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由此可知,智慧德相,是众生和佛所共有的,即“性德”。有妄想执著的是众生,离妄想执著的是佛,众生与佛迥然不同,原因在于修德。修德有顺有逆。顺着性德而修,愈修愈近,修到后来就大彻大悟,虽证悟而归无所得。逆着性德而修,愈修愈远,修到后来就永堕恶道,虽堕落而“性德”也无所失。明白这一点,则愚人可以变成贤人,贤人可以变成愚人;长寿的可以夭折,夭折的可以长寿;富贵贫贱,子孙的繁衍灭绝,一一都可以自做主宰。譬如山高不可登,有的人由此停步,望山兴叹;有的人则凿眼设砌,开出一条路,那么高山绝顶也可直到。 , D) U4 M8 M) F1 }; Y: M ; n5 E' r; `: ] b5 o* T古今之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的道理,多少大聪明,大学问人弄得前功尽弃,而且还累劫祸害后世。若不修德,即是亲身做到富甲天下,贵为天子,能够在有生之年不被杀戮,不惨遭灭门的,有吗?所享受的一切,都不是前因所固定的了。前因,世俗的称为“天”,天定者胜人,是讲天命半点不由人,前因难转;人定者亦可胜天,是讲命运不是固定的,通过兢兢业业的修持,前因是可以改变的。这是以现在的善因,消灭了前面的恶因。但如果肆意妄为,为所欲为,则结果相反。懂得了这个道理,则愚蠢这也可以的贤良,平庸者也能超拔卓绝,这全在自己是否存心修德以及是否随时随地从善而已。135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利人即使利己,害人即是害己。杀他人的父母,他人也会来杀他的父母;杀他人的兄弟,他人也会来杀他的兄弟。善心侍奉自己的亲人,他的儿子必然孝顺;善心侍奉自己的兄弟,他的子女必然和睦。如屋檐水,后必继前。由此看来,孝亲敬兄,爱人利物,都是自己后来幸福的基础;损人利己,伤天害理,都是自后来灾祸的根本。人即使再愚蠢,也一定没有喜欢灾祸的。然而研究它们的言行,其结果却适得其反。为什么?就在于他们没有遇到明理的人,为他们详细说明因果报应的道理和事实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么才能使天下大治太平呢?那就要帮助天下的人,都能知因识果,则贪,瞋,痴心不至于兴盛,杀,盗,淫业,都不敢妄为。爱人利物,乐天知命,心地即以正大光明,则无论走到哪里,无不是光明的前途。4 ~9 y" J1 Q# @% ^* E. M