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楼主: 小闹钟

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1: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zx86 的帖子
* b6 K% ^/ P8 }" `% o
8 x$ g6 F3 B1 ^) b, b. e8 x也随喜赞叹师兄你,你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1: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克制情绪
' I' h& m8 y+ m* j5 M情绪不稳,仿佛只有三条推的桌子,缺了一条腿,支撑力量不够,当然就不稳了。人也是一样,做人的心智不健全,情绪不稳,就会感到世间一切都不公平,因而对人产生诸多不满,或是心生沮丧,愤恨,乃至嫉妒别人。从这许多不满,不平,不正的心理,就会造成情绪不正常,于是暴力,乖张,不讲理,言行就会有偏差。/ @. c: ?4 ]; P) n1 g1 H1 `
情绪不稳,大部分都是自我不能控制,对外境不善处理。因为控制不了,因此常常生起贪心,嗔心,于是情绪失控,自然是非不分,事理不明,这都是由于自己的心智不成熟,心智不健全,喜怒无常,是非不分,善恶颠倒,因此任性乖张。
0 q+ `( {2 z5 i5 j9 T情绪失控的人,自己没有办法,当然要找别人帮忙,找谁来帮忙呢?拜佛,佛主会帮助你;念佛,佛陀会加持你。你要打人,你要发脾气,你就念佛,可能一句佛号就能息下嗔心,自然就不会打人了。) k- U) l" q6 u% k9 J( x/ j
要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平时就要多读书,多读书就会明理,对人尊重,则“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自然的道理。或者抄经,禅坐,绘画,乃至自我反省,知道惭愧,懂得苦恼,经常感动等,自然心地柔和,而不会情绪起伏不定。反之,经常怨天尤人,一直怪人,当然就会情绪失控,就会生起无明烦恼了。
# @/ A; H& z( g% l" |' b7 C: u: }《弘明集》云:“若于烦恼诸结俱者,名为无明。”学佛的人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经常与无明相应,这是很难为情的事。所谓“自我之不治”,又如何去治理别人呢?所以我们要检视自己本身究竟有一些什么毛病;是生理的,是心理的?是思想上的,是见解上的,还是情绪上的毛病?
1 h8 K3 w; W1 V+ [& Q/ r+ r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情绪是自己的,还是要靠自己解决。自己觉得很懒惰,就要勤劳;自己觉得萎靡不振,就要打起精神。要用感恩,知足,忏悔,反省,明理,感动,发心来对治。人生重要的就是要懂得一转,转迷为悟,转弱为强,转暗为明,转痴为智;懂得转化,人生就会又不一样的境界。
) D. Z* e; N/ t" @6 m2 K- c情绪化的言论只是逞一时之快,必无好的结果。" n5 e5 {+ O. _8 r% E
理智性的讲话是经过在三思虑,必能各方圆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22: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加福德的营养
* ?' Y4 T, ]) X5 I身体不好,要增加营养;体力不足,要增加营养。人的健康,要靠增加营养来维持。其实,宽心,乐观,积极,爱人,明理,感恩,知足,惭愧,惜福,结缘,慈悲,智慧等,都是最好的营养。此外,清净的空气就是我们的补品,和煦的阳光也是我们的营养,良言鼓励,体贴安慰也都是美好的资粮。( s; T9 }/ a) `# Y5 ]  y% @
世间有一些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越是清闲懒散,越是精神萎靡;有的人每日东奔西跑,忙碌不堪,却越忙越有活力。可见,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忙碌劳动是身心最滋养的肥料。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不但是修行,其实也是最佳的养生之道。
) G2 p9 n" }$ L$ v时间也有一些人,不注意身体的营养,不懂的保健,残害自己的在身心;不应该发愁的时候他发愁,不该生气的时候他生气,不该有的欲望他贪求,不该拒绝的他排斥。一个人如果量小如酒杯,就算是天降甘露给你作为补品,你也所得不多。% g; n' K/ _7 T" ~. R0 O" w
枯萎的禾苗,我以甘露的活水滋润之;" O; T* o8 q+ J6 y' B
嗔恨的怒火,我以忍耐的活水熄灭它;( X6 E9 P! h$ z: F: f
污浊的身心,我以智慧的活水洗净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22: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发这些,只是希望大家能偶尔看看,能因为一段,一句,一个词而得到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20: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包袱
$ H% P5 ^/ B/ y. c: f& ]3 P' J3 V人生的包袱有多重呢?除了有形的大包小包的包袱,经常背东背西,运来运去以外,人生还有很多精神上的包袱,文化上的包袱,生活上的包袱,人轻伤的包袱。想想人生也怪可怜的,从小到老,一直都被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 M2 F& o- G  T; `& ^( K
别人对你很好,有人情上的包袱;别人对你不好,又有心理上的包袱。家庭生活,柴米油盐都成为经济上的包袱;人我是非,善恶好坏,也成为道德上天人交战的包袱。贪嗔痴愚,无明烦恼,都会成为心理上的包袱。4 p8 p* c8 X" k) n
人,为了生活,除了不得已的许多包袱,又时还要自己找来许多文化上的包袱。例如有的人建房子要看风水地理,创业开张要看吉时良辰,这都是自找的包袱。甚至别人的一句话就是自己的一个包袱,别人的一个脸色也是心理上的一个包袱。人生活得也实在是很辛苦,为了背负人间的包袱,又怎能自在的生活呢?
' v/ E- C2 L) Z1 s* a6 s- T我们要照顾自己身体的健康,身体就会成为我们的包袱;我们要顾念家庭的责任,家庭就会成为我们的包袱;我们应该要对社会付出关怀,社会也会成为我们的包袱。
. t0 a/ T' r9 F! E0 w* v“有”也是包袱,“无”也是包袱,“好”也是包袱,“坏”也是包袱。有的人喜欢背包袱,因为包袱里虽然藏有烦恼,但也有些许的欢笑,例如父母背儿女就是甜蜜的包袱。有的人要帮人解难扶危,就背负了一些不好受的包袱。, n7 J/ J- j' v" `: h
其实,在佛教里对包袱的处理方法,就是当你要用包袱时就把它提起,当你不用包袱时就应该把它放下。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你不如此,若应该提起时你把它放下,就不能活用,应该自由自在是你偏要背个包袱在身上,何等累赘!
2 g. s4 Y4 j. M' W借用布袋和尚的人生观,作为我们做人处世的参考。布袋和尚每天背着一个布袋,“大肚能容,容却人间多少事;笑口常开,笑尽古今多少愁”。“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布袋就是包袱。一个人真能放下生活中的大小包袱,这样的人生何等逍遥自在。- d. G) R  c: |2 O
入世的生活,是以拥有为快乐,拥有是包袱,是拖累;1 K0 ]' J0 Z4 X+ o" v* L5 M1 c
出世的生活,是以空无为快乐,空无是无边,是无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20: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望大家都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活得轻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2 21: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留有余地
9 y6 `& `3 I8 q" b在建筑学上,有一个特殊的名词叫“伸缩缝”,意建筑物之间彼此不能完全紧连一体,必须在适当距离内留一个伸缩的空间,以防空气冷热变化时结构收缩膨胀的需要。
3 |8 |* t/ Y& Y1 I佛教讲“空”,空不是没有,空是妙有,因为有空间才能容纳大家的存在。现在的物品,不但讲究留有伸缩缝,还要用金银红蓝给伸缩缝加边上色,以增其美丽。
5 o! h' v5 U$ e' Z人生在世,人我之间,人事之间,人物之间,人情之间,人心之间,都需要留个若即若离的空间;人际如果没有伸缩的空间,往往容易关系紧张,产生摩擦。
* V, m. ^$ |5 T9 P9 [9 B不过,绷得太紧固然会膨胀裂开;如果过于疏离,也会漏洞百出。伸缩缝,就是在两者之间要能保持不即不离的适当空间,那才是安全之道。1 t6 A0 u4 P" F1 ]1 T
所谓人情之间,能进能退,能得能舍,能大能小,能有能无;能够懂得留一些适当的空间给人,是给自己方便,也是给人方便,这也是人我之间的伸缩缝。人生,能懂得伸缩缝的妙用,就是做人明理,必然能获得其中三昧。
" H" c! D0 j7 y9 e行善之家庆有余,三世传家能有余;家有余粮,日子好过,日有余用,表示生活富有。人生从小就要想到结余,平时有结余,还怕老来无所依吗?
) T/ d- q! S+ u6 {4 W5 Y7 |1 U$ v福莫享尽,要留余德;势莫使尽,要留余力;
) P- L9 n/ F, a$ o' B话莫说尽,要留余地;事莫做尽,要留余路;
4 Y  v& S0 g. m* |" F  U! s情莫散尽,要留余韵;心莫用尽,要留余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2 21: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21: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刹车7 U% p/ j3 ^5 f
人生需要学习的事情很多,刹车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课。例如我们和人讲话,当彼此话不投机时,就要懂得刹车;一场演讲,讲到最后不能刹车,“最后一点”,“还有一点”,这就惹人诟病了。
, P' S* Q  ?( k& W一个机关或事业单位,当属下有了闲话,窃窃私语,到处散播意见时,主管就要知道刹车,凡事不能一意孤行。从事政治的人,不管你施行什么政策,如果有了民怨,你的政策就需要刹车。
" @* X2 C2 c- x: n0 b$ c* E7 B  s夫妻长年相处,偶有拌嘴,只要不伤感情,无伤大雅;如果一直冷战,疑心,甚至彼此猜忌对方有婚外情,不管有和没有,都要适时刹车,才能善后。到了“一哭二闹三上吊”还不肯罢休,彼此不知道刹车,就算是感情再好,婚姻也会亮起红灯。7 l6 D+ e( O& z6 K5 _
交朋友,二人即将难分难舍,时刻都分不开时,也要早些刹车;当彼此意见不合,时有怨怪,也应该刹车。在三五朋友中,有的人染上一些不良的嗜好,如吸毒,赌博,酗酒等恶习,你也要趁早刹车,否则沉沦下去,后果不堪设想。2 a, M; r1 l' C
有信仰的人,当生起懊悔,灰心之念时,对自己的退心也要实时刹车。现代人有时工作过度,不知刹车,导致“过劳死”,这都是划不来的事。见好就收,适时刹车,实在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智慧。% j3 v2 N8 N; m2 e- i6 @4 `- m
停,不是止步,是要我们不可莽撞;
1 K- v+ }1 ^$ ]1 s" t听,不只听音,是要我们辨识好坏;, F& @5 }+ h* h# S' V7 I2 Q/ t- V
看,不仅看路,是要我们认清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5 20: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仅看路,是要我们认清世界。希望大家能看清自己的内心,随缘而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5-1 18:52 , Processed in 0.06466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