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4531|回复: 21

中国古代神兽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8 17: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雀
5 @. @* N8 @" }9 w  X  h
% M; ~& n3 n' W4 \5 Q  凤凰在中国来说,是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种。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凤凰神话中说的凤凰是有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有五色纹。又请凤是有五种品种,以颜色来分的:红是凤、青是鸾鸟、白是天鹅、另有黄和紫的凤凰又可说是朱雀或玄鸟。朱雀是四灵之一,也和其它三种一样,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c7 u6 Z+ x2 Z0 h6 }0 P

5 o$ J* F2 s* t& T, X. M* p/ R' s/ `9 _6 i4 G
. a3 ^& `! a* f& s
  【玄武% J! D/ m' }! F$ p

- m; R1 C3 q2 s. @. s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祖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以后,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8 U. e$ \' w, ~8 R7 [) s, b: P; q

% X- u/ O! t4 j9 w9 K4 u7 T) w: T; U8 ^5 C( Z% n- B
# q3 C1 r1 z8 w6 T
  【白虎
% j/ \! J1 N" u/ \) V2 i+ `) r8 H
  在中国,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从五行中说的了。6 \6 |" n; }( _5 M7 V
/ p* f. y' F* a5 g, c
 
( H/ Y! y5 U' `- w+ m8 l$ m. ]- F* ~; i& u' V
  【青龙- {  P6 \- F5 K7 n7 ~% ?9 V
/ E( o3 F  z! U) d1 Z
  青龙,亦作“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而比较明确的定形是在汉代,从大汉朝开始,龙就被确定为皇帝的象征与代表。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话里,龙更像是长翅膀的蜥蜴。: T: y% ]; o( Z9 D) ^$ U" k6 m
5 N+ E, j2 `' A) M
# Q# W. W$ u; z& p

: N1 J% \8 s! l9 ~4 G. g; w  【麒麟】(四灵之一)
; E4 T8 c9 K+ n! @9 r, X3 S! W! W" F9 g& N/ C( i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 & K" U! \& E# [* r, ^6 \3 G6 i5 L
被称为圣兽王。且是神的坐骑。
* M( i& B4 N, X6 S; s) x5 Q& o! G; X3 ]* [+ Q# P1 F6 d, r
2 R/ c' ?0 L; }' C

4 {5 M' r3 p& g" |. w; M  【凤凰】(四灵之一)( E6 S2 }6 J5 g

5 I9 [% E: y, s0 }) \; ~6 Y  大家很熟悉的神鸟了,头像鸡,颔像燕,颈像蛇,胸象鸿,尾像鱼。五德之鸟。
$ L0 f6 z- l8 L8 p  P1 e! f+ ]2 y5 B$ B* y# E: l( E
  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图赞》说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K! J, P0 K$ h  J

! n/ r8 _1 y/ O1 |' q: J% x. h% F1 c% C1 K- [& J5 b
. }, g2 ?3 A9 J/ j, n  m* u% m
  【 5 _8 q! q& P& f$ G( V* \
8 ^7 M/ a& s8 k( h1 L/ C; D$ t
  被看作“四灵”之一的龟,很早受到中国古人的崇拜;在元
  H1 ]0 T* V2 j+ _明以前,一直被我国民间看成吉祥的灵物。
1 D! H3 q6 a7 e) `0 m2 A; e: ]. H3 r6 `! f' |5 p
  在原始氏族图腾崇拜时代。龟就自然的成为诸多氏族部落所崇拜的图腾了。
- o4 s: K) d, F8 _3 p
4 B2 o2 R" p( w; ]2 @0 O  黄帝氏族,号为轩辕氏。轩辕,乃天鼋之音转。鼋,即鳖,龟属。《楚辞·河伯》注云:“鼋,大龟也。”《说文》:“鼋,大鳖也,从黾元声。”远古时代,先民对山川、日月、生殖、祖先、动植物等皆有崇拜,特别是对动物崇拜更为盛行,以至要采用其中一种形象,如龙、鸟、蛇、虎、蛙、鱼、龟等,来作本氏族的图腾徽号。天鼋氏当是以龟为图腾的氏族。因为古人认为:“龟甚神灵,降于上天,陷于深渊”,“知人生,知人死”,“是天下之宝也”。殷商遗址中曾出土了许多占卜用的龟甲,周代也极重视龟占。考古发现表明,商周这种崇龟风俗乃是起源于东方,且多集中在泰山南侧、汶泗流域及苏北一带,最早可追溯到大汶口文化早期甚至更早。如在大汶口遗址中,有11座墓出土龟甲,共21件,上有穿孔,多在死者右腰旁,可能生前即已佩带,有的还上涂朱彩。这种现象在兖州王因、西吴寺、茌平尚庄、邹城野店、邳县刘林和大墩子也有发现,都在大汶口文化范围之内。这说明当时这里有一只崇龟部族存在。“黄帝”就是龟族之为帝者之意。所以大汶口文化中的崇龟部族很可能就是“天鼋氏”。又有龟山,《诗经·鲁颂·閟宫》:“奄有龟、蒙”,在蒙山山脉,东北距新泰40里,西南距泗水50里,盖因龟族得名,可为佐证。2 v. ~% A( _4 i! v5 Q

0 L' D+ E- N% z! L# E, k 
! z+ n% q% Y' S  |! ~" C; j
. X! U: ^/ z/ D  【 * z% e$ v1 t) Y1 F* o

! \) \( ~; d7 t- T/ l8 X8 {8 s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t8 _  v9 p; H! Q' \9 o
0 \0 T  G7 G; b/ }! w# U, T
 
/ f% F0 t& w( K# D: E  L; w9 J1 \2 K1 L5 C
  【梼杌táo wù】(四凶之一)
3 f& f4 K/ p/ v; i( E9 D  E  ?  J% z( c3 c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0 E1 Q, t$ Q8 J) \$ S( u

4 H9 l) }7 C& E4 T' ], h: t1 c  相传是北方天帝颛顼的儿子,它还有名字叫做傲狠,难训,由这几个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为了。和穷奇一样,梼杌后来也成了四凶之一。5 C1 T3 e3 g6 P

* M) b% i( s( |  c2 o  
) N4 m! M' c% a. g+ b% i7 _; h, ~* r: R: m  v
  【穷奇】(四凶之一)
. [0 |5 G3 ?0 O+ U- G( T! u: p
0 k2 Z! N' J7 n  据《山海经·海内北经》所载,指穷奇外貌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喜欢吃人,更会从人的头部开始进食,是一头凶恶的异兽。可是,同样在《山海经》中,〈西山经〉一篇却提到穷奇的另一种形象,该篇中的穷奇,外貌像牛,长著刺猬的毛发,与〈海内北经〉所述者有很大的差别。不过二者都是喜欢食人的凶兽,这方面则没有分别。* g' W! @. ]' ^4 g0 i

' q4 S- g& c8 `  v" y" ] 
/ P$ W2 u1 B% H- A0 w) X) F
2 I: O5 i. S2 Z: j% C* J  【混沌】(四凶之一)! G7 g& x+ V7 \, X- E
" h5 v( X( J7 P3 @* `3 f
  《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
$ ]& |; Y: |9 Q" @0 Z: a( c: V" d8 o5 L

, y8 R5 \( B3 |* O) i+ y+ e
) j% G0 H7 p$ Q) c. e9 n- f  Q
  【饕餮tāo tiè】(四凶之一)
3 G0 o9 b: j, t# Z% m: K& G( Z( ]( M% h6 L; R1 \" g1 {# |7 [- }
  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吕氏春秋·先识》:“ 周
1 j5 z8 @3 ^, Z8 k# }# a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强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 , J- H1 K+ q7 N; h. i1 K* R7 k6 O( K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六:“ 绍圣 初,先人官 长安府 ,於西城 汉高祖 庙前卖汤饼民家,得一白玉奁,高尺馀,遍刻云气龙凤,盖为海中神山,足为饕餮,实 三代宝器。”1 C' z. p* p( [1 d" k
+ X" u& \8 [1 p; B8 }" }9 M
 ! I2 c$ k: @9 H1 M1 p
' c( p' S* b/ @5 S+ |$ a2 N% F- T
  【水麒麟
* F$ O& c) m+ p" y) m# l- o" c/ `$ F
  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王者的神兽。/ q5 b0 O4 x) _( G9 H$ i

7 W- b1 }! |6 A! Z  h8 Y
0 [* D" U2 c+ A1 ]$ z8 r! G
6 ?8 }$ M- I& H7 F4 r  【赤焰兽; J1 ?0 N# M7 I6 D
- L# ]% F& x6 F3 Z
  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本是神农氏后裔。
0 I# C) _+ b/ T( W1 s  J' H! t9 `1 H% L6 r
# V% {; i% |, A+ f  x
/ Z2 m' a& |) o- E8 S
  【白 泽8 I; d) P# K/ {+ f, o
* I: F3 [. Y. i- H
  昆仑山上的神兽,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另一说法是白色的马)
5 J, n& ?* T0 q4 r3 J: ?1 V( B& y' t- [  ?& O9 g

& o0 l" E. R* ]0 W$ F
( u- |. G; c# ]; o# ]' J  【重明鸟% T- o; T- j2 p8 u! F7 x

$ R; f6 |1 a7 a. U  尧在位七十年,有积支之国,献明鸟,一名双晴言在目。
, j4 [& q  \. ^+ ]! L$ p8 q; I" `1 y. A% Z/ M) F$ h
  ; r* i2 ?# v/ P3 m2 Q

. G, E+ ]. o- y1 h; h/ H  【毕 方2 E, D6 E# i; v0 b% K- O3 Y

3 e* i& v) o% U( E5 k  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6 x+ \# y7 U- E/ t. C; u

6 x- v, ]( Y, u" t  + o1 ?6 v: O+ j3 L  u: |

% f' f( M; v$ o! h0 X  【赑 屃bì xì】
& c- g3 d: ]9 ^4 U- \3 ~" E6 y4 R9 a. `  w! u9 e0 ^

% q. B/ ~# B$ e) N  赑屃,其特点是力大无穷,赑屃形似龟,好负重。在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它背驮石碑的样子。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赑屃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它就是驮碑的大石龟。虽然是龟形但它却不是龟,因为它有牙齿,浑身鳞片。这是龟所没有的。它的形象就是当时那块神功圣德碑压在它身上的那一瞬间的姿势,看起来真是寸步难行。这块沉重的石碑一驮可就是几百年啊。赑屃的形象相信大家都见过,只是您可能不知道它是龙子之一。赑屃一般是寺庙和墓地前碑记的底座。如今在北京城您想看到赑屃有很多地方,要说保存完好,形象生动的我推荐您去十三陵,因为那是明朝的皇家陵园,有十三座陵,每一座前都有一个赑屃驮碑。形象生动,保存完好。这是墓地陵园里的。再给您推荐两座寺院,一个是潭柘寺一个是戒台寺,这两座寺庙都是明清两代皇家钟爱的寺庙,所以皇家的碑记就多。每一个碑下都是赑屃在驮着。看着“赑屃驼碑”的姿态就可以感觉到这公德无量的神功圣德碑之沉重。- t: N( _! C2 d; m6 }
/ Q0 i& K2 M& i- r) ~6 C

3 M7 ?% @* k5 Z6 G
8 \4 L1 S; g' D. f+ ?8 q4 B& E- {+ k  【嘲 风
  a5 o6 y, L* ?/ \  a1 R* P" a2 u/ {

6 ^; F9 u. h/ f3 `  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
$ R" h; G& G& ?: p& f
2 H- R1 ?3 i4 d& x  6 h. y. m( y" X& @1 C/ T3 M

( b; s' h( b2 P) g+ ]& i5 Z  【螭 吻chīwěn】 ' Q6 {7 l: J* A7 f. q. _
" E' W3 p& y% r& j' \5 }/ v
( R  k8 d' x% t6 v& I
  螭吻,又名鸱尾、鸱吻(音吃吻),一般被认为是龙的第二子。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D  |2 B( a' [: S. o+ m8 c6 @* F" ?1 V: T

! M" c) P+ U' ]1 ]3 P. I) A1 r  E
9 B* s5 \5 d) X9 B7 b
$ Y# ^# n0 R" Y1 ]  【负 屃
: f& y8 \' G9 T3 G( k$ ?# p: U
  Y/ R9 ]2 b0 R; m8 H. C4 l! J- m9 m& P2 B& U  z3 S1 \. t$ r( k
  负屃,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炙人口,千古称绝。而赑屃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 d. `3 a  f; |% d! v
9 ^% V) J9 R% w- D; G  . x' j8 q# _3 h+ C

+ |$ w  R) D, B7 f6 x/ m  【囚 牛' z& y9 y7 |% \7 w0 ~8 c

% T$ I0 s4 z( y+ j# @) H, V" O" m; w
  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t! r* q- b. I0 k1 u  R  L

; P# Z3 {7 c  Y. _9 v/ K # _! g* K" S& E8 g. W" S( u3 e

6 d% U& X! f( E9 k% u) z  

3 ?! x8 j3 u1 U: X  ( V) v* u3 l- V# W9 w+ s0 ~0 a# T
8 p8 V" K" P7 K% j( L5 x
  【狻 猊
- q6 G2 ]8 h: X* t1 A5 U% ^" b- m- q7 R1 l! U

+ U+ C/ r2 [3 Q- A2 ]  狻猊,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 J% z, }' j6 L

. z6 a( V8 r2 ]( t( F. x( x/ Z: D% z# A0 K  n
  2 C# I4 U. H0 e) Y4 |
9 A" O7 Z" g9 U6 f) r
  【睚 眦yá zì】
- {1 V2 V5 y7 V3 t% I0 L" @1 M6 T2 {( L/ ^, Q3 Z3 ~3 L  f3 E& i
$ W& Z9 _$ E+ M
  睚眦,是老二,平生好斗喜杀,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
" u( ]! ?6 c9 y. J; {5 @
9 N3 U9 I& H  M# c. b) l  
# `6 _1 w" ~) i0 A& ~& ~2 @& `2 }8 A+ ^+ \  J$ J. _; N
  【椒 图
1 f; a7 t) S" t+ Y( F# E& A5 M/ K$ A
* E6 _1 Z' s- Q6 Z' a
  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4 X' i; `" ^* u9 w- w5 \3 ~
: U7 D' R- ^& {5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7: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狴 犴bì’àn】 2 v" j! N% K5 @1 N- u
& f9 Y& |* K- G: z0 o  @8 N

3 N( I( P1 i  s* s) M  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E. B$ I' q. M4 a9 p+ |3 O

) b$ o$ a% z' U% d  
* F4 l9 z& N* w% {& R2 r/ C. P. ~  p( g+ X" ?0 A1 k' ~
  【獬 豸xiè zhì 】
' J$ S& e/ _' C) g" U2 @4 X$ `! b# V- s$ r: F% X$ P- X
  古代神裁制度下产生的著名神兽,又被称为“法兽”。根据《论衡》和《淮南子?修务篇》的说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样貌大致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有一只独角,据传角断者即死,有被见到长有双翼,但多数没有翅膀。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后世常将普通羊饲养在神庙,用来代替獬豸。& _/ n1 z9 j/ _0 s5 E  y

# p, |- i  K* A3 U& }. z 5 l/ ^6 g8 d% Z! _$ m
& v* J1 s1 l# V  T/ l
  【鬼 车& Q# j+ @! |, |6 O

8 I+ G. x  l: Z) f' e4 T  别名九头鸟。色赤,似鸭,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爱入人家烁人魂气。亦有说法称九首曾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三国典略》、《岭表录异》、《正字通》、《古风》有载。  r7 T0 X3 F  M1 t0 P
* v) C5 i1 P) {3 W( l
  
5 @& W) \0 o- N- }7 |/ J0 D/ q: {) h! j; l3 z0 j
  【凿 齿3 P8 N5 T; t% L% `& N8 ^' i

- b( K  ]: W) N5 z  人形兽,齿长三尺,其状如凿,下彻颔下,而持戈盾(应有一定智能)。曾为羿于寿华之野射杀。《山海经(海外南经)(大荒南经)》、《淮南子(本经训)》有载。9 R$ R/ k7 c( R" ?( l- `
; L( F/ M5 l# y, A! b
 
- r* x7 }( D$ F/ Q' V; H  g5 p$ N+ J5 X7 g+ X
  【横公鱼
- h, O) {; W& N3 ^7 J& I! c0 X. }* X5 n* O! j: R  n# \; w
  生于石湖,此湖恒冰。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神异经(北方荒经)》有载。
# b( {. b8 K  O4 }
' h- `. R8 D1 K
& c% ?6 S- r8 M; v: C' ]
! P4 y) O0 s) v2 v9 d/ `9 I9 g  【九尾狐$ I1 O9 w# R4 l  a

6 R5 K6 ]1 _, V6 X  g9 `0 o  省称“九尾”,亦称“九尾禽”。传说中的异兽。居青丘之山,食人。其说始见于先秦,至汉传为瑞祥之兽,象征王者兴。又,天下太平则现,象征王者子孙繁息。
+ C2 o0 a; q5 R- L0 k
/ n, G# D$ s8 i7 n. K
& Q1 Q0 \  i2 E" \& a5 d  《南山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耳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 {4 I9 _/ r- B9 V* u
+ p% H* L+ s9 h* e  《白虎通》:“德至鸟兽则九尾狐见。” 5 {- d, a' q. Q5 P& d
, p; ?  N( F* S+ t' ?* {

0 H8 P  l' l+ {1 V( H  C# ]
+ `: G2 K! x3 ~  S' X7 f8 K& O' P
" M; B. k& e; p0 m2 b7 [8 B  【  3 v* ?3 M/ @$ H6 B5 {

# c; M' O7 |" Q) @  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偃曝馀谈》有载。
+ Z& k: V- o" L2 E' a3 L9 J9 h9 L, t
 
+ P# y1 c$ z6 \6 Z  @( u; l9 z6 M, j1 I/ R
  【三足乌) w7 r. o1 [$ D; X3 M* `

+ Y8 e. j5 R; q! R+ E  中国古代的太阳精灵、也被看作太阳运行的使者。中国古代传说太阳中居住着三足乌,人们敬仰太阳,三足乌也被作为祥瑞的象征来崇拜。据说由于三足乌一共有十只,不停地在天空中运转,导致地上遭受旱灾和灼热的煎熬。尧帝命令后羿将所有三足乌射杀,结果后羿射落九只、留下一只,从此太阳只有一个并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说法称三足乌是服侍西王母的精灵。1 a9 _  E( @' x# C: Y$ ?( I
7 y* F8 b9 Q8 D' d
  
, q! h0 z- V4 }9 ?+ l! `) X' }/ Z3 n+ X- X: k% U+ @$ D$ C, m
  【  kui】
/ T" U! X+ E! ~6 h$ ?
' n# c. r  D8 c0 P) P0 a# S/ l  《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 \9 C3 y, W( e$ d# m

( {7 @( u9 N+ O3 k; p- q% e% ]) ?& `  o5 d, ?* h$ H" Q
  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据说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骇。 $ x9 Y2 F. Z4 t. u. ?! F+ x1 J

0 I- @. V3 @' g9 n: T5 G2 p. B. }3 p$ Q. T2 D5 c: P
  夔与天地同生 世上只有三只 以上是第一只 第二只乃秦始皇所杀 但秦始皇没有黄帝的功业 3 A% q' p, F. Y4 G* `$ ?
所以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没那么神奇了。
; R" |' [* M9 i  N4 i' i1 b! ?% C7 d  j  c* u5 M+ A+ s

5 m$ S9 T" t& F  J( F6 K( X& o
2 p) a7 n- P6 W1 Y) S: x( t& r1 r  【化 蛇* Q+ Q5 d, b! B0 g- ]8 q" C- @( M" e4 e

" @% m* y) |6 o7 J) H! W  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u8 c8 Y( N+ O. |4 W% U& B. _: U
, M* P- }0 `$ F8 D3 j: U8 t
  6 @  U) [8 }: {* o9 Q( s6 Z, o

" E+ T0 o! @- _4 n. Y  【英 招
  X# Z- c0 E( _  J* S* J6 G8 b* x1 F$ b! p$ ]: \. S+ J
  人面马身,有虎纹,生鸟翼,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1 I: d( ?3 ^- u( M
; z  t2 i7 M% ], ^4 J0 Y1 n% C 
' c2 j- B+ i, K5 \: H. Q  o# s" C$ r& b2 `' T9 g5 |
  【当 康
" X- L" r% u( V3 d& b& A
+ d6 v8 J% ^4 F: m5 }( r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可以预见丰年。《山海经(东次四经)》有载。
: r* N: \# c6 T( c9 K9 S' Y9 v4 G3 z5 |/ P/ N. V: \" x
  
- `/ ]- R' P6 d
( I) W1 `1 N7 z  【飞 廉
0 {. H6 u; Z$ B! s9 v
+ \# J7 V* n% D2 R- L) k  鹿身,头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说其为风伯。但我觉得应该是操纵风力大气的神兽更合理。《楚辞(离骚)》有载。9 O6 g0 b5 [' @! o' O2 Q. `2 z
5 ^5 u, @1 f& t. u) L

0 E- P* W. L4 N, _  [4 ?+ V( i2 E) |) W% ^
  【应 龙" L5 d8 D0 ^$ U5 H" ?$ W# W3 l
1 @, c9 @5 J/ I7 g! I# q8 i
  1.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V3 d3 V6 d' V& A9 M
) q2 G, t7 N; T1 \) `. y; q1 g
  2.古代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 o" H- I5 l; P9 h$ o

3 i/ e' y! ^3 o, |; g! c  《辞源》说“应龙”是有翅膀的千年龙,五百年的被称为角龙。龙是不凡之物,寿命奇长,应龙更是龙中之贵(当然,也有人认为应龙可指远古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国——应龙氏和应国)。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对应龙如何帮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划出一条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
* |* o, |; D) ?& D. C& ^! o! Z  B) }5 z' w
  
# l) g& G) h' h7 g* c& K  ]! D7 Q" b8 }5 p9 w/ k' O
  【螭 龙
0 K9 v2 n4 V3 E+ Y! s  Y. E
$ D. w5 D1 o0 A7 {  关于螭龙有两种说法:一说中国传说中的龙的来源之一。也称蚩尾,是一种海兽,汉武帝时有人进言,说螭龙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二说是龙九子中的二子,古书中云:“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形体似兽,习性好张望或好险,成为今日庙宇殿顶、堂塔楼阁等高处的龙或屋上的兽顶、殿角的走兽,也可压火灾。)根据以上的说法,螭龙的原形应该是我们生活中的壁虎。
9 {. V" h5 w# x5 h, o! T3 L9 R- D  |* F) S8 ^0 c3 E0 u. L$ |% c

3 p2 t. q* I6 U& y& |  这种龙的特点是无鳞有鳍。
8 l% N8 e8 d9 G+ g: X+ }% M( ~- t; d/ G: {

8 e  a6 ]4 Z9 o6 v4 T& @) s1 F( ^2 Q6 c+ a
  【蛟 龙  H% W8 H  }0 v
4 z6 j; |2 l/ N' O) q+ N" l
  蛟虬(蛟与虬。虬:古代传说中一种有角的小龙。亦泛指水族);蛟螭(蛟龙。螭:传说为蛟龙之属的一种动物);蛟兕(蛟龙与兕牛)
1 |0 ?: x" h7 c* }4 Q9 D6 k* i6 m4 w

  h/ n( i5 J. A+ V; }  又有古书说是无角龙。
8 V$ q& H2 t: s% Q3 _3 ]4 ~; b* v
  o6 P: [* F& [" v1 r  v' o+ L% r( ?  蛟,龙属。无角曰蛟。――《韵会》
9 l& @# y* H$ N) R, n& \( p2 T$ u9 V2 d4 b. @' a1 L+ o6 L% W
  主流看法是无角龙。
8 N- H; ]+ g+ O4 A
7 p, g+ V' N' M) ^" I. ^7 @% j  
" C. t: Q" c  `# ]6 ]* w; x) @. n6 b
& J1 L9 F. T& S9 {3 p! r0 ?9 C$ d  【虬 龙qiú lóng 】
% t8 S. F. I9 Y8 _: ]( g4 r  z" h: g' T" u6 U2 x: m/ ]  v4 j
  解释
, M( }# b* C3 G: B1.古代传说中的有角无须的小龙。屈原《天问》:“虬龙负熊”。宋《瑞应图》:“龙马神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长颈骼,上有翼,修垂毛,鸣声九音。有明王则见。”虬龙则是传说中的瑞兽,“神马”,“马八尺以上为龙”,“两角者虬”。
! Z9 y# G6 y+ S% P  L5 E4 i# u+ ?$ R0 F+ l$ C, V& U4 ]8 j! P
. S/ R/ y# ^- K% G# ^6 b1 ]

, G) |8 U: x, Q2 \! p7 R  【烛 龙+ d: O0 v3 z+ @
& e0 ^8 G9 E! l# h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又名烛阴,也写作逴龙。人面龙身,口中衔烛,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他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认为,烛龙为北方龙图腾族的神话,其本来面目应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蜕变而来。其产生晚于女阴崇拜时代。
+ d( B& \1 g3 c  L
& L1 q! y3 e2 b/ I# y  《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又《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参阅龚维英《原始崇拜纲要》。
0 @$ }% @/ z6 c3 o% Q" ?7 G# Q2 i  l# A& N2 P8 x: b( N" n1 A7 M
  《楚辞.天问》:“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逴龙赦只。”5 y# H5 m; P+ y$ C& B' `4 `

/ r3 o/ i* D% T  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淮南子·地形训》2 M9 h. N% y0 c+ Q6 d9 X& D; k( G
% a( p! r* f/ {- z" [, d5 k
. O6 ]* N* J- C% L

* n7 z3 @8 r' O! z7 A  【蟠 龙- E- g7 e: T- H1 z; a! W/ L0 S- y3 C! v
& }  L9 @, ^' w0 D' B
  蟠龙是指我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
3 S3 D$ x2 j1 W4 W
+ Q; E2 K% F" n5 H/ s4 Z& h
+ E% M: {- W& Q5 H! s8 R$ C7 x7 v9 R2 u- |/ }7 {
  【貔 貅pí xiū】4 F' u9 a* `7 \# k( [

3 d6 A$ c% S  D! n$ W8 }  古书上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中国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 Y4 }. M& C7 W) y  _
3 Q7 W4 q3 e2 [7 Y  r 
' p# n/ a4 H9 ^  M
, V- ^. ^: d7 K+ D8 d$ Y# Y. w  【年 兽1 O$ [* S- D( ?/ {& ^  S
, y1 b7 Y5 b; m
  传说在很早以前的太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名字叫“年”,它生性非常的凶残,平时都在深山密林中活动,因为它还喜欢吃人,所以人们对它非常的害怕;不过幸好“年”一般只是每次的岁末三十的那天晚上才会出来,伤人性命,破坏田园,所以人们一般都会在那天天还没黑的时候就关上了自己家的门,一直不睡觉到天亮,到第二天开门邻里就相互庆贺相安无事。在后来有一次偶然的事件中,人们发现了原来“年”对爆竹和红色的东西非常的畏惧,于是从此每到除夕那时人们就会穿红挂红以示喜庆,并除旧迎新之时大放爆竹,后来“年”就再也不敢来了。这就是除夕的传说。在三十过后的那天就是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也称为“过年”。
  D3 J. ]  p% b+ k6 P0 g0 Q1 ?$ c* M, g3 h/ B! \9 L* G! m$ Z

+ D" {+ c+ r% `9 Z) \1 U, T
9 E) t, \- q1 K5 v+ s6 w# M+ h  【中国古代四大神兽4 d  Z/ d1 ~! V! w! X2 ]- ?
0 N8 S: i: H: f
  在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
0 o; O4 z- n/ g1 _6 K" J- e! k, [8 t& x( \- S  A1 I
  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龟蛇合体。
7 V# ^' a1 s  e! H* n( S1 a+ B. N! Z1 {: J- ?& m7 b& z. b: @
  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6 m) Y) n  H! w! B
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7 h5 x' K* W# E& {. Q

# F4 @9 L7 i: s  青龙操控九天神雷之力(天 雷 劫),色青,属木,为东方护兽,镇守东宫星宿。  @8 n$ U0 X8 ?' m3 h( A
' ?2 f% {9 G! \5 p! w6 Z
  白虎操控龙卷暴风之力(召唤 万兽),色白,属金,为西方护兽,镇守西宫星宿。
% }* Q( x3 v5 y2 m, O/ T# J; A  e) D
  朱雀操控焚火烈焰之力(天地三绝火),色朱,属火,为南方护兽,镇守南宫星宿。
/ Z* k8 Q* M6 z5 D* l* `  p, N, ~# t* y2 n! b8 f
  玄武操控寒冰风雪之力(黑暗),色黑,属水,为北方护兽,镇守北宫星宿。
9 `  C- i- J+ q# t/ A8 c4 Z, r* [. O8 G$ E1 C8 T+ K4 e
- ]' H  R& O# ]5 F& l(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8 20: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好多都是第一次听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9 01: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长见识了,十分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9 09: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不错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9 13: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很不错 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9 14: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不知道这么多   图片不错  支持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9 14: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长见识了,我比较喜欢混沌兽一点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9 15: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长见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1 22: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思啊,很好的题材
  A$ Q) \( `8 |% k拍神话片一定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7-16 16:45 , Processed in 0.06448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