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1031|回复: 4

中国历史上八位高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0 08: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历史上最深藏不露的8位绝世高手2 `. S. t* g% R$ @& x

3 T; y" `" C! a! I* w* ^9 O$ e    & f1 S. x) R- g/ ^' ~
书上侠客万般神通,寂寞高手谁与争锋。武侠作品中的武力排名历来便为众多读者所津津乐道且争执不下。从三国武将到水浒群雄,从华山论剑到兵器谱名次,诸位网友的口水仗已经打完了一个抗日战争,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争执还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持续下去,纵到了子子孙孙手上恐怕也无穷匮矣。
) {, d. u% O+ Z; H3 S
9 s8 R7 ?8 K+ U! B5 B  
3 D. s2 L+ o" ]4 b- t  1 m" c( g+ [3 W( A
我们走进武侠论坛,举目即是武功TOPTEN栏目,放眼就是关公秦琼PK帖。无数武术爱好者吆五喝六赤膊上阵,为了一群二流高手的武功排名争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如:无名老僧能否打赢东方不败、萧峰郭靖谁更牛X、阿青姑娘一剑能挑多少个越国剑士。白某本有心说上几句公道话,然考虑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终于还是三缄其口。惜乎有太多朋友被武侠名作的权威性严重束缚乃至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悲乎我泱泱华夏巍巍中国有多少高人逸士武学宗师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H' O9 A. o" b8 x
: q7 i1 w7 M. h1 [" e( i1 P
  ( Y+ _' Y, {- y' V- b  m' J
  4 w5 d; K7 _7 v; r# v$ q
今天,本着严肃理性的治学态度,本着实事求是的人文精神,白氏考证法的最新成果将为大家披露几位深藏不露的真正的绝世高人。传说中,他们有着绝对精彩和浪漫的身手……6 t, T- f3 v+ ?: [6 J+ N/ ^
& x9 ~( J. h; q# v0 T
  ; j; r& m+ n, [* [( Y
  一,孔子VS达摩——轻功水上飞篇:
  t) F0 N) E% ?6 N: g$ a& }& F  _& f
    ) ]* s: e! H$ H3 W) A2 u1 j
少林达摩祖师,历来被奉为武学至尊。而达摩祖师最让众FANS惊艳的身手莫过于一苇渡江的壮举。汉传佛教典籍有载:“……江水滔滔,向东直泻,江边无人,只有一捆芦苇,却是无人也无船,达摩顺手抽出一支芦苇,一个顺势,丢向空中,由空而下的芦苇,飘然落在江上,达摩纵身一跃,突然双脚已经四平八稳的踩在滔滔的水中,达摩闭目,呼呼一阵东南风起,转瞬之间,那支芦苇乘载著西天祖师——第廿八代的达摩,风驰电辙般,悠悠渡江北去了……”。精彩!果然好手段!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水上飞的轻身功夫并非源自于这个印度老和尚。1 s. E: W; T# @+ D

) q5 a$ l5 u. o" q0 |  + K4 v* d4 ~9 X  O# N& A; \
  
- ^& L) v% Y( Q0 j4 G2 P《论语.子罕第九》有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可以想象,孔圣人立足江上,凌波踏浪,飘飘欲仙,气走诸脉之际,尚且行有余力,慷慨陈词曰:“光阴好比那个河中水,它日夜流去呀不能回”,其镇定端凝处,直不动如山时,俨然一派武学大宗师的风范与气度。: k- w! N1 r# l- [! Q6 U+ I

% ?7 K7 x! M( o# |  
7 j# {$ E( O* s+ m$ F; n  ; P; l7 q, H# n0 a& V1 i
两相比较之下,达摩祖师不免逊色了许多。首先他脚底下要踩着一根芦苇,借以增大脚下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其次行功之时不能开口说话,这显然是功力不到家的表现。最奇怪他还要闭目,不厚道地猜想一下,莫非是祖师对自己这门功夫信心不足,所以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掉江里有损威仪?/ j4 y' n+ S  b4 n
9 X# A& n* r, K6 v9 o. G
  & v  x, s( N- v
  ! w% r+ O9 E& d1 F7 q( v$ i
世人皆尊孔夫子为文圣人,却不知孔先生其实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绝世高人。《论语.阳货第十七》记载了一件小事:有一日,孔先生去某地找一位武学高手切磋武艺,见面之前,先听此人弹奏了一首碧海潮生之类的曲子。一曲奏罢,孔先生莞尔一笑:“这个人功力太弱,杀鸡岂用宰牛刀啊。”(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u8 D* w* U+ K5 S( v* G6 z4 b6 Z; N8 U0 W% `
  ( d4 t5 C6 z7 {  s6 `, i
  正是: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天下无双,仲尼不出,谁与争锋。
# w" }( U2 F9 @; _. v5 m7 v4 d1 z
, A3 I  \# k  m$ _   
2 M8 x8 v' f+ Z1 _7 L" w- J) u二,孟子VS扫地僧——内力气功篇:
( G4 S* Y9 ]$ |7 @& y$ Y* J) z, c7 {6 q' C$ ^; c$ g1 `
    ; D; v0 D" v, h* l# |+ _$ o5 s, g6 i
少林扫地僧,历来被奉为金庸笔下的第一高手。他周身三尺方圆之内有一层无形气墙,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端得是强悍绝伦。而且此人在武学修养上也颇有见地,曾经说过一段牛X无比的语录,大意如下:少林绝技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所以练功的时候,要以相应的慈悲佛法来化解,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才能越牛X。
' }' o- N+ W( P- F% i! u$ s, z7 n; w& e
  ) O8 D: J7 @5 [, R8 a/ ^% n
  这话倒是甚有道理,只可惜不是老和尚的原创,是他GJM孟柯先生的语录。
( p3 v$ O; C6 M
9 N9 w5 k2 @6 Z) R; j- i- o( l    * C4 g' l8 O7 o3 U/ {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s: n  O8 A1 y7 {  S# J

, ~& H$ t! ~# h+ Y) R    公孙丑问:“师父,您最擅长哪一门功夫呢?”(“敢问夫子恶乎长?”)
4 H# Y! q1 m/ B+ z' m0 k9 M' Q  O5 o" j7 V; I! |
  4 J5 L0 T/ I9 f% i. L
  孟子说:“我擅长的内功叫‘浩然之气’”(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5 _+ s9 o: Z  X* D1 S/ l, v
4 a7 J2 D9 V  A' {    : q* B% y3 f; t% _( N7 R
公孙丑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呢?”(“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7 m2 m5 s& y/ h
/ ~& F% b7 a7 r- H; ^
   
$ M0 W" {% U% y. N孟子说:“一言难尽。总之这门功夫很牛X,修炼它的话,一定要和仁义道德相匹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啊。”(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 C& T, p: ?  }. c8 `4 S$ k$ s3 u- z& m. R8 `9 `
  
# g" n! t1 v0 d- D( |  
) Z- o: w* Y2 R5 u/ Y2 {+ F7 {看到这里,大家可以明白了吧,孟先生其实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奇才。不过似乎孟先生更类似于一位武学理论的创始者,而非实战搏击的高手。这种尴尬的局面直到千年之后方有所改观。到了唐代,孟氏一族终于涌现出了一位出类拔萃的绝顶高手,此人以天纵之才修孟氏气功之大成,单以内力深厚雄浑而论,堪称旷古绝今。他为了纪念“浩然之气”这门家传内功,所以改名字叫作孟浩然。: ]( w0 u8 g: b2 ~, p  y

$ c1 _2 F) ^- y* o% {  
# Q& J' v! S: \. a0 N- m  这孟浩然的内力究竟高到了什么地步呢?我们且看他本人的一首诗即可明了。$ ^* [4 o  x; W
6 g& T- p" J" X: U5 u8 _3 S. l
    # r- J! r3 h! z! L$ b1 i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 u& q4 D+ C% c7 {- Y1 B& v. w$ r& j& Y8 c# v9 f. W* K; g8 W
   
. C6 V3 y- h3 d3 p9 w八月,洞庭湖畔,水天一色。孟浩然运足了气,全力一击之下,整个湖水为之蒸发,湖畔城池为之震撼……看来这个“波”字应该类似于七龙珠里的龟波气功。PS:想歪了的人主动回家面壁。
- O: R: |. R/ F: l0 q4 ~& }0 S& I$ q( _
  
- @# k& L/ s5 d7 T9 ?4 @  内力修为到了孟浩然这等层次,少林扫地僧那点子气墙也只能算是微末小技了。
% t3 y5 @' ^; f, F/ `8 P7 C. X+ c! o4 J/ @5 B$ `# [
   
& F2 y" Y8 d1 L2 G+ q& y三,老子VS张三丰——以柔克刚篇:0 Z; Q8 |" [" R
, w) M  I# Z/ d
    & v, W2 m3 K" l5 q# h" q
张三丰,一代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师。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的内功相结合,创出了辉映后世、光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武当派武功有啥特色呢?“以慢打快,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客犯主”“似松未松,将展未展”“用意不用力,劲断意不断”$ q3 \( ?! V, K$ f1 N6 O

$ p2 j; z% y- N, Q8 E  
! B$ l. Y; @! A2 t  其实这些个武学原理也不是张三丰首创的,我们在老子的独门武学《道德经》中很容易找到一些痕迹。
; P9 a; |) d" C6 o4 I/ M6 P# ?# b# p3 m. a( R" K8 |
   
1 K: s4 z0 X3 W' M( y  a, Z% l老子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似松未松,将展未展)+ ^* n3 z8 l& B/ L/ S: [
; d+ p& `( c, A5 K+ |, e
    % t, Y) ^4 T8 x6 \+ b. i
老子说:“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以客犯主)' C/ `+ V8 ~9 F/ ^1 n$ P

3 k: f0 c" A4 A9 n% X   
: N# J1 {8 O+ T$ D3 O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 Y" D) C5 }7 I* u( w; |, ]) _# z, v' a* U1 p! t
   
& |. X" |( k- @  u: f0 R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用意不用力,劲断意不断)
+ G8 Y* J# T' g. ^/ P, ?& u- H8 W, X( P6 w/ z& l
   
. z$ O6 D, g4 s2 j9 U老子跟孟子不同,除却这些武学原理之外,他本人也是一位精通技击的实战高手。《道德经》第50章统计了老子生平的所有战役:李先生一生中遇强敌无数,他屡次出生入死面不改色,折在他手里的强敌有三成被他释放了,三成被他打死了,剩下四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9 ~$ ~! d4 C1 G* {9 ]
. O$ F6 ]+ l- u0 e' c' T3 W4 x
  
2 S: c* [2 p: c7 ?- O# ?  , f0 d. B4 D8 V  t1 G; S3 u
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一位高手孔先生,他跟老子曾经有过一次会晤。二人对峙良久,想要寻找对方的破绽,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说了点不咸不淡的话,孔子就迅速闪人了。事后他的徒弟们问他:“老子厉害不?”孔子说:“如果他的武功像飞鸟一样敏捷,像游鱼一样圆滑,像走兽一样凶猛,那我能够打赢他。但是他的武功在我看来,便如飞龙在天一般,实在是没有必胜的把握啊。”(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l4 ~9 W9 A* O: B

9 L) G7 b* m( C3 Y  
& s# T$ q9 g9 [; B7 L  这样的造诣,恐怕不是张三丰所能够企及的。
  O; ?3 \6 ~' j/ c( {. I- X1 f" G% A( X( w+ ^
    四,庄子VS独孤求败——剑术兵器篇
( l/ K3 l- F$ K, N( ~6 j" U  F0 l0 P1 B6 W2 g9 Q* ]0 t6 }
  2 U) p% j! g- E
  
% l, P6 K2 [  C1 W- L% b独孤求败的埋剑冢上刻着两行牛皮烘烘的小字:“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笔者每读至此,常掩卷而叹:“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独孤求败之谓也。”杀了些菜鸟,败了些草包,就敢自诩天下更无抗手,不把古人先贤放在眼里,当真是短视之极了。天下无敌,难道是自己封的不成?3 d  c) c1 [* R. X4 ^/ v

! y4 y1 O* Z% d4 N  
0 K  @$ r) D) e0 L2 V4 f. K' s  ; x: v. F3 O. {7 i4 N
且说春秋时候,宋国有一位剑术大家庄周庄先生,他剑术上的造诣之高,独孤求败实难望其项背也。《庄子.杂篇.说剑》有载:赵惠文王喜欢剑术,欲招揽天下剑客为己用。有一天,庄周先生也来应聘,他缓步而行,见王不拜。赵王问:“你剑法很牛吗?怎么这样子傲慢?”庄先生说:“我的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赵王大吃一惊:“我靠,你无敌了。”(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
  f2 I1 H% X2 A* o* P4 ~* f2 m5 R  _) i! ?, T" J, {
  
: g% [, d# J0 M4 l6 G7 I  独孤求败的剑法分了三个层次,即所谓“凌厉刚猛,无坚不摧”;“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不滞于物,无剑胜有剑”。
7 L8 E- w/ K2 m& f; N
0 ~& F# N$ x# h) O% K. k% g1 o* a3 J9 Y  
( l) T- ]) ^1 u/ D7 ?3 p  庄先生的剑法也有三个层次:
' m/ Y% [6 J+ X. |( m. [  C3 ?" {  b$ I8 p3 C2 r% E. _
    * f4 d1 [. x( G. f5 p5 S
其下乘者“上砍人头,下断肝肠,一击必杀,见血封喉”(上斩颈领,下决肝肺,一旦命已绝矣。);* O- g7 l& N* O$ E# e2 S4 k
  c8 E: k) O! J" `# a
    . s% ^( f6 q5 f7 B2 p( |
其中乘者“与日月星辰齐辉,与天地万物合一,这样的剑法一旦施展出来,犹如雷霆震撼,万夫莫敌”(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 v4 w! J$ [5 ?$ Y3 ~

+ |( a+ q: ~4 T% c% ?  
+ k  G8 s1 o7 n/ c0 ~$ h  
+ U5 ^# W4 B' R3 @" `. u6 x" S其上乘者“直刺没有尽头,向上没有极限,向下没有阻碍,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可斩浮云,可断地脉,这样的剑法使将出来,虽天下英雄莫能当也。”(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天下服矣。)
  h! P: h/ {2 k" W3 J  O! w7 t6 y# ?5 e3 r, U' [2 g- f. X
  2 s# Y$ {$ |/ H6 F* w1 M
  独孤求败有一把紫薇软剑,因误伤义士,所以弃之深谷。大家好象觉得他满酷的,连宝剑都爱用不用,其实他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 @( i* S7 q5 ~+ \
( @9 ]. j2 q9 J) I8 L! r5 v" {  
/ {  g; s& ~' V. g! d( Y  
* n9 T9 [; @5 L' @1 d. C《庄子.外篇.刻意》有载:“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庄先生有一把吴越二国合力打造的宝剑,放在了盒子里藏起来,不敢用。为什么不敢用呢?因为“宝之至也”,庄先生已经天下无敌了,再拿上一把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的宝剑,还有谁敢跟他过招啊?
! w3 m  T' c; g1 W' l; p2 ?# o* Q8 i( t' U
  
3 l* Z6 X/ S4 V+ b  P& u+ P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庄先生身边的一些朋友其实也尽皆是深藏不露的大高手。
5 |! Y& }. F* O" B5 O" o, g, r4 V* w% ?
    . w/ g( w- o- i4 |+ |0 A/ e+ ?
列御寇。
, @, k; u4 @+ X# o: J
# f  G0 ?. d* X& N. O- f% c   
; j3 V6 Y4 e4 ?1 l6 ~8 J  o武当派有一门梯云纵的轻身功夫,能凌空借力,右脚尖踩左脚背式地滞空,大家已经觉得很了不起了。但这位列先生的轻功显然已经登峰造极,他顺风起跳,一跳之后半个月才落地……(有够变态的),这显然已经超脱于我们的经验法则之外了。(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庄子.内篇.逍遥游》)8 V" A, |; h: ]; @/ e
6 ]$ H2 V2 c" }( E
  
. C, P2 C6 |' ^" Z8 J- E; b' @  惠施。: ]# q( ~/ m* ~  v) k9 B

, K* {9 e/ {2 g/ T* X, N7 C8 o    / |! H& w- o. ?
《倚天》中,张无忌抱了一块大石头横冲直撞,把华山二老打得摸不着北,力气不能算小了。《水浒》中鲁达倒拔垂杨柳,也就差相仿佛了。然而他们跟惠先生比起来,还是要差很多的。梁惠王送了惠施先生一颗葫芦的种子,惠先生用它种出了一颗大葫芦。葫芦有多大呢?制成瓢以后有三百升的容量。惠先生时常用这个瓢来喝水……(这就是“海量”这个词的来历)(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庄子.内篇.逍遥游》)2 ^2 G+ V$ {( c' Z% \% b1 w6 m
2 c! S. p6 o0 A  l
  " ^, e8 g3 I( X: K6 I7 A4 E( V
  匠人石
5 J3 A# n- f8 Q. I+ p. F
) K& n3 O; V4 z- g1 c$ V4 ?, g   
4 b1 b0 |' C5 n1 ?8 a% G2 y《连城诀》中,血刀老祖把一根头发放在水笙鼻子上,一刀斩过,发断而鼻子不伤,堪称神乎其技。但跟这位石先生一比,也就逊色不少了。有个楚国人,在自己鼻尖上涂了一点白,大小如同苍蝇的翅膀。石先生运斧如风,呼呼作响(真气四溢的缘故),斧过之处(注意是斧不是刀),白点不见而鼻子无损。(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庄子.杂篇.徐无鬼》)$ Y! t, \6 D8 O+ H

* Q+ z+ f' \/ D$ h  O6 J  
" e; _0 ?4 W+ H9 Z; ?  庖丁- {2 x+ f) e! [) X$ u4 ?* V; w

2 @( U. F3 x0 k. X7 b4 @    - U1 v7 ?  ~2 I+ L, Z9 Z) E/ p
这位大师傅大家都挺熟悉的。《书剑》中,陈家洛的那一手闻笛起舞的功夫就是跟他学的。在这里我们着重强调的是庖丁先生的高人风采:他对敌之时,小心谨慎,目光专注,身法凝重如山,出刀快捷如风,对手瞬间被砍成十七,八段,像土堆一样散落在地上。庖丁持刀而立,环顾四野,踌躇满志,宝刀回鞘……(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庄子.内篇.养生主》)
4 E$ p( x8 W$ E0 e  V' z古龙是怎么炒黄瓜炒肉片的+ `# U4 T% g; n( A9 p" }, p5 }

( Q& ]5 J/ h1 W  刀,极薄,长六寸三分,宽二寸四分,重四两四钱,很旧。
) x' H& B" e' W( U/ u  h
3 }; a' F# b8 k2 [    6 R8 Y) [8 i8 t  d! n
刀有许多种,有的价值连城,有的差一点,但绝没有一文不值的刀,因为再钝的刀,也可以用来杀人。刀的价值,有时是因为刀的材料难找,有时是因为刀鞘上镶的宝石;也有时是因为铸刀人的名气,但最有价值的刀,是因为用刀的人。这把刀就是。
8 `5 z7 M8 G4 n9 @# h7 t* T
* w8 H8 q" a: a9 W  , O/ d/ c0 q4 {9 Q  A9 F7 e, F
  
0 b1 \, V, v) h; o( r这是把相当朴素的刀,甚至从来都没有刀鞘,刀从刀鞘里拔出来,也需要时间,刀的主人却不愿意等,他不愿意浪费任何的时间。刀柄是木的,原本已经有些松动,它的主人用布极小心地把它重新包好,固定了。9 P- C4 n' E% S0 M( s

5 K! z9 ^) O/ n+ T  
# Z1 {3 {* c. Y% N, L  
, ]2 g0 P5 Q! ?, B这是把名刀,已被岁月磨去了棱角,只是在近刀背的地方,依稀可以看出“川白”两个字来。很多人都以为这把刀来自东瀛,“川白”是北海道的一个小渔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根本就不是“川”字,而是“小”,以前,这把刀上有三个字,而且很深。他还记得那三个字,是“张小泉”。张小泉,是个古人。
0 k4 S% }0 i" k, E6 i4 [% E3 A/ x' N
  + X$ c% h. t! ^7 s
  3 u7 U% [: B8 x) M1 F" Q( n8 i
(史载:康熙二年,张小泉在杭州,吴山脚下,大井巷。没有人知道他是哪里来的,也不知道他的武功是哪里学的;他看来无门无派无招无式,可他在短短的几天里,便做下了轰动武林的几件大事。他非常聪明,于是他非常聪明,于是他用龙泉宝剑的铁,铸了一把刀,一把奇刀--剪刀;他水性奇好,于是他在钱塘江里呆了三天三夜;他武功超群,于是他杀了钱塘的蛇精,不是一条,是一对。从此以后,天下的刀,以张小泉做的为最好。)$ D. z! v. L4 Z  R% B: X2 ^. i+ S2 c

. R8 {% I0 }6 G# N1 h+ _1 ~8 s' A  * [0 k$ e% A9 f; K7 G
  $ f1 ^4 ~. r3 G) j
他的手非常稳定,用刀的人,手一定要稳。他也喝酒,但从不喝冷酒,因为喝了冷酒,手就会抖。他的手指修长,每一个指甲都修剪得整整齐齐,他说但凡有一丝没有修剪得当,便会影响出刀的力度和准度。
' I- |# [0 H/ ^
" A! e9 W& ^' U5 Q0 E! R8 J8 N0 Y  : p& G! V) O: b5 a
  % E' ^! n, Y2 u; S. M; A" l% b# A
他正在磨刀,用的是硬磨石,他的手非常稳定,将刀面与磨刀石紧紧地锁在二十度角上,一分也不偏,一分也不能偏。磨刀,是门学问,是种艺术,有许许多多的用刀人,在决战之前,总是在磨刀,其实他们不是要把刀磨快,而是要把心磨静;只有心静,才会胜利。现在,他的心就很静,他的刀,正而磨了四百六十七下,反面也磨了四百六十七下,每一下的力度完全一样,如果把刀举起来,刀锋一定在正中。
3 }  ]" g) I' d1 Z  j
6 m# g& `) _- d  @  
3 Y3 x; d  t/ O1 M, E  他是喜欢剑的,但是剑只能刺,不能砍,不能劈,不能切;现在,他就是要切--切菜。
1 M* Q; |' o9 [+ x
3 p* {9 c: a. a% f# _" H    . `4 Y- S$ Q4 D( l0 m4 o+ a
一个刀手,是寂寞的;一个高手,是寂寞的。他是最寂寞的。
5 }( K: R7 U  C& @+ f- t: T: Q1 k8 ~& |0 A6 D* a5 y; j" o, @
    % `$ Y; c0 H1 e% _
他取出一根黄瓜,新鲜的,最好的黄瓜。好黄瓜有刺,又不太扎手,扎手的黄瓜水份不够,是烧不成好菜的;没刺的黄瓜,籽多,就更不能用了。
0 k1 j! Z! V# B0 b  F% n9 }- A- H
发表于 2012-5-20 09: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哗众可以取宠,也可以失宠。
: f9 G* D4 P" |$ Z) R: a* O
4 l1 o; G& P, U$ C  F" m2 U* e3 g顶你一下.
5 c5 F& i9 i7 l$ _6 y: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14: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才,不错,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1 21: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古通今,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2 11: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哪里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8-27 08:47 , Processed in 0.05631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