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果档主:多用在不易保存的瓜果 香蕉芒果居多
0 M# ?" ^7 M! i! @3 r. E ]; v5 A7 g l2 q
专家建议:不过量使用对人体无害 但需加强监管$ ]5 {9 b5 k$ g; h' y1 \5 J& k& a" s. L
6 n! ~+ L" x" }, `1 @
“西红柿‘一抹’就变红,黄瓜‘一抹’就变粗”,日前据媒体报道,山东、安徽、江苏等地菜农为令蔬果提前上市,在未成熟的蔬果抹上乙烯利等化学剂催熟,引发人们新一轮的担忧,随后上海市农科院方面表示,上海农户早已不用乙烯利催熟。
+ |, S0 Z) m5 ~) ?: W7 H3 b
! D7 C' R! g0 T5 }% V9 h- P 记者走访:少有农药店售卖催熟剂 购买者并不多6 s h6 U9 g$ B
" b6 |6 D' n9 m, D/ G/ q! Y1 G0 O" E 那么,广州情况如何呢?记者日前走访发现,催熟剂主要使用在销售环节,并非种植环节。在广州,乙烯利、绿直灵等催熟剂售卖并不多,购买量也不大,应用品种也比较有限,主要是用在较难运输的香蕉、芒果上等。至于“乙烯利”究竟对人体是否有害,业内看法相去甚远,有专家呼吁对催熟剂使用过程加强监管。. {. U( X' ^( g _* O$ B/ Z
' @8 D. [1 x5 n' J/ A 农药店:卖的地方少 买的人不多6 |- V, J! h8 s5 C% r0 O) i
q' J! [ G' D# C
一位种植业人士告诉记者,他曾在水果批发市场附近看到一些专门售卖食品添加剂、农药肥料的档口,里面有乙烯利等催熟剂售卖。不过,记者日前走访江南水果批发市场、天平架水果批发市场等地,并未在这些档口看到有催熟剂售卖。
" n* x7 H R' ~6 a! R7 G9 p, O6 F) O" {6 U7 w) n
记者辗转联系上了三家农药店,三家均没有“绿直灵”卖,但其中两家有“乙烯利”售卖,分别在太和镇和江高镇。
0 R8 b) }7 \: y% n
* w; y" O6 V0 h: `6 Q# a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太和镇的太和供销社肥料农药第一分店,在这里,一瓶净含量为800克的乙烯利水剂价格为25元。店员告诉记者,他做农药销售几十年,据他所知,现在已经很少有农药店有乙烯利卖,“不要说广州,连太和很多地方都没有,像我们这些老店,才有这些老药,连价格都好多年没变过了。买的人也并不算多,很多人都没听过乙烯利的名字,更不知道这是催熟剂,主要是本地一些卖香蕉、芒果的人偶尔来买一些。”9 U. T& ?, e* O, N* P- x
3 t6 ?8 G) b5 T9 S6 J 店员还向记者介绍乙烯利的用法,最好的方法是用水溶解乙烯利,再用来擦洗浸泡番茄,“就和洗水果一样,一两分钟就可以”,三四天后即可见效。至于用量,三四十斤的水只需溶解一两的乙烯利,就可以用来浸泡催熟果蔬,这样算来,一瓶乙烯利可催熟的果蔬量已相当可观。, E4 w* f, W d5 Q/ o
3 C# T# J# o2 Q% p4 @ 水果市场:一瓶乙烯利催熟过万斤香蕉" U9 Z$ H! X- C" c
+ R- O/ G& i0 J5 ^; \# ^8 D 在江南水果批发市场、天平架水果批发市场,不少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批发档口的老板向记者表示,会使用催熟剂进行水果催熟,但会很慎重地使用。其中,受访的6个香蕉批发档口老板均表示会用乙烯利进行青蕉催熟。8 W: w0 e+ [* v$ y, `. K2 V* J" M
# B1 J$ m) p# s: W) S
在一家主营香蕉和椰子批发的档口,一位姓古的档主告诉记者,“把乙烯利加水勾兑,喷洒在香蕉上,用棉被盖好,两天就熟了。”
' m1 V9 n6 d! c. A$ _% _/ u
# _# k/ @( k! \9 } 在天平架水果批发市场临街的一个角落里,几家并排的香蕉档口前倒挂着一排排黄绿掺半的香蕉,十分引人注目。档主们对媒体近日对催熟剂的报道颇有抱怨:“现在媒体报道太多,香蕉不好卖,才一块二一斤,生意也不好做。”
; T j. O ~ E, A5 L9 e5 ~% q' O. Y4 q& g: k d: h, p
记者向其中一位档主请教香蕉催熟方法,她推荐记者使用乙烯利催熟。另一家香蕉批发档口的老板表示,只要催熟剂用得熟练,只需两三天青涩的香蕉即可变身黄熟,卖相甚佳。“一瓶乙烯利二十几元,可以催熟几万斤香蕉,方便好用。如果你只是催熟百十斤蕉,不用自己掏钱买了,你去找个矿泉水瓶来,我给你倒一点回家用即可。”老板热情地表示。% a# |! h$ C" A9 h) Y$ S; [
+ i( K7 D) J$ v5 t 业内人士:多用于番茄香蕉芒果木瓜
S6 } o, o1 I$ [# R2 T1 a: L% H- g' H' W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种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水果方面,本地市场使用催熟剂较多的除了香蕉、芒果,还有木瓜,其中香蕉在广州市场本地生产的相对较多,芒果则主要来自外省,要经过长途运输。木瓜来自外省的占一半。而蔬菜方面,催熟剂使用最为普遍的是番茄,“番茄自然熟的话,需要三个月,但一般都是两个半月就采摘,可以省半个月人工,使用催熟剂后,可以使番茄更加漂亮,卖相更好,自然熟的颜色要暗一些,没那么好看。”他表示,本地市场的番茄,5~10月份间出现在市场上的,基本来自外省,其他月份出现在市场上的,一半来自外省。此外,瓜类比较普遍使用催熟剂,而广州地区菜农主要种植叶菜类,瓜类主要是从外地运来。8 i3 O& D2 ~. Q; f
) j' G3 g8 Y7 q$ |! J" N 专家观点
# k F: K, s0 D% _9 ?; D0 v; h# K; |0 L s1 K
支持派
! p% B) e1 L* G8 @; `: s# G# [* `
用乙烯利就像把苹果香蕉放一起* g' y6 z J, M( f, N9 J
- k# t2 p" F' S- E* H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其了解,目前广州地区,主要是香蕉、芒果等较难运输的水果,用乙烯利催熟比较普遍。但他强调,用乙烯利催熟香蕉,是“完全正常的环节,只要不过量,对人体健康没有害处”。
' p3 M/ x8 I `4 W4 Y
! H" l, E/ X( b) s6 f2 t* A 这位工作人员解释道,乙烯本来是植物代谢的天然产物,很多果蔬在成熟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乙烯,以加速成熟。有人将已成熟的苹果与生香蕉放在一起,过几天生香蕉就会成熟,其原理就是利用已成熟的苹果释放乙烯来加速香蕉成熟。用乙烯利催熟果蔬其实是同样的原理,不会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8 b3 m( |6 Q& s: c1 N. ]; K7 Q' X
反对派
& B. M( }. j& A/ F( S/ X9 ^* Y, J: k) B* ?) N5 O% Y
过量渗透还是会有不良影响
% P, U) [% ?9 |# |! P* r, ?
+ }6 `" j7 A# \) F, | 暨南大学食品科技研究中心李炎教授认为,乙烯催熟蔬果是一种世界通用的方法,使用历史长达近百年,但他对目前使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等水果的做法仍有一定的担忧。
$ j" M Z. u8 `" I$ y& h6 d+ s3 c( u
李炎表示,乙烯利不是食品添加剂,它作为一种农药残留存在果体内,会对食用者产生不良影响。各国对乙烯利残留量都有限制性规定,比如我国规定,在芒果等一些热带及亚热带水果中,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量不能超过2毫克/公斤,而催熟的果皮不得食用。李炎呼吁,有关部门应当对果农以及流通等环节的从业人员,加强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加强监管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