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W1 v9 T$ e7 U6 y2 J" j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潘莹):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国有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约78万人,他们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面临困难,就医难、看病难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_3 s' k% Y5 Y& D6 C) T
4 `7 K: I g5 p, f9 d孟林先生是一位艾滋病感染者,他告诉记者,无论是在大城市或者小城市中,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就医歧视”普遍存在。在就医的时候,他们普遍采用隐瞒病情的方式,否则很可能会被拒之门外。“我不会告诉他感染病毒这事。因为大多数告诉医生的人都被拒绝了,所以我选择不告诉他。” 孟林说。
/ q' u1 G$ I8 k. Y: E G$ q/ D+ o9 c; o4 Q9 V# |
孟林介绍说,一些综合医院往往以“去传染病医院”为由拒绝治疗,而大多数传染病医院又缺乏综合诊疗水平,一些心脑血管病、肾脏疾病或者外科疾病难以得到有效治疗。
2 C+ \# [' O% L3 @& U. J' N
- X& | w+ u" k# C$ c事实上,中国国务院早在2006年初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中明确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它疾病进行治疗。”但这个规定在现实中却很难落实,很多医院以防止交叉感染为由拒绝收治艾滋病感染者。那么艾滋病感染者是否会对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影响呢?长期从事艾滋病临床工作的北京佑安医院医生张可看来,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普通医疗过程,对医生和其他患者是安全的,并不会增加感染风险。" @ n, q6 V* A% F
) N( C. |- ^ X: M# g张可医生介绍称,“普通医疗活动中,不需要针对艾滋病采取特殊的防护。如果说有创伤性的医疗活动,那么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比如像牙钻需要一次性的,胃镜也需要有专门的,如果说是一些外科手术要防止暴露。”! |% k2 l1 G: E' B
2 j, v% z8 R" q4 Q张可医生认为,要改变就医歧视的现状,需要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的了解,消除他们的恐惧,减轻歧视。另外,政府应该鼓励传染病医院向综合医院方向发展,增加综合性科室,同时鼓励综合医院的感染科开展艾滋病治疗,以满足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医疗需求。4 d& Z. m5 _; |3 h
_- k6 ~5 @6 e- u: Z: ?
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8万,目前还有大约56%的感染者尚未发现。在长期从事艾滋病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景军看来,消除歧视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一环,而消除歧视首先是要消除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的歧视。
' a& b8 {6 r7 X9 u/ U
& t- e S4 \" J* @/ D" l景军表示,“没有反歧视,防治就不会有力度。减少歧视会增加检测的人数,减少歧视会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检测(率)的提高和依从性的提高又会减少新发感染者的人数。反歧视必须从医院做起,如果医生在这个社会里不能克服恐惧和歧视,我们(普通人)也克服不了。”/ [8 `# u7 d3 ]; `
: b# O) {) E# E! y
目前,在张可医生的发起下,一个名为“阳光医生”的志愿服务项目已经启动,通过发动一些愿意为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治疗的志愿医生,缓解艾滋病感染者就医难的现状,努力减少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0 Z0 j/ [1 C5 E( l5 B
- _; P3 s5 w- D: W7 e
逾八成艾滋病感染经性传播 专家呼吁忠于伴侣2 G0 M, g) C5 i; H# E6 A( p
: M; R( \4 K+ L! f! `& E4 J8 p艾滋病经性传播比例逐年增高。据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介绍,2011年估计中国新发生艾滋病感染者4.8万人,经性传播所占比例为81.6%,其中异性传播占52.2%,同性传播占29.4%。
7 F( g7 Y7 W% x; |* @& D, L1 H! e) o9 W1 W4 a1 p2 R
2010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感染者270万 含39万儿童
9 M1 A/ G$ i+ Z; M' {4 l
7 a" _& ~9 T1 W4 v# w+ w, {. m我国2010年,艾滋病相关疾病致死人数由2005年高峰期的220万人减至180万人。自2001年起,全球有33个国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逐年下降,这其中包括22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截至2010年底,全球共有34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新增感染者270万,其中包括39万个儿童。0 B4 m; P+ m0 |+ s# @ T*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