼光肯定不会错的。”
, A4 [' _1 R. ]) O0 P+ e9 ^0 _# ], _1 a; k6 _- G/ r
( X$ U) ~9 @6 A
; S- T9 s2 [+ |星空2009的签名档* j9 X3 _$ Z6 [) B
在家还没呆够,三周的假期已转眼而过,我不得不登上返回军校的列车。( `6 m0 @( I V+ z6 _, M; }
* m# Z6 w, t4 a K, n, ]$ }. A回家前,队长特意嘱咐我说:“你家在大兴安岭,一定要注意别被大雪封山封在里边出不来,军校的返校时间是不允许迟到的,这是铁的纪律。”1 ~ X7 B" C ~# J( D4 J
9 K# h8 C. R$ D' I: ]( E8 a
我心里暗笑:我家又不在深山老林里,怎么会被大雪封住?队长真是太逗了。于是笑着对队长说:“不会被封住的,我家在城区,不在山里。”" b# f- o. `) h, `
2 W) s/ D- I9 d9 q4 z4 [
正月十四下午,我回到了南京钟山脚下的军校,把从家带来的特产松树仔儿和榛子分给同学和队领导品尝。1 O5 V. q, ~' h0 ~6 i
3 B9 ]- r. q. _
我还从家带了一包黑土,这是应同学的要求带来的。他们从没见过黑土是什么样子,不知道它有多黑,很是好奇。东北三省只有黑龙江的土壤最黑,当他们看到那黑油油的松软的土壤时,个个惊奇得说:“这么黑呀,一看就很肥沃,怪不得你们那边种的大米、大豆都好吃呢!”
8 ?/ r2 x: E/ d2 }) ~6 n, K+ e; _1 j3 o2 c6 o! ]: y. t) R5 n
此刻,我的心里生出了一种奇妙的身为黑土地人的自豪感。6 B+ n: K2 [1 }: F* ]. N
. {# b4 g1 c; Z" x; V十五的晚上,我和几个同学向队里请了假,准备到夫子庙看看热闹。我们认为,南京是一座大都市,元宵节应该很热闹,起码应该有灯会,而夫子庙是南京著名的景点,应该值得去看看。
0 }3 ]* Z! r. `( }
6 A* W L( [ g6 K* i% C! i4 F5 u等我们到了那里,看到的只是品尝各色小吃的游人,根本没有灯会。寻问路人哪里有灯会,却无人知晓,这让我们很是失望。只有秦淮河上的几只游船上,闪烁着几盏彩色的灯光。
4 @" m/ k1 D$ o; D3 o: G. \) }. m, i$ K3 i9 o, Y) N
3 _5 A8 j: L# T$ z: X在军校里,平时没有娱乐项目,唯一可以消遣的就是用磁带听歌曲,或是收听广播。那时商店里的各式收录机最为畅销,我们寝室里每人都有一台。
) e8 S, _/ \7 e _
: P2 S6 ?" T- K) W! {3 s如此多的机子,自然会有出毛病的时候,我就成为了义务修理员。教导员看到我有这手艺,就把我推荐到学院的学雷锋小组,经常利用休息日到居民区义务维修家电。我倒是很乐意参与这事,每当修好一部电器时,心里总有无比的成就感。7 m. \, z4 P/ | ~2 e# b# J- Q# n
8 l. a- L0 _% t. A# K
收听广播是我的一大喜好,特别是熄灯后的时段,广播里有多档很好的栏目,如:情感类的,给听众分析排解感情上的困惑;科普类的,传授生活常识和科技知识;惊悚类的,讲鬼故事让人紧张刺激;性教育的,讲解性心理和性生理上的问题。
7 b+ z @$ l! {0 n5 Q5 i1 v7 Y- h% H R2 D
一次在收听性教育节目时,听到主持人说:“今天我们先读一封来信,是一位五十多岁男听众写给节目组的。”接着,主持人开始念起了信的内容。2 n8 ] z& K" z/ ^
0 y) {0 i/ d+ k1 H R
我听着听着,心里不禁一振,心想:这信里说的情况怎么和自己一模一样?于是聚精会神地听了下去。
* G8 F4 _% y2 G2 M6 j. p# q
( U% s4 @, g. }/ L& l) j( |( A: l信的主人公说,他心里有一种情愫,多年来一直压抑在他的心头,从未向任何人说起,因为他感觉自己是一个异类。) [1 k/ z: N( s0 |1 B2 K, h
8 C3 N+ s' L% J2 l
他从小就对男人感兴趣,随着自己的长大,慢慢地喜欢上了身边的男人,可只是在心里面喜欢而已,并不敢向对方表达。成年后在父母的强迫下娶了妻,生了子。虽然可以和妻子过性生活,但是实在是不情愿,只是在尽丈夫的义务而已。在和妻子过性生活时,他脑海里总是把对方想像成男人,只有想像着男人的身体,他才能坚持到最后。他一直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情感,不敢向任何人诉说,怕被别人耻笑看不起。, S& w4 q+ g* v' }
" ^3 ^! }2 ^- J" o) ` k
他一直收听电台的性教育节目,该节目普及了性的知识,解答了人们对性的疑惑,让人心里退却了性的羞涩,认识到了性的自然和美好。这个节目体现了社会的宽容和时代的进步,使他有了今天的勇气说出自己的情况。
. l/ u$ Q/ d& d8 Q/ R$ W5 s- f9 z* ]. |, b, i* N
他不想再这样压抑下去,想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他如此这样的心理,他想为学者们提供一份研究素材,希望学术界早日解开其中的缘由和秘密。
7 `" f( K2 H9 `7 ]7 F
0 l5 r5 T" n* ?, [这封信的内容使我吃惊不小,从信中可以体会到主人公无奈、压抑的人生经历。我一边听一边在想,难道自己也要走这样的路吗?如果那样,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P+ d ~9 [/ n7 u% A
7 w0 ^; p# k: m' }5 e5 r" G3 L; G
读完信,主持人说:“这位听众说到的内容,涉及的是同性爱问题,今天我们就专门谈一下关于同性爱的话题。”
3 V/ ?8 R% h/ [! _; M x5 }6 `" w7 x8 G9 K4 c
这是我第一次在媒体上全面、详细地接触关于同性爱的内容,于是认认真真地听到最后。
1 M6 V6 v) g4 c' i# E5 F4 ~7 g( y3 o2 l* e% N8 _2 i: n M3 S
听主持人讲,和来信听众一样有同性性倾向的人,数量是众多的。据相关统计,该人群在社会中所占比例在2-4%左右,并且不论古今中外,不分人种、国家和民族,就像左撇子一样,在人群中所占比例是基本稳定的,虽然是少数,但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存在,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 d7 ~: M* F7 A2 h1 [2 O& E: a) {- p& Y4 j/ Z
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同性爱群体是公开而活跃的,在丹麦同性伴侣是合法的。在我国,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处境很艰难,遭受严重的社会歧视,处于隐蔽状态。长期以来,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同性爱者,大多生活在恐惧和愧疚之中,多数人迫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不得不与异性结婚,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情感,与伴侣过着同床异梦的生活,身心倍受煎熬。: U- g3 O% p: A+ n
5 i' _3 I3 l- f5 j9 u% v% Y# T关于同性爱的成因,国外学者研究的比较早,有的说是先天原因,是母亲孕育过程中激素发生改变所致;有的说是后天环境
$ R) O8 L% q; n- ?" O$ H, h9 x% ~8 n: K
造成的,比如小时候被当作女孩儿养,或者和女孩子一同玩耍长大等,但至今没有定论。/ D! F9 e4 ?9 s; G5 S+ ?4 Q
2 ~. ~2 V- x2 \- G5 X: I# Y- j
最后主持人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增强,社会宽容度将不断增加,同性爱群体的生存环境也将变得好起来,同性爱者最终会被社会承认和接受,乃至合法化。
9 w$ ]* O J, ?* G7 O7 j/ [/ x1 w5 N7 g" X2 A$ x4 H: D9 V
我心想,为什么自己偏偏是那少数比例中的一个呢?为什么偏偏生在中国这个观念落后的国度呢?中国什么时候能同性伴侣合法化?也许自己一辈子也赶不上。% r- i3 P. ^) y$ J/ G4 h
* G5 m+ {* w- d/ {& L; Q# P3 Z9 s% s3 k) x"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