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一 人生若只如初见
4 v. B# `+ V" Z- \$ V 那是七年之前,昭文帝年方十六岁。他自六岁御极,已过十年。因其年号为昭文,故民间惯以昭文帝称之,其名讳自是无人提及。那年正是他亲政的第一年。亲政不久,便遇到三年一度的武举殿试。
+ p, b7 K( @- F" K# i& ]5 C+ g& r 昭文帝自幼绝顶聪明,文采武功,俱为上乘,仪表堂堂,颇有帝王之相。但昭文帝帝号中虽带一“文”字,却是厌文喜武,尤好剑术。十岁时拜得名师,数年内皇宫内外,侍卫武将,再也找不到对手。昭文帝尚是少年心性,听说就要武举殿试,早就心痒难熬,一心想找到高手陪自己切磋武功。
, Q r. ?' w+ t( A7 o; F
; w9 H, E7 ?. Z4 L3 K 武举殿试安排在北校场举行。昭文帝破格擢选人才,特放宽限制,无论年龄籍贯出身均可报名初试,初试后选出入围者百人参加武举殿试。前面两日举行了骑射比试,进入第三日最后的比武与谋略考试的只剩下十人,昭文帝方到场主持。比武采取打擂的方式,按抽签排定出场顺序,连胜两场的可以休息一场,比武可用兵刃,但不得用杀招。
$ c+ t% J( d3 u% M" l J D4 a+ W: v1 Z, t
昭文帝初时还兴致勃勃,但从清晨看到中午,比武已经过半,还未发现一个能与自己走上十招的人来,一时甚觉无聊,坐在上面,昏昏欲睡。暗想:要在这些人中选出什么武状元,岂不是给本朝丢脸? 7 `9 Y! k1 R6 V5 V% ?, B* b
$ k5 u, j0 s. ]1 F, U% O 中午过后,比武继续。点名的官员刚唱到“第七个出场的是……”,话音未落,忽见擂台下腾起一朵白云,众人眼睛一花,便见台上多了一位白衣白袍的少年,年纪仅有十五六岁上下,衣袂飘飘,端的是如玉树临风。少年向昭文帝与监考官团团施礼,昭文帝不觉眼前一亮,恰如那初春阳光,似乎整个校场都明媚起来,心里暗暗喝彩一声:“好人才!怎的不去考文状元?那肌肤胜雪,好似吹弹得破,要是被刀剑划破了,可是大大地不妙。” V& k* z% {* U; y& e/ R$ S
# j, ^/ k; u0 X% ^
少年微笑而立,他的对手是一个三十出头的黑脸汉子,手持大刀,身材甚是魁梧。监考官方令开始,汉子大喝一声,便挥刀猛扑过来。少年长剑系腰,尚来不及拔剑,但见他不慌不忙,看的刀锋来路,仰头堪堪避过,腰身向后一弯,双手拄地,身子竟如一道彩虹,曼妙之极。那汉子已先胜了一场,见那少年似风吹得倒,本存了轻敌之心,开始又见少年不欲躲闪,以为一击即中,谁知扑了个空,招式已经用老。少年更不等他回撤,双膝上顶,正撞在汉子的小腹上,那汉子闷哼一声,滚倒在地。少年一跃而起,辑了一辑,“兄台承让。”那使刀的汉子面如土色,一招之间便败得如此狼狈,更无话说,还了一礼便下台去了。台下观众顿时欢声雷动。 8 E- X# H( Y" P
2 F) K3 {+ _- A# U( P' j0 a% u
众人见这弱不禁风的少年一招之内即已取胜,无不赞叹。白衣少年更不休息,多则三五招,少则一两招,便把其余几名攻擂的考生打发了,毫无悬念地夺得比武第一。更兼他身形翩然如风,飘逸灵动,直把昭文帝也看得呆了,若不是今日是主持殿试,早就亲自下场与他过招了。 ( D# y$ y+ H' Q: `
# \5 @$ y( Y8 j4 ?, R( }, X: o 比武过后,就是由皇帝亲自主持考校兵法韬略。昭文帝正在想问该那少年哪些问题,却见他已来到阶前叩首。昭文帝忙道:“爱卿快快平身,爱卿姓甚名谁,家住何处?今年多大年纪?” 6 z1 D( y& ~# ^3 V0 X/ O
# R4 u9 z) u; x! F* C 白衣少年起身答道:“回皇上,草民姓云名飞,是梁州和县人氏。今年已年满十五岁。”说着抬起头来看了皇帝一眼,昭文帝见他双眸灿若明星,清如碧潭,又是一震。 ! {! V4 N& S* g4 z7 W9 B# M3 K
& V8 j, F7 K" e7 Z2 g “云飞?”昭文帝想起刚才少年上台比武之时,正如白云飞掠,心中叹道,真是好名字,如此贴切!接着又问起云飞的武功师承,云飞只说少时曾学了一些祖传的功夫,后来机缘巧合,得遇高人指点,但未曾拜师,也不便透露其姓名。昭文帝看云飞招式,确不似一家所传,他也知道一些江湖规矩,世外高人,往往不欲人知,当下不再多问。
4 q' u7 X5 k) z6 A P U# L$ N/ ]( ?) v. G& L, z7 U0 m
昭文帝见云飞虽是初次见驾,却毫不畏惧,应答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举止中自有一股轩然之气,更是欢喜。一时兴起,也不问他什么兵法韬略,只笑道:“爱卿如此儒雅,颇有名士之风,不知可通诗文?” 1 \; r) ]! w1 W6 c& J4 V* ]
; S% t/ p' W; }" \ “回皇上,草民略知一二。”云飞答道。
( l9 Z6 k( ~' ]3 H: I) n: v) I' K* K; Z2 w# R+ H
昭文帝见他如此讲,不由好奇,“那朕出个题目给你如何?”
$ v' d i4 q5 A6 r4 `* P% Y; R, ~$ `, v6 g+ Q2 w
“皇上请讲。”云飞也不推辞。
' C2 n& f8 r( Q# b6 b' e* k/ R9 M: v$ ]2 c9 r
“爱卿既来应试,必定胸怀大志,请爱卿以此为题,作诗一首。”昭文帝说着就吩咐左右赐上笔墨。 S F8 @ X: C6 Q( K
; B4 Q, ]- y5 }6 u1 ?+ x 云飞谢恩,略沉思一会,便开始落笔,昭文帝俯身一看,题目是“从军行”。下笔如飞,一时挥就呈了上来。 ; Q1 k# t% R( q; u1 `$ j
+ L% r5 s* h( }0 \
昭文帝见是一首拟古的五律,那笔迹清秀俊逸,细看却又有几分沧桑古意。诗中抒发自己报国之志,意境不凡,竟是大家风范。昭文帝赞道:“果是好诗,自古有云‘诗言志’,爱卿抱负非常人所及。只是这结尾两句‘了却帝王事,归去斜阳暮’,不免有些寥落了。”
1 |: O& K, t' X; Z5 O1 K6 N
5 ~1 }0 ]+ X5 v; n9 z “回皇上,草民以为大丈夫当为国家尽忠,为君王分忧,戎马之中了却天下之事,但功名富贵,却不当放在心上。”云飞慨然答道。
! H. _8 I- a$ G0 i: k, [' O8 c7 s4 c8 u
“好!”昭文帝微微一笑,赞道,“爱卿年纪轻轻,却是文武双全,实属难得。不过,爱卿武艺虽高,也不是没有对手。但文思敏捷,才气逼人,朝野上下学士文人,竟无人可及得爱卿一半。爱卿如此才学,怎的不去考文状元?” ) `- [9 m+ P" L' R: `: O
6 b6 L) ?3 V \. U8 m$ K “皇上谬奖了。草民自幼听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投笔从戎故事,古已有之。今边关未靖,四海未定,草民不愿青春作赋,皓首穷经,蹉跎岁月。只愿戍边守关,效死沙场,在所不辞。”云飞侃侃答来,小小年纪,倒似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3 d5 ?7 t) }# H1 `& e8 L3 `6 j' i, U) l
昭文帝见他貌虽文弱,言辞却如此慷慨激昂。他自己也是尚武之人,顿生知音之感。“难得爱卿赤心一片,他日必为国家栋梁。”说罢,自亲笔圈定云飞为武状元,云飞谢恩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